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国内学术界翻译国外学术著作蒸蒸日上的形势下 ,北京的人民出版社于今年 2月隆重推出了由英国著名学者尼古拉斯·布宁 (NicholasBunnin)和旅居海外的华人学者余纪元共同主编的《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它的正文共设 2 91 1个条目 ,在以现当代西方哲学为主的基础上 ,基本上囊括了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哲学的全部最重要的术语 ,其中的许多条目给出了比较详细和简练的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或者法语方面的词源解释 ,发挥了类似于“哲学辞源”的、为其他哲学工具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编排上 ,它采取了西文和中文对照的形…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瞿铁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266页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详解与注释/杨佩祯,罗世凯主编.-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8.-135页《反杜林论》哲学编导读/康双成,赖荫来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9.-286页哲学自学考试指南/冯木,姜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0.-296页新英汉哲学词典/徐昌明,张其松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10.-705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百问/李改,李方主编.-海潮出版社,1991.8.-223页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李修源主编.-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9.-144页  相似文献   

3.
以民主德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为主而编写的《哲学词典》已于一九六五年出版。参加这项编写工作的单位除了哲学研究所以外,还有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室以及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系的逻辑和认识论专业和历史唯物主义专业等,大小人物近三十名,其中主要有:民生德国科学院院士,哲学学部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G.克劳斯、民主德国科学院哲学学部副主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舆论研究院副院长G.海顿、民主德国科学院哲学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副所长M.布尔、民主德国科学院哲学学部委员,《德国哲学杂志》主编R.基尔希霍夫、民主德国科学院哲学学部委员,《德国哲学杂志》副主编A.考辛和民主德国科学院哲学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主任H.舍勒。如主编人在前言中所说的,这本词典主要是解说哲学范畴、哲学概念、普通哲学术语以及介绍哲学流派的,它不包括人物介绍及其它。全书共六百多页,约六十万字,仅次于苏联一九六四年出版的、由罗森塔尔和尤金主编的《哲学词典》。编者在他们的前言中口口声声说,他们的这本词典的阐述都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为出发点的,然而,他们实际上却在不少地方肆意歪曲和窜改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的观点,贯彻他们的修正主义学说,以期达到他们的不可告人的目的。例如,他们在解释无产阶级专政的时候硬说,当社会主义取得完全和彻底胜利之后,向共产主义过渡之时,无产阶级专政从社会的内部条件来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它的镇压职能就消亡了,剩下的只是经济组织和文化教育职能。又如,他们在援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如果说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运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这段话时,故意把“运用暴力”这四个字删掉,以便达到他们窜改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段话的核心思想的目的。本刊从这期起,将陆续介绍这本词典中的某些概念和述语的解释,使读者了解民主德国哲学界的修正主义思想。现将“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概念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以前有伏尔泰的《哲学词典》,A.比尔斯的《魔鬼词典》,J.麦凯布的《理性主义百科全书》,现在则有B.库克的这本书。该书是为那些"想努力过充实的生活,而在道德上  相似文献   

5.
认识论概述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它研究认识的起源、结构、方法和正确性问题。认识论(epistemology)这个术语是J.F.费里尔(Ferrier)在《形而上学概要》(1854)中首次使用的,他区分了哲学的两个部门:认识论和本体论。德语中认识论这个词是由康德主义者K.-L.莱因霍尔德(Reinhold)在他的著作《人类想象力新论》(1789)和《哲学认识的基础》(1791)中所使用,但直至E.蔡勒(Zeller)在《论认识论的任务和意义》(1862)一书中采用了这个术语之后,  相似文献   

6.
何畏同志在《马克思创立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哲学》(载《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为了论证这一见解,何畏同志考察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列宁、狄慈根、普列汉诺夫的著作中的使用情况。通过考察认为,不但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黄鸣主编的《常用哲学名词词典》,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进词目一千一百余条,共三十四万余字,内容包括常见的哲学名词、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全书分九个部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及  相似文献   

8.
最近由于工作需要翻阅了科学出版社出版陈孝禅教授等同志编篡的《英汉心理学词汇》一书。查阅过程中发现一些译意有仍探讨。 1.译义不够准确之处外文词典是阅读外文必备的工具书。译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理解和翻译。科技专业  相似文献   

9.
《布鲁姆斯伯里当代医学哲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概述了医学哲学的前沿问题、研究方法、未来发展,探讨了当今医学哲学所面临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挑战,倡导多元与整合的思路。该书还提供了研究资源的详细指南、关键术语的简要解释、核心文献的注解说明。《指南》围绕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医学问题,阐述了医学为哲学发展所提供的学科资源以及哲学为医学争端所提供的思辨视角,并全面概述了医学哲学各个领域的传统主题和当代关注,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0  
王登峰  方林  左衍涛 《心理学报》1995,28(4):400-406
在回顾了西方心理学家以及中国学者从字词中研究人格维度的尝试之后,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挑出了用以描述人类行为差异的术语共6156个,其中,描述稳定人物特点的术语有1274个,描述评价特点、表情和情绪状态、以及躯体动作和活动的术语分别有1239个、634个以及2079个。同时,还根据352名大学生对不同目标人物的描述得到1638个术语,落入上述四类的术语个数分别为268个,1239个,61个和70个。文中还讨论了词语研究的初步结果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栾栋 《世界哲学》2006,(4):16-23
G.德勒兹是20世纪卓有创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差异与重复》以及与F.伽塔里合著的《反俄狄浦斯》、《千高原》和《哲学是什么?》,是法国现当代哲学的精华,后现代思想的经典。本文对德勒兹和伽塔里的理解,得自与德勒兹的一次交谈和多方位的比较阅读,提供给读者的是这位哲学家的学术概况和思想风范。笔者阐述的重点放在对其术语的解析和创新精神探讨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引言大约三十年以前,《哲学、政治学与社会》丛书的编者写道:“无论如何,政治哲学现在已经衰亡了。”他首先考虑的是英一美的分析哲学,在这些范围内,他的这种直觉不幸言中了。不过最近的事态已经戏剧性地把这种状况颠倒了过来,从而今天,政治哲学又一次成了哲学事业的中心。分析哲学家们以前满足于去分析哲学术语的意  相似文献   

13.
《辞书研究》1984年第2期上,有一篇徐庆凯同志的文章《从辞书学角度评<逻辑学辞典>》。这篇文章说:“《逻辑学辞典》……填补了我国专科词典领域的一个空白,为学习和研究逻辑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工具,应该肯定是有益的尝试。但是,坦率地说,这本词典的质最不人能令满意。”最近,章沛和王经伦两位同志又在《国內哲学动态》1984年第四期上,发表了《<逻辑学辞典>评介》一文。作者最后说:“《逻辑学辞典》仍不失为我国第一本逻辑学辞典,这是我国逻辑界可以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这篇文章对那本辞典的优点说得多,而对其缺  相似文献   

14.
方以智的重要哲学论文《三征》(见《东西均》),思想玄奥,术语冷僻,故问世之后历时近二十年,注家无有问律。最近,中华书局出版了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编注的《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称《选辑》),该书的下册,辑有《三征》的选注,堪称开拓之作。然注释的作者因不得见方以智许多重要的哲学著作,故对方氏所用的一些概念和术语的解释,准免陷入臆断。这里仅列一明显之误,以正之。 原文:“明天地而立一切法,贵使人随;暗天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印欧语系“是”具有是、有、在之义,重新解读了《薄伽梵歌》第二章第十六颂前半,认为它表述了同一律。借助英文名词须加前缀的语法特征,推测古梵文也许也存在着这一语法特征,并利用这一语法特征解读了《金刚经》的三段论,认为它是同一律的扩展形式,佛教的许多哲学概念正是由三段论加以规范,因而《金刚经》成为了佛教的哲学词典。同一律在行动上的应用则是悟。  相似文献   

16.
译海拾零     
metalanguage的译法《哲学译丛》92年第1期曾提出 metaphilosophy译为“元哲学”是否妥当的问题。我们也常看到不少译者把 metalanguage 译为“元语言”。这种译法是否妥当,似乎很可以和 metaphilosophy 的译法一起考虑和研究。英国哲学家A.弗卢(Flew)在他所编《哲学词典》(1979)中这样解释:“metalanguage 是用来谈论一个对象语言(object language)及其组成词的语言。因此如果一篇论俄语的论文是用英语写的,俄语就是对象语言,英语是 metalanguage。可是,如果我们用英语写关于英语的问题,那么英语既是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与精神哲学》是对海德格尔早期和晚期哲学的广泛的解释,主要是针对一般地发生在形而上学与精神哲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该书写得清楚易懂,完全没有那些塞满了海德格尔论著中的艰涩术语、精妙语词以及巧饰的重复解释。作者思想上虽然和英美哲学界一致,但该书并不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一般介绍,也不是企图把海氏所关注的问题和术语“翻译”成某种比较熟悉的哲学习语。确切地说,该书是对把海德格尔有名的转变(Kehre)前后所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创造性说明,因而也是对究竟有什么变化的说明。正如这一主题所表明的那样,这一切都是以一种可接受的并且可吸收的方式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江怡 《世界哲学》2009,(3):73-76
由于哲学分析的主要工作是处理语言问题,因此围绕术语的争端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哲学讨论的重要内容。然而,查尔默斯则力图清除术语争端,他的方法只能导致无穷后退。我认为,术语争端反映的是意义争端,解决术语争端的办法不是清除它们,而是从用法上澄清术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形而上学关于存在、知识和文化的最高的和超经验的原则的哲学学说。“形而上学”这个术语是安德罗尼克·罗德斯基(公元前一世纪)在对亚里士多德的作品进行系统化时提出来的:关于“存在物的主要种类”一书(《形而上学》应当是在《物理学》之后。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与对哲学及其对象和在文化中的功能的理解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在20世纪的哲学中,各种往往是相互对立的对形而上学的解释得到了发展。在关于形而上学的解释中,有许多重复在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中甚至在前康德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学科也是依着西方的学术规范建立的,是以相关的中国古典学术为材料、以西方哲学的范式为形式建构起来的。术语系统的建立是中国哲学学科建立的重要方面,它既与材料相关,也与形式相涉,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特有术语系统的建立才承载和支撑起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本文分别探究了中国哲学术语系统五个方面的史学来源和五个方面的语言文字学来源。对这两个方面来源的探讨,不仅意在回顾中国哲学建构的过程,更重要地在于为今后中国哲学术语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