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好几次,见蝙蝠掉在地上,怎么也飞不起来。蝙蝠是十分灵巧的飞行动物,为什么落到地上后就飞不起来呢?一天,父亲带我到一个山洞。只见洞顶和洞壁倒悬着无数的蝙蝠,可就是没有栖落在地面上的。父亲见我不解的样子,说,这是蝙蝠在给自己一片危崖。蝙蝠为什么要给自己一片危崖,让自己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呢?我问。父亲说,蝙蝠一旦脱离了攀附的洞壁,它就会直往下掉,为了避免坠落而亡,它只有尽全力地扑打着双翼,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圣经》中的神为什么造出能犯罪的人?善良的神为什么让孩子们遭受苦难?善良的神为什么造了地狱?《圣经》中为什么有诸多矛盾之处?《保罗书信》为什么不提处女生育?《旧约》为什么不提"基督"?《圣经》中的信教者为什么压迫奴役妇女?历史上,  相似文献   

3.
金成林 《天风》2002,(7):26-27
关于该隐和亚伯的献祭,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不管人们怎样讲,我们只要根据圣经,就不难找出答案来。献祭是表示人对神最高的尊敬和效忠。一个人若失去了献祭的诚意,就等于失去了献祭的目的,神为什么没有悦纳,或者说神为什么悦纳了呢?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向来神所悦纳的就是遵行他旨意的奉献。 1、神没有悦纳和悦纳的原因 (1)该隐神没有悦纳该隐的祭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该隐是个恶人。约翰一书3章12节说,该隐“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  相似文献   

4.
常慧鹏 《天风》2004,(8):38-39
人人都愿得福,人人都想得福;但是却不是人人都知道得福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弟兄姊妹认为:只要求就可以得着,然而却没有得着。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的神失信了呢?从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中神将告诉我们书念妇人蒙福的秘诀。  相似文献   

5.
方飞 《天风》2005,(1):30-30
你有没有因为"华美的袍子"赞美神呢?还是在享受人生华美的时候忘记神的恩典,远离神了呢?你有没有因为"蚤子"而灰心丧气,失去了信心,埋怨神呢?  相似文献   

6.
李克 《天风》2002,(12):29
教会中有人经常以“不可批评论断”的教导,作为信徒的生活规范。但很多信徒对此感到困惑,提出质疑。难道真的什么都“不可批评论断”吗?人类是“按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有思想、意志、聪明和智慧,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善于思考问题是人之本能。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可以“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就晓得神的旨意”(罗2∶15—18)。保罗说:你们不要作小孩子,要长大成人,熟练仁义之道,学习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参来5∶13—14)。面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我们都应当有识别能力,有正确的观点,有发言权,为什么“不可批评论断”呢?  相似文献   

7.
要荣耀神     
我们作神的儿女,有一个特性,就是在一切事上,必须记得荣耀神。为什么呢?因为: 第一,是神创造了万物,又叫万物为我们服  相似文献   

8.
天主教徒信仰宇宙间有一个神,他是造天地、造神人、造万物的大主宰。 那么,这一创造万物的神是什么呢? 神是超人的灵体,神是自有者,是无始无终的永存者。说神是超人灵体,因为神是非物质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是人的肉眼看不见,五官感触不着的东西;说神是自有  相似文献   

9.
<正>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信上帝?是不是想要上天堂?或是害怕下地狱?或是你需要心灵寄托?或者你有困难需要他帮你解决?我说,都不是。那你又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被神的爱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句俗语叫"生米煮成了熟饭",意思是指事情已经做成了,不可能再改变了,也就是说,事情已经到了无法再逆转、无法再挽回的地步。是啊,生米都成了熟饭,熟饭还有可能再回到生米吗?但我们为什么要让熟饭回到生米呢?为什么要在一件不可逆转的事情上去逆转呢?在一件不可挽回的事情上去挽回呢?为什么非要向后看而不向前看呢?向前看,哪怕生米煮成了熟饭,也会看到前途和希望。生米煮成的熟饭,熟饭就成了最后的结果吗?当然,如果你向后看,要想熟饭回  相似文献   

11.
郭文文 《天风》2007,(12):44
不晓得在生活中,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神真是大有能力的神,他在我生命中行了许多奇妙的事,我真是看见了神啊!”也许这样的话语是你经常听得到的。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不晓得你是否也听到过呢?那就是:“哎呀!我真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们相信的是同一位神,为什么别人一生都在经历神,而我却从未经历  相似文献   

12.
问:佛陀是神吗? 答:不是的。佛陀从来就没有自称为神,或自称神的孩子。他甚至没有说自己是神的使者。佛陀是人,是完美的人。他教导我们,如果我们能够跟他一样地修行,我们也能使自己达到完美。 问:如果佛陀不是神,为什么人们还要拜他呢? 答:礼敬的方式有不同。礼敬神的时候,人们赞美神,将荣耀归于神。人们给神献上祭品,向神祈福。人们相信神会听取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20,(4)
正关于神的形象,从整个世界宗教史来看都是宗教的核心问题之一,这实质上是关涉偶像崇拜的问题。在宗教理念中,神是一种无限性的存在,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超越了一切物质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讲,任何试图以物质形态的具体形象代表神、取代神的都是"伪像",都是对神的一种亵渎。因此,就有了犹太教"十诫"中"不可崇拜偶像"的戒律;基督教在八至九世纪的"捣毁圣像运动"。佛教在公元前五世纪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如佛典《十颂律》中就有"佛身不可造"。[1]《阿含经》中也有"佛形不可量、佛容不可测"的训告。然而,宗教  相似文献   

14.
正人文素养,这是个非常好的概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一场关于人文精神是否失落的讨论,我们认识到了要增加"人文",但是怎么增加呢?鲁迅、老舍、金庸他们都是有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人,那么他们的人文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他们为什么就可以成为大师呢?热爱吃喝拉撒睡第一个重要的东西我觉得就是"热爱生活"。这是我在研究、阅读许多大师后得出的一种结论。  相似文献   

15.
王健波 《天风》2006,(5):27
而对于正在经历困苦忧伤的弟兄姊妹,我想:按着神的心意,靠着神的恩典, 积极地面对,是不是会比怨天尤人,消极地问为什么更有益处呢? 医生是给病人医治疾病,为病人减轻、消除痛苦的,而一个无用的医生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何谓迷信?词书上开列的含义有两条:①信仰神仙鬼怪等;②盲目的信仰和崇拜.这在中国恐怕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了.可是,如果再问一句为什么要信迷信,也许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要不,为什么词书上也没有加以说明呢?然而,在一次与神汉、巫婆的偶然相遇中,他们对迷信一词的解释,却不禁使我莫名惊诧起来.  相似文献   

17.
陈企瑞 《天风》2014,(11):26-29
<正>经文:《哥林多前书》13章至14章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很多弟兄姊妹都很羡慕有属灵恩赐的人,认为神特别恩待这些人,圣灵的大能特别降临在这些人身上;在羡慕之余,还可能会自问:"我能追求属灵恩赐吗?我可以得着吗?如果有属灵恩赐,我该如何使用呢?如果没有,是不是意味着我就比别人的灵性低,不讨神的喜悦呢?"相信教会很多肢体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属灵恩赐呢?也许很多人会说:"讲方言、说预言、医病、赶鬼……"但属灵恩赐仅仅  相似文献   

18.
    
冀慎杰 《天风》2004,(7):36-36
我们在生活中,如都能做到慎言、慎微、慎独、慎友,我们的言语、行为就能够蒙神悦纳-- "慎"是小心的意思,它常常和谨慎、慎重连在一起。我们是神的儿女,我们要彰显神的荣耀,活出神的形象。我们应当在哪些方面谨慎、慎重呢? 慎言  相似文献   

19.
##正##地理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呢?""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同学们回答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也就是说,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老师继续问。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河流走弯路,拉长了  相似文献   

20.
金微 《天风》2003,(8):31-31
《天风》编辑部: 我们那里有一个弟兄被确诊为癌症,已经到了晚期,他今年只有30岁。他的家人(都是基督徒,还有传道人)都很失望,他们发出“到底有没有神啊?为什么不救这个对神忠诚、对人热心、对教会尽责的好人?”的感叹,请问这是表示病人家属在灵性上软弱吗?年仅30岁就得了晚期癌症,实在是一件伤心的事。30岁正是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