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内源性线索-靶子范式, 操纵线索类型(有效线索、无效线索)和靶刺激通道类型(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视听觉刺激)两个自变量, 通过两个实验, 分别设置50%和80%两种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来考察不同空间线索有效性条件下内源性空间注意对视听觉整合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线索有效性为50%时(实验1), 有效线索位置和无效线索位置的视听觉整合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当线索有效性为80%时(实验2), 有效线索位置的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大于无效线索位置的视听觉整合效应。结果表明, 线索有效性不同时, 内源性空间注意对视听觉整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高线索有效性条件下内源性空间注意能够促进视听觉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能力强于还是弱于年轻人, 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脑机制的研究, 将为老年人脑保健提供一种科学的跨通道整合方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两方面进行论述:1)影响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因素, 包括刺激的物理属性、刺激呈现的时空关系以及刺激得到的注意资源。2)老年人视听觉整合效应。研究表明, 一方面, 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功能连接性、网络效率和较强的视听觉整合效应, 如:老年人在后顶叶、内侧前额叶和左前额叶等脑区有较强的激活, 额中央区的P2振幅表现出超加性; 老年人比年轻人的视听觉整合发生较早并有较长的延伸。另一方面, 老年人有较长的反应时和较弱的整合促进, 以及对视听觉刺激进行反应时颞上回脑区的振幅弱于年轻人。简单刺激诱发的老年人视听觉整合为进一步揭示整合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但是对于复杂情景下的视听觉信息整合加工机制仍待探究。  相似文献   

3.
视听觉整合是将视觉和听觉信息整合成为统一、连贯且稳定的知觉过程。研究采用内源性线索-靶子范式,探讨了不同内源性空间线索有效性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影响,以及不同线索有效性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差异。结果表明,(1)无论线索有效性的高低,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均弱于青年人;(2)低线索有效性(50%)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均与无效线索条件下没有差异;(3)中线索有效性(70%)条件下,老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与无效线索条件下没有差异,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高于无效线索条件;(4)高线索有效性(90%)条件下,老年人和青年人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视听觉整合效应均显著高于无效线索条件。研究结果支持了空间不确定性假说,并且进一步揭示了内源性注意与视听觉整合的交互作用,明确了不同线索有效性条件下内源性空间注意定向收益的不同是导致老年人与青年人视听觉整合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唐晓雨  孙佳影  彭姓 《心理学报》2020,52(3):257-268
本研究基于线索-靶子范式, 操纵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听觉、视听觉)与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中性条件、无效线索)两个自变量, 通过3个实验来考察双通道分配性注意对视听觉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的影响。实验1 (听觉刺激呈现在左/右侧)结果发现, 在双通道分配性注意条件下, 视觉目标产生显著IOR效应, 而视听觉目标没有产生IOR效应; 实验2 (听觉刺激呈现在左/右侧)与实验3 (听觉刺激呈现在中央)结果发现, 在视觉通道选择性注意条件下, 视觉与视听觉目标均产生显著IOR效应但二者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双通道分配性注意减弱视听觉IOR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外源性线索-靶子范式, 采用2(线索-靶子间隔时间, stimulus onset asynchronies, SOA:400~600 ms、1000~1200 ms) × 3(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听觉、视听觉) × 2(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的被试内实验设计, 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完成检测任务, 以考察视觉线索诱发的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 从而为感知觉敏感度、空间不确定性及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假说提供实验证据。结果发现:(1) 随SOA增长, 视觉IOR效应显著降低, 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增强; (2) 短SOA (400~600 ms)时, 有效线索位置上的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小于无效线索位置, 但长SOA (1000~1200 ms)时, 有效与无效线索位置上的视听觉整合效应并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在不同SOA条件下, 视觉IOR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产生变化, 当前结果支持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假说。  相似文献   

6.
通过3个实验,探讨干扰抑制在言语产生老化中的作用。实验1采用经典Stroop任务,发现老年人在高水平的、自动的语义激活时产生了更大的抑制困难。实验2操纵潜在竞争词的语义激活水平,发现在潜在竞争词处于低水平的语义激活时,老年人的抑制能力与年轻人相当;在潜在竞争词处于高水平的语义激活时,老年人表现出抑制能力的劣势。实验3采用造句任务,发现老年人在抑制角色冲突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老年人在顺序不一致的条件下的造句成绩显著差于年轻人。整个研究表明,老年人在言语产生中的抑制能力差于年轻人,但抑制老化效应受潜在干扰刺激的激活水平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晓雨  佟佳庚  于宏  王爱君 《心理学报》2021,53(11):1173-1188
本文采用内-外源性空间线索靶子范式, 操控内源性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外源性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视听觉刺激)三个自变量。通过两个不同任务难度的实验(实验1: 简单定位任务; 实验2: 复杂辨别任务)来考察内外源性空间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影响。两个实验结果均发现外源性空间注意显著减弱了多感觉整合效应, 内源性空间注意没有显著增强多感觉整合效应; 实验2中还发现了内源性空间注意会对外源性空间注意减弱多感觉整合效应产生影响。结果表明, 与内源性空间注意不同, 外源性空间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影响不易受任务难度的调控; 当任务较难时内源性空间注意会影响外源性空间注意减弱多感觉整合效应的过程。由此推测, 内外源性空间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调节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线索-靶子范式,比较了单线索和双线索条件下年轻人和老年人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发展趋势。实验1采用单线索化程序和觉察任务,SOA分为9种水平;实验2采用双线索化程序和觉察任务,SOA分为10种水平。结果显示:线索化阶段的注意分配和年龄对返回抑制的时程发展产生影响。(1)在单线索条件下,老年人返回抑制的出现时间比年轻人晚约200ms,消失的时间比年轻人早约1000ms。(2)在双线索条件下,老年人返回抑制的出现时间比年轻人晚约100ms,消失的时间比年轻人早约500ms。  相似文献   

9.
熟练维-汉双语者第二语言的概念表征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被试,使用语言内和语言间启动条件下的真假字判断任务,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熟练的维汉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表征的特点,即他们的第二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还是独立存储的。结果发现,实验1语言内启动条件下,即启动刺激(维语)和目标刺激(维语)之间具有语义联想关系时,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实验2(启动刺激为维语,目标刺激为汉语)和实验3(启动刺激为汉语,目标刺激为维语)的跨语言启动条件下,都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说明被试的第二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这些结果表明:被试的第二语言的概念表征是同第一语言的概念表征共同存储的,支持了共同存储理论。  相似文献   

10.
阈下语义之间能否进行整合,最近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结果。当多个阈下语义词语同时呈现时显示出无意识语义整合效应,但是当序列呈现时没有观察到无意识整合效应。本研究在保留同时呈现方法优点(不同空间呈现位置)的情况下研究了序列呈现的不同汉字词语之间能否产生无意识语义类别关系整合。在实验1中,两个相同或不同类别的词语作为阈下启动刺激先后在两侧呈现,且第一个词语消失后第二词语马上出现,结果显示出无意识语义类别整合效应。实验2延长了两个阈下启动词语之间的时间间隔,结果未发现无意识语义类别整合效应。另外,实验3进一步排除了实验1中第一个启动词语的视觉残留,结果也未观察到显著的无意识语义类别整合效应,说明实验1中观察到的无意识整合效应是视觉残留所致。综合三个实验结果表明,两个阈下词语之间的语义类别一致性关系只有在同时呈现这种特殊条件下才能进行无意识整合加工,说明了短时间维度对于无意识语义关系整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阈下语义之间能否进行整合,最近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结果。当多个阈下语义词语同时呈现时显示出无意识语义整合效应,但是当序列呈现时没有观察到无意识整合效应。本研究在保留同时呈现方法优点(不同空间呈现位置)的情况下研究了序列呈现的不同汉字词语之间能否产生无意识语义类别关系整合。在实验1中,两个相同或不同类别的词语作为阈下启动刺激先后在两侧呈现,且第一个词语消失后第二词语马上出现,结果显示出无意识语义类别整合效应。实验2延长了两个阈下启动词语之间的时间间隔,结果未发现无意识语义类别整合效应。另外,实验3进一步排除了实验1中第一个启动词语的视觉残留,结果也未观察到显著的无意识语义类别整合效应,说明实验1中观察到的无意识整合效应是视觉残留所致。综合三个实验结果表明,两个阈下词语之间的语义类别一致性关系只有在同时呈现这种特殊条件下才能进行无意识整合加工,说明了短时间维度对于无意识语义关系整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考察老年人错误记忆现象及内在原因,并检验模糊痕迹理论对错误记忆年老化机制的解释。以经典DRM范式为研究起点,对三组被试(年轻人35名、低龄老人28名、高龄老人34名)的记忆成绩进行比较,利用联合再认范式及多项式树型建模的统计手段,分别从现象学和认知加工机制的角度检验错误记忆的年龄差异是否符合模糊痕迹理论的预期。结果发现:(1)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而这两种记忆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中呈现出不同的增龄效应模式:正确记忆随年龄的增长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错误记忆水平呈现倒U型发展趋势,即低龄老年组的虚报率显著高于年轻组和高龄老年组;(2)虚报率的年龄差异主要集中在未学习过但与学习词列有强语义相关的刺激(类型记为R)反应上。对R型刺激的反应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低龄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成功提取字面痕迹的概率存在显著下降,而提取要点痕迹的概率保持相对稳定;高龄老年人成功提取要点痕迹的概率相比低龄老年人显著下降。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模糊痕迹理论对个体记忆一般年老化特点的预期及解释。  相似文献   

13.
以简单图形为视觉刺激,以短纯音作为听觉刺激,通过指导被试注意不同通道(注意视觉、注意听觉、注意视听)以形成不同注意状态(选择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考察了注意对多感觉整合的影响,发现只有在分配性注意时被试对双通道目标的反应最快最准确。通过竞争模型分析发现,这种对双通道目标的加工优势源自于视听双通道刺激的整合。上述结果表明,只有在分配性注意状态下才会产生多感觉整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112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价格框架对不同认知闭合需要者在线购物时对动态定价策略下的价格感知与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非动态价格,动态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感知价格公平感、购买意愿都较低;(2)在打折框架下,高认知闭合需要者对采取动态价格在线购物网站的感知信任显著好于非动态价格,而低认知闭合需要者则相反,说明消费者的价格感知受这三个变量的综合影响;(3)在降价框架下,认知闭合需要与动态价格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意味着在线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能受到更多其它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EyelinkⅡ眼动仪为工具,考察在移动窗口条件下不同工作记忆容量读者的阅读差异。实验为5(窗口大小:1个字、3个字、5个字、7个字、4×25个字)×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混合设计。结果表明:随着窗口大小的增加,阅读时间、注视次数、眼跳次数显著减少,阅读速度显著加快,眼跳幅度显著增加。与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相比,高工作记忆容量被试能够更好地整合文章信息,进行更有效的阅读。  相似文献   

16.
刘志华 《心理科学》2014,37(4):816-822
通过操纵客体呈现的空间位置和时间顺序,来考察视觉特征捆绑是基于相同空间位置线索还是基于时间邻近线索。在两个实验中,给被试在固定的注视点位置(固定呈现条件)或在注视点上/下位置(变换呈现条件)快速地系列呈现刺激,记录靶子前后各两个时间位置(-2、-1、+1、+2)的错觉性结合(IC)率。结果发现,在固定呈现条件下,IC更多地出现在-1和+1的时间位置上;而在变换呈现条件下,错觉性结合更多地出现在-2和+2时间位置上。为了进一步排除特定实验范式的影响,在实验3中,我们采用特征分离范式,使被分离的刺激特征同时呈现在相同(相同位置同步)或不同(不同位置同步)的空间位置上。结果表明,这两种条件下的IC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错觉性结合不受时间同步模式的影响。综上所述,来自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时间范围内的特征捆绑机制是按空间位置,而不是按时间邻近,线索进行的:若特征的空间位置相同,时间邻近的特征才被捆绑起来;若空间位置不同,即使时间邻近的特征也不能被捆绑到一起。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选择oddball实验范式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了情绪对行为抑制的影响以及外倾性的调节作用。行为数据发现,相比标准刺激,被试对偏差刺激的反应时显著更慢,证明实验成功诱发了行为抑制效应。在内倾组,负性刺激下偏差与标准刺激反应时差值显著长于正性刺激条件,而在外倾组无显著差异。脑电数据发现,在N2成分上,内倾组在正性情绪下的波幅显著小于负性和中性情绪,而在外倾组,不同情绪下的波幅不存在显著差异。在P3成分上,内倾组在正性情绪下的波幅显著大于负性和中性情绪,相反,外倾组在负性情绪下的波幅显著大于正性和中性情绪。结果表明,情绪对行为抑制的影响受到了个体外倾性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图像记忆对动态搜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图像记忆对动态搜索的影响。实验1对静态和限制动态条件下的搜索效率进行比较, 以进一步检验视觉搜索的无记忆模型; 实验2通过比较限制动态和动态条件下的搜索效率, 考察了图像记忆在动态搜索中对注意的引导作用; 实验3考察了视觉搜索中新客体优势对搜索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 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 视觉搜索中均有记忆参与, 但两种条件下的搜索模式不同; (2) 在动态搜索中, 每当画面变化时被试可依据图像记忆将注意指向可能出现目标的新位置, 从而提高搜索效率; (3) 视觉搜索中新客体优势不显著, 这提示搜索过程中的注意指向主要受图像记忆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李妍  程竞暄  喻婧 《心理学报》2023,55(1):106-116
记忆更新是获取新知识的一种重要能力。大量研究显示老年人情景记忆受损,但鲜有研究探讨老年人情景记忆更新模式的改变。研究在匹配了老年人和年轻人编码程度的前提下,探讨情景记忆更新的老化效应及其潜在的认知机制。我们对AB-AC记忆更新范式进行了创新,同时考察了在项目改变和位置改变条件下的老化效应,并在测试阶段纳入诱饵选项,进一步排除编码程度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年轻人能对A-B和A-C记忆分离存储,而老年人更多地受到回溯性记忆干扰,即在A-B测试中出现C的闯入,并且该干扰效应显著地大于诱饵刺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年轻人和老年人编码程度匹配的情况下,年轻人的记忆更新通过记忆分化来实现,而老年人更多地受到竞争记忆的回溯性干扰。  相似文献   

20.
工作记忆中转换加工的内源性准备 和外源性调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春彦  孙天义 《心理学报》2007,39(6):985-993
考察工作记忆中转换加工的控制过程。采用“任务转换”范式,探究预知条件(实验一)和未预知条件(实验二)下的转换加工。结果发现:(1)任务重复与任务转换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无论是在预知条件还是未预知条件下都出现任务重复效应显著大于任务转换效应;(2)验证了转换加工包括内源性准备和外源性调节两个不同的加工过程, 内源性准备只是任务设置重建的一部分;(3)对先后呈现的两个任务(任务1—任务2 :任务重复或任务转换)在预知重复、预知转换和未预知条件下,任务2对任务1的影响不同,存在前瞻性记忆效应。由此推断转换加工的心理过程是:在预知情况下,任务1呈现后即启动内源性准备,直到任务2呈现时,通过外源性调节最终完成任务转换;而在未预知情况下,只能依赖外源性调节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