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往前走     
范爱侍 《天风》2004,(6):38-39
以色列民因不堪埃及为奴生涯之苦,哀求耶和华神。神差遣摩西去见法老王,进行了十次的谈判、较量(出7-11章)。最后,摩西率领以色列民昂然出离埃及(出12:37),奔向神应许的美地迦南。正当以色列民初享自由幸福之际,他们来到红海之滨。但见滚滚海水,拦住去路,而掉首远望:尘埃蔽天,法老大队军兵车马,铺天盖地般追将上来,气势汹汹,使以色列民惊惶失措。处此前进无路,后退无门的生死关头,神吩咐摩西、命令百姓"往前走"!(出14:15)接下去,出现了摩西举杖,把海水分开,让以色列民步行过海的神迹,以色列民获救。  相似文献   

2.
慕青 《天风》1996,(3):14-16
经文:申命记第31章 摩西是神所重用的仆人,是以色列民尊敬的领袖,圣经中曾对摩西给以高度评价,“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像摩西的”(中34:10)。然而当以色列民即将进入迦南时,神却要摩西将领导以色列民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我是什么人?     
余督兵 《天风》2007,(13):18-20
摩西在米甸旷野经过40年牧羊之后,才认识自己是个什么人。当他认识自己是什么人的时候,正是他生命成熟而蒙召为以色列民族领袖的时候。那么,摩西认识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一、是畏罪逃难的罪犯圣经说:“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出2:15)神从荆棘里火焰中呼叫摩西,要打发他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  相似文献   

4.
庄德金 《天风》2006,(24):22-23
迦南地是神应允赐给以色列人居住的地方,可是迦南地原本住的是迦南人,虽然神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以色列人,但也必须他们自己去争取。所以耶和华神晓谕摩西要从12支派中选出12个人去窥探迦南地,意在知道那地如何?其中所住的民是强是弱?是多是少?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处是营盘是坚城?又看那地土是  相似文献   

5.
葛美华 《天风》2006,(2):42-43
今就“不要惧怕,只管站住!”为题分四个方面与兄弟姊妹共勉。一、站稳根基 1、以色列人的软弱以色列人靠着上帝的能力(上帝藉着摩西降十灾出埃及),带着上帝的应许(上帝应许以色列人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迦南)离开为奴之地埃及。当以色列人满怀喜乐,靠着上帝的带领向迦南美地行进中,上帝却任凭法老的心刚硬,目的是上帝要在法老和他全军身上得荣耀,让埃及人知道上帝的能力。以色列人行至红海边上靠近比哈希录对着巴力洗分,在他们安营的地方法老一切的马匹,车辆,马兵与军兵追到以色列百姓,以色列众人面对的是前  相似文献   

6.
奉献与侍奉     
季剑虹 《天风》1996,(7):2-3
经文:“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神在选召摩西时,给摩西一个十分明确的托付,就是“将百姓从埃及领出来……在这山上侍奉我”(出3:12),并且要摩西对法老说:“耶和华这样说:‘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  相似文献   

7.
亚伦     
《天风》2006,(14):25-26
光Light 非常高Very high 教导Teaching 开明的、有知识的Enlightened 利未的曾孙,哥辖之孙,暗兰之子,摩西的长兄(出4:14),妻子是以利沙巴,生有四个儿子,他是摩西的帮手,被膏为第一任的祭司。摩西在何烈山时,耶和华的使者向他显现,令他回埃及领以色列人去迦南,但摩西却以拙口笨舌自称,而有所推辞,耶和华向摩西发怒说:“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亚伦吗?我知道他是能言的,现在他出来迎接你,……你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我也要赐你  相似文献   

8.
刘春珍 《天风》1996,(5):31-32
读《民数记》时,其中有几章经文所记载的事情引起我的注意:民12章记的是亚伦、米利暗对摩西进行攻击,民16—17章记的是可拉一党并以色列会众中的250个首领联合攻击摩西和亚伦,这些都是发生在首领之间的纷争。  相似文献   

9.
走新路     
读经:书3∶1—6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后,走了40年旷野的路,这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按埃及法老预料,他们是走上了一条绝路。以色列人中,也有不少没有信心的,因路途艰难而埋怨,甚至想走回头路。当时摆在摩西和亚伦面前的难处是极大的。60万男丁,加上妇女、小孩起码100多万人。这样庞大的一支队伍,如何去面对旷野的各种挑战?如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这的确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大考验。神人摩西凭着真挚的信心,倚靠上帝的大能大力,将队伍带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5,(7)
<正>领袖接棒需要老一代领袖对新一代的培养和帮助,也需要新一代对老一代领袖有尊重和谦卑的态度。教会领袖工作交接,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教会的领袖接棒必然需要领袖培养。这就需要新老两代人的"刀杖合壁",用心培养、操练和服侍,使得教会青黄相接,薪火相传,可持续发展。关于领袖工作的交接,圣经中有很好的例子。摩西是以色列人中伟大的领袖,当摩西被呼召兴起的时候,有神特殊的恩赐和带领,所以当亚伦和米利暗毁谤摩西的时候,神亲自做见证向他  相似文献   

11.
视角     
镜天 《天风》2008,(16):25-25
在摩西的带领下,以色列百姓历经千险百难,行至迦南的边境巴兰旷野。上帝吩咐摩西从每支派(利未除外)中挑选一名首领,组成十二人的“侦查先锋”,前往迦南地,窥探该地的居民、城邑、土地和出产等情况,以便日后全民族的挺进。此次行动并非高度机密,乃是全民皆知的事情,所以,  相似文献   

12.
出埃及记17章短短九节经文,记录了摩西、约书亚率领以色列民战胜亚玛力人的战争。虽没有描写战场的杀戮与硝烟,却记录了此次战争中以色列人获胜的“战略战术”。摩西按神的要求,把战争记下来,摩西也为此次胜利而筑坛向神感恩,并称“耶和华是我旌旗”。此次战争有何特别重要之处,神要摩西记录下来以传后世呢?谨将笔者从中得着的一  相似文献   

13.
张合安 《天风》2008,(2):20-23
神对人遭遇不公正的待遇、评价往往给予纠正,有时还立刻为人申冤。当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众人的摩西受到米利暗和亚伦的毁谤时,神就为摩西鸣不平,说:"我的仆人摩西不是这样,他是在我全家尽忠的……你们毁谤我的仆人摩西,为何不惧怕呢?"并且,毁谤摩西的米利暗因此受神惩罚而长了有雪那样白的大麻风。--参民12:3,7-8,10  相似文献   

14.
冀慎杰 《天风》2005,(12):34-35
在全部圣经中,只有两个人见过神——雅各和摩西。雅各与神摔跤,直到黎明。神给他改名叫以色列,他的生命发生了彻底改变(创32:24—32)。摩西与神的关系非常亲密。“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出33:11上)。虽然圣经中提到“从  相似文献   

15.
黄广尧 《天风》1995,(9):19-20
约书亚,心中有圣灵 “耶和华对摩西说:‘嫩的儿子约书亚,是心中有圣灵的。’”(民27:18) 摩西晚年的时候,以色列人尚未进入迦南之前,约书亚已经逐渐承担起较重的责任,不是在摩西逝世后,才突然将这重任交付约书亚的,当中有一个过渡阶段。摩西听从耶和华的话。  相似文献   

16.
摩西的祷告     
陈永远 《天风》2002,(1):12-13
经文:出32:11-14.民12:9-13:申3:25-27 我们弟兄姊妹刚来教会,不知道怎样祷告,我们圣经里看见信心的伟人,神重用的仆人是怎样祷告的。我们今天来看摩西是怎样祷告的,就会给我们属灵的道路上有所长进。一、耶和华叫摩西领以色列民出埃及,摩西到了西奈山领受诫命,约有40昼夜。这时以色列民就以金牛犊代替了神,得罪了耶和华神。耶和华神是忌邪的,命摩西下山,要惩罚以色列民并要毁灭他们。这时摩西为以色列民祷告:“耶和华啊,你为  相似文献   

17.
张姚 《天风》2016,(10):38-39
正旧约时代,上帝给以色列人颁布了十条诫命。十诫是以色列人与神、与人、与物等的根本关系准则。后世无论是以色列的613条律法以及摩西五经中留下的诸多戒律,还是犹太人的《塔木德》,都是建立在摩西十诫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摩西十诫是这个民族得以生存与卓越的根本。健康的生活与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关系原则之上的,根据摩西十诫的原则,也借鉴了教会中先人的启发,按照圣经所启示的夫妻亲密关系的秘诀,我们规划出"夫妻十诫":  相似文献   

18.
姜子金 《天风》2010,(7):22-22
<正>2010年4月18日,是我人生中难忘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终于踏上了神赐给以色列的迦南地。当飞机  相似文献   

19.
违约     
《天风》1998,(8)
上主对摩西说:“赶快下山,因为你从埃及领出来的人民犯罪,背弃我。他们已经偏离了我命令他们走的道路。他们用金子铸造了一头牛,向他跪拜,向他献祭。他们说,这牛是领他们出埃及的神明。” 立约的精神是在立约的双方能遵守,哪知道才过了四十昼夜,以色列人就变心了。摩西在山上接受更多法律的时候,以色列的人民以为摩西出了事,硬逼着亚伦造一个神明来带领他  相似文献   

20.
我是什么人     
当荣耀的神在何烈山的荆棘火焰中向摩西显现,并呼召他去把以色列民从埃及为奴之地领出来时,摩西的第一个反应即是“我是什么人”?摩西的这句话,却为我们道出了一个伟大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