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伟庆 《天风》2022,(10):30-32
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北京基督教海淀堂的聚会时开时停,前前后后有四个来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教会的弟兄姊妹尽管盼望教堂能够早日开门,重新过上基督徒"在地如同在天的生活",但许多人似乎已经习惯了线上的牧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信仰生活的简单化、形式化,恰恰是这种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激发我们思考教会的本质和功能,探索信仰生活的多样化、科技化的路径.尤其是疫情发生期间,海淀堂自觉与社会适应,转变理念,走出教堂,走进社区,服务社会,践行了一条崭新的中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7)
正教会并不是要一味地去迎合世俗的需要,但至少要敏感于时代的特征和需求在防疫抗疫成效显著的大背景下,教会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各地教会的实体聚会正在安全有序地恢复中。教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自然逃脱不了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和改变,虽然教堂聚会逐渐恢复,但对于疫情下的牧养模式的思考还在继续中,尤其是借助网络牧养的课题,不会随着疫情结束而停止,一定会继续存在于教会中,也影响着教会牧养模式的发展。笔者关于疫情下的牧养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大家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3)
正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各地政府部门纷纷部署防疫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停止大型聚集性活动和减少人员流动。因此,许多公众聚集性活动纷纷停止,活动场所暂时关闭,一些地区的教堂也暂停了礼拜聚会。这是配合防疫工作而做出的必要行动,大多数弟兄姊妹都能够理解并支持,在各自家中灵修祈祷,为疫情防控献上祈祷和爱心的奉献。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9)
正一、引言中国基督徒一般把到教堂参加聚会、敬拜上帝称为做礼拜。然而一些人却误认为敬拜只是在教堂里发生的,只和各样的礼仪程序有关,只是神职人员负责的工作,最后唱过《阿们颂》之后就可以立即散会、万事大吉了。敬拜和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本文拟从圣经中表达"敬拜"的两个希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9)
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打破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平静,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抗洪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基督教界也为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疫情防控方面,通过坚持"双暂停一延迟",有效防范了因教堂聚会和宗教活动引发的聚集性疫情,疫情期间广大教牧同工和信徒  相似文献   

6.
张君华 《天风》2003,(7):15-15
教会自5月1日暂停聚会以来,我作为教牧人员到教堂,既是值班.也是劝慰信徒,通过电话或面谈来安慰并劝导一些因暂停聚会而焦虑的弟兄姊妹。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积极的防控和人们暂停旅游、集会等大型活动的必要。基督徒不能袖手旁观、不能置身度外,而要与人们联合在一起,团结奋战,这才是真正的爱心、真正的见证。 有人说,因为“非典”教会暂停一切聚会,坐在家里久了真是忧闷,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3)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为有效防控疫情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宗教界也迅速行动起来,各地宗教团体根据防控要求纷纷以"倡议""通知"和"提示"等形式提出要求,宗教活动场所积极采取暂停开放、暂停集体宗教活动等措施助力抗击疫情。自基督教暂停礼拜聚会以来,得到了广大弟兄姊妹的理解和支持,但仍有个别信徒对此存有疑问。抗"疫"为什么要停止聚会?1.如何正确解读圣经中所  相似文献   

8.
景健美 《天风》2022,(9):6-8
经文:诗27:7-8 你说:"你们当寻求我的面."那时我心向你说:"耶和华啊,你的面我正要寻求."(诗27:8) 圣经里"神的面"代表神自己,"你们当寻求我的面"是神对每一个人发出的邀请.最近,因为疫情防控,一些地方的弟兄姊妹无法去教会敬拜神,我们还可以寻到神的面吗?回答是肯定的.让我们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个主题:神在哪?让我们寻求他的面;如何寻?让我们得见他的面.  相似文献   

9.
郑慧 《天风》2005,(3):38-40
近十年来,"敬拜赞美"开始在中国一些教会盛行,最初是在青年聚会或教会一些节庆的联欢活动上出现,而后有些教会在主日崇拜也采用。在教会传统中,崇拜基本上是庄重、肃穆的气氛,而"敬拜赞美"的热闹、喜庆可以说是对崇拜的冲击,这不是今日中国教会崇拜礼仪的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本文无意探讨个人喜好的赞美方式,而是要思考在教堂这个特定的神圣空  相似文献   

10.
李鑫 《天风》2022,(3):20-22
"后疫情时期"是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容,虽然不是指疫情流行完全结束,却是从积极的角度表示,社会逐渐走出了疫情的阴霾,经济运行开始有序迈向常态化复苏.后疫情时期的到来,对传统的教会牧养模式产生了一定的挑战,例如聚会的连贯性被打破,教会要随时做好聚会暂停的准备;还需面对信徒的关顾和心理疏导问题、教会奉献减少的问题,以及反非反邪、辨识谣言、守望羊群等工作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打破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平静,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抗洪救灾取得显著成果。我国基督教界也为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坚持"双暂停一延迟",有效防范了因教堂聚会和宗教活动引发的聚集性疫情蔓延,疫情期间广大教牧同工和信徒捐款捐物达2亿元;在抗洪救灾方面,基督徒积极捐款捐物,体现了识大体、顾大局、勇担当的爱国之心。我常想为何我国基督徒有这样高的爱国热情,这与三自爱国运动发起70年来持续的爱国爱教教育有关,也是改变"多一个基督徒就少一个中国人"的"洋教"面貌的结果,这样的美好见证正是三自精神代代相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渊声 《天风》2010,(4):63-63
<正>问:在充满竞争、压力,生活快节奏、时间不够用的今天,我作为一个刚信耶稣不久的信徒,觉得每周一次礼拜挺麻烦的,能否几周或几个月礼拜一次呢?耶稣不也说:"拜父的……只要用心灵和诚实"吗?既然敬拜不论时间与空间,为何非要上教堂礼拜呢?请指教!  相似文献   

13.
汉族、朝鲜族两个民族弟兄姊妹的语言、文字各不相同,却在一个教堂里共同敬拜一个主,彼此相爱如兄弟,处处见证神。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会的爱心事例。 一、汉族班的初创 我们“朝阳教会”分两个班聚会,即汉族班和鲜族班。来此聚会的有工人、农民、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14.
受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关于居家隔离令的影响,包括基督教堂在内的大部分美国宗教场所被迫关闭。各宗教领袖对是否关闭教堂存在异议,但争议是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的,诉诸的话语也是世俗的法律语言,而非圣经语言。面对疫情期间的信仰需求,美国教会及时转型,开展在线崇拜,帮助信徒建构意义之网,并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疫情对美国的"教会形式"造成了冲击,以马鞍峰教会为代表的巨型教会开展线上敬拜和在线捐赠,通过对资源和技术的控制在疫情中影响力倍增。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教会礼仪也被迫进行了改革。宗教因素不可能单独起作用,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攻击迎合了福音派的善恶二元论和极化思维方式,福音派与特朗普政府之间的关系走向让今年的总统竞选和未来的美国社会充满了变数。  相似文献   

15.
袁小泓 《天风》2014,(3):24-25
<正>第一次看到陆扬,是在2013年秋国际礼拜堂的青年聚会上。那天,我同往常一样坐在左侧的第一排。当赞美的歌声响起,我不禁泪流满面。坐在我左侧的陆扬转身对我说:"耶稣爱你!"我也对她说:"耶稣爱你!"这时我看到了陆扬的脸——世人称为"脑瘫"的脸。坐在我右边的唐姐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姊妹陆扬!"我和陆扬拥抱问好。第二次看到陆扬,依然是在国际礼拜堂的青年聚会上。聚会结束后,大家聚拢在教堂长长的靠背木椅上聊天。雯雯姊妹把陆扬介绍给大家,陆扬欢天喜地。那天她穿了一件白底绿色小花的背带连衣裙,雯雯姊妹说这是陆扬挑布料自己设计的。"一个脑瘫的姊妹能自己设计连衣裙?"我心里有一份惊诧。"脑瘫"姊妹的诗几天后,唐姐发来手机短信,短信的内容是陆扬写的诗歌《一  相似文献   

16.
郭三顺 《天风》1996,(6):12-13
北郭乡“城子怀恩基督教堂”落成了!1995年3月26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河南省武陟县北郭乡一带传开了。这一天,大家完全沉浸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之中。 是啊!他们怎能不高兴?因为今后他们将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堂中聚会、做礼拜、唱诗、赞美神了。高兴之余,大家又不禁回想起建堂中的一个个感人事迹。 扩建教堂——这是城子教会教务组早有的打算。  相似文献   

17.
朱明华 《天风》2011,(4):41-42
2011-4话题关注教会档案管理扬州市基督教萃园路教堂和扬州基督教两会都是文革以后复堂和成立的。萃园路教堂是市区唯一对外开放的基督教活动场所,在册信徒4000人,主日聚会人数达2000人,一周各种聚会有8次。随着教堂和基督教两会的建设和发展,在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件,财务、设备、房产、照片、实物等材料,为我们了解教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随着时代的变迁,基督教两会工作人员和老一辈教牧人员年事已高,因病相继离世,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01,(1)
内蒙古伊盟东胜市教会有了第一座教堂 内蒙古伊盟东胜市,过去没有基督教堂,一直租借着几间平房聚会。在政府各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信徒自己动手建起了东胜市第一座基督教堂。  相似文献   

19.
第11盒食物     
最值得你纪念的感恩节事件是什么?对我来说,它是发生在感恩节前夕的一件事。教堂提供的食物篮名单上列出了10户家庭。火腿是由本地的一位商人捐赠的,蔬菜则是在食品店里购买的。当我们在教会大厅里把这些食物打包装进盒子的时候,这些家庭都对他们即将领回家的食物兴奋得不得了。这可能是他们几个月来吃到的最好的食物。当他们拿起他们的盒子时,另外一户家庭来了。父亲、母亲和三个孩子从一辆破旧的小型运贷汽车里鱼贯而出,走进了大厅。这户家庭是新来的,不在我们的名单之列。他们刚刚听说这儿有一个教会在分发食物。  相似文献   

20.
王恩源 《天风》2002,(4):52
今天,教堂音响效果越来越被教会重视,因为它是一种传福音的媒介。50年前,教堂一般都没有扩声没备,那时一个教堂的人数景多上百人。然而,现在教堂信徒人数少则有200-300人,多则超过3000人,如此多的人聚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扩声系统,聚会将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堂建立一个好的音响系统。由于全国各地教堂的建筑结构各不相同,一般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