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世峥 《天风》2014,(12):42-43
《诗篇》30章中,有两段十分优美且十分感人的诗句:"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要歌颂他,称赞他可记念的圣名。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4-5)"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将我的麻衣脱去,给我披上喜乐,好叫我的灵歌颂你,并不住声。耶和华我的神啊,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诗30:11-12)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3,(1):54-55
尊敬的何琦弟兄: 您好! 我是厦门竹树教堂的执事,今年分配事工是负责圣殿圣诞布置。当要计划在殿中装饰圣诞树时印着圣经话语:“论到耶和华装饰华美的殿,他建立的威严,他们却在其中制造了可憎可厌的偶像。”即发现了手中所要装饰的圣诞树与圣经所启示的无关,再叫牧师去找一些有关资料,找到一处竟有“撒但开了一个会,为叫人们将注意力从耶稣身上引开,推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2)
正一位古以色列的诗人坚信,耶和华的话是灯,是光,具有光照的作用。他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这里的"话"是指旧约的律法。那么,耶和华的律法如何能成为人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耶和华的律法需要有解释者,当解释者将其解开的时候,律法就会发出亮光,就如诗人所说:"你(耶和华)的言语一解开,  相似文献   

4.
庄守寰 《天风》2005,(1):3-3
经文:诗23篇 诗篇共有150篇,第23篇是很宝贵的一篇,也是为人喜爱诵读的一篇,素有"诗篇中之珍珠"的美称。大卫年轻时是牧羊的,他很爱他的羊群。他从他牧养羊群,看守羊群的经验而想到主耶和华怎样眷顾他的子民。他以耶和华为牧者,以信徒为羊群来表达他对耶和华这位大牧人的无限喜悦和信任,道出了一切亲尝过神恩之人的心声,使人能从中得到生命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本诗的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因此羊群所需要的一切,当然一无所缺。无论我们要什么,他都能按着"我是"供给我们。只要我们有了耶和华为牧者,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5.
撒母耳     
《天风》2006,(22)
向神求来的asked of God神听见了God has heard撒母耳是歌辖的后代,以利加拿之子(撒上1:20;代上6:27),作以色列的先知、祭司和士师四十年。以利加拿住在拉玛,有哈拿和毗尼拿两个妻子,哈拿因为没有生育,心中十分愁苦,当她到示罗献祭时,在神的殿中痛哭,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赐给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神顾念哈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1)
<正>《约翰福音》10章记述了主耶稣以"我是好牧人"为主题的一次讲道。这次讲道的听众,以犹太人为主。所以,对于"牧人"这一概念以及"牧人"所指代的上帝,听众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几乎每个犹太人都能脱口吟唱大卫的经典圣诗:"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诗23:1)耶稣这次讲道的主旨,是要阐明他是"好牧人"这个事实,但涉及的内容却较为广泛,帮助犹太人正确理解"羊圈"与  相似文献   

7.
孟艳玲 《天风》2006,(12):32-34
以法莲山地的拉玛琐非有一个以法莲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苏弗的元孙、托户的曾孙、以利户的孙子、耶罗罕的儿子。他有两个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这人每年从本城上到示罗,敬拜祭祀万军之耶和华。在那里有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当耶和华的祭司。以利加拿每逢献祭的日子,将祭肉分给他的妻毗尼拿和毗尼拿所生的儿女。给哈拿的却是双份,因为他爱哈拿,无奈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毗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每年上到耶和华殿的时候,以利加拿都以双份给哈拿。毗尼拿仍是激动她,以致她哭泣不吃饭。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哈拿啊,你为何哭泣,不吃饭, 心里愁闷昵?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他们在示罗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来。祭司以利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坐在自己的位上。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来哈拿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但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要将婢女看作不正经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动,愁苦太多, 所以祈求到如今。”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撤上1:1-18)。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6,(22):26
撒母耳是歌辖的后代,以利加拿之子(撒上1:20;代上6:27),作以色列的先知、祭司和士师四十年. 以利加拿住在拉玛,有哈拿和毗尼拿两个妻子,哈拿因为没有生育,心中十分愁苦,当她到示罗献祭时,在神的殿中痛哭,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赐给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神顾念哈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孩子断了奶之后,哈拿就把孩子带至示罗,先在神前献祭,再把孩子领到祭司以利面前说:这孩子是我向神求来的.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服事神.哈拿就回去了(撒上1:1-28).撒母耳则被留在以利面前学习事奉耶和华.他渐渐长大,神和人都越发喜爱他.有一天夜里,撒母耳已经睡着了,耶和华两次呼唤他,他都以为是以利,第三次才回答说:"请说,仆人敬听."神对撒母耳说:"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听见的人都必耳鸣.我指着以利家所说的话,到了时候,我必始终应验在以利身上."次日撒母耳就把神说的一切话都告诉了以利,并没有隐瞒.撒母耳长大了,因为耶和华与他同在,将自己的话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这话传递以色列地,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使得全以色列的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撒上3:1-21).  相似文献   

9.
傅真 《天风》2002,(5):38-39
雅各和以色列家的人都要听:你们出生以来,我就照顾呵护你们;直到年老发白,我还是这样地怀抱着你!我造了你,必定照顾你;我扶助你,也必定拯救你(赛46:3-4)。“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1-6)。教会是神的家,也是我最亲爱的家。我从小生在教会(河南信阳鸡公山),长在教会,我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教会办的学校,我是在教会的  相似文献   

10.
翁翠琴 《天风》2011,(10):41-43
早在会幕敬拜时诗班侍奉就已存在,约柜安设在大卫所搭的帐幕之后,大卫就开始派人在耶和华殿中管理歌唱的事并在会幕前当歌唱的差,直到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华的殿,他们便按着班次供职(参代上6:31—32)。  相似文献   

11.
龚坚 《天风》2015,(3):40
<正>"我是基督徒!"这句话从王培信弟兄口中说出,说得不卑不亢、理直气壮、非常自豪。虽然他为这句话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在他身上彰显了神的大爱。"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王弟兄是在无病无灾的平安中信主的。他从信主那天起就非常虔诚,用自己的好行为见证主爱、荣神益人、作光作盐。当年教会正在建教堂时,他除了默默奉献钱财外,还从开始到结束将近两年时间里在教堂工地干活,而且专  相似文献   

12.
利百加 《天风》2012,(6):47-47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在我6岁以前,我们一家3口和外婆一起住在靠海的一个小半岛上。岛的名字叫"礐石",岛上有一座100多年历史的小教堂名叫"礐石堂"。外婆是教堂里的义工,妈妈是诗班的一员,每个礼拜天爸爸都会带着我做礼拜。  相似文献   

13.
徐保罗 《天风》2008,(6):12-14
一、洁净圣段 主啊,你怎能不为圣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呢? 当年,所罗门王建成圣殿时,耶和华神向他显现说: "我已将你所建的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远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倘若你们和你们的子孙转去不跟从我,我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并且我为己名分别为圣的殿,必弃之不顾.这殿虽然甚高,将来经过的必惊讶、嗤笑."  相似文献   

14.
李世峥 《天风》2014,(10):30-31
再读《诗篇》第99篇,我被其中一段深深吸引:“在他的祭司中有摩西和亚伦,在求告他名的人中有撒母耳.他们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他们.他在云柱中对他们说话.他们遵守他的法度和他所赐给他们的律例.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啊,你应允他们.  相似文献   

15.
王秀玲 《天风》2006,(20):4-6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诗23:1-2)。经文:诗23:1-2诗篇23篇是一首千万信徒非常喜爱的脍炙人口的美丽诗歌,多少信徒不但会倒背如流,而且会引吭高歌,不计其数的人被它感动得泪流满面。有人称这首诗为“诗篇中的珍珠篇”。也有人称  相似文献   

16.
李世峥 《天风》2015,(4):44-45
《撒母耳记上》16章记载,先知撒母耳奉上帝之命前往伯利恒,要在耶西的"众子"中寻找上帝所"预定"的将要取代扫罗的以色列王。到达目的地后,撒母耳首先看到耶西的长子以利押,便以为他就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此时,上帝严肃地告诉撒母耳:"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  相似文献   

17.
爱是上帝的属性,因为上帝就是爱(参约壹4:8、16)。上帝一切创造与救赎的行动都是基于他的爱。正如希伯来诗人所说:"耶和华……在他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参诗145:17)"神啊,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诗36:7)上帝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他对人的爱。  相似文献   

18.
陈申  徐慧俊 《天风》2007,(7):14-15
教会乃是属于主的,乃是耶和华的殿,是纪念主名的地方。教会已经不再是一座建筑,而是神与信他之人同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老叨 《天风》2020,(1):34-34
"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诗122:1)这是大卫王描写自己去做礼拜时的诗句,真实而生动的喜乐神态跃然纸上。你若查考圣经,就会发现一个颇具深意的现象:圣经只强调按着节期礼拜,而从未多谈路上可能遭遇的恶劣天气或各种困难。这正说明,属神的人有其必须履行的信仰义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上帝的路     
陈美玲 《天风》1995,(2):43-43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25:12) 站在十字路口而不知道自己该走的是哪一条路,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错误的选择可能带来许多的愁苦,以及光阴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