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海》2016,(3):138-144
马基雅维利关于日常道德规范的"邪恶"主张,导致读者很难认为其学说有任何道德之处。实际上,命运的变幻莫测使得马基雅维利体认到世界的偶然性与复杂性,从而将行动者置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中;同时,他强调审慎行事的人必须得清楚意识到自己被命运置放其中的情势,而要对自己所处情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据以正确行动。从形式上看,马基雅维利学说里的命运-审慎德性结构表明他的学说仍然是具有古典意义的道德叙述:强调个体的独特性,日常生活中自然欲望的重要性,生活情境的变动性,以及个体在回应各种独特的实践情境中以审慎统摄其它各种德性的要求。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在政治与道德两分框架下解释马基雅维利的传统进路。  相似文献   

2.
命运观     
该著通过对命运原理、命运观原理、命运的微观机制、命运的宏观机制、中国传统命运观、西方传统命运观、自然科学家命运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命运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命运观的分析,历史和逻辑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命运观发端、演变、成熟和发展的理论轨迹和马克思主义命运观所建树的理论业绩。这对于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命运观在命运观史上所完成的革命变革的实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预言命运     
许多人的失败往往并不是败于自己的对手,而恰恰是败给自己,败给自己的意志,败给自己的耐力!就像一个农夫在与别人一样的田地里播种,却因不愿下力气管理田地而不能获得与他人一样的收成一样。一个人的成功,也并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的天资,关键的还是他的灵魂深处那台能把这天资熔炼成人生辉煌的熔炉,是不是终生都在燃烧着熊熊的烈火……  高中毕业后的一个月夜里,我有幸听到过我同班的两个对手的谈话,从而使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倍加关注着两人的命运。  张云鹤在高中的三年里一直都保持着我们所在年级的前三名,而汪枫自上高一的第…  相似文献   

4.
曾在刊物上读到一则故事,说的是两个打工仔,一个准备去上海打工,一个准备去北京打工。可在候车厅等车时,他们听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常资助吃不上饭的人。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于是二人互改了要去的目的地。 时光飞逝,一段时间之后,到上海的人通过奋斗从打工仔一跃成为老板,办起了一个拥有150多个打工仔的清洁公司,而去北京的那位却沦为拣破烂者。 笔者认为,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这样一点启示:观念有时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吴飞 《周易研究》2024,(1):5-14
本为卜筮之书的《周易》,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形而上学的核心文本和源头?这首先是由中国哲学传统对命运的理解决定的。西方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无一例外以追求确定性为首要目的,在确定的命运面前并无禳解之法,因而占卜便越来越被边缘化。西塞罗《论占卜》非常明确地讲出了这一哲学理由。但在中国的巫史传统中,占卜追问的并非确定的命运,而是命运发展的大势,即“知几”,进而在大势面前做出相应的调整。《周易》卦爻辞的主要内容,是面对命运大势时的对策。儒家经典中指出,卜筮的主要功能是“稽疑”,在无疑的情况下不需要占卜,而在很多重要的仪礼中,占卜是为了表示严肃和庄重,即《荀子》所说的“以文之”。这种“文之”并非无关紧要的修饰,而是在变化不定的命运面前的一种把握德性的哲学态度。正是在变化不定的命运面前知几与稽疑的态度,使易学成为了中国形而上学最根本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命运     
刘伟没想到去张家湾的路这么差,泥土路上仅铺了一层石子,石子铺得不匀,厚的地方极厚,薄的地方极薄。石子也粗细不匀,大的碗口样大,小的蚕茧样小,路面这里一个坑,那里一个洼。有的坑洼极深,可埋下半个车轮。  相似文献   

7.
马德 《思维与智慧》2005,(12):47-47
外边风卷雪花,刮得正紧。他坐的这辆车像一个哮喘病人,每走上一段都要喘息半天。虽然他在心里不断地默念祈祷着,希望能够坚持到终点站,但车终于还是在一处荒凉的地方抛锚了。  相似文献   

8.
很早以前,有个国王游兴大发,带着女儿乘船出海游玩。突然天色骤变,狂风怒吼,海浪冲天,一下子把他们的船刮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他们向别人述说自己的身份及不幸遭遇,竟没人相信,甚至遭到耻笑。这位国王没有一分钱,只好去找活路,别人问他有什么技艺,他只是一个国王,没有一技之长。没办法,为了生存,只好给人家放牧,成了牧羊老人。过了几年,当地国王的王子出外打猎,碰巧遇上了牧羊老人的女儿,他被眼前的姑娘迷住了,发誓要娶她为妻。国王无可奈何,只好委派一名大臣去找牧羊老人提亲。不料,牧羊老人非但不震惊,反倒问:“王…  相似文献   

9.
10.
命运三题     
A、闲时读书,曾在冯梦龙的《三言》中觅得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R L Gregory 《Perception》1991,20(5):561-566
  相似文献   

15.
Hamlet draws us into its rendered world, enabling us to experience it with depth, awareness, and resonance, in a mode we recognize as aesthetic. By way of Shakespeare's play--primarily the first act--and a detailed case study, aesthetic and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 are compared, to suggest that, for our own analytic discourse, we revalue Freud's unease that his case studies read like short stories.  相似文献   

16.
Philosophical Studies -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oliloquy, ‘To be, or not to be,’ in Shakespeare’s Hamlet is informed by soul-sleeping: the belief that on its separation from the body at death, the soul enters an unconscious state typically described as sleep or a sleep-like stupor, in which it remains until wakened and joined with the resurrected body, and then assessed at the Last Judgment. The doctrine was advocated in some of Luther’s works of the 1520s and 1530s and found acceptance among some early English Protestants, but was destined to be repudiated by later Protestant orthodoxy, and was universally condemned by mainstream Protestant thinking of Shakespeare’s day. The article surveys the history of this heterodoxy in England, demonstrates its continuing significance in the late-sixteenth and early-seventeenth century, elucidates the references to the doctrine in Hamlet’s soliloquy, and discusses their relevance to the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igious subtext of the play.  相似文献   

18.
洪谦先生是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主要传人,但在历史上,第一个向国内学术界介绍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是张申府及其胞弟张岱年.洪谦对维也纳学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冯友兰也曾对维也纳学派做过介绍和分析,并试图利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处理形而上学问题.金岳霖及其学生殷海光从逻辑学研究的角度对维也纳学派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作用.洪谦与冯友兰之间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学术争论,反映了中西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虽然经历了政治上的磨难,但正是由于洪谦先生毕生坚持了对维也纳学派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最终成为国际著名的哲学家.洪谦与冯友兰之间的思想交锋也反映了他们对哲学性质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