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风》2020,(3)
正由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需要,各地教会堂点以对信徒身体健康负责任的态度暂停了场所内的聚会活动,减少了因人员聚集而造成的潜在病毒传播风险。线下教会暂停聚会之时,信徒应该怎样做好敬拜?牧者又该如何有效做好牧养?笔者的一些读经和灵修心得,愿与诸位分享。牧养之一:教会牧者多种形式讲道牧养有人把防疫在家的信徒看做是流离无牧的,事实并非如此。教会牧者,应当对受托照管的群羊生  相似文献   

2.
吴保罗 《天风》2017,(10):35-36
前段时间,有位弟兄跟我说,他所在聚会点负责人开办了一个查经班,一共十几个课时,查考旧约某卷。但负责人却要向参加的弟兄姊妹收费。他感到非常不解,为何参加教会查经还要收费呢?其实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很多信徒,每当教会举办培训班需要收费时,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抵触心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大量迁移至城市;城市教会逐渐成为教牧事工发展的重心.繁重的牧养任务,迫使同工们思考,如何才能提升牧养品质呢? 一、讲台的转型:逐步从教导转向启发 中国教会的传统牧养模式是以主日讲台的教导为中心,主日讲道也以"浇灌"式为主,周间的青年聚会和查经聚会也是以信徒领受为主,从形式上讲是增加了不同的聚会形式,但从实际的内容来说,不过是加添了一次讲道而已.当下城市教会有越来越多的信徒希望讲台有更加生动活泼的内容,信息更加贴近生活,不但告诉大家是什么,也要让大家明白怎么做.即"属天的信息"也要"接地气".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箱     
信徒要固定一处教会吗? 《天风》编辑部艾洁同道:主内平安! 我原是上海某堂受洗归主的信徒,但没有固定基督教堂聚会。去年有位弟兄提出要我固定一处礼拜及受圣餐,否则有碍灵性长进也亏欠神。对此我一直存在疑问,认为敬拜一位真神到哪个基督教堂都可以,错在那里?请帮助我提高认识,并赐解答,  相似文献   

5.
吴志福 《天风》2016,(10):18-19
正教会所提供的信息绝对不可能比网络上的更丰富,这就要求教会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纯正有用的属灵信息。在当前教会里,有这么一群信徒,他们越来越少参加团契、查经班,有的甚至连主日崇拜也很少去了。问其原因,常会听到"教会的讲道太贫乏"、"这种‘大锅饭'的牧养吃不饱"、"现在网上信息那么丰富,在网上听  相似文献   

6.
渊声 《天风》2012,(8):58
[问]最近,我们教会一些姊妹十分热衷于"灵恩"的活动。有人公开追求说方言、开医治大会,甚至搞赶鬼活动,着实吸引了不少信徒。不少人觉得这样的聚会似乎比平日里的崇拜更有"生气",或更显"灵验"。教会牧师劝阻他们,他们非但不听,反而说牧师"不属灵",我很纳闷,我是否也应当追求这样的属灵经历?信徒:小羊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7)
<正>当下的中国教会拥有大量在不同教会间流动,而不归属于任何一间教会的信徒。如何看待这些流动信徒?本文希望与主内肢体做一点探讨。一、为何会有流动信徒1.信徒在自己的教会受伤,游走而寻找疗伤。有些信徒原本隶属某教会,但可能在教会有了痛苦的经历,从此不想去自己的教会,而到处游走。他们或许是真诚却遭遇挫折的信徒,需要教会挽回。2.信徒因工作的调动,以致不能委身某一教会。有些信徒工作地、居住地都不稳定,常随  相似文献   

8.
吴志福 《天风》2017,(6):36-37
正有位事工小组负责人跟我说,她小组中的一些同工喜欢追星,有次某港台歌星来厦门开演唱会,这些同工居然不来教会,而去为自己的"偶像"捧场。每当足球赛事来临时,也有很多信徒(包括牧者)狂热地追求,甚至把某些球星视为自己的"偶像"。不少弟兄姊妹对教会里的追星现象忧心忡忡,认为这些信徒在拜偶像,认为这是不爱主的行为。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追星问题呢?明星一般指娱乐、体育行业里专业技能高,拥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包括影星、歌星、球星等。  相似文献   

9.
林声本 《天风》2011,(11):54-55
教会工作中,唱诗是普通的事,人习以为常。在主日崇拜、祷告会、查经班、团契聚会中,拿起圣歌本选唱,或用投影仪放,大家一起唱。然则细想,圣歌浩瀚,古今中外,历世历代,传统和新作均可,而其内容和音乐曲调至为重要,因唱的是我们的信仰,内含圣经真理、神学思想、社会文化、民族地域、个人经历、诗词文学、音乐艺术,相互关连地显示在其中。因此,教会音乐从创作、选诗到歌唱都应慎重,不可随便。做得好、安排得合适,能荣耀神、造就信徒、广传福音。“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凡事都当造就人。”(林前14:26)  相似文献   

10.
岳清华  林超群 《天风》2012,(10):28-29
近日,笔者在福州专门采访了拥有多家矿业公司(合资)的老板、福州基督徒工商团契会长、福州花巷堂信徒王峰弟兄。他见到笔者讲的第一句话是:"我不算成功人士,却在不认识神和不知道神的恩典的时候已经蒙了神多而又多的恩典。"一、一切都是神的恩典王峰弟兄的外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在王峰六七岁的时候,她就带着他东躲西藏地参加聚会(当时还不能公开聚会),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3)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为有效防控疫情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宗教界也迅速行动起来,各地宗教团体根据防控要求纷纷以"倡议""通知"和"提示"等形式提出要求,宗教活动场所积极采取暂停开放、暂停集体宗教活动等措施助力抗击疫情。自基督教暂停礼拜聚会以来,得到了广大弟兄姊妹的理解和支持,但仍有个别信徒对此存有疑问。抗"疫"为什么要停止聚会?1.如何正确解读圣经中所  相似文献   

12.
馨香怡人     
妻长得俊秀,人常夸她像一朵花。结婚七年,她身上飘溢的花香,让我至今陶醉不已。 信仰之花 认识妻时,她是我所任职教会的一位信徒,青年聚会的经常出席者。那年,我27岁,她20岁。共同的信仰让我们产生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知然 《天风》2022,(6):64-64
[问]前不久,我们教会的负责同工邀请我参加探访事工服侍,我很愿意参与,但不太清楚教会为什么需要探访事工?请给予解答为盼. 梁晓玉姊妹 [答]梁姊妹,你好!作为信徒,在被教会牧养关怀的同时,也愿意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这是值得鼓励的.探访关怀事工是教会的基础性事工之一,有时也被称为探望事工;集体聚会礼拜是信徒来到教会接受真道的装备,而探访关怀则是教会进到信徒实际生活中的供应.如此双向的聚散过程,可使得"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编辑同工:你们好!我们这里是一个农村的小教会。可能是信徒本身素质存在问题,在聚会时常常不专心听道,为此教会安排一个同工管理秩序。出于对工作的负责,听到有讲话的,她就用手势制止。一会儿又讲起来了,她就小声说:“别说话。”仍然无济于事。为此,讲道的人在讲道之前也作过祷告,那爱讲话的就是没感觉。有一次,这位管理秩序的同工实在忍不住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别再讲话了。”爱讲话的人受不住了,过后就在B同工面前说:“我这么大个人,要听她吓唬,再这样就不去聚会了。”同工B也是出于对教会的好,就向教会主要负责人A反映信徒的说法,并  相似文献   

15.
王雷 《天风》2016,(5):21-22
正"一城一家自相纷争,必站立不住。"(参太12:25)教会通常被我们称为"爱的团契"、"神的圣殿"、"信徒的家园",其原则上应当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团体或场所,但由于今天的教会仍然生存在世俗世界之中,到教会来参加聚会的信徒乃是来自各行各业、良莠不齐的人,因此教会中有时难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的教会,信徒因口头上常讲"感谢神"而受到个别教牧人员的指责:"你们以后不要把'感谢神'当口头禅。""一点也不慎重,要谨慎些。""常挂在嘴边,太随便了。"诸如此类的话乍听起来有点道理,然而却给弟兄姊妹带来了心灵的"创伤"和信仰上的困惑。有一次,一位老姊妹问我:"弟兄啊!我们嘴上常讲'感谢神',是属于犯罪吗?不然,某先生为何要指责我呢?"令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稍后她接着说:"2017年春天,我在近郊的公路上被一辆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6)
<正>在一次例行的同工交通会上,一姊妹无意间聊起一件发生在她所服侍教会中令人哭笑不得但又发人深省的事:主日聚会结束后,一位平时自诩属灵经验丰富、颇得神隐秘启示的信徒找她商讨有关事宜,言谈间态度傲慢、咄咄逼人、颐指气使。无奈之下,姊妹向其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结果,该信徒不是坦然接受,而是大发雷霆:我奉主耶酥的名跟你说,你不同意就是违背神的旨意。说罢,拂袖而去。留下姊妹一人目瞪口呆,好一阵子也缓不过神来。  相似文献   

18.
路平 《天风》1997,(10):48-48
港九培灵研经大会 4万多人赴会,53人献身 第69届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于8月1日至10日,在九龙城浸信会举行。大会由财永健牧帅、陈黔开牧师和黄子嘉牧帅担任讲员。赴会的信徒非常踊跃,虽在8月2日晚因台风过港停了一次聚会,会期25堂聚会,赴会的有44,000人次,且大部分为青年基督徒,显示信徒们的饥渴慕义。在聚会后期,有1。  相似文献   

19.
事奉与价值     
黄海林 《天风》2009,(2):37-37
有一段时间教会经常安排我出去领会,有两次聚会结束我要离开时,信徒从教堂出来,黑压压的一片站在教堂院子里,齐唱.风几送你去登程,雨儿送你去远行,不知你何日能归来?愿你多保重,手扶真理的犁,辛勤耕耘去撒种……"那场景我无法用文字确切地描述,不知是感动,还是激励……  相似文献   

20.
路平 《天风》1997,(10)
港九培灵研经大会 4万多人赴会,53人献身 第69届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于8月1日至10日,在九龙城浸信会举行。大会由财永健牧帅、陈黔开牧师和黄子嘉牧帅担任讲员。赴会的信徒非常踊跃,虽在8月2日晚因台风过港停了一次聚会,会期25堂聚会,赴会的有44,000人次,且大部分为青年基督徒,显示信徒们的饥渴慕义。在聚会后期,有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