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敢不自重     
接到一个叫人心里颇不是滋味的电话。"先生,你投到我刊的故事我们准备刊用,但依照工作惯例,我们想问一下,你这篇故事的'故事核',是否参考过别人的?"编辑女士在电话里问。我当然明白她的这个"参考"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告诉她:"我不仅从来就不'参考'别人的,而且也非常害怕'参考'别人的,要知道,我是完全以写作为生的人啊!而不是以赚稿费为生!至少,我不是那种把写作当作沽名钓誉投机捞钱的人!"我的声音都微微颤抖了。或许是编辑女士听出了我的"激动",她便解释说:"我们制定这个工作惯例,也是事出无奈,因为现在不自重的人太多了,每…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人,急匆匆地去找到上帝,他说:"上帝,你是无所不能的主,我有一个难题,希望你能帮我解答!"上帝说:"你说吧,我尽力而为。"这个人说:"我看到每个人都对别人笑,可对我就是没有一点笑容,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2)
正我对写作的认识,来自《启示录》里的一节经文:"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这段文字是来自"天上"的对话,一呼一应之间,给了"在主里面而死的人"一个极其宝贵的应许——"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读到这段古  相似文献   

4.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很多的玩具车,可还是望着别人的玩具车羡慕不已。别人的皮球,别人的水枪,反正,别人的总是最好的。院子里,几个女人在聊天。A说:"我真羡慕你们单身贵族的生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像我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B说:"女人像男人一样在外面奔波很容易老的,我还羡慕你嫁了个好老公呢!做全职太太,外面的风风雨雨都与你无关。"C说:"是啊,你看你保养得多水灵,像从前做姑娘一样的滋润,不像我们风吹日晒的,整个一蔫苹果。"  相似文献   

5.
王学富 《天风》2021,(2):54-55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创4:8-9) 我们继续沿着圣经前行,跟随上帝学习关怀与辅导.在这之前,我们看到上帝在园子里走动,呼喊亚当:"你在哪里?"当时,亚当躲在园中的树木中,不肯承担偷吃分别...  相似文献   

6.
正你哭着对别人说,别人会在心里笑你;而你笑着对别人说,别人会在心里流泪,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逻辑。每当受到上司批评的时候,自己还没缓过神来,周围的同事都扑过来,安慰你说:"亲,不要难过啊,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心里想着:"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我觉得上司批评我不认真是对的啊,我为什么要难过呢?"倘若你在朋友圈里说和男友分手了,那更不得了,你看着下面的评论和安慰,会觉得应该喝药毒死自己一次,或者上个吊、跳个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10)
<正>使徒约翰在《启示录》中写道:"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约翰所记述的,是来自"天上"的一段对话,一呼一应之间,给了"在主里面而死的人"一个极其宝贵的应许——"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两千年来,这个鼓舞人心的应许激励了无数基督徒,为了"作工的果  相似文献   

8.
正一位哲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在找寻完美的太太。别人问:"你已经70岁了,死亡已经在敲门,你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他说:"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怎会快乐?"别人又问:"但你已经找寻了这么久,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吗?"他说:"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女人。"别人说:"那为什么你不跟她结婚?"70岁的追寻者变得非常伤心,他说:"很困难。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9.
怎样容人     
过去在单位的时候,一次一个大学同学来单位找我,接触了我的顶头上司余国江书记。临别时对我说:“你这小子真有福气,你们头儿对人不错,胸怀宽阔,在他手下干活一定很愉快!”虽然十多年过去了,我后来又换过几任领导,可惜一个个心眼狭窄,玩弄权术,最终我只得辞职离开,但那位男同学的话仍时常在我脑际萦回。是的,谁不希望自己能遇上个心胸开阔的领导呢?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人生的真谛,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生活的辩证法则。  相似文献   

10.
你在哪里?     
王学富 《天风》2021,(1):47-48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上帝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恶.'……天起了凉风,耶和华上帝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上帝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藏耶和华上帝的面.耶和华上帝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  相似文献   

11.
正有句俗话,叫"丑话说在前头"。但是说在前面的丑话很容易伤害别人,有时候,先说一些好话,把丑话说在后头,效果会更好。最近,孩子大学毕业,我四处托人给他找工作。我有孟庆伟和徐国胜两个老友,都是做人事工作的,我分别去求他们。孟庆伟说:"简历我可以帮你交给我们公司人力资源部,但是咱丑话说在前头,我不能为了你违反我们公司的制度,不会额外地再替你说好话!"他的话在理,但我  相似文献   

12.
为自己而活     
在现代社会,人是一个无法独立生存的个体,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上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既从别人身上寻求心态平衡,又从别人那里破坏心态平衡。美女说:我要钻戒!——于是她有了钻戒。富豪说:我要美女!——于是他有了美女。我说:我要洗澡!——可是,当我全身  相似文献   

13.
一位胎生的盲人在他的朋友家里聊天直到夜色苍茫。临别时,他的朋友说:“让我给你点上一盏灯笼照在路上走。”盲人回答说:“我的眼前始终是一片黑暗,提一盏灯笼有什么用?”朋友说:“你提着灯笼在路上走,别人会老远就看见灯笼,不至于撞在你的身上。这样可以照亮别人,保护自己。”盲人欣慰地笑了:“很好很好!照亮别人,保护自己!”于是,盲人就提着燃着的灯笼上路了。虽然他依旧是艰  相似文献   

14.
陈丰盛 《天风》2016,(4):34-35
正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将父亲的形象投射到我们与天父的关系里。曾有一位弟兄说:"我从小就在基督徒家庭中成长,我心目中的父亲形象,直接影响着我与上帝的关系。我的父亲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我总是要在他严肃的目光中寻找答案;母亲总是拿父亲来治我们,经常吓我们说:‘你再这样,晚上我告诉你爸爸!'若是能够看到爸爸的笑脸,  相似文献   

15.
假如别人都倒立着走路,你敢不敢说别人都错了?我知道你会毫不犹豫的说:敢!但我也知道你其实不敢。而且,你也岂止是不敢,更多的可能是你很快就怀疑并认定原来你错了。  相似文献   

16.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道修行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吗?你的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你喜欢别人,别人也就喜欢你;你欣赏别人,别人也就欣赏你;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与人方便其实就是给自己方便。古语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汝  相似文献   

17.
教堂幽默     
佚名 《天风》2018,(1):52-52
笑口常开信徒:'牧师,我的工作压力太大,已经使我接近精神崩溃的边缘,我想这样下去会得精神病。请问牧师,我该怎么办?'牧师:'圣经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你若能笑口常开,就不会得精神病。'过了些日子,这位信徒又去找牧师,说:'我照你所说,天天笑口常开,可是,周围的人还是骂我是精神病.'  相似文献   

18.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确实,语言是一柄双刃利剑,善用者能横扫千军、杀敌致果,拙运者则磕磕绊绊,因辞害意。而在这个世界上,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美好祝愿的人。且不说我们常常会忘记给别人一个真挚的祝愿,就是有这种想法,表达出来的话语也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会愿望与效果南辕北辙。由此可知,不仅批评人要讲艺术,恭维人也有艺术性。 恭维人要看情景。著名语言学家孟君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四十多岁的副教授在除夕之夜对他说:“将来我写缅怀你的文章,我就……”在孟君先生明确表示不快后,他还是说“我说这话你又会不高兴了——以后我写回忆你的文章……”他每次这样说,孟君先生心里真的不高  相似文献   

19.
求主垂怜     
《天风》2020,(7)
正亲爱的阿爸父,求你安慰我、眷顾我、医治我,因我的身心灵极其软弱、痛苦、无助……父啊!你说:"坚心倚赖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你。"(赛26:3)你说:"因为主必不永远丢弃人。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他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哀3:31-33)亲爱的阿爸父,求你记念我的眼泪,求你怜悯我,求你照着你的话、你的应许,将生命和慈爱赐给我,也眷顾保全我的心灵。主啊!求你怜恤我,我相信你若愿意,在你没有难成的事!我深知我终身的事在你手中,能救人脱离死亡的,唯有你!主啊!你是活人的神!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灯     
吴承力 《天风》2005,(3):17-17
有人说:"把你的快乐告诉别人,你会增加一半的快乐,把你的忧愁告诉别人,你会减少一半的忧愁。"是啊!每个人都喜欢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可以尽情地倾诉自己所有的快乐和不快乐。然后你的心灵就会得着滋润和灌溉,感受无比的轻松愉悦!心灵需要温馨的港湾,可以停泊依靠,让你不再觉得孤独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