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两种规则难度的人工语法字母串.采用强分离的实验程序,探索了材料规则难度对内隐学习、内隐与外显的协同学习的影响.结果显示: (1)规则难度较大的限定状态人工语法学习中,内隐学习成绩显著好于外显学习;而在难度较小的双条件语法学习中,外显学习显著好于内隐学习. (2)在两种规则难度的材料学习中,内隐与外显的协同学习成绩均好于单独的内隐或者外显学习,具有优势效应. (3)内隐学习获得的规则知识具有可迁移性.  相似文献   

2.
选取小四、小五、小六、七年级的被试,采用内隐学习的强分离实验范式,探索了英语双写规则的内隐学习及内隐与外显的协同学习效应。实验一使用人工语法字母串的结果表明,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成绩显著好于单独的内隐或外显学习,但年龄效应不显著。实验二采用英语双写规则的假词为材料,结果显示协同学习具有优势效应和年龄效应。综合表明,真实材料的协同学习较多地受到了意识的影响,表现出了显著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3.
序列学习中的内隐学习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秋芳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4,27(5):1107-1111
该研究采用较为复杂的包含图形出现的位置规则和顺序规则的实验材料,通过对比被试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成绩的异同,考察了序列学习中的内隐学习效应,并探讨了规则特点对内隐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图形位置的序列学习中存在内隐学习效应,内隐学习效应的大小受规则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国内采用的标准,选取学优生和学困生各120人。运用内隐学习中的双条件人工语法材料和强分离的实验范式,考察和比较了两种学生的内隐学习、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成绩。结果显示:(1)学优生在外显学习、协同学习(先内隐后外显以及内隐与外显交替)方式下的成绩显著好于学困生,而在内隐学习方式下,二者成绩差异不显著。(2)学优生的外显学习及协同学习成绩显著好于内隐学习成绩,而学困生在四种学习方式下成绩差异不显著。表明在人工语法学习中学优生的有意识学习及其与无意识的协同学习效果较好,而学困生的有意识学习及协同学习较差。  相似文献   

5.
序列长度和统计结构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 《心理科学》2002,25(4):486-487,485
除人工语法之外,序列反应时任务也是内隐学习研究最常用的程式之一。在使用序列反应时任务进行内隐学习研究时,有研究者发现,类似于外显学习,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中序列规则的长度越长,学习成绩越差;而Stlader则在研究中发现,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中所学序列的统计结构会极大地影响被试内隐学习成绩,统计结构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旻泓  刘爱伦 《心理科学》2006,29(3):631-634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用符合德语读音规则的人造无意义单词(含4~5个音素)为刺激材料,采用强分离程序———匹配和编辑,并增设时间变量,比较了在先匹配后编辑,先编辑后匹配,只匹配,只编辑4种不同内隐、外显学习方式下被试对语音规则的掌握。结果表明,语音学习中存在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内隐与外显结合的学习方式最好。此外,实验证实了语音的内隐学习也存在长时效应。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采用生态效度更高的情绪情景事件以及内隐和外显两种测量方式考察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选取自闭症和智商匹配的正常儿童各21名,以序列图片的方式呈现从动画片中截取的不同效价的情景事件,外显任务要求被试直接判断事件主角的情绪、内隐任务要求被试判断事件的一致性。结果发现:1.在外显任务中,自闭症儿童对正性和负性情绪的判断正确率均显著不如正常儿童,尤其是在负性情绪上存在明显的理解缺陷;2.在内隐任务中,正常儿童的正性负性情绪、自闭症儿童的正性情绪都表现出更弱的相对于中性情绪的理解效应;自闭症儿童的负性情绪理解则在两种任务中都接近于无。这些结果意味着自闭症儿童在外显和内隐任务中都存在负性情绪理解缺陷。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旨在采用生态效度更高的情绪情景事件以及内隐和外显两种测量方式考察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选取自闭症和智商匹配的正常儿童各21名,以序列图片的方式呈现从动画片中截取的不同效价的情景事件,外显任务要求被试直接判断事件主角的情绪、内隐任务要求被试判断事件的一致性。结果发现:1.在外显任务中,自闭症儿童对正性和负性情绪的判断正确率均显著不如正常儿童,尤其是在负性情绪上存在明显的理解缺陷;2.在内隐任务中,正常儿童的正性负性情绪、自闭症儿童的正性情绪都表现出更弱的相对于中性情绪的理解效应;自闭症儿童的负性情绪理解则在两种任务中都接近于无。这些结果意味着自闭症儿童在外显和内隐任务中都存在负性情绪理解缺陷。  相似文献   

9.
同步内隐/外显序列学习:事件相关的fMRI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事件相关fMRI研究探讨对于内隐和外显学习在脑区激活上的差异.实验采用同步内隐/外显学习序列,以有色的形状作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对于刺激的颜色做选择反应,并在颜色消失后找出形状的内在规则.颜色和图形序列分别采用两个独立的马尔可夫链,即下一个图形的颜色或者形状有70%的可能服从序列规则.行为数据显示被试习得了外显和内隐的规则,fMRI成像主要比较内隐和外显学习在学习过程和知识运用上脑区激活的差异.结果发现,与内隐学习柑比,外显学习在额叶的激活更为显著.而且,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在视觉皮层的激活出现分离,内隐学习中枕叶的激活减弱,而外显学习中枕叶的激活增加.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任务、序列反应时任务中的成绩差异性表现。结果表明,场独立与场依存者在两类任务中内隐学习量的差异性表现一致,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种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外显及内隐外显协同学习类型中的差异表现时发现,场独立者的协同学习成绩优于单独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且优于场依存者的协同学习。  相似文献   

11.
内隐学习本质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36  
本实验以人工语法范式的常规模式和Reber语法的一个变式对内隐与外显学习进行了分离,采用的手段为记忆指导语与规则发现指导语。此外,我们还增添了字母集变量以了解内隐学习的抽象性,及时间变量(单元)以推测内隐学习的理解性。通过本实验,我们再次证明了内隐学习的自动性,初步验证了内隐学习的抽象性、间接测得了内隐学习的理解性。  相似文献   

12.
序列学习是否是内隐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列学习是继人工语法之后内隐学习的另一研究范式。以往观点认为,在练习后,被试对规则刺激和随机刺激在反应时上出现差异,就表明被试是内隐学习,这种差异量就是内隐学习量。但现在很多学者对序列学习是否内隐这一问题提出了疑问;运用新方法(过程分离法,简称PDP)的研究发现,序列学习是否内隐同反应-刺激间隔(RSI)有关,当RSI = 0时,序列学习才是内隐的;根据RSI提出了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3.
内隐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究竟是什么,即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究竟是底层的抽象规则还是表面的特征.研究以汉语声调的远距离水平映射这一远距离规则为材料,通过对表面特征和底层规则之间的分离操作,在控制组块和重复结构等表面特征的条件下,探讨声调远距离规则的习得和迁移,结果发现被试能够内隐地习得和迁移汉语平仄声调的水平映射规则,证实了内隐学习确实能够获得底层的抽象规则,为内隐学习的抽象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Manens和WolterS(2002)关于内插材料加工对内隐记忆的影响的研究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内插材料与目标词语义特征匹配这一条件,通过实验证实了,与目标词有不同特征匹配的内插材料加工对目标词线索提取的内隐记忆有着不同影响:可能没有影响,可能干扰也可能促进。在不同学习加工类型和不同测验类型条件下,内插材料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将可能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与生理年龄匹配儿童比较新词重复学习中眼跳定位模式变化的异同,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是否存在缺陷。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生理年龄匹配儿童为被试, 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 结果发现:(1)与生理年龄匹配组相比,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跳入新词的眼跳距离较短、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首; (2)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利用学习次数调节新词眼跳定位模式的能力高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 即随着新词学习次数的增加, 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跳入和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随之增长, 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中心; 相比之下,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仅在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上有所增长, 但增加幅度也显著小于生理年龄匹配组。结果表明,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 及利用学习次数对眼跳定位的调节上均表现出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6.
采用序列学习研究范式,考察小三到大三学生内隐序列学习的发展规律及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各年龄组被试均能在序列学习中获得序列规则;(2)不同年龄组被试序列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内隐序列学习从小三到大三之间一直存在发展变化;(3)被试在高统计结构下的反应时要低于低统计结构下的,且这种差异不存在发展变化,说明高统计结构下的内隐学习成绩要好于低统计结构下的;(4)外显被试的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说明对序列学习的有意识加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Lewicki等人创造的“矩阵扫描”任务,对内隐序列学习的表征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规则试验的反应时显著低于随机试验,说明被试能够内隐地掌握复杂规则,没有证据表明这与“运动”频率的大小和序列样例的记忆有关;此外,序列结构也是影响内隐序列学习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内隐学习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被试能够习得何种结构及其相应的学习机制。远距离规则的研究为澄清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现有研究已证实被试能够内隐地习得并迁移固定长度的远距离规则。按照内隐学习抽象性的观点,如果被试习得的是远距离的抽象规则本身,那么迁移也同时会发生在不同长度的材料上。因此,研究以独特的汉语声调水平映射规则为材料,通过对表面特征与底层规则之间的分离操作,探讨声调水平映射规则的内隐习得和长度迁移,结果表明被试不仅能够习得这一规则,还能够将该规则灵活迁移到不同长度的材料上,进一步为内隐学习的抽象性特点和无限性的学习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9.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对内隐与外显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被试为上海高二学生 10 0人 ,实验通过限定状态语法和双条件语法两种材料的会聚操作对 5种实验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内隐学习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本研究首次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2 )内隐与外显学习存在相互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 ,时而互相促进 ,时而互相冲突 ,时而内隐学习贡献大 ,时而外显学习贡献大 ,本研究探明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贡献谁大谁小 ,视学习材料的难度而定。实验启示 ,在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中 ,内隐学习及其与外显学习的相互作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经典的人工语法范式,并引入迁移任务探讨在记忆和规则探索两种指导语条件下,被试所习得的究竟是规则还是组块?同时采用结构知识主观测量的方法,对内隐学习习得知识的无意识性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记忆指导语条件下的被试能成功区分合法串和非法串,即出现语法学习效应,但规则探索指导语条件下的被试并没有表现出语法或组块学习效应,结构知识的主观测量发现这种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主要来自无意识结构知识的贡献;在迁移研究中发现附带学习组和有意学习组均在迁移任务上表现出语法学习效应,这表明在人工语法学习中所获得的语法规则是抽象的和可迁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