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颂赞 《天风》2018,(9):39-40
"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一、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敬拜,是上帝与他子民的相遇。敬拜,是一种交流,上帝向我们说话,我们向上帝回应。敬拜是从人对上帝尊贵、大能、荣耀的叹服和谦恭的态度中产生出来的。敬拜包含了赞美,赞美里有敬拜。赞美是爱上帝的表现,是信徒的本分,是生命的流露,是信心的记号,是被上帝召聚的会众在上帝面前最具体的认信。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创造主赐给人类的宝贵礼物。音乐的使命就是侍奉上帝。音乐和敬拜常是连在一起的,从旧约时代一直到今天,在敬拜中诗班和会众常用诗歌来回应上帝的恩典,歌唱上帝的荣耀.  相似文献   

2.
朱贵金 《天风》2018,(6):33-34
如何选择崇拜中的音乐,是当今教会牧者与圣乐侍奉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今教会中充斥着各种形式的音乐,有敬拜赞美诗歌,有传统圣诗,有以传福音为主的布道诗歌,有新世纪风格的诗歌,也有以民间小调为主的灵歌等,使牧者及圣乐工作者无所适从,眼花缭乱。这些诗歌在丰富教会音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教会音乐牧养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唱作与创作     
王茕 《天风》2014,(12):26-27
按笔者理解,在今日教会的聚会或礼拜中,常被使用的音乐可被大致分为三类:"大众歌谣"、"敬拜赞美"、"严肃诗歌"。  相似文献   

4.
蒿志强 《天风》2018,(2):17-18
当代著名教会音乐家保罗·琼斯(Paul S.Jones)在其新著《什么是崇拜的音乐》中提出,近几十年来,敬拜音乐一直是教会争论的中心,是教会分歧的最大问题.不知不觉中,我们给敬拜下定义时,几乎完全根据它的音乐风格,如现代、传统、混合、古典等崇拜的标志和定义是取决于音乐的风格,甚至所使用的设备也成了敬拜的标签.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9)
<正>美好的敬拜赞美,源于敬拜队与神的亲密关系和正确的侍奉心态,也是美好的团队沟通配合、殷勤的技能操练以及和谐美妙之音响产生的结果。"敬拜赞美"在此定义为由主领(主唱)、和声(助唱)、乐队乐手所组成的以演唱流行曲风为主的现代赞美诗的音乐敬拜形式。现今,国内各教堂不乏这样的敬拜形式,参加此类敬拜队  相似文献   

6.
"敬拜赞美"是近些年来各地教会较普遍采用的聚会形式,较之于传统的礼拜模式,敬拜赞美以其形式活泼、音乐节奏感强等特点而受到一些中青年信徒的青睐。虽然敬拜赞美在气氛等方面比传统礼拜略胜一筹,但也有其神学上过于自我、敬拜主体模糊等不足,需要反思鉴别并提升品质。本期约请几位教牧来分享这方面的感受与看见。  相似文献   

7.
戴娜 《天风》2010,(10):39-40
<正>基督徒礼拜或聚会时总要齐唱圣诗,到底会众唱诗的价值何在?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一、表达敬拜的虔诚敬拜是人们对神爱的回应,而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圣经中常有这样的事例,就是当人们难以用言语表达自己丰富情感时,往往以音乐和歌唱来表达。当年撒迦利亚哑巴重开  相似文献   

8.
林德桦 《天风》2011,(10):38-40
近年来,很多教会对于崇拜中不同的敬拜方式的讨论,大都纠结于“传统”和“现代”之争。或者说,是对在崇拜中“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使用之争。  相似文献   

9.
葛大威 《天风》2018,(2):20-21
清代的诗论家袁枚有言:“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传统圣诗与敬拜赞美的格格不入,问题正在于此。传统圣诗学的经典定义形成于中古时代,以强调上帝的“超然性”的古典神学作为基础,它严格限定了诗歌应用的场所、对象、形式与群体。若以此概念审视今日的“敬拜赞美”,自然会产生离经叛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天风》2011,(7):45
今年9月至12月每月话题预告如下:9月关注神学生校园生活10月关注教会音乐与敬拜11月关注传道人的婚姻12月关注教会领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朱鹂 《天风》2014,(1):56-57
有一天,古典圣乐和现代敬拜赞美早早来到教堂门口。他俩相遇了。现代敬拜赞美感叹道:"古典哥,你真厉害!经历了数百年的考验仍然没有动摇你在历史中的地位!你有音乐大师们精湛技艺的雕琢,我好羡慕!"古典圣乐忙摆手说:"哪里哪里……我只是在音乐本体或歌词或两者的契合上,就当时的艺术水平来说比较高超罢了。上帝  相似文献   

12.
陈志华 《天风》2010,(12):I0038-I0040
那真正敬拜天父的,要用心灵和真诚敬拜。这样的敬拜就是天父所要的。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6,(2):17-20
正黄章平:一、个人灵修不能替代教会集体敬拜敬拜是每一个上帝的子民对神之爱的回应与表达,个人敬拜是对的,但不是说集体敬拜就可以不要了。敬拜由心而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只呆在家里而不去教会敬拜。圣经提及集体敬拜的重要性,并以不容商量的语气说"你们不可停止聚  相似文献   

14.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15.
团契生活     
《天风》2011,(4):34-34
广东省东莞市基督教莞城福音堂迦勒团契于2011年2月26日下午举办了“爱之家·新春联谊活动”,106人参加。内容包括诗歌敬拜、圣经分享、见证分享、互动游戏、圣经问答、共享晚餐等。  相似文献   

16.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10)
<正>妇人对他说:"先生,我看你是一位先知。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敬拜上帝,你们倒说,应当敬拜的地方是存耶路撒冷。"耶稣对她说:"妇人,你要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敬拜父,既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敬拜他。神是灵,所以敬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约4:19-21,23-24《和合本修订版》)  相似文献   

18.
吴兵  吴新望 《天风》2015,(3):10-11
<正>经文:启5:1-14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基督教的核心就是敬拜基督,教会诚然是一个敬拜基督的团体。敬拜的中心,即是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斯托得牧师曾言:"基督徒的团体是十字架的团体,因为它是借十字架产生,它敬拜的中心是被杀并得荣耀的羔羊。因此这十字架团体又是欢颂的团体,感恩的团体,不断借基督向神献上我们赞美与感谢的祭。"因此,我们在过教会敬拜生活时,必须了解耶稣被钉十字架事件对于敬拜生活的意义。每一个主导和参与敬拜的人,必须明白如  相似文献   

19.
诗歌产生之初,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诗歌是为音乐和舞蹈服务的,因此它的音乐美特征十分显著。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诗歌逐步从音乐中分离出来,诗歌的音乐美特征也开始逐渐丧失:诗歌脱离音乐而独立,独立的诗歌要具备审美价值,仍需音乐为其服务;从齐、梁时期的"声律说"到唐代律诗,诗歌虽然保持着音乐美特征,但是音乐的作用始终是处于边缘地带;而随着宋诗的发展,诗歌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凸显,使得诗歌音乐美特征进一步丧失。  相似文献   

20.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