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一例高一新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运用贝克雷米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识别负性认知模式,错误观点,认识新的环境、接纳自己,并给予及时强化,使其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求助者随母亲建立新的家庭后,与家庭新成员产生矛盾,并泛化到学校等周围人际关系中。学习、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情绪、自我观念产生巨大变化。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主要采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其重新树立自信;同时采用认知疗法,逐步纠正错误观念,经过5次咨询,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列兵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求助者主诉内心痛苦,抑郁、焦虑情绪持续两个月,近两周出现失眠症状。经收集、整理、分析求助者资料,评估主要问题,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确定咨询方案,实施该方案并进行了效果评估。经过了六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可以正确看待战友关系,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训练,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云,18岁的大一新生,羞怯、寡言、郁郁寡欢。在笔者讲授第一次心理学课后,便找到家里,想与我谈谈,力求寻求帮助。咨询就这样开始了……新的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没有给云带来多少欢乐和喜悦,内心却有许多忧虑,苦闷甚至恐惧。她到底恐惧什么?几次咨询后,云吞吞吐吐地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师应从老年人的要求出发,对老年人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居住的生活环境进行老人化设计,以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有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6.
张慧勇 《社会心理科学》2010,(1):106-110,115
本文是对一名大学新生人际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咨询的心理辅导案例报告。主要采用了合理情绪治疗等方法,并请来访者的家长与教师协助对来访者进行干预。通过咨询,使来访者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树立合理的信念,使其改变认知倾向,建立自信,逐渐适应大学新的人际关系,基本上达到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案例围绕求助者因婚姻家庭问题产生了情绪低落、抑郁、总想哭、时而焦虑、食欲差、对自己及生活失去信心的心理问题,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借助心理测验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和鉴别诊断,诊断为婚姻家庭问题引起抑郁情绪方面的一般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咨询得以改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针对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式讨论,首先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信念是不合理的,其次让其理解不合理信念是导致其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并鼓励求助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用合理认知代替主观性的不合理认知,进而转变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其心理成长。通过四次会谈式咨询,咨询师通过促使求助者对自身不合理认知的发现和改善,使求助者情绪得到了缓解,实现了咨询目的。并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其在实践中体会到合理认知的重要性,以巩固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8.
“绿色佛教徒”,指的是那些具有环境意识并且以一种关爱自然的方式生活的佛教徒。 本文旨在从宏观理论视角探讨佛教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从微观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另一个主题是将这些伦理置于泰国社会日常生活中进行检视。最后,它还将就佛教徒内心的“绿化”进行研究——即并不仅仅是关心身外的自然,而且也呵护心中的自然。佛教徒只有美化心中的小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身外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例偏执型人格障碍来访者的整个咨询过程。在9次的中短期认知行为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对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问题及目标、问题解决、咨询结束四个阶段进行设置,不同阶段的咨询重点,咨询技术与对话的展示,接受督导,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案例示范,并对认知行为疗法的局限性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网络心理咨询的实施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兴的咨询模式在近些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为心理咨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还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对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定义、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玫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5):230-235
这是心理咨询师对一名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咨询的一个完整过程,以一个适应不良引起的情绪问题为例,深入探讨来访者焦虑抑郁情绪背后的人格、适应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学习用新的方式来体验生活,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及人们建立良好的互动。最后,通过来访者自己负责任的自我探索,使自己的心理状况及行为模式取得许多积极的改变。该案例报告分为八大部分:一、一般资料;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四、评估与诊断;五、咨询目标的确立;六、咨询方案的制定;七、咨询过程;八、咨询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一位因介绍卖淫罪新入监服刑的罪犯,自己认为没犯什么事,觉得委屈、情绪差、烦躁和生活受到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刘某的基本资料,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消除了刘某的适应不良情绪,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杰罗姆·凯根的行为抑制性研究为心理学界研究气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用批判的眼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之后提出,要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尤其是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知识来研究气质:要用归纳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收集新信息,不拘泥于已有的理论和概念;要科学谨慎地使用统计方法.并不断地发掘新的、合适的统计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案例报告的是一名女性在遭受重大生活事件后产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该报告从一般资料收集、主诉及个人陈述、诊断与鉴别诊断、咨询目标、方案和过程等几方面详细记录了咨询的全过程。通过四次心理咨询,最终成功地解决了求助者的问题,并促进了求助者的成长,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发展性咨询是以帮助人们实现其最佳目标为宗旨的。通过发展性咨询使人们认识到,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性咨询既考虑个人的发展阶段,又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使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对自己的未来负有更大的责任、热爱生活、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达到自我实现。目标之一——解决问题与作出决定发展性咨询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帮助咨询对象获得他们必须自己解决问题与作出决定的意识与技能。成人所作出的主要选择是关于工作、人际关系和人生目标。人们还要应付他们自己作出的决定所产生的后果,处理生活中各种不可避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某监狱,一名男性服刑人员小伟,16岁,伤害致死罪,在入监集训期间用油笔将同犯眼睛扎伤,并流露出自杀倾向,情绪低落,不与人交流,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改造生活,同时也给监狱工作带来潜在危险。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小伟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与小伟及其监区民警共同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通过求助者的改变认知,消除了小伟的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解除了对监狱环境的的恐惧感,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一例运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来对一个大学生恐怖症案例进行咨询的分析报告。通过收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且进行鉴别诊断,求助者的问题诊断为恐怖症。经过治疗,求助者的恐怖症状基本解决,使其恢复了原来的正常学习生活,咨询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大一新生,主要因为刚进入大学,不适应大学生活走进心理咨询室,主要表现:想家、情绪低落等,影响了日常学习生活。本文主要运用认知情绪疗法和现实疗法,改变求助者一些不合理的认知,引导鼓励求助者承担起一个大学生的责任,努力解决她目前面临的问题。经过十次咨询,求助者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并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成为班上同学学习的榜样,咨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一、案例背景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是入园后首先需要克服的障碍。教师利用班级中的生活标识,创设班级环境,就可以帮助幼儿尽快地了解幼儿园中一些基本的规则。生活标识的使用,使孩子的自主意识得以觉醒,通过环境的暗示,幼儿认识到盥洗室、教室、走廊、楼梯的基本规则,例如靠边走,站脚印排队,寻找自己的杯子等等。  相似文献   

20.
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因升入大学不久出现了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人际交往不适、失眠等问题,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况基本消失,能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咨询结束后半年回访,显示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