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跃  张玲 《心理科学》2018,(1):118-124
摘 要 通过对350名知识型员工及其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探讨心理弹性对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心理安全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完全中介了心理弹性对创造力的影响;创造力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对创造力的正向作用;创造力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在心理弹性与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44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构建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多重中介模型,比较建言效能感、心理安全感与上下级关系的个别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伦理型领导通过建言效能感、心理安全感与上下级关系的并行多重中介作用对员工建言行为产生影响;建言效能感与心理安全感的个别中介效应均显著大于上下级关系,建言效能感与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安全感是每个人内心最基本也是最深层的渴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中,对安全感的需要位于仅高于生理需求的第二基层。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没有焦虑和欺凌这么简单。真正有助于学习的环境,会让孩子们在物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都感受到安全。不安全的环境会严重损害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而创设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则需要学校和教师从多个层面进行建立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经文:路23:39—43 有人统计神在圣经中约有3000个各种应许。“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是主耶稣道成肉身时,最后的一个应许。他是对同钉十架的一个犯人讲的,也是对世上的人类而言,因为我们在神面前都是罪人。凡是愿意信主的人都可享受  相似文献   

5.
心理不安全感是指人们对可能遭受的伤害与威胁的担忧与焦虑。当下, 许多个体都是在心理不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决策。对于心理不安全状态下的风险偏好规律, 现有研究得到了矛盾的结果。此外, 心理安全感对风险偏好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聚焦心理安全感对风险偏好的影响, 考察心理安全感的补偿机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并探讨选项分布情况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以此揭示心理安全感为何及如何作用于风险偏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明确决策者在心理不安全状态下的风险偏好规律, 从而完善现有的风险决策理论。同时, 为公共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凌斌  段锦云  朱月龙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580-1589
工作场所中的心理安全感是一个多层面(个体层、团体层、组织层)的认知型构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如实表现自我时,相信其自我形象、地位和职业生涯等不会受到负面评价的感知,也是个体在群体、组织和人际交互中能够感受到安全的共享信念。个体特征、人际关系质量、群体活动与结构、领导特征等对员工心理安全感具有预测作用。而心理安全感对员工的学习行为、进谏行为、创新、工作敬业度和工作绩效等有着积极影响。未来关于心理安全感的研究需加强对结构测量等方面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现珍 《天风》2002,(6):36-37
基督徒的处事不惊,基督徒的临危不惧,正是因为他们笃信神的同在,心中有平安。平安,是一个基督徒宝贵的灵性财富,是神赐下的莫大应许。每一位爱神的儿女,无论是在险境中,危难时,或在经历人生某道关卡时,神的应许总不落空,他的膀臂总托住你,使你有勇有谋,有依靠,有平安。让我们坦然无惧面对人生,握紧主的话语“不要怕,只要信”(路8:50)。  相似文献   

8.
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求。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明白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求: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明白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10.
卿涛  凌玲  闫燕 《心理科学》2012,35(1):208-212
已有的团队领导研究着重于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而缺乏其作用机制和路径的研究。本文选取信任与团队心理安全两个变量,以142个团队为样本,对团队领导行为是否以及如何通过信任影响团队心理安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转换型领导行为与团队心理安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显著地影响团队心理安全感;(2)信任是形成团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3)信任在团队领导行为、团队心理安全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1.
汪维藩 《天风》2010,(5):58-59
<正>(五十一)保惠师应许圣灵要来(参约14:16),这是主耶稣离世之前给门徒留下的莫大安慰。主称圣灵为保惠师或训慰师,英译counselor,意为安慰者、辩护者、劝告者、忠告者、辅导者、咨询者等等。心理上的困惑、艰难和身体上的病痛,本来都是可以藉圣灵的帮助解决的,但我们甚而不知道他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上司不当督导对下属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凌文辁  柳士顺 《心理学报》2009,41(12):1189-1202
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广州、深圳、长沙以及青岛等地区企事业单位的504名员工为被试, 探讨了上司不当督导对下属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1) 不当督导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 组织支持感在不当督导与促进性建言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安全感在不当督导与抑制性建言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3) 上司地位知觉对不当督导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 以及“不当督导→组织支持感→促进性建言”、“不当督导→组织支持感→抑制性建言”、“不当督导→心理安全感→抑制性建言”三个中介链的效应和不当督导对抑制性建言的总效应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当下属知觉到的上司地位越高时, 上述关系及效应也越强。  相似文献   

13.
毛畅果 《心理科学》2016,39(6):1426-1433
基于跨层次的调节-中介模型,检验了员工沉默的影响因素、中介变量及作用边界。来自82个团队447名员工的数据表明:(1)领导权力距离倾向与员工沉默行为显著正相关。在这一关系中,建言有用感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安全感起部分中介作用,且控制建言有用感后,心理安全感的中介效应不再显著;(2)员工的促进焦点会增强"权力距离倾向→建言有用感→沉默行为"间接效应,防御焦点会减弱"权力距离倾向→心理安全感→沉默行为"间接效应。结论有助于揭示员工沉默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础社会动机体系, 是人类为实现生存繁衍的终极目标, 管理社会生活中的威胁、挑战与机会, 形成的一套激发、调控行为的内在动力, 从进化心理的角度提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需求与动机。众多研究显示, 它不仅对社会行为有广泛影响, 而且当激活条件持续存在时, 会持续影响个体及一定区域人群的心理和行为。因此, 基础社会动机可以成为评估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性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心理指标。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尚少。未来研究应以基础社会动机为切入点, 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心理需求指标体系, 探寻我国文化背景下基础社会动机与社会经济行为、社会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为社会治理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调节聚焦理论的思想,通过对407名员工与其直接上级配对取样,探讨中国组织情境下仁慈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仁慈领导对员工的建言行为起到促进作用,且以员工心理安全感和个人地位感为中介;除此之外,员工对领导高权力的感知会弱化仁慈领导的正向作用,即员工感知到的领导权力水平越高,仁慈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弱,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和个人地位感在"仁慈领导-建言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也越弱。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创造力的中介作用和安全感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调查了556名18~60岁城市成年人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安全感、创造力和心理幸福感。结果发现:(1)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正向预测心理幸福感;(2)性格优势之创造力是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幸福感的中介变量;(3)安全感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只有当个体的安全感较高时,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创造力才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果表明,提升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还需要提升个体的安全感,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并进一步增加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王永跃 《心理科学》2015,(2):420-425
基于认知评价理论,以配对的328组员工为样本,探讨了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及心理安全感、上下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结论: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心理安全感正相关;上下级关系与伦理型领导的交互作用强化了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中介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上下级关系调节了心理安全感对伦理型领导与创造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5·12地震灾民安全感与PTSD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震灾民安全感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与PTSD的关系。方法:使用自编地震灾民安全感问卷(Perceived Security Questionnaire for Earthquake Victims, PSQ-EV)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平时版(PTSD Checklist Civilian Version, PCL-C),在震后一个月时对德阳、绵竹和什邡等地290名灾民进行测查。结果:&#129;安全感问卷的三个维度: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确定控制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8218;在安全需要维度上,不同年龄段存在显著差异;&#402;安全需要和确定控制感与PTSD 回归显著。结论:地震灾民在灾后安全需要的满足程度偏低;灾民安全感与创伤后应激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段锦云  曹莹 《心理科学》2015,(6):1452-1458
建言行为是目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但关于员工的自我监控如何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研究却未见报导。本研究从特质激活的角度探讨自我监控如何通过心理安全感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同时考虑内部人身份认知的调节作用。针对340份上下级配对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内部人感知负向调节自我监控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进而影响员工建言行为。当内部人感知低时,自我监控对心理安全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当内部人感知高时,自我监控对心理安全感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丽容 《天风》2007,(9):5-7
神在我们的生命中赐下许多应许,要看我们是否珍惜并加以抓住,不让它在我们面前擦肩而过。不然,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以扫在失去祝福后,才在那里一直地哭泣祈求以撒要给他祝福,但那时已经太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