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合 《天风》2009,(3):18-19
从读神学到现在已经有十个年头了.至今还记得读神学第一年的寒假应邀到一个教堂讲道的情形,当时那间教会的负责人说:"请你来我们教会讲道吧,来帮助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2.
黄幸平 《天风》2012,(4):59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一本"小书",一本"大师"写的"小书"。之所以说是"小书",意思是这本书不厚,篇幅不长,不需花太长时间就能读完。书名,《做个真门徒》;作者,神学大师斯托得。哲学家罗素有本书,书名叫《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很多人受其影响就以为所有宗教都是虚假有害的。若干年后,斯托得以"我为什么是基督徒"为题讲了几场道。后来他将讲道内容编写成书,就是这  相似文献   

3.
叶小莲 《天风》1996,(11):12-12
云南的气候宜人,云南的弟兄姊妹对真道的渴慕更令人振奋。8月4日是主日,马牧师在锡安堂讲道,我在三一圣堂讲道。三一圣堂谈不上雄伟、漂亮,她是一所古老破旧的危房,她的外貌虽然不惊人,但她的“内涵”却是非常动人。我一进教堂,就看见一位长辈拿报纸分给信徒,我很希奇,礼拜天怎么叫信徒看报?原来这报纸,是作垫当凳子坐的,因为教堂小,人很多。  相似文献   

4.
李长第 《天风》2013,2(2):53-53
曾经听一位新加坡牧师讲道,读了《约翰福音》8章31节:“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了。”看似很平常的经文,当牧师用另外一种版本来读的时候,我很惊讶,因为实在太美了:“你们若把我的话当作你的家,就真是我的门徒。”这个版本就是NEWJERUSALEM BIBLE(新耶路撒冷圣经)。神的话就是我的家,这个翻译太美了。  相似文献   

5.
两年多的时间让我在神学院学到了不少知识,尤其在神学方面大得造就。然而我却发现自己的灵命没有多大长进,为什么每次来到我们中间的老牧长们,当他们祈祷、讲道时都那么有能力呢?这些问题不得不使我在灵性上进行一次反思。 回顾往事,使我深感惭愧。在校期间我只注重知识的增长,而忽略了灵性的发展。日常生活中我的灵修慢慢成了形式化,读经、祈祷、讲道成了“家常便饭”,没有更好地去重视它。  相似文献   

6.
艾洁信箱     
《天风》1999,(10)
讲道跑题怎么办?编辑同工: 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我们这个教会讲道人员有三、四名。他们有时讲道跑题。聚会时两个半小时,有一个小时讲道。有时听了好久,讲道内容跟黑板上写的题目都靠不上边。 这个问题,终于有一个弟兄提出来了,但有一位讲道人员很不满意,甚至跟那个提意见的弟兄争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2)
正讲道是一种艺术。笔者虽然讲道二十多年,但至今每次讲道服侍,对我而言仍颇具挑战。前一段时间母校神学院举办的校友会论坛中,涉及传道人讲台服侍的挑战与应对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思考。1.自身装备的不足讲道是把"里面"的施给人(参路11:41),里面"内存"不足,岂能给人丰富的供应?如果对圣经原文没有很深的钻研,对不同译本没有很细致的对照,神学知识、释经基本功上也不扎实;  相似文献   

8.
吉学军 《天风》2007,(12):9
我生长在农村,了解到许多作传道的义工平时很少看圣经,读灵修书籍或搜集与时代有关的时代信息、材料。一到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早上才去翻圣经,甚而主日还有上台持《天风》、《讲道集》或《函授教材》宣读的。在平时没有准备,到证道时才“临阵磨枪”,我深感这是打“无准备之仗”,无论如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8)
正曾经听到有位姊妹说:"我之所以听某堂会的讲道,因为他们讲道时间短,也就20分钟到30分钟,信息精炼。而我所属的另一堂会每次都要讲将近一个小时,内容拖沓。因此我选择时间短的,既有收获,又不浪费时间。"其实关于讲道时间长短的争议,早就存在于教会中。有的信徒认为,讲道时间要长一点,最好能够达到一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金微 《天风》2003,(1):49-49
《天风》编辑部: 我们看了一盘录像,内容是讲道,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上帝是大神,我们是小神”,请问这种说法对吗?讲道的人还叫听道的人跟着他一起喊,“我们是小神”,台下的人都这么叫起来,就连我们看录像的人有的也叫起来,这样做可以吗? 江苏 程殿元 程殿元弟兄: 看了你的来信,我心里很难过,竟然有人在讲道中自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1)
<正>《约翰福音》10章记述了主耶稣以"我是好牧人"为主题的一次讲道。这次讲道的听众,以犹太人为主。所以,对于"牧人"这一概念以及"牧人"所指代的上帝,听众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几乎每个犹太人都能脱口吟唱大卫的经典圣诗:"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诗23:1)耶稣这次讲道的主旨,是要阐明他是"好牧人"这个事实,但涉及的内容却较为广泛,帮助犹太人正确理解"羊圈"与  相似文献   

12.
金微 《天风》2002,(9):41
《天风》编辑部:我是一个信主时间不长的人,在参加很多堂点聚会时,总是听到讲道人讲“天国近了,人人当悔改,主的再来也近了……”并且总是把主的再来和当前国际、国内发生的各种灾难联系起来,如9·11事件、巴以冲  相似文献   

13.
绍光 《天风》2000,(10)
曾听一名义工传道对我说:“面对一个几百人的教会,我知道这是神对我们的托付,责任很重,轻慢不得。但我对每次讲道感到害怕紧张。主要是不知讲什么题目好,常常苦思冥想很长时间,还是拿不定主意,觉得讲道这件事挺累的。”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6)
<正>记得我小时候,所在的农村教堂只订阅一份《天风》,当时在农村要订阅《天风》不是一件易事,复刊以后的《天风》不能直接订阅,只有零售。所以,教堂一本《天风》,信徒轮流传阅。每一期《天风》至少经过十几位信徒的手,传阅到最后页码残缺,纸张污腻。当时我父亲是那个教会唯一的传道人,因此他有第一个阅读《天风》的权利,因为他在讲道时还要负责向信徒传达《天风》里的新闻与见证。因此,我们全家常有机会在饭桌上先听为快。在我父亲的讲道记录本里有很多从《天风》  相似文献   

15.
邓有德弟兄去世了,才35岁,英年早逝,令人悲痛! 邓有德弟兄80年代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杭州浙江神学院。毕业后回常山县城教会工作,勤奋努力,成绩显著,深得弟兄姊妹喜爱。因有讲道恩赐,历年经常应邀在浙江省很多地方的培灵会、培训班担任讲员,也曾多次应邀来开化培训班讲道。每在讲道前除认真准备好讲章外,均虔诚禁食、祈祷、支取从上头来的能力。每讲必全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到一个很小的县城教会讲道,讲道完了,我正准备起身告辞,那教会的牧师对我说:“住下吃顿便饭吧!我们趁此机会交通一下,已经安排好了。”我一向不在外面吃饭,但人家既然安排好了,又是一顿便饭,盛情难却,我也没有坚决推辞。谁知,吃  相似文献   

17.
“陈牧师,当你讲道讲得很成功的时候,你的感受如何?”黄滨这样问我。 我说:“我从来没有感到一次讲道是讲得成功的,总觉得讲得很差,很亏欠”,“而你呢?当你从领奖台上下来,你的感受会怎样?”  相似文献   

18.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19.
房赢 《天风》2008,(2):48
最近听一位回工说,看了<合乎上帝的心意>这本讲道集后很得益处.索性我也拿起这本讲道集,不禁深入其中,体会其中呈现的"韵味".  相似文献   

20.
亏本?     
计文 《天风》2008,(7):18-19
有一次,一个农村的教会请我去领会讲道,为了节约时间,我与另一讲员事先商量好,他负责前二天的圣工,剩下二天的讲道由我担任讲员.可能是由于农忙等原因,前二天来聚会的信徒并不多.我到那个教会时,是前二天已经结束的那个傍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