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告别中医中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文化进步的角度看,中医中药没有寻求到自我进步的道路,约束了人们对病理和生理的理解;从尊重科学的角度看,中医中药既缺乏经验基础又缺乏逻辑基础;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中医中药在倡导不科学施治的同时,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中医中药蕴含着装腔作势的医理解释,推行毒物、异物、污物入药.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  相似文献   

2.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4期,刊载了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一文(以下简称<告别>),作者以文化进步、尊重科学、维护生物多样性及人道主义的名义,提出告别中医药的主张.虽然名义很庄严,旗帜很鲜明,但却表现出以偏概全、以旧概新、全面否定的错误,严重违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山西面饭命名具有多维审美文化内涵:从历史角度看,山西面饭命名具有中立性、技术化倾向;从权力、民族角度看,是命名者权力意识的渗透,也是反抗权力压迫的表征;从科学、地域角度看,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扎根于三晋大地的文化风向标。山西面饭命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特征,但应深挖内蕴的产业化潜能,向多元视野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1992年联合国公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序言中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而产生的惠益,来保护和恢复破坏的生物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不容易被遗忘的,尤其是那黑暗的篇章,医学史也是如此。 2008年5月25日,德国医药学协会(GFIM)将一枚代表医学领域最高荣誉的勋章授予给一名曾是纳粹党卫军医生的汉斯&#183;斯维尔因,这在德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仅从医学科学与技术进步角度看,斯维尔因完全有资格获得这枚勋章,  相似文献   

6.
生态稳定与生物多样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动物权利论、生物平等论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观,设计了美好的生物权利平等原则,却忽略生物生存规则及其进化的必然性,最终陷入"施韦泽困境"而无法实践。建立在生态系统论和大地金字塔理论基础上的现代生态伦理,从权利与义务对等、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性相统一的实践规则中,揭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价值,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2021年10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习近平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宋体字源起自楷书,经过手工艺匠人的创造性改造,发展成为有别于书写体的印刷字体。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宋体字藉由铅字技术,标准化程度臻于完善。宋体字体设计本质上是设计文化的产物。从文字学角度看,隋唐楷书为宋体字字形准备了基础与范本;从工艺学的角度看,刀刻是雕版楷书形变的技术原因;从经济学角度看,印本贸易中书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愿意采用更为便利的宋体字;而从读者阅读生理和心理学角度看,宋体字则为读者的长文本阅读提供了更为舒适的阅读体验。因此,宋体字是中国古代字体设计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形成发展受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技术、审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设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整体设计状况。  相似文献   

9.
李建会  赵楠 《哲学分析》2023,(6):139-152+193
进化的进步性问题是进化论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达尔文反对进化的进步性吗?通过对达尔文不同时期著作的分析可知,他认同生物进化过程存在进步趋势。达尔文在其航海日志中,把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看作进步;在后来的两篇手稿中把进步的原因归结为自然选择;在《物种起源》中把进步的标准看作生物生理结构的分工和专门化;在后期著作中把人类进步归结为智能和文明程度的发展。他还对进化进步性的一些难题作出了回答。达尔文的进步观与拉马克的进步观的区别在于,拉马克把进步看作生物内在的向着高级水平发展的倾向,而达尔文则把进步看作外部的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三羧酸循环;也被称之为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英国生物学家克雷布斯发现了这个代谢通路;所以又被称之为克雷布斯循环( Krebs Cycle).从三羧酸循环发现过程寻找其发现这种循环的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挖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条件的进步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废医验药”是发展中医药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政策保护、虚假宣传和复古都不可能振兴中医。中医的唯一出路是“废医验药”,废弃其非科学的理论体系,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中药和其他中医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只有走“废医验药”的道路,中医中的某些合理成分才会融入现代医学之中,变成现代医学的一部分,中医的贡献才会得到认可和保存。  相似文献   

12.
中医现代化怎么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学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发展史,中医学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中医现代化"口号的提出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试从哲学角度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没有古代的中国哲学,就没有现有形态的中医学理论.中国哲学发展的终结,决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中医学理论与中国哲学的交融决定了她的自然哲学属性.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关键是将其从自然哲学框架中解放出来,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多元化应当得到尊重.杨振宁先生对待中医学的观点应当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目前中西医争论的现状,分析了西医和中医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提出当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时,中医可为这种转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借鉴,认为西医与中医是世界性医学与地方性医学的关系,根据医学发展的规律,地方性医学最终将能融入世界性医学之中,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两者还会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5.
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中医药研究人员苦苦思索着中医学的本质,探索着中医学的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医学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回顾和总结现代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状况,有利于我们认清中医学的发展形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青年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影响了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等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应贯穿于中医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处理好几个关键性问题: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人文哲学基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探索中医学的现代发展等,对广大师生均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对朱清时院士以"复杂性"与"简单性"界定中西医学方法提出质疑,认为简单与复杂是中西医学共同面对的基本矛盾,近年盛行的中西医学"相反"论不利于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农村中医药人员的人员状况和从业素质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人数减少、人员学识低下、临床能力不足等问题。发展中医药事业,重点是加强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培养出一批农村中医药人才骨干队伍,从而满足农村基层对中医药卫生医疗保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药品种保护是不同于专利保护、商标保护的一种新的中药保护模式。它带有浓厚的行政保护色彩。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中药知识产权,规范中药的生产和销售行为,应当完善现有的中药品种保护制度,重构中药品种保护中的责任机制,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系统生物学——中西医结合的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系统生物学与中医理论在整体观、系统观、预测性和预防性医疗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并分析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中医和现代医学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系统生物学是中西医结合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