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的历史回顾与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在哮喘的认识过程中,经在认识的感性阶段;变态反应性疾病阶段,气道高反应性阶段多;多种细胞与的慢性气道炎症阶段。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1.哮喘的认识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及辨证发展的理性思维过程;2.哮喘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了反过来检验并丰富理论.3哮喘概念发展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细胞死亡的研究不断深入,从组织学水平到细胞学水平再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有关细胞死亡的概念也经历了坏死,凋亡与坏死,胀亡、凋亡与坏死等几个阶段.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细胞死亡的认识体现了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细胞死亡理论的发展会像死亡自身一样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
认识过程的发展阶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目前哲学界认识不一,分歧较大。本期刊登了两篇文章。顿占民同志的文章主张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知性认识应包括在感性认识阶段。武步云同志的文章认为认识过程划分为由实践到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和由认识到实践的检验认识与发展认识的阶段,知性认识应包括在理性认识阶段;并认为这三个认识阶段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我们了解,对这个问题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本刊欢迎同志们进一步研究并撰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11)
正实践的沃土孕育出神学创新的累累硕果,扎实的理论指引着教牧实践前进的方向。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七十年来,河南省基督教的各项事工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理论探索的过程,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深化理论认识,理论认识的深化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河南省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50年至1978年是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帝爱国,摆脱外国差会控制,  相似文献   

5.
1 历史回顾听神经瘤的外科治疗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11 探索时期(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1810年LevequeLasource首次对听神经瘤的临床解剖学进行研究,并报告了其研究成果。20年后,SirChailesBell第一次清晰、准确地描述了1例听神经瘤的症状学,其意义在于人们对听神经瘤的认识已经从尸体解剖发展到临床表现。直到1894年,Ballance才分两期作了第一例听神经瘤切除术。这个时期,人们从研究临床症状与尸体解剖相结合来认识听神经瘤,并最早进行了听神经瘤切除术,使其认识水…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在外科学的运用使妇科手术学进行了一次革命.无论是诊断、治疗的准确性还是手术的微创方面,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然而腹腔镜在普外科运用的发展过渡到妇科手术的运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经过冷落时期.腹腔镜的最终得到较完善用于临床,体现了人类认识事物从简单到复杂、认识、提高、再认识的一个辨证的过程.腹腔镜技术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它仅是无创技术的过度阶段,最终取代它的是无创技术,如用物理、化学、基因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在外科学的运用使妇科手术学进行了一次革命。无论是诊断、治疗的准确性还是手术的微创方面,都显示其独特的优势。然而腹腔镜在普外科运用的发展过渡到妇科手术的运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经过冷落时期。腹腔镜的最终得到较完善用于临床,体现了人类认识事物从简单到复杂、认识、提高、再认识的一个辨证的过程。腹腔镜技术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它仅是无创技术的过度阶段,最终取代它的是无创技术,如用物理、化学、基因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描述从巫术到药物学、从化学分析与合成到基因重组,这一既是制药技术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药物认知途径的发展过程,认为药物的本体论经历了从巫术到宏观实物到微观分子的转变,认识途径经历了想象、自然采取与加工、科学实验与人工重组的演化,使制药从古代的神话想象,发展为肉眼可见的日常生活实践,再变为必须借助科学仪器才可观察的细胞、分子、基因层面的相对陌生的科学实践。由此,药物及其知识生产的场域、途径、机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西方哲学家对形而上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评价经历了一个全盘否定,部分肯定到完全肯定的过程。实证主义者孔德将人类的认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神话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科学阶段。也就是说,在人类认识初期,人们的思想主要被宗教迷信所占据;随后,理性的思辩(即形而上学)代替宗教迷信;再进一步,实证的科学代替了理性的思辨。因此,整个人类认识史,可概括为宗教迷信的隐退史,形而上学的兴衰史和科学的节节胜利史。这种思想有两个要点,一是科学的认识高于形而上学的认识,与宗教迷信相比,当然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0.
最优化原则是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医学领域中对疾病认识的转变和随之发生的诊疗手段的改进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以哮喘为例 ,在短短 2 0年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该疾病本质的认识不断加深 ,同时对其治疗的观念也经历了数次转变。既往我们曾对有关这一疾病的本质及治疗方面发生的改变进行总结[1] ,但近年 ,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使人们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变化。因此 ,有必要再次回顾一下近年来人们对哮喘本质的再认识和治疗的转变。1 哮喘发病的基础是由于机体TH1 TH2 平衡失调所致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精神、意识有无实体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神经科学家从“心网”与“脑网”的关系出发,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片面的认识。由于精神、意识依赖于人脑,因而他们就把精神、意识与实体的关系等同于“心网”与“脑网”的关系。我们的基本观点是:首先,精神、意识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哲学上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第二,意识作为哲学范畴还有人类意识与个体意识之分,并认为“三个世界”的理论能够较完满地解决这一争端。要揭示意识的本质不能仅仅依赖神经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讨论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抗原和抗体产生机制中的体现的基础上,提出关于细胞信息跨膜传递特异性机制的假说:第一信使可能由有限的基本单位构成,其信息的特异性可能通过有限的信息中介的组合来得以体现,效应部位也可能因具有特定的信息中介结合位点的组合而产生特异的细胞效应。本文最后为这一假说的证实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生物进化体现了生物世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普遍现象,整个进化史可以人类社会出现的界划发为自然状态的进化和人类智慧,意志指导下逐渐展开的人工进化或自由进化,人类的进步必须要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科学必将吸取系统论,理性论和人文精神而成为人类迈向自由地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4.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伦理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资源是稀缺资源,卫生资源只有优化配置,才能达到我们的医学目的。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以公平为优先,坚持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就目前所存在的和我们的医学目的不相适应的卫生资源配置方式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耳科学在人类与耳部疾病的斗争中兴起了19世纪,在本世纪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获得迅速发展,特别是抗菌素和手术显微镜的出现,使耳显同外科技术不断提高,不仅能彻底地祛除耳部感染,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耳科学家在聋病的治疗过程中,已能够有效地治疗传导性耳聋,但仍面临着治疗神经性耳聋的挑战,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分析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人类必定能够彻底治疗聋病。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来传统中医的命运与选择(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四以来传统中医境遇的回顾,分析了作为传统文化构件之一的中医学与现代生活的冲突、沟涌、融合,从思想史的层面审视了各种文化姿态、学风旨趣的价值支撑,揭示出人类医学多元共生的兼容特性。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医药卫生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信息革命贯穿整个时代,生物技术开创医学保健新纪元。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好成,基因奥秘即将被揭开。人们在基因水平上将阐明艾滋病,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基础医学研究的前沿学科是:生物信息学及其带动的医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内分泌学、药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在临床和预防医学领域是:取代医学,器官移植,癌基因工程,老年医学,远程会诊等。预防医学则推动第三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与疾病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年前,人们就开始注意细胞凋亡现象,但由于当时人们细胞信号传导及真核基因调控所知甚少,因此只能孤立地看待“细胞凋亡”,20年后,人们重新认识“细胞凋亡”发现它是一种生理性死亡,是通过一种细胞固有的DNA编码的自杀程序,系统思维方法,使人们将凋亡与当今疾病的治疗联系起来,科学家们一方面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达到治疗肿瘤目的,另一方面又通过阻止这种细胞凋亡来治疗艾滋病,我们从中看到事物的辨证统一,充分体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烧伤治疗原则是要保持创面干燥以防感染,80年代末期发明的湿性烧伤治疗技术的观点与之完全相反。于是出现了对立和矛盾,在持不同认识态度的烧伤治疗专家们之间展开了争论。本文就此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提出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面对21世纪的人类“圣餐” 中国该怎样分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实施7年来已取得巨大进展,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策略使人基因组全长测序有望在今后几年内提前完成,结构基因组学时代正向功能基因组学时代过渡。然而,发达国家之间的基因争夺战亦愈演愈烈,中国现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HGP研究的国际背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目的在于分析目前我国HGP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