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志福 《天风》2017,(2):34-35
在当前教会里,不少弟兄姊妹都有跨堂会侍奉的情况。他们既在A教堂诗班里献唱,也到B教堂参与探访工作,或者在C教堂当主日学老师,到D教堂做文字事工。对于跨堂会侍奉,有些牧者传道、弟兄姊妹感到难以接受,认为基督徒侍奉最好仅在一个堂会,不要到处乱跑,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圣诞节中,当人们在隆重庆祝耶稣降生,纪念救主圣诞的同时,一定会想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他的养父约瑟。马利亚“万代称她有福”,然而义人约瑟同样也是神特别重用的器皿,在神永远的计划里,在主奇妙而伟大的救赎事工中,像马利亚一样,他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么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3)
<正>换届工作是关乎全体会众的大事,我们应当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来运作,充分发扬民主,任人唯贤,使堂会通过换届及时更新调整,补充新鲜血液,与时俱进。"堂会"是教会自身管理组织的简称,其全称通常有两种形式:一为"堂务管理委员会",二为"堂务管理小组"。堂会管理是教职人员乃至信徒代表对教会实行管理的主要方式和途径。现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会都已设立了"堂会"或"管堂小组"。目前已有很多地区的堂会实行定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6,(1):18-19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创立于1915年,是一个以堂会为成员基础的联合组织,当时只有伦敦会、公理会、圣公会、循道会、崇真会、浸信会、礼贤会等七大教会为会员堂,发展至今联会已有会员堂306间,分属不同宗派和独立教会,信徒总人数迭20多万人。各会员堂不分宗派,不分大小,同享权利和义务。联会并非香港教会的上层架构,除会章赋予对会员堂的约制规范外,联会在行政上从不干预会员堂的内政。联会所举办的事工,历来均获会员堂的合作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知然 《天风》2022,(5):64-64
[问]最近牧师在教会的家事分享报告中鼓励并招募义工参与招待事工,我想在参加这项侍奉之前,进一步了解教会为什么需要招待事工? 郑昌方弟兄 [答]郑弟兄,你好!首先,为你积极回应教会的招募且愿意投身教会的侍奉而感恩;更为你深入探究教会事工的态度而感到欣慰.其实,教会中的所有事工都需要我们经常反思,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会招待事工不可或缺,是每个教会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须周密安排,精心落实.  相似文献   

6.
韩愈 《天风》2020,(1):11-12
任何时代的教会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也就离不开制度健全和运行良好的行政管理。摩西对以色列民的管理、使徒时期教会选择执事来帮助传福音事工,以及国内外成熟的教会经验显示,有章可循的行政管理,能够规避违法风险,提升教会整体治理,是教会福音事工发展的必要机制之一。中国教会自恢复礼拜以来,行政管理已经从无到有,从随意性较大发展到现在的有章可循,不过整体来说,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大幅度地提升、改进和补足。有制度的教会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法治社会,而且教会行政管理还应当往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晓望 《天风》2005,(11):F0002-F0002
2004年8月,中国基督教两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后,海外教会及教会机构纷纷邀请中国基督教两会能够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让普世更多了解中国教会的圣经事工,为此经全国两会充分准备,决定“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国举办。2005年2月和8月中国基督教两会两度组团访美,往2月的访问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  相似文献   

8.
蒿志强 《天风》2010,(6):21-22
如何更好地构建基层堂会的管理体系?如何加强教会制度的建设?这是教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后宗派"时期,中国教会的堂会管理与制度建设确实考验着广大教牧和堂点负责人的治理智慧,需要我们认真在神面前寻思和等候。以下是几位同工在这方面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天风》2004,(11):56-56
香港圣经公会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合办有关"中国教会事工展"的征文比赛为鼓励"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展览期间曾到会参观的人士,通过文字分享参观展览后的感受,以及思考圣经如何影响生命,藉此推动信徒多阅读圣经,并关注中国教会圣经事工,香港圣经公会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分别以"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观后感"及"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圣经对生命的影响"作为比赛的题目,联合举办了一项名为"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的征文比赛。征文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公开组"四个组别。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2,(1):38-41
祷告会是堂会牧养事工中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教会都有祷告会,但可以说多数教会的祷告会不太令人满意。牧者和负责同工也常为如何带领祷告会而着急。本期我们摘录了台湾夏忠坚牧师《爱上祷告会》中的一章(有些删节),希望对我们带领祷告会的同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陈思竹 《天风》2008,(19):10-12
"广岛思考之旅"活动,是日本基督教女青年会连续举办了30多年的一项对本国青少年进行和平教育的事工.  相似文献   

12.
消息     
《天风》1995,(10):46-48
温州市两会举办教会事工研讨会为了更好地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做好各项事工,浙江温州市基督教两会于1995年7月17—21日举办了教会事工研讨会。会议紧紧围绕着管理好教会的主题进行热烈研讨。大家结合温州教会实际情况,就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何培养青年接班人及教会的治理、自传(办好培训班。  相似文献   

13.
《天风》1999,(7)
港华人基督教联会 主办港福音事工会议 由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主办的“香港基督教福音事工会议”,定于7月22至2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同时举办的“21世纪香港教会、机构福音事工巡礼”展览会,预计有30个宗派总会及70个福音机构参展。展览会向全港市民开放,会期适逢每年一度的香港书展,估计参观人数较多。5月10日在香港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这次活动的筹备工作汇报会,大会主席李志刚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1,(8):2-2
<正>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英文网站开通本刊讯(中国基督教网站):中国基督教两会将于2011年9月至11月,在美国再次举办主题为"尔道即真理"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为了让海外弟兄姊妹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教会、了解圣经事工展,中国基督教两会设立了专门网站:www.bibleinchina.org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5,(12)
<正>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圣经中的服侍、公益、慈善元素,通过讲台宣讲及日常牧养,悉心引导会众意识到自身的服侍使命和社会责任,逐步带动大家参与到社会服务当中。近几年,公益慈善事业在我国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教会团体也开始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于是社会服务事工开始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何为社会服务事工?其与基督教信仰有怎样的关联?除了捐款,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基层堂会该如何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教会,改变了以往被称为“三多”(老人多、妇女多、文盲多)的群体结构,但也给牧养事工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牧养青年是摆在每个堂会牧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以下是几位牧者的分享。  相似文献   

17.
王约瑟 《天风》2008,(22):10-11
从中国教会恢复礼拜以来,新的教堂不断地涌现在中国大地上,充分显示了上帝对中国教会特别的带领。伴随着新教堂的不断涌现,也出现了很多"新人",一些年轻人不断走进教堂,他们当中有很多变成了教会的一员。因此,对青年信徒的牧养特别需要引起教会关注,因为这一事工关系到教会今后的发展。听说杭州的崇一堂自建成以后就一直关注青年事工的开展,并且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带着一些好奇,也带着些许的疑问,笔者参加了崇一堂8月5日晚上的青年聚会,并采访了负责青年事工的章国永牧师。  相似文献   

18.
"冲突无所不在,只要有两三个人聚集,冲突就在我们当中。"——艾得·罗威尔(Edward Rowell)笔者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教会宗派林立,当时有一条街上有三所教堂,分别属于浸信会、卫理公会、长老会。有一年,他们决定联合举办一个福音活动。活动办得还算顺利,结束之后,三所堂会的牧师在一起总结时,浸信会的牧师说:"感谢神,这次福音活动让我们教会得到两个新人。"  相似文献   

19.
吴兵 《天风》2012,(8):5-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教会,改变了以往被称为“三多”(老人多、妇女多、文盲多)的群体结构,但也给牧养事工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牧养青年是摆在每个堂会牧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以下是几位牧者的分享。  相似文献   

20.
陈信 《天风》1997,(12)
古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就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事先有精密计划,作好充分准备,才能事半功倍。传道事工也是这样。这几年笔者去农村教堂聚会点参加礼拜较多,受益匪浅!首先感到义工们在艰苦环境条件下,任劳任怨,朴实无华地做圣工,在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