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反思与元(Meta-) 1·1 哲学的新教条分析与诠释是现代哲学的两个教条。语言的逻辑分析可以用逻辑形式清楚显示语句的真正意义,但论述方式的改进并不意味着思想的实质推进。逻辑改写如果足够忠实则所获结果无非是新形式中的旧材料。分析至多表明(1)什么是有意义的语句和(2)什么是一个语句的逻辑意义,但无法表明(3)什么是有意义的思想和(4)什么是一个观念的证明。显然,错误观念也可被恰当地表述,如果要对观  相似文献   

2.
我们讲的西方科学哲学是指西方现代存在的哲学中的某些思潮或派别。首先就其对象和范围来看,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领域当中的哲学问题及有关科学的哲学问题,主要是认识论的问题,是知识范围里的问题。比如,科学是什么?或者说,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什么?科学发现的规律是什么?科学理论的结构是什么?科学理论检验的根据是什么?科学的目的或社会作用是什么?等等。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进化论转向”——再论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3年 ,我在《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以往的西方哲学经历了四次危机 ,前三次危机都迎来了下一阶段的哲学发展 ,但从 1 9世纪末开始的第四次哲学危机至今还没有找到发展的出路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可被视为摆脱危机而作出的一种努力 ,但始终笼罩在哲学危机的阴影之中。我曾乐观地预言 :“西方哲学将沿着跨学科、跨文化的大哲学的方向 ,最终将摆脱纯哲学带来的危机 ,这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赵敦华 ,第 2 86页 )这一结论引出更深入的问题 :哲学可以与哪些学科交叉 ?在哪些方面进行跨文化研究 ?哲学…  相似文献   

4.
语句(sentence)是语义的基本单位,语词只有在语句语境中才能获得意义。这是弗雷格(G.Frege)的一个著名观点。(Frege,1884,p.140)可见,语句在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或语义理论中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然而,语句是什么,它的涵义和指称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50年代,逻辑经验主义被尊奉为正统的科学哲学,而今其影响已衰微.什么东西使它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呢?预设前提.逻辑经验主义纲领的核心就是,通过理论-观察的区分来说明“理论术语”是如何以“现察术语”为基础并得到解释的.理论-观察的区分在逻辑经验主义纲领中具有三种哲学功能:(1)充当意义标准:一切有意义的概念或术语都是从经验中获得意义的;(2)充当评价标准:一切有意义的命题或陈述都要参照经验来判断其真与伪、可接受性与不可接受性;(3)充当选择标准:一种“中性的观察”就为比较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提供了共同的基础,依据这种比较选择本身才是可能的.这三种哲学功能都以一种“意义不变性条件”为前提,即假  相似文献   

6.
怀疑论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世界能知道什么?我们何以能够思考和谈论它?这两个大问题决定了哲学的两个主要领域。知识论讨论认识问题:什么是知识?我们能够知道多少?我们能确定什么?我们的信念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证实?逻辑或语言哲学致力探讨意义问题:我们或我们的言语所意谓的是什么?我们如何指称外在世界的事物?我们通过什么推论过程才能合理地从一个陈述过渡到另一个陈述? 在盎格鲁-撒克逊哲学家中,逻辑现在经常被认为是哲学的最基本的部分。意义问题被赋予某种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的显学之一,现象学在其演进过程中经历了诸种变化,也受到不同形式的关注。然而,从理论上看,现象学的哲学内涵是什么?它究竟试图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何种哲学的目标?相对于现代其他哲学流派或以往的哲学体系而言,其哲学进路的独特性体现在何处?对这些问题,今天似乎仍然需要思考。罗蒂曾就此表达过如下看法: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在哲学上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罗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在许多重要问题上都产生意见分歧,例如:语言意义是什么?意义在哪里?意义和理解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分歧表明基本哲学观点是对立的。但在各种对立观点中间,根本的对立是什么?哲学家对此又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明显的对立如:实在论的直值条件语义学和反实在论的意向主义(intentionalism)、复现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ism)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活跃在科学哲学阵地上的结构主义流派已崭露头角,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它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集合论谓词下定义的方法把科学理论形式化。结构主义提出用莱姆塞-史尼德语句形式来陈述理论的经验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传统科学哲学在观察陈述和理论陈述问题上所带来的认识论困境。结构主义对当代科学哲学的重要贡献在于用静态的形式化结构处理科学理论动态发展的思想,至少在五个方面优于传统的陈述观:(1)用它可以毫不费劲地引入一个对  相似文献   

10.
龙中华易学10卷6期1989.8周易与怀特海之间(十一—十三)—场有哲学 的时代意义唐力权哲学与文化16卷8一10 期1989.8一10易经中的宇宙结构思想与第五代人工智慧电脑知识 系统(一—三)李霜青中华易学10卷 5一7期1989。7一9周易“易一象”符号系统与太极(一一一三)张 肇祺中华易学10卷7期—9期1989.9一 ll儒家哲学与中国文化李文妮孔孟月刊27卷n 期1989.7儒家精神哲学及其发展提要蒙培元鹅湖月刊 15卷7期2990.1儒家思想的演变(上、下)傅佩荣哲学与文化 16卷。一10期2959.9一10谈孺门淡薄的思想背景杨儒宾中国文化月刊 1 17期1989。7社会变迁中…  相似文献   

11.
李小娟 《哲学动态》2002,(12):39-42
跨进 2 1世纪 ,中国文化哲学在深化理论问题研究的同时 ,其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开始从零散走向系统与自觉。涌现出一批直接以文化哲学为研究论题的成果 ,其中包括一些比较厚重的文化哲学论著 ,比如衣俊卿的《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 (云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8月版 ) ,洪晓楠的《文化哲学思潮简论》 (上海三联书店 2 0 0 0年版 )等。同上个世纪末的文化哲学研究成果相比 ,新世纪开端的文化哲学研究特点如下 :一、对文化哲学本身的自觉反思1 关于文化哲学的定位和形态把文化哲学界定为新世纪的一种新的哲学范…  相似文献   

12.
医学哲学是什么?它不同于医学与哲学和医学中的哲学吗?在哲学探究的领域中它的合适地位是什么?它考察什么类型的问题?它如何区别于科学哲学或其他有助于医学的学科?它对医学作出了哪些医学本身不能作出的贡献? 如果医学哲学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实体,它就得至少满足两个标准:首先,其论题医学本身应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不只是有助于它的那些学科的总和;第二,医学哲学应该从没有包含于其主题亦即医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     
有两个问题曾困扰过几乎所有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这两个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什么?”“那是关于什么的知识?”关于这两个问题的争论甚至至今仍在继续。但以后科学的发展已对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19世纪末以前,科学的成就似乎已证明,作为科学基础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被用来整理科学研究与科学理论的逻辑演绎方法,乃是行之有效的。很多人看来,科学成就已解决了认识论问题,即找到了通向客观认识的途径,并由此回  相似文献   

14.
当代哲学家们围绕含混性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有许多的理论被相继提出和改进。这些理论相互竞争、彼此批评,我们却很难看出它们是否是关于相同现象的理论,而且坚守不同理论的哲学家实际上关于含混性问题有很少共识。本文借鉴苏珊·哈克的逻辑哲学思想,通过区分不同层次的含混性问题,分析各种含混性理论的动机、关切点和优劣,进而提供把握含混性问题及相关理论的一种整体视角。从逻辑哲学的观点看:(1)三值理论和模糊理论通过发明新的非经典逻辑系统来处理含混性问题;(2)超赋值论和次赋值论通过发明新的赋值语义学来解决含混性问题;(3)认知主义和语境主义通过添加"辅助假设"来维护和保留经典逻辑及其语义学;(4)表征主义和本体论的含混性主要关心含混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含混性的逻辑。每种理论或多或少地包含逻辑、语言、认知和形而上学成分,分别强调含混性问题的不同方面。本文在最后指出自然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含混性的本性,并通过论证自然类的含混性来辩护本体论的含混性,主张含混性不仅仅是语言的和认知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世界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逻辑的范围     
科学的范围是科学哲学的问题:哪些知识领域(或“知识”)可以视为科学呢?例如,应将炼金术、占星术、社会学或者心理学视为真正的科学吗?凭什么来包括或排除一个给定的研究领域?类似地,逻辑的范围是逻辑哲学的问题,因此逻辑哲学的范围问题也是逻辑哲学问题,它包括:逻辑是什么?哪些形式系统是逻辑系统?是什么使得它们如此?  相似文献   

16.
目前,哲学受到冷淡.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哲学沉寂的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的哲学没有形成与自己的新时代相匹配的理论高峰.19世纪有自己的哲学高峰,那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个时代的哲学高峰,需具备三个条件:(1)整合那个时代的科技精华;(2)映现那个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3)满足人们对宇宙人生的理论渴望,因而能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方面发挥价值导向作用.19世纪中叶诞生的唯物史观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它把蒸汽时代的哲学理论发挥到了最高水平.但20世纪以来的东西方哲学,都未能形成整合当代科技成就、映现当代文明的新的哲学高峰.由于哲学落后于时代,因而遭人冷淡.  相似文献   

17.
价值论如何"改变"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价值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尽管价值是人们生活、实践、创造的一个基本维度 ,人类关于具体价值 (如善、美、功利、正义、自由等 )的理论探讨也悠长久远 ,但是 ,哲学意义上的一般价值论却只有短短 10 0多年的历史。人们公认 ,自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洛采、文德尔班等人将价值问题 (而不是实在问题 )视为哲学的首要问题 ,并试图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始 ,一般价值论在哲学中的地位才日渐确立。在现代社会价值问题凸显、价值冲突日益普遍且尖锐化的同时 ,随着新康德主义 (弗莱堡学派 )、实用主义、现象学、以及科学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第9届维特根斯坦国际专题讨论会的主题是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或译心智哲学)和心理学哲学。详细地讨论过的问题包括:心身问题、心灵哲学的传统问题和心理学哲学。 1.心身问题什么是心身问题?“心灵”(mind)一词有多种非常不同的用法,这一事实导致了现代讨论中的某种混乱。对这个词,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出五种不同的用法,因此心身问题至少有五种意义。 (1)我们可以象笛卡儿使用“mens”一词那样使用“心灵”一词,让它指称具有心理属性的东西,亦即指称那种能思想,能感知,能相信和能欲求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是用“心灵”这个词意指“人”这个词所意指的东西,因而该词表示的就是你和我这样一些实  相似文献   

19.
与理论优位的传统科学哲学相比,科学实践哲学是实践优位的哲学。作为实践优位的哲学,科学实践概念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人可能产生疑问,这种哲学在什么方面对实践概念的认识作出了更为突出的贡献呢?一、科学实践概念:对传统的理论优位的批判传统科学观通常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理论与实践通常是对立的,并且这种对立常常被普通哲学强调科学理论是科学知识中最重要最深远的东西而加强。第二,理论优于实践;实验受到理论支配和指引,实验是为理论服务的。传统科学观还几乎完全忽视了实验室实践的作用:这种作用至多在生产科学知识的发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重大挑战。在经历了 2 0世纪末一系列重大事件 :苏东剧变、后工业社会的洗礼、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和后现代的冲击之后 ,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它的哲学世界观还能够被指认为“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旗帜” (萨特语 )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 ,在于它的时代性 ,即它善于将理论之根深植于自己时代的问题谱系或时空结构中 ,适时而深刻地反思时代性 ,正确指认时代本质 ,及时解答时代问题 ,拓展时代视野 ,总体把握时代方向 ,从而“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 2 1世纪 ,人类将进入一个新全球化时代。新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