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道教与民间宝卷关系密切。道教的神明信仰、哲学思想、内丹炼养、斋醮仪式都深深渗透到众多宝卷之中,其中道教的内丹术及斋醮仪范对宝卷的影响最大。明清时期,有多种宝卷与太上老君信仰相关联,且流传地域广泛。民间宝卷亦流传太上老君"化身"诸神之说。历史上,道教与闽、赣两省的民间宗教亲密无间,共生共长,诸多道教宫观转化成为民间宗教经堂。  相似文献   

2.
正道乐经历了千百年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以及其他宗教音乐的融合,至今已形成独特的韵律风格,并长久影响了中国民族艺术审美观,可称为最地道的中国音乐。道教是中国唯一由本土生长孕育起来的宗教。道教从哲学、文化艺术、炼养功法、医学美学等方面都为中华宝贵精神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不朽贡献,也圾大地影响了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形式,难怪鲁迅先生称"中国的根柢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林希逸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与友人交往等方面探寻其与道教的因缘际遇,藉此考察其对道教的认识和态度。林希逸从小生活环境中的道教氛围十分浓厚,其友人中有不少从事道教丹法修炼,他常以丹法术语运用在诗文中,表达自己对丹法的感触。从林希逸对道家经典的注疏中可以了解到他对道教炼养有深刻认识,认为道教炼养之法源于《老》《庄》,他将道教丹法等炼养法术的逻辑原点归入老庄思想。林希逸曾经有过对丹法的追求,却“还丹无诀”而“幸触除”,他坚持了儒家的精神信仰,力图在思想理路上将道教之学统一在儒家纲领之中。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民众思想是产生道教的基础 ,而道教自产生之后便渗透到中国民众底层 ,以其宗教形式、精神、思维方式比起国本位的儒教更多地支配着中国百姓生活及民俗文化。中国戏曲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其源起与民间宗教的祭祀有着密切的关联 ,受道教的影响极为深刻。在闽台文化这个中华文化的子系统中 ,道教对闽南戏曲的影响更为深远 ,乃至产生由道士演出的“打城戏”。本文拟从史学、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道教与闽南戏曲的种种关联进行一番梳理 ,并试图以此探索闽南人的思想文化特点。一、道教和福建道教中国道教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无疑问,道教作为我们本民族的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本民族文化的自身特点,当丝毫不难理解。那么,道教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不可割断的密切联系,以至道教音乐由此而反映出的民族民间音乐特征,也当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然而,道教音乐在哪些层面吸收或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其吸收方式和吸收动机如何?民间俗乐与宫观仙乐的矛盾是如何以宗教形式统一起来的?在迷惑中,笔者试探着从道教科仪与道乐的关系入手,在理清道乐种类的基础上,分层次对道教音乐的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一、道教音乐的种类按照传统的习惯,道教音乐分为由用人  相似文献   

6.
江西贵溪境内的龙虎山,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的发祥地。道教来自民间,源于上古,具有土生土长的汉民族特点。随着道教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扩人,道教文化对民间文化,又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上,不仅民间戏曲染上了一层宗教色彩,而且还出现了民间道戏。这种民间戏曲和民间道戏,从某种意义上讲,既属于民间文化,又属于道教文化(宗教文化)。它们之间构成了你扯着我,我扯着你,互相影响,彼此交渗的关系。道教文化的涵盖面是极宽的,共印痕随处可见。贵溪的民间戏曲和民间道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历史悠久,班底雄厚,源远流长,影响颇大,素有“戏曲之乡”和“无贵不成戏”的说法。正如《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所指出的:历史上,贵溪的班社,自成一派,  相似文献   

7.
《养真集》是清代道教养生典籍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其阐论道教内炼养生的理法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因而流传广泛,影响久远,是研究清代道教养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道教产生的重要学术背景,就是汉代术数学的兴盛以及黄老道家、神仙家对术数学的传承和吸收。汉代道教术数的形成,经历了术数道教化与道教术数化的双向进程。汉代黄老道家与汉末天师道对《道德经》诠释的术数化,《太平经》关注社会政治的术数学,与《周易参同契》关注炼养的术数学,均在不同维度、不同意义上促成了道教术数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教术数不能简单地形容为杂而多端,而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概念。汉代道教术数的产生造成了多向度的社会影响,其最直接的意义,是塑造了道教自身的宗教形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茅山教,是以法术祈禳度人的民间宗教派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的民间宗教,大致有梅山教和茅山教两大流派,且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茅山教在南岭走廊的传播,茅山教与闾山教的关系,茅山教的宗教特质和法术特点,茅山教蕴含的道教文化元素,是深化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邢飞 《宗教学研究》2023,(4):211-214
抄本是宗教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安神科范》抄本是清代贵州贵阳民间宗教科仪文本,它记录了清代贵州信众安放、开光和神像处置等宗教仪式,是清代贵州民间宗教活动的鲜活反映。《安神科范》记录的神灵以道教为多,亦有民间宗教、儒家和佛教的神灵;抄本中的五个咒与道教有很深的关系;抄本使用的语言通俗贴近世俗生活,祈求的内容多是民众朴实愿望的表达,表现出一定的民间性。  相似文献   

11.
师公是甘肃中部地区民间傩坛的组织者,他们游走于庙宇、家宅与田野,开展祭祀活动,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形塑产生重要影响。民间傩坛包含多宗教文化元素,祭祀对象以宗法性传统宗教和道教为主,仪式建构依托道教斋醮科仪与宗法性传统宗教祭祀礼仪,在中原傩文化的基础上又嵌入藏族传统宗教及其傩文化元素,傩坛中的黑神则是藏传佛教阎摩护法与六臂大黑天护法。甘肃中部地区民间傩坛的师公与傩仪,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国宗教文化多元通和特质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2.
正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和民间宗教的关系,对道教自身来说同样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道教的基础在民间、在民间信仰、在民间宗教,如果这个部分缺失了,道教就会被孤立,路也会越走越窄。在长期学术研究中,牟钟鉴先生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多有涉猎,并且在他的很多文章和专著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开辟了近年来对民间宗教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13.
澳门的宗教     
澳门的宗教李桂玲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澳门不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而且16世纪以后还受到来自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使其地域文化呈现多元的特色,宗教也多种多样。一、澳门宗教信仰的历史与特征澳门宗教历史悠久,主要有佛教、道教及一些民间宗教,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完备地阐论了道教炼养学的哲学基础 ,从宇宙生成论、天人论到阴阳五行论、八卦九宫说四个基础理论出发 ,具体地剖析了道教炼养学义理的合理因素及其不足 ,为继承和发扬这一养生学宝库作了一次理论的整理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应"宗教文化论坛"邀请,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客座教授黎志添先生于2012年8月24日下午在文科楼做了题为"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报告。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六朝道教史、道教炼度科仪、广东道教史、香港正一及全真道教科仪等方面的研究。讲座中,黎志添教授围绕自己做广州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敦伦堂”作为云南汉地的一个民间宗教组织,从其宗教仪轨来看更像民间佛教和民间道教,但它以“儒教”的名义面对大众,一方面表明云南汉地的民间宗教信仰本来就具有“三教合一”的传统,另一方面反映出“正信”的佛教、道教的“信仰供给短缺”.它被当地民众认同的程度表明,民间儒教作为与释道两教并立的“三教”之一,也可为百姓提供与佛教、道教相近的宗教服务,并且发挥着自己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台湾斋教的历史观察与展望》北辰在有关台湾宗教的文献资料中,常会遇到"斋教"一词,它专指以持斋和在家信仰为特征的三个民间教派或教派宗教─-龙华教、金幢教和先天教,又因它们强调在家修行,一面持戒,一面营生,主要受到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影响,也受到佛教禅宗和...  相似文献   

18.
闫红  杜青青 《中国宗教》2022,(11):78-79
具有丰富艺术形态和悠久传承历史的河西走廊道教音乐,不仅融会了河西宝卷说唱艺术元素、儒家文化元素和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对于当地民间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堪称音乐文化的“活化石”。河西走廊作为西北边防重镇和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一直是多民族共居、多宗教汇聚的历史舞台。它既是多种宗教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道教传播的重要地区。“道教文化在河西地区的传播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并表现出其独特的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世界宗教研究》2021,(1):193-193
正李志鸿,1976年11月生,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著有《闽浙赣宝卷与仪式研究》(2021)、《程智与道教及民间宗教初探》(2019)、《道教天心正法研究》(2011)、  相似文献   

20.
近代道书《清静经原旨》以"援儒释道"的方式注解道教经典《清静经》,通过援引经文中原本并不存在的人道纲常及理学思想,将儒家修身学说与道教的性命炼养思想相比附,寻求二者理论逻辑的共同点,并强调求道不离日用伦常、存天理以澄心遣欲的思想主张。儒家学说尤其是宋明理学的援入,进一步丰富了道教性命炼养理论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