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论坛主题:环境与人类心理论坛内容:1.构建环境心理学的共建、共创、交流平台,促进心理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2.心理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人员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司法心理、军事心理、体育运动心理、经济心理等各分支领域中技术及应用新成果的共享与交流。3.交流我国社会发展正经历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有效调配社会要素,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健康发展。4.交流社会心理、社区服务、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等方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报》2023,55(3):510-512
<正>思变、交流、总结、再谋发展,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虽有疫情在前,仍不能抵挡心理学研究者交流探讨的脚步。2022年11月25~27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河南省心理学会、河南大学心理学院协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心理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为主题,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 心理学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全面系统的多主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推动心理学自身的发展?这些问题一直受到广大心理学者的关注。以复原力为例, 通过对个体、团队以及社区心理复原力建设路径的理论总结, 加上实践案例, 以期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知识借鉴与参考, 并反思心理学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角色。心理学专业研究团队可以通过整合其在社会支持体系中的应用, 推动心理学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开始受到心理学者的关注。要正确识别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心理内涵出发, 认识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 治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事务, 治理的过程是多元主体的群体决策过程, 治理的路径之一是面向人的心理建设。由此, 心理学家应该着力研究社会治理内生的各种心理学问题, 包括各种主体的治理能力, 作为治理对象的现实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社会心态问题), 群体决策心理, 以及心理建设的战略和实践方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 有望建立“社会治理心理学”的原创理论体系, 实现“由心而治”。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于介绍法语国家工效心理学的概况,主要介绍研究课题、这类研究的机构和研究情况,以及不同水平的专业组织。诚然,这些法语国家工效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与非法语国家的工作有关。有关资料、某些会议和国际科研项目的交流(可惜太少了)是心理  相似文献   

6.
根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政策逻辑, 分析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构的策略应该采取研究视角、学科体系和研究取向等的多重整合, 包括个体、情境和社会视角的整合, 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整合, 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整合。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 整合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治理的机制和过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在建构影响社会发展的心理环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构需要社会发展的视角, 应该探索社会发展心理学的路径来承担整合学科体系和社会治理实践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王静  霍涌泉  宋佩佩  张心怡  杨双娇  柏洋 《心理学报》2019,51(11):1281-1290
心理建设思想是孙中山革命和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 学术界对孙中山的思想在哲学、政治、文化等领域, 做了较多研究, 而从心理学视角的探索还较少。孙中山非常重视人的心理对社会政治的巨大作用, 强调心理建设对于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心理建设在他的革命与建国方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命题, 强调了科学认知的艰难和重要性, 体现了孙中山独特的知行观。突出了心理建设在革命与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和引领作用, 主张心理建设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相联系。在当今时代中, 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思想依旧熠熠生辉, 他的奋斗精神、思路与方法已经成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行为研究的重要补充,文化产品研究在文化心理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产品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可以揭示不同时空下文化本身、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中国未来的心理学研究可以利用文化产品来研究揭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心理差异,以及近几十年社会巨变对中国人的和行为的影响,最终促进国家进步、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范会勇 《心理科学》2012,35(1):248-252
纯粹应用观和独立观是解释应用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两个代表性理论。前者认为应用心理学仅是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的直接应用;后者则认为应用心理学有独立的本质特征。钱学森学科结构模型赞同独立观,认为应用心理学有三个本质特征:1)研究旨趣面向心理工程技术中的重大问题,生产应用性理论;2)内容体系由社会需求决定,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3)研究方法的个人经验成分多于基础心理学,少于心理工程技术。在应用心理学建设中,1)要敏于实际需求;2)要大力发展、创立我国需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3)要统一人才培养规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从社会认知研究的隐喻、情感与认知、社会情境认知、交流与认知、内隐社会认知与心理控制几个方面概述了90年代以来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并对此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社会认知研究的隐喻、情感与认知、社会情境认知、交流与认知、内隐社会认知与心理控制几个方面概述了90年代以来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 ,并对此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心理学理论研究、提高我国心理咨询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维护公民心身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天津市腾龙职业培训学校与东方工商大学经国家相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和道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和道路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对心理学发展历史的简略考察,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须经历验证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中国人心理发展中特有的和重要的心理现象,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学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等,其基本途径是学习、选择、中国化。在此基础上,探索心理学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即面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研究心理学,加强心理学的现代化建设,使心理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由江西师范大学经筹建、试办、现已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该所设有:现代心理技术应用、心理测量与统计;中国心理学史与心理学本土化三个研究室和一个心理技术服务中心(内含心理咨询测试中心和心理咨询专家门诊两个对外服务分支机构)。研究所实行教(教学)、科(科研)、经(经济)三结合的办所体制。现已为实际部门进行了汽车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检测研究,其成果在首届中日驾驶适应性与事故对策国际研讨会上报告交流;射击运动员的心理选材研究被列为省科委课题;项目反应理论与考试问题研究引起了国家考委的关注;灾害心理的社会调查和测查,青少年儿童心理、老年心理素质测查及其心理咨询,以及职业心理指导、婚恋与性心理、心理治疗等咨询工作。该所成立后将更进一步运用己有的一切心理测量、心理测验、心理调查、心理诊断等手段,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创新与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知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心理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其成果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有重要影响。根据当前国家需求和心理学的发展前沿,我们认为,在知识创新活动中,应当将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认知与复杂信息环境、社会经济与心理行为作为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心理技术与应用》(月刊)杂志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管、开明出版社主办,刊号CN10-1104/R,邮发代号80-715,于2013年3月正式创刊。杂志为心理学和心理技术应用的专业刊物,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旨在提供心理技术研究、探讨及应用的交流平台,搭建心理学研究成果与社会应用之间的桥梁。现面向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和  相似文献   

17.
心理痛苦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和灾难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对心理痛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包括心理痛苦的界定;心理痛苦的测量方法;心理痛苦客观存在的证据、心理痛苦与生理疼痛的关系、心理痛苦与自杀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建立消除或缓解心理痛苦的干预机制及对心理痛苦的跨文化研究。关注心理痛苦的研究对个体的生存、适应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析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中萃取四个核心概念,各代表一个思想层面,以此结构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体系的概观:(1)批判:心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建构:心理是社会的建构;(3)话语:是社会借以实现建构的重要媒介;(4)互动:社会互动应取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教师心理研究述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学生的心身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依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所以,教育心理学在研究学生和学习心理的同时,也应当研究教师心理,研究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自身心理条件。近代教育心理学兴起以来,关于  相似文献   

20.
发刊词     
这些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出现了一个十分喜人的景象,广大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密切结合实际,在加强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开辟一个科学园地,介绍和交流应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传播应用心理学的知识,以促进我国应用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的热切期望。正是基于这种需要,我们从今年起将《外国心理学》改刊,创办《应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