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宗教政策。作为因应,吴耀宗与基督教其他领袖人物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由于新中国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及中美关系的恶化,基督教在川康边地的工作难以为继,基督教将在华事工逐步停办或移交政府接办。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先贤们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主动把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把中国基督教的信仰深深根植于新中国的土壤里,积极倡导和推动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带领中国基督教会把基督教信仰与参与祖国建设相结合,把基督教信仰与推动社会发展相结合,真正地活出了信仰,并见证了坚持基督教信仰与爱国主义的表  相似文献   

3.
正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全文刊登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以下简称《宣言》)一文,这篇《宣言》主张中国基督教要促成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教会,对新中国建设担负起历史责任,努力完成中国基督教所倡导的三自原则,达到基督教革新的目标。这篇《宣言》的发表被视为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界三自爱国运动的肇始,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5日至6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纪念会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60年前的1954年8月,伴随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代脚步,同样站起来了的中国基督教界,告别过去,意气风发,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  相似文献   

5.
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与本色教会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基督教会是由基督教15个教派的华人教会共同组成的全国性的合一教会组织,广东协会是其中成立最早、最有影响的一个教会。它成立于1926年,其前身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成立于1919年。广东协会在数十年的时间中经历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也遇到过不少挫折,尤以抗战时期所受的损失为重。协会目的在于使教会摆脱外国传教差会的控制,从而建立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本色化的合一教会。它的成立和发展,不仅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趋势的体现,也是基督教会适应日益蓬勃发展的民族主义思想和运动的结果。把它作为20世纪前期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的具体实践的代表,考察其演变历程,可以为我们理解20世纪中国基督教的发展过程,提供一个具体视角。  相似文献   

6.
《天风》2008,(23)
(1927-1937) 1890年,基督教女青年会由美国传入中国,在杭州弘道女中成立中国第一个学校女青年会。1908年起,上海、广州、北京等地陆续成立城市女青年会。1923年,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10)
正各地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宛如左右手一样,共同建设着中国基督教会今年对于中国基督教来说,是特别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随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中国基督教迎来了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基督教协会成立40周年,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作为一名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教会复兴成长起来的教牧人员,对于基督教协会的成立,我愿意从我个人侍奉的经历和牧养的经验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正>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七十华诞。今年也是《和合本》圣经出版100周年、中国基督教联合礼拜及河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1周年。河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以  相似文献   

9.
周蕾 《天风》2008,(23):40-41
1890年,基督教女青年会由美国传入中国,在杭州弘道女中成立中国第一个学校女青年会.1908年起,上海、广州、北京等地陆续成立城市女青年会.1923年,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在上海诞生.早期的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下称"女青年会")主要通过集体活动与有教育意义的各项事工,传播福音.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女青年会,英文名称是"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WCA).1890年,基督教女青年会由美国传人中国,在杭州弘道女中成立中国第一个学校女青年会.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在这里隆重召开代表会议,来自10个城市的1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回顾工作,总结经验,共商大事,规划未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第一次召开代表会议,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坚持追求进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中的进步人士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帮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老一辈牧长的带领下,中国基督教致力于教会的整体建设,遵循圣经教导,为上帝做出了美好见证。中国教会不仅赢得了普世教会的尊重,也得到了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督教在圣灵引领下,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投入到加强教会自身建设、践行基督教社会责任的使命中。30多年来,中国教会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基督教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积极主动认同中国的政治与社会,自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汇,基督教因此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的基督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自觉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基督教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立根生长,不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不适应所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会不可避  相似文献   

14.
中华基督教文社是本色化运动的产物,它于1924年在上海成立,至1930年解散,仅存在七年,但它在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迹.它不仅是中国基督教文字事工本色化最为积极、立论最多的一个团体,也是中国基督教徒对高涨的民族主义的一个反应①.本文论述其发展历史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略论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冲突与适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新中国成立前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相冲突的原因及相适应的几个方面。认为,尽管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有巨大的矛盾和冲突,但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基督教是能够不断调整自己,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回顾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冲突与适应的历史,可以为探讨中国基督教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当前社会相适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良模与《义勇军进行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华明  陈刚 《天风》2010,(8):52-53
<正>刘良模(1909—1988),浙江镇海人,著名爱国人士、基督徒。先后就读于沪江大学附中、沪江大学社会学系,1932年大学毕业。新中国成立后,刘良模与吴耀宗等40人联名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公开信,发起了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革新运动。曾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后。引起了中国基督教界的强烈反响。2001年7月11日,30余位在沪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委员畅所欲言,交流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体会。与会者谈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舟共济,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书写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刘大鹏、席胜魔的个案分析,探讨了近代山西传统文人对基督教的反应。由于宗教的和非宗教的各种原因,刘大鹏坚决拒绝和排斥基督教;席胜魔则接受基督教,并积极传教布道,对基督教在近代山西的传播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先生认为1620年后中国知识阶层全部转向仇视基督教,这一论点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一辈基督教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积极主动认同中国的政治与社会,自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会,基督教因此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的基督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中华传统文化、自觉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基督教才能在中华大地上立根生长,不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不适应所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基督教界的反帝爱国运动肇始于周恩来在北京与京津沪三地宗教界人士的三次谈话。会谈中,周恩来对宗教界人士阐释了中国基督教问题的实质、中国教会应该努力的方向以及政府对宗教所取的政策。受此启发,吴耀宗等人才认识到中国基督教的问题要得根本解决,必须从教会自身着手。这便有了中国基督教革新宣言的发表和反帝爱国运动的发起。 刘建平,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讲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