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过办公室主任或领导秘书的人都深有体会——排名是一个功课.从会议到宴请,从出场顺序到名单排列,都有一个名次先后的问题,这可要一丝不苟而不得马虎啊!谁前谁后,谁左谁右,既要考虑官职大小,又要衡量资历深浅,如能排得人人心平气和,办事的人可真要动一番脑筋.倘若稍有疏忽,就会让有的人窝火万千.尽管也许面上会说:"啊呀!多大的事?没关系啦!"可要是你真把有关领导的"位子"放错,某些领导可能就把你的"位子"给撤了!如果你认为这样的事只发生在社会上,教会里对名次位子不会太计较,这样想你就过于乐观了.记得有一次去某地参加教会堂委会的选举,遇上候选人名单如何排列,就起了争论,最后只能"按姓氏笔画"排,才算"摆平".其实"按姓氏笔画"排,姓魏的遇到了姓丁的,同样也气得不行,但只是要怪他祖宗了! 现在媒体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是:"排名不分先后."这样一声明,让处事者省心不少.可再一想,也有点自欺欺人.事实上还是存在先后的.不信?那排在前面的正偷着乐,而那排在后面的正心里恼着呢!  相似文献   

2.
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制造动乱、祸国殃民的重要手段是妖言惑众,标榜超自然神功,误导信徒搞“超自然崇拜”。李洪志的主要手段,一是把自己装扮成“最高的佛”、“释迦牟尼转世”,是所谓地球毁灭、人类末日的“救世主”;二是卖弄自己法力无边,具大神通,有隐身定物、意念搬运、思维传感等功能,能“洞察人生,预知未来”;三是许诺给修炼者小腹部装一个24小时运转不停的“法轮”,可以清理人体,有病可不药而愈,还应允“给人留下一部上天的梯子”,跟着他就可以超度到极乐世界的“天国”。其荒诞不经,不一而足。“超自然崇拜”所…  相似文献   

3.
微仆在《天风》2004年第1期撰文,认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神学理论应该有不同的思考和诠释。如何调整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神学理论,对如何办好教会,传好福音,使教会与社会更有对话性和适应性非常重要。因为宗教可以被看作是感情的工具,基督徒常受信仰感情的影响,容易把信与不信的人分离,造成许多信徒与不信的人产生隔阂,甚至矛盾。这其实是违背神的旨意的,因为上帝是爱,十字架是上帝爱的语言。基督教最动人的地方,首先不在于它的教义,而在于它显示了爱,高举了爱,散播了爱。使它吸引无数男女为推广爱的事业而献上了一切。圣经…  相似文献   

4.
“知”说     
1.何为“知”?古人回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 比如古时地方官的官名就皆带一个“知”字,如知府知州知县,细想挺对,如果对那个府那个州那个县一无所知,凭什么发号施令?  相似文献   

5.
正知与不知,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尽管,常谈未必有新意,但常谈,却也未必无新意,所以,还是可以谈的。此一话题,最早,应该是由至圣先师孔子提出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是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属四科十哲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朱熹,在此一节下注曰: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  相似文献   

6.
正判断一个人,要看其"所为",更要看其"不为"。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其实,"观其行",不仅要看"做什么",更要看"不做什么"。比如,判断君子和小人,如果只看是否谈仁说义,很可能看错,如果再看一下能否做到不"巧言令色",就会准确得多。这背后的逻辑是,君子一定不是"巧言令色"之人。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判断方法:一个人的"不为",更能显  相似文献   

7.
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没人在家的时候,他从不让洗衣机、电饭煲等工作,也不给手机充电,怕引发电器火灾;晚上睡觉一定会关掉煤气,怕煤气发生泄漏;出远门,则会锁好家里全部的门窗,不留一个死角,怕小偷进门;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不与正常行驶的车辆抢道,怕出现交通意外;与异性交往,玩笑倒是开过,但知道尺度,在他看来,开玩笑惹人翻脸是最没面子的事。后来,朋友做了一个地级市的国土  相似文献   

8.
睽卦卦义为睽而通,其卦辞与各爻爻辞亦皆围绕此义而展开。睽是睽乖之义,睽乖之所以能通,是因为本卦还有逊退之象义。卦辞之所以仅"小事吉",是因为逊退只能用于非原则性冲突,或者仅作为一种策略运用。初九爻:"丧马"是睽,"勿逐自复"是通;"见恶人"是睽,"无咎"是通。九二爻:臣仆遇主人,本应退避,但"遇主于巷",避无所避,是睽;因属情势所逼,自身无过,故"无咎",是通。六三爻:受刑者艰难赶车,是睽;因赶车很卖力,喻能洗心革面,终能获吉,是通。九四爻:睽孤无助,是睽;遇元夫得助,是通。六五爻:同宗之间有乖违之事,是悔,是睽;乖违之事消解,故同宗之人一起登上宗祠吃肉庆祝,是通。上九爻:求婚或娶亲队伍似寇盗,是睽;"往遇雨则吉",是通。  相似文献   

9.
刘行 《天风》2014,(3):I0001-I0001
<正>《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中开展了关于2013年个人年度心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身轻,心却不堪重负,有人身累心不累,累并快乐着;有人累有回报,也有人累而烦乱,不得法、不快乐,更谈不上回报了。身累,大多是压力,为吃、穿、住、行奔波之累。但世上大多数人还是心累。心累,有的是源自情感,家庭、婚姻、不良情绪;有的是太过计较,小肚鸡肠;有的是贪恋钱财,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参提前6:10)。人生无处不挣扎,看来,不累的人还真的难找。  相似文献   

10.
读了《天风》1993第二期“不如不知”一文后,颇有所感,心潮汹涌。今提出不成熟意见如下。 首先,我认为“不知”是不存在的东西,而你  相似文献   

11.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常说。究竟怎么样才能算是“自知”呢?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仅能“知足”,也能“知不足”。  相似文献   

12.
单信 《天风》2011,(6):I0001-I0001
那年三岁半儿子求知欲特强,对世界充满好奇。就是在吃饭时也不省心,冷不防冒出一句大跌眼镜的话:“爸爸,这白白的饭吃下去后,为什么会长出黑黑的头发?”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冲击影响时代审美风尚,文艺界深受物质至上主义的浸染。在高更眼里,高度城市化和现代文明并不是真实的美。以《阿门!玛利亚》为例,阐释高更作品中不同意象,并通过与传统圣经题材画作《三博士朝圣》的对比,研究高更在塔希提岛上作品中的宗教元素。  相似文献   

14.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对仁道的说明,因此,它集中反映了儒家仁爱万物的思想。不忍作为仁爱之心,强调仁者与他者之间的一体性和相通性,而这也是成为仁者的一个重要条件。人们所不忍的乃是他者由生赴死,因为死是一种走向未知的冒险活动,所以,人们对死亡充满着恐惧感,而仁者有好生之德。不忍需要具体情境的激发,抽象的概念、理论很难激发人们的不忍之心、仁爱之心,而见所遭遇的正是一种具体的情境,从而为仁爱之心的发挥准备了条件,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15.
李影影 《美与时代》2014,(3):102-102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中历史最悠久的画体,它的形式特征之一是装饰性。从线条、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特征进行理性分析。分析了中国工笔人物画装饰性风格发展的核心动力,即“工”取其质,“美”取其饰的审美观,论证了装饰性特征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提高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谈﹃知其不善而为之﹄王东谈﹃知其不善而为之﹄提高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九道德选择或曰道德行为的选择,是伦理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伦理学是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的科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呈多元...  相似文献   

17.
李世峥 《天风》2011,(4):42-44
得知《天风》"每月话题"栏目安排讨论"关注教会档案管理"这个话题,笔者不由得拍手叫好,这个问题实在该被重视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之前的教会档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致国内教会一直没有能够被公众普遍认可的"中国基督教史"问世。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同工都会为已经失去的档案资料扼腕叹息,可是,大家却似乎并未从中看到教会档案的重要价值及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子“知彼”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知彼”思想颜晓峰一、彼难知《孙子》中曾两次提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都把"知彼"列在首位。这样排列不是随意的,反映了孙子的军事认识论思想。把知彼摆在知己之前,既点明了在军事斗争中"知彼"的重要性质,也道出了在军事认识中"知彼"的困难程度。正因...  相似文献   

19.
我在读高中时参加一个运动会,一位同学因为有点感冒本想退出比赛,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他还是参加了田径3000米跑,在全场的加油呐喊声中,他“不耻最后”咬牙跑完了全场,就呕吐呻吟不止了,我们当时自然都为这种精神所感动。但就是这么一跑,据说这位同学得了心脏病,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颜建真 《管子学刊》2008,8(1):44-49
蚩尤是我国古史传说中东夷集团的部落首领,同时也是我国神话中的著名人物。在齐鲁地区有大量的蚩尤崇拜的遗迹。这种崇拜有其产生的原因,而且对齐鲁地区从习俗到文化以及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