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20,(6)
正一、身体神学的时代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至今,中国社会包括中国教会经历了认知、情绪、行动等各个层面的"洗礼"。基督徒再一次认识到,个人身体、教会组织、社会肌体各个方面都需要重视和加强"身体"层面的建设。同时,教会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大趋势中,也应当思考如何使用自身的信仰资源,参与、维护和建设好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7)
正在疫情期间,基督徒一方面应该仰望那位信实的主;另一方面"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2020年注定要成为不会被历史遗忘的一年。自新冠肺炎病毒被发现至今,它已经成为近百年来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全球性挑战之一。目前,全世界已有几百万人受到感染,数十万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不但如此,很多人的家庭、生计、学业和工作等都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这一人类灾难?如何坚持信仰全能而又慈爱的上帝?  相似文献   

3.
2019年底,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多地"封城、封路"或"封村",全国进入响应疫情的紧急状态。在疫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人群产生了焦虑、抑郁、哀伤、恐惧等不同的负面情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的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4.
王登峰 《心理科学》2020,(3):514-518
2020年新春伊始发生的新型冠病毒肺炎疫情全面冲击了公众的生活,疫情防控中心理疏导工作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在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平台”汇聚了来自全国的心理专业力量,面向社会提供免费心理援助服务。在教育部思政司、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相关机构的支持下,来自全国1200多所高校和相关机构的4000多名专业人员踊跃报名,以热情投入平台心理援助工作。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搭建了满足心理援助需求的智能化云平台,具备分布式、多通道、大容量功能特点,支持热线电话、文本、语音三种接入方式,支持高频并发访问。平台每天24小时开放,服务于全国一线医护人员、病患和家属、安保人员、学生群体等重点人群和普通公众,以及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华。平台工作化解了大量求助者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危机,向国内公众和海外游子传递了来自祖国的关切和支持,发挥了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引导作用,服务满意率达到92%。平台以快速高效、专业规范的工作成为“心理战疫”的中坚阵地,向众多求助者传递了爱心和力量,受到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与肯定。平台成立了专家工作组和专家委员会,以专业管理支撑服务。为提升服务能力,做出更大贡献,平台于2020年4月12日召开(线上)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对心理援助平台和相关学科发展给予专业指导,研讨心理援助的战略规划、机制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对心理学科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要提出咨询建议。本文是作者在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稿。对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心理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全面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暴发后,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和抑郁等,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尤其是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重大冲击。大学生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其自我调节能力、控制能力都不强,面对疫情就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心理波动和冲突,严重的有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相似文献   

6.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体系、临床医疗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也是对这些体系多年来建设成效的一次考验。站在本专业角度来看,当然也是对我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一次检验。  相似文献   

7.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体系、临床医疗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也是对这些体系多年来建设成效的一次考验。站在本专业角度来看,当然也是对我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一次检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分析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服务的相关研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心理热线服务的优势与伦理问题。心理热线服务与传统的面对面咨询方式相比,具有受众范围广、保密性强、容易获得、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注意力和控制感更强以及安全性更高等优势。疫情期间开展的心理热线服务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心理热线咨询师的资质认证;心理热线中的知情同意;心理热线的保密问题;心理热线的适用性。只有遵守伦理守则,才能更好地通过心理热线服务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存在“科学价值中立说”与“科学家的普遍社会责任说”之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风险社会中,科学家不能持有“事不关己”的“价值中立”态度,而应担负“普遍责任”,他们是疫情防治中的重要行动者。但是,在一些国家出现了科学研究不严谨、科学研究政治化等科学家社会责任缺失现象。需加强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建立重大疫情科学决策咨询制度、改革科技评价方式、精英决策与民主决策相结合、保持科学研究与政治之间的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藏语广播和中国西藏网,向海内外藏族同胞致以藏历铁鼠新年的祝福!2019年,我们与伟大的时代同行,每个家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收获,每个人也有了新的感悟和成长。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奋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我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社会积极行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公共危机背景下,涌现出大量个体叙事。从叙事学、叙事医学、医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视角出发,对个体叙事特征进行梳理:叙事者身份与被叙维度的多元化,对疫情体验不确定性的回应,叙事命题的情感价值,人性基本需要与现实构成的矛盾等。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体叙事作品的传播增强了医学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些作品彰显的价值观也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开放、包容,充满反思精神的叙事行为与路径,有助于人们于灾难降临时寻找生命意义,创建身份归属。  相似文献   

12.
数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中国医务人员及患者在这场抗疫之战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医学叙事,其中的文本意义既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亦具有极强的个人属性。采用参与式观察法,收集、记录自然条件下不同的患者在疫情期间前来医院就诊的疾病故事,共计29个案例,并根据患者就诊中的不同心态将这些案例分为恐慌、无奈和乐观三类,最后尝试以医者的视角,通过三个医务人员的平行病历对疫情之下这三类不同的患者心态进行解读,借此重新审视特殊时代背景之下医者的责任和医学的意义,旨在为后疫情时期的医患关系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8)
正编者按:今年,在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作为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中国基督教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优势,在做好牧养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捐款捐物、服务社会。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牧者同工,带我们继续一同回顾与思考这场疫情阻击战。  相似文献   

14.
在新型冠状病毒威胁下,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些终极的存在问题,比如生命与死亡。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人们面对死亡威胁时的心理机制。抽取18名成年被试进行深入访谈,对资料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结果发现,随着时间发展死亡心理分为疫情前的平静期,疫情爆发后的死亡威胁期以及应对期。从物理现实、社会现实和精神现实层面,死亡威胁带给人们的影响有控制感丧失、关系断裂以及意义危机三个方面,应对策略为控制感应对、关系应对及意义应对。  相似文献   

15.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为背景,总结归纳出此次疫情下各类人群个体心理反应的特点。COVID-19疫情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影响因素较多,为深入了解,应从个体心理应激的角度、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交互作用等多个层次进行分析。针对疫情下个体和社会心理的特点,积极社会心理培育应从重视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舆论引导、发挥文化的软实力作用及构建社会心理的舆情数据库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恐惧与无助、焦虑与担忧、躯体化症状与强迫症状等,然而出于对职业形象的考虑、理性工作的需要、过度牺牲的倾向、寻求情绪卷入与自我察觉的平衡,一线医护人员往往拒绝心理援助从而出现破冰之难。由此提出以下应对策略:给予理解、尝试融入、增加医疗队领队对心理援助的重视、设计个性化的团体互动活动与提供多样化的援助方式,为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在应对突发、新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过程中,各种伦理问题显露,如疫情下的知情同意应赋予新的范围与意义,个人的利益应该服从集体的利益。特殊状况下的医患关系也产生了变化,医患和谐是抗击疫情的有利武器。同时提出伦理教育应渗透至医学以外的各个领域,如卫生管理部门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合理保护隐私、妥善进行疫情危机的处置都是战胜疫情的关键,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这些问题要做新的估量与思考,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社会总是无法避免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祸。这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就是所谓的严重突发事件。如果突发事件给社会公众造成或可能造成健康严重损害的,被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9年底始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1月3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两年多来,疫情侵袭全球,造成5亿多人感染和600多万人病故,对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对公众心理健康造成了显著而持续的负面影响。世卫组织强调,新冠肺炎大流行目前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新冠疫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事件,依然会持续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我们需要了解疫情可能对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掌握防范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疫情防控主战场的湖北省,在疫情防控重中之重的武汉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与时间赛跑;他们下沉基层,到疫情最严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携手在汉各族同胞,守护家园,共克时艰……他们,就是湖北省民宗委全体干部职工。疫情发生以来,按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要求,湖北省民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