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于孙子及其兵法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成为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共同的热点课题。然而,全面、系统地评述孙子及其兵法的专著却不多见。最近读到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善群先生的新著《孙子评传》不觉耳目为之一新。《孙子评传》评述的是孙武、孙膑和司马穰苴的生平事  相似文献   

2.
孙子“知彼”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知彼”思想颜晓峰一、彼难知《孙子》中曾两次提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都把"知彼"列在首位。这样排列不是随意的,反映了孙子的军事认识论思想。把知彼摆在知己之前,既点明了在军事斗争中"知彼"的重要性质,也道出了在军事认识中"知彼"的困难程度。正因...  相似文献   

3.
《孙子》谈“兵”于敬民《孙子兵法》主旨为谈兵论战,故"兵"字在书中出现较多,计句数六十之多。"兵"字在各篇句中含义及其替代词,因所论问题及场所不同而有所区别。细揣之,则可发现孙子在遣词用句方面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一、《孙子兵法》中"兵"字的几种含义1、...  相似文献   

4.
《孙子十家注》考辨(续)谢祥皓四、关于孙星衍《孙子十家注》(一)孙星衍《序》与华以《叙录》究竟说明了什么?时至清代,对《十家注孙子》用力最大,而且也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就是孙星衍所刊《孙子十家注》了。其书最初刊于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封面题曰...  相似文献   

5.
《孙子十家注》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十家注》考辨谢祥皓《孙子十家注》,又称《十家孙子会注》、《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孙子注解》、《孙子集注》等,它汇集了自魏武帝曹操至宋代梅尧臣等十一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如果连同郑友贤的《十注遗说》,则包括了十二家注释者的见解。一则由于这些注解出...  相似文献   

6.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读《王弼评传》童梓数年前,读《中国文化的清流》,即为作者──一王晓毅先生的好学深思,锐意求新而一击三叹。今日,他的新作《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杜,1996年2月版)又摆上了我的书案。书名虽日《王弼评传》,实际内容则是涵盖着整个...  相似文献   

7.
孙子学海一轻舟──评介《孙子学文献提要》王联斌由军军科学烷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于汝波主编,皮明勇和李德源副主编的《孙子学文献提要》,近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孙子学文献研究中的一项重大成果。《提要》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科研...  相似文献   

8.
顾福棠以文人身份注解《孙子》,专注于旧注是否契合孙子"经旨"的评判标准,基本上秉持前代"我注六经"的孙子研究理路,使《孙子集解》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前代《孙子》研究传统。顾福棠也频繁征引近代西方军事理论与战例,以此论证孙子思想的正确性,并以近代学者的眼光重新审视孙子的战争观及战略战术思想。《孙子集解》是顾氏摆脱传统集解类兵书撰著套路、融合东西方军事思想的一次粗浅尝试,彰显了作者与清代中期学者完全不同的诠释旨趣。  相似文献   

9.
《孙子》是兵家传世至今的第一部兵经,它的深刻的军事思想,不仅示人以致胜之道,而且蕴含深刻的哲理。军事家们视《孙子》为“兵家必备”、“兵家必读”,哲学家们认为,《孙子》是一部杰出的军事哲学名著。本文试从《孙子》的价值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探讨其军事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谈兵法与经营之一路若华孙武在《孙子兵法》(简称《孙子》一书中,用简洁的语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概括出一个唯物主义的普遍规律。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前无古人的,它是《孙子》的精华。《孙子·用间》篇指出:"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始玄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王晓毅《王弼评传》高晨阳(山东大学哲学系250100王晓毅先生的近作《王弼评传》,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中国文化的清流》,后对魏晋玄学研究的又一力作。在《清流》的基础上,《评传》对正始玄学形成的“社会动因”作了更...  相似文献   

12.
一、注重思想阐发的王凌注《孙子》《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兵法一卷,魏武、王凌集解。”此书已佚。王凌死于嘉平三年(252),其成书当在此前。《通志·艺文略》亦有著录,似此书在南宋初尚存。此书内容大体如何?曹注《孙子》内容已众所周知,王凌注《孙子》则所知者甚少,今据所见资料试做一粗略勾勒。孙星衍《孙子十家注序》说:疑《通典》“用曹公、王凌、孟氏诸古人注,故有‘王子曰’,即凌也。”笔者为此查阅了《通典》,发现其所引“王子”注虽如凤毛麟角,但仍可看出其注文较为通俗、注重思想阐发、善用比喻、语言也较洗…  相似文献   

13.
管子和孙子的兵学思想是齐鲁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体现于《管子》和《孙子》书中。由于二人所处地位和历史环境不同,导致二者兵学思想在有很多共同点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主要差别在于:管子战略论述取向为强国称霸,孙子战略论述取向为全胜保民;《管子》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统帅之学",《孙子》一书主要内容是论述"为将之道"。在战争几个重大要素上管子和孙子也存在若干差别。  相似文献   

14.
金景芳先生说:“《孙子》十三篇之作,毋宁说就是以‘将’为对象来作的。”(金景芳《<孙子>十三篇略说》《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将”虽只是军事领域的领导者,但就其作为军队这样一个典型社会组织的领导者而言,孙子的将帅观也必然对于社会其它各领域的领导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仅就孙子所述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系统试作剖析。  相似文献   

15.
晁罡 《现代哲学》2003,(4):85-91
《十一家注孙子》汇集了自魏武帝曹操至北宋张预等11家对于《孙子》的注解。关于治国之道,孙子与儒家的思想多有相通之处,同时又各有侧重、各有特点。11位注家在注释《孙子》过程中,既阐发了孙子的原意,又融合了诸多儒家的思想观念,体现出“以儒释兵”、“兵儒整合”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虽早已有之,但《十一家注孙子》的形成无疑又加强了这种倾向,它对历史上儒兵家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这部充溢着智慧神光的“兵学圣典”已被视为“企业最优秀的教科书”,探寻这部圣典中的精髓思想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借鉴是一项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工作。近读新千年元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青年学者程美秀同志撰写的《孙子“十胜”思想与现代企业制胜》一书,得知这项工作的确有人在踏实地做,在认真地做,在默默无闻地做。  相似文献   

17.
刘秀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其长期的经国治军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并形成了柔武制胜的军事思想特色。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刘秀柔武思想对《孙子》兵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宽仁恤民,注重教化,发展了《孙子》的道胜思想;远交近攻,不战屈人,完美诠释《孙子》的全胜思想;以智克力,以谋胜敌,灵活运用《孙子》战术思想;"文吏典军","泛爱容众",补充完善《孙子》治军思想。  相似文献   

18.
《孙子》,也叫《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编写的。近代,《孙子》一书流传国外,已经有英、法、德、日、俄、捷各种文字的译本。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发明,诸如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作为“硬科学”而促进世界近代文明,没有火药就不能摧毁封建割据,也就不能有近代的资产阶级集权,没有指南针就不能发现新大陆,没有印刷术就不能有近代的文化传播,而《孙子兵法》则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它以“软科学”的形式影响着世界。现在,日本和美国正在出现一股研究《孙子兵法》的热潮,把《孙子兵法》的原理贯穿到各个行业中去。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所  相似文献   

19.
《孙子学刊》系由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该刊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本着求真、求实、求  相似文献   

20.
正广饶县位于黄河入海口东营市的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孙武的故里,其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名著,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早已蜚声中外,名扬古今。孙子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下了根,我们带领学生们,深入开展了对孙子文化的探究,从孙子文化的审美意识和内涵着手,将孙子文化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架起了美术与地方历史文化学习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