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但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原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愤怒激发人为争取自己的权力和自由而抗争;恐惧使人躲避危险,寻求安全;悲伤能缓解心中的痛苦,让我们  相似文献   

2.
班级心理辅导对学生震后心理复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班级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为期三周的震后心理干预,对象为都江堰大乐学校学生217人,课程主题包括震后情绪调适和生命教育。结果表明:(1)震后42天至58天,学生的PTSR、心理症状整体上出现缓解的趋势,正向情绪表现出下降的趋势;(2)学生反馈辅导后的收获很多,减少了恐惧、学会了感恩、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感觉快乐放松。(3)班级心理干预显著促进了心理症状的缓解,延缓了正向情绪的下降,但对PTSR的缓解没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新近人们对情绪神经机制的探索中,很多研究成果都在表明,在通常概念下的人的情绪感受中,不仅有那种含有喜厌态度的更严格意义上的情绪成分,还有直接来自各种内外感官上的认知性感知觉成分。本文的目的是运用新近的情绪心理学研究成果,仅以情绪内在体验中的含有喜厌态度的心理成分作为情绪的心理实体,对其的神经—心理机制进行一些尝试性的解释,以期使通常概念情绪感受中的情绪成分和感觉成分更具可辨性。  相似文献   

4.
恐惧是一种与进化密切相关的情绪,对人类的生存与适应具有重要价值。过度的恐惧可能会导致恐惧症、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病理性恐惧的产生。而催产素对各种病理性恐惧的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研究拟采用行为和fMRI技术,系统探究催产素影响条件化恐惧情绪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重点关注:(1)催产素影响恐惧习得的认知神经机制;(2)催产素影响恐惧记忆巩固的认知神经机制;(3)催产素影响恐惧记忆再巩固的认知神经机制;(4)催产素影响恐惧消退的认知神经机制。这项研究的开展对于探究催产素影响条件化恐惧情绪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对于各种病理性恐惧的干预与治疗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理不健康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看不到光明,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恐惧、忧愁、痛苦等。这些都是有害健康的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如长期反复地出现,就会产生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疾病。因此,要重视心理保健,克服不良的心理隋绪。一、克服心理紧张情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上的竞争,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大大加  相似文献   

6.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表现为忧虑、紧张、失望、烦躁、恐惧、焦急等某些心理反映。焦虑的产生缘于心理的冲突或遭受挫折。心理冲突使人处于矛盾状态或两难境地,在现实面前无法做出选择。遭受挫折则会使人  相似文献   

7.
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郑希付 《心理学报》2003,35(3):352-357
探讨了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启动效应。选取大学生被试240名,将其分成4组,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实验组组分别施加愉快、悲伤和恐惧情绪刺激,控制组施加中性刺激,然后检测4个组的情绪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通过图片产生的情绪启动效应是明显的,实验组的情绪强度都超过控制组,尤其是愉快情绪和悲伤情绪,与控制组差异显著。研究还发现了情绪启动效果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趋势,消极情绪(悲伤情绪和恐惧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度锐减,在3分钟内基本恢复正常;但是,在短时间内(5分钟),积极情绪(愉快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了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可能是由于人的心理促进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使人的心理染上特殊的主观色彩。情绪依其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分为三种:激情、应澈和心境。激情是一种突然爆发、反应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见义勇为、狂喜、暴怒、恐惧、悲伤和绝望等,它通常与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意外刺激等引起的激烈的内心冲突相关。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应激使得整个机体的生理处于高度激活的水平.表现出心律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血糖增高等等变化。  相似文献   

9.
创业活动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创业者时常体验失败恐惧。对于创业者而言, 失败恐惧亦敌亦友。已有研究较多关注失败恐惧对创业行为的抑制作用, 忽略了失败恐惧的形成及其对创业行为的激励作用。本研究基于情绪和认知属性分析创业情境下失败恐惧, 认为损失相关和暴露能力不足的创业事件可能诱发失败恐惧, 创业者的执念激情和预防定向能够诱发失败恐惧; 然后, 阐述失败恐惧对创业行为的3种不同影响:激励、抑制和压抑, 并考察创业环境特征对失败恐惧与创业行为的调节效用。本研究拓展了失败恐惧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情境, 丰富心理学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感事件理论和经典压力理论, 也为理解复杂多样的创业行为提供新视角, 深化创业心理与创业行为关系的理论认知。  相似文献   

10.
情绪是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具体的恐惧情绪对跨期选择决策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实验中,将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恐惧组和中性组,他们在接受指定的情绪刺激后进行跨期选择,并获得与其偏好兼容的报酬。在此之前,两组被试在无情绪刺激下和虚拟回报条件下完成了同样的跨期选择任务。结果表明:(1)选择的视频能够有效地操纵恐惧情绪;(2)是否有真实回报并不影响被试的跨期选择行为;(3)基于组内和组间的比较都证明恐惧情绪显著地降低了等待的耐心,体现为更高的折现率,意味着恐惧者在获取金钱上更加短视。  相似文献   

11.
心理适应能力,又称心理适应性,指的是个体各种特征互相配合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特征。一般而言,心理适应能力强的人,在碰到各种紧急、复杂、令人恐惧或危险的事物时,仍能安然处之,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出自己原有的能力和水平。而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伊利斯的“情绪困扰ABC”理论认为,人的各种情绪或心理困扰是出自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学会理性思考,则大部分的心理或情绪困扰都可得到顺利解除。  相似文献   

13.
焦虑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情绪状态,它的产生大多是由于个人动机受到挫折,任何挫折都会使个人产生一种情绪反应,其中可能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与愧疚感的增加,从而形成一种由紧张、不安、恐惧、懊恼等各种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称之为焦虑,过度的焦虑不但限制了一个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形成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笔者介绍几种由焦虑引发的心理病症案例,希望您能在领会焦虑的同时,能够主动克服焦虑,把握自己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黄成利  胡超 《心理学报》2023,55(2):318-335
基于悲伤情绪的功能及效应,提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假设”。实验1采用电生理、微表情、主观报告等方法探索死亡意识伴随的情绪变化;实验2和实验3对比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和“恐惧管理”,并探索情绪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死亡意识诱发悲伤和恐惧(尤其是悲伤),且死亡反思诱发更多的悲伤;恐惧在死亡意识与外在人生目标间起中介作用;悲伤(而非恐惧)背景音乐下,死亡意识使个体更重视内在人生目标。上述结果为死亡意识的“悲伤管理”提供了实证依据,表明在悲伤的情绪中加工死亡意识可能促进个体的内在成长,这对疫情等社会灾难时期的心理救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癌症与不良的心理因素有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国内外大量研究都表明,长期受压抑和不良的情绪,过于强烈的忧郁、悲哀、恐惧、愤怒等都容易诱发癌症。美国医生伯斯在其著作《癌症的心理生物学》中指出,当心爱的人突然死亡或突然失去安全保障,都可能是癌症发生的前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情绪变化引起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16.
失败恐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败恐惧(Fear of Failure,简写为FF)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主要介绍了失败恐惧概念结构的演变、测量工具由单维到多维的发展过程、失败恐惧特质形成和预防的心理动力学探讨以及多维测量工具在失败恐惧干预方法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比如失败恐惧是否存在跨文化、跨领域的差异,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失败恐惧研究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等  相似文献   

17.
廖素群  郑希付 《心理学报》2016,48(4):352-361
认知重评能有效降低个体对情感刺激的负性情绪体验, 但指导性认知重评在恐惧记忆治疗中效果存在争议。本文将认知重评范式与辨别式条件恐惧反应范式结合, 以效价和US预期值为指标, 探讨指导性认知重评训练对恐惧情绪习得和消退的影响效果。以低认知重评能力个体为被试, 在实验前24 h进行指导性认知重评训练。条件性恐惧任务为期2天, 第一天完成条件性恐惧的习得和消退任务, 第二天完成条件性恐惧的再消退任务。结果显示, 经过重评训练后个体在条件性恐惧任务中的恐惧情绪效价显著较低, 说明认知重评有效降低低认知重评能力个体在急性应激状态下的负性情绪体验。所有被试均成功完成辨别式条件性恐惧的习得和消退任务, 因此重评训练并不削弱个体对危险或者安全信息的辨别能力。但在条件性恐惧的消退过程中, 认知重评指导训练加快了恐惧消退, 且24 h后测得的条件性恐惧程度显著较低, 说明指导性重评提高了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消退效率, 并减弱了条件性恐惧的消退返回。  相似文献   

18.
本土化情绪声音库的编制和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情绪研究提供一套本土量化的声音刺激材料,在大量收集各种声音刺激的基础上精选出453个声音,并征集50名大学生对声音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进行了自我报告的9点量表评分。结果表明男女生对部分声音的情绪感受有所不同;聚类分析可将声音聚为6类,大致可引发愉快、悲伤、恐惧、厌恶等情绪,提示可以同时从情绪维度和情绪类型两种途径研究情绪问题,两者结果也有相互比较的可能性;本情绪声音库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感冒,是人类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人的身体经常会感冒,同样,人的心理也经常会患感冒,不过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罢了。 心理感冒,常由于外界环境、气候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发病。心理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欲望和精神需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所产生的各种内心矛盾冲突、思想斗争等紧张情绪的反应状态。在心理上表现为情绪波动、激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对情绪社会调节作用的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小学二、四、六年级学生对情绪社会调节作用理解的特点.结果表明:小学生认为愤怒、悲伤和恐惧情绪标志着表达者不同的人际地位,会诱发接受者不同的情绪和后继行为:愤怒情绪标志着表达者的支配地位,会诱发出接受者的恐惧情绪和道歉认错行为;悲伤和恐惧标志着表达者的非支配地位,会诱发出接受者的悲伤情绪和目标恢复行为,恐惧情绪有时还会诱发接受者的高兴情绪.在对愤怒、悲伤和恐惧情绪反映表达者的社会目标的理解上,没有差异,都反映了表达者期待接受者采取目标恢复的社会行为.高年级学生在区分不同情绪表达的支配性以及诱发接受者的情绪上,存在着差别;低年级学生对接受者的后继行为的理解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