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澂  肖永明 《世界哲学》2009,(1):120-133
《二十唯识白话译本》,是现代中国佛学大家吕澂先生对《唯识二十论》的白话翻译本。《唯识二十论》为印度佛学瑜伽行派一系重要论师世亲所撰,主要从设难辩驳的角度建立唯识学的思想基础。此论玄奘法师译本文义深邃,索解困难,吕澂先生对其进行逐句白话译述,以便于学人读解。吕先生译述的抄录本,上面有吕先生的亲自校改,只是先生生前并未予以公开发表。这次加以整理,借《世界哲学》篇幅发表,以供同好。《译本》底稿内容只有白话译文,没有配以《唯识二十论》原文,而且白话译文也只有“点顿”式断句。这次整理,依据吕激先生主持编校的《藏要》所收《唯识二十论》,将原文分段列入白话译本中,分别以【原文】及【语译】标出,并将原文、白话译文一并标以相应的新式标点,以利读者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2.
慧仁 《法音》2003,(3):19-24
近年来有人对玄奘大师《唯识三十颂》的翻译提出质疑,认为大师在几处重要概念的翻译上不符梵文原义,由此造成整个文本在唯识基本原理上有违原义。由于此论在玄奘唯识学中极其重要,故似有对整个玄奘唯识思想产生怀疑之架势。目前这种意见声势日盛,笔者认为极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认真探讨。《唯识三十颂》由印度唯识学派创始人之一世亲菩萨(公元四至五世纪)晚年所作,是其唯识思想的一个总结性论著。世亲菩萨本人未及对此论作疏释即逝世,后人争相注释,著名者有十大论师。此论对当时印度唯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来中国后…  相似文献   

3.
周贵华 《法音》2005,(12):10-19
一、无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的发展简述无为依唯识学[1]是在瑜伽行派根本唯识学发展时期由弥勒、世亲的著述(如《究竟一乘宝性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佛性论》等)提出的,与《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等提出的有为依唯识学构成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两支。“无为依唯识”作为一个概念描述范型,可以看成是用“无为依”对“唯识”的一个限定。“无为依”意为,无为法心性真如是一切法(万有)之根本所依,这主要从本体论意义上而言。“唯识”则指一切法的唯心(识)性,以及一切法以心为因而缘起,主要从识境论以及缘起论(…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6,(5)
正"因果俱时"是唯识学的特色理论,在《成唯识论》和《摄大乘论》等经典中有相关表述,为之前的佛教学说所不具备。《成唯识论》共十卷,为护法等造,唐代玄奘翻译。又称《唯识论》、《净唯识论》,其为《唯识三十论颂》的注释书,是法相宗所依据的重要论书之一。世亲作《唯识三十论颂》之后,以护法为主的唯识十大论师,对《唯识三十论颂》各作  相似文献   

5.
五、评空有得失《唯识学概论》第一稿云:“《阿含》等唯被小机,小乘之学,发展先于大乘,持论虽纷,通执法有。其后龙猛菩萨兴于南天竺,造《大智度》等论,宣说法空,是为大乘。其弟子提婆菩萨造《百论》等,宏阐旨要,然末流沉空,将资矫正。北天竺有无著菩萨者,旁治小教,董理大乘,以其对治空见,世遂目其学为有宗,即法相宗,而区龙树、提婆之学为空宗,即法性宗。自是大乘乃分为二。无著造《摄大乘论》授世亲,于法相中独提一品以谈,即唯识学也。世亲既为作释,更造《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三十颂》乃世亲晚  相似文献   

6.
1938年,韩穆敦在纽黑文出版《唯识二十论》英译本,首次将《唯识二十论》以英译本的形式引进西方。但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于韩穆敦其人关注甚少,对其翻译《唯识二十论》的缘由始末也未有过详尽论述。事实上,韩穆敦及其《唯识二十论》英译本不仅在西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韩氏本人翻译《唯识二十论》的缘起、经过也极具代表性,这与20世纪初期东西方文明之间产生的碰撞,南京地区的中国学者对于唯识论的推崇与复兴,以及他本人作为西方传教士、学者所肩负的传教使命等方面密切相关。韩穆敦所译介的《唯识二十论》,不仅促进了佛教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也堪称20世纪早期美国学界、宗教界与中国佛学界学术交流与对话的一个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7.
七、评所谓世亲护法的唯识论多从数论胜论脱胎而出《新唯识论》第六十六页至六十七页云:“大乘以一心而分为八(自注云:此心本是浑一之全体,故曰一心,而大乘乃分之为八),每一识又非单纯,乃为心、心所组合而成。大乘建立种子为识因缘(自注云:利子为能生识之因缘,识即是种子所生之果),无著造《摄论》授世亲,明种子有六义。第四曰决定,第六日引自果。世亲释云:言决定者,谓此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切,一切得生(自注云:意云,非一切种子各各能遍生一切法)。从此物  相似文献   

8.
袁宏禹 《法音》2020,(1):8-14
法相唯识学,源于4世纪左右印度无著、世亲开创的大乘瑜伽行派。南北朝时期,唯识学传入中土并形成了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唐代玄奘以护法系唯识学为中心开创了唯识宗。然而传承不久,因为印度纯粹唯识学高度的思辨性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等诸多因素,唯识宗很快就衰微了。会昌法难中,唯识学典籍多有散佚:因论疏失传、法脉中断,宋以后提倡法相唯识渐少。  相似文献   

9.
桑雨 《中国哲学史》2021,(2):109-116
熊十力1926年出版的《唯识学概论》与他稍后创作的《唯识论》之间经历了一个由两层体用到单层体用、由体用无实质联系到体用不二的思想转变.正是基于这样的转变,他的体用哲学体系才最终在三十年代初得以确立.然而,由于这两部著作在内容与结构上的相似性,后者很容易被误认为仅仅是前者的修改版,而二者在体用观点上的区别常常被忽略.本文...  相似文献   

10.
佛陀涅槃后九百年左右(即公元四、五世纪之间),北印度犍陀罗国有无着和世亲,他们是同胞兄弟。无着和世亲虽出生在婆罗门家庭,但是他们都信仰佛教,同在小乘有部出家。无着先是修习小乘空观,有所证悟,但犹以为未足,后经弥勒菩萨的指示而改信大乘,修习大乘空观。那时,弥勒应无着之请,在中天竺阿瑜遮国瑜遮那讲堂,宣讲《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辨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金刚般若论》这五部论,后两部是属于释经的论。五部论皆为弥勒所说,故称为弥勒五论,内容为弘传法相唯识等大乘法门,在印度称为瑜伽宗,又称  相似文献   

11.
胡晓光 《法音》2004,(2):9-16
何为唯识?唯识者是“只有识”和“不离识”的统一。从存在意义上讲,唯识就是只有识。从认识意义上讲,唯识就是不离识。据《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能生器世间故,又即此识亦是一切有情互相生起根本,一切  相似文献   

12.
<正> 船山重视法相唯识学,近人时有发明。熊十力先生说,他早岁十分崇拜船山学问,后读佛典,“始知船山甚浅。然考船山遗书目录,有《相宗络要》、《八识规矩赞》二书,自邓显鹤、曾国藩之伦,皆莫为之刊行。诸为船山作传者,亦置弗道。吾臆船山晚年或于佛学有所窥,陋儒或讳其书不传,未可知耳。”(《新唯识论·心书》)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中也说:“尤可注意者,遗书目录中有《相宗络索》及《三藏法师八识规矩论赞》二书。在彼时以儒者而知治唯识学,可不谓豪杰之士耶!”船山对法相唯识学如何理解?法相唯识学与船山哲学有何关系?船山于佛学研究为何独着意于法相唯识学?本文试作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肖永明 《法音》2000,(11):15-20
唯识学,自玄奘大师不惜身命赴印承传流布中土以后,经窥基大师百部论疏广为阐释,曾作为一大宗派而盛极一时。然而宋元以后,唯识学在中国又几乎成了绝学。迨至晚清,杨仁山居士创金陵刻经处,通过南条文雄从日本寻回久已绝迹于中国的唯识学、因明学经典,广为刊布流通,近代学人又得以重温唯识要典。又经章太炎、欧阳竟无等大师的竭力阐扬,唯识学得以绝处逢生,并且蔚为大观,成为显学,甚至成为了对近现代社会文化思潮产生深刻影响的传统思想资源。然而,到了曾师事欧阳竟无专攻唯识学的熊十力作《新唯识论》,竟至于有论者因此而认为“…  相似文献   

14.
梵本《唯识三十颂》汉译问题试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白慧 《法音》2006,(2):15-17
近日重温了《唯识三十颂》的梵语原文和玄奘法师的汉语译文,同时也认真选读了《成唯识论》,做了一些研究,自觉有几点新知和收获。特别是对玄奘法师的《唯识三十颂》译文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加深了理解和确认,这在不小程度上使我自己能够澄清和解决有关玄奘法师《唯识三十颂》译文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一、梵语“vij`apti”一词的解释记得不久前有学者对《唯识三十颂》梵本原文中“vij`apti”一词出现在梵本《唯识三十颂》的第2、3、17、25、26、27六个颂里,其中除第2、3两个颂外,其余四个颂的vij`apti(识)是与mqtra(唯)组成一个复合名词“vij…  相似文献   

15.
谭苑芳 《现代哲学》2011,(3):99-104
对语词与事物关联的探讨,在古代印度哲学中付诸阙如,这成为早期佛教语言思想的基本语境。从部派佛教走向般若经类思想的过程中,语义的实体性被消解,中观的假名论开始成为佛教语言哲学的主流。在中观的名论与唯识的存有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野。唯识由"空"、"无我"等命题,尤其是对阿赖耶识的性质、内涵的界说,开出了一条引导语言走向自我消解,从而在本体层面上转向存有论的语言思想途径。中观与唯识是两种至今仍有巨大影响的佛教学说,而在名实之辨上,唯识表现出了比中观更为丰富、缜密的思维逻辑,主要包括本体论的觉性和存有概念的缘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黄敏 《现代哲学》2017,(4):140-147
《新唯识论》问世后即饱受争议,熊十力与内学院诸君曾为此多番辩难。通过回顾双方几次正面交锋的情况,可知熊十力对唯识学的一些关键性概念的理解是有意误读,而刘定权对熊十力的批评多为意气之辩,吕澂则意在借批评《新唯识论》抨击整个如来藏佛教宗派,只有王恩洋对《新唯识论》的回应是立足《新唯识论》义理本身而发。实际上,《新唯识论》之争在佛教内部是唯识学与如来藏学之争的延续,而内学院诸君与熊十力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双方儒佛立场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唯识比量是在《因明大疏》里释"世间相违"而出现的。它是应用因明规则进行的一个佛学论证例子,从"世间相违"看,此论证归属于"学者世间"讨论的范围,不犯"世间相违"错误。窥基通过此例在讨论宗、因、喻规则及唯识比量的合规则性时,提出了自比量、他比量、共比量三种比量及其各自规则,这是对《正理门论》"为自比量"和"悟他比量"的一个发展。窥基称唯识比量是共比量,是对"敌者"有所指的,此"敌者"必为"因法"的接受者。唯识比量归属于因明而不同于佛学理论,是因为通过它来讨论因明规则的;因明不是西方逻辑,是因为因明的"极成"等规则不同于西方演绎逻辑的形式规则。  相似文献   

18.
济群 《法音》1990,(10)
济群法师的《唯识学上的唯识义》,辨明唯识学上的唯心义与通常所说唯心主义的差异,并从经教、理论、实践、譬喻、辩难等多方面诠显唯识义理.唯识学精深细密,向称难治,希望读者读后能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19.
唐思鹏 《法音》2003,(9):10-19
二、无著时代唯识学的再出现与再建立唯识学虽出自佛陀所说的根本圣典———方广诸经,但真正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成为印度佛教思想的主流,则是在佛陀灭度后一千年左右,由慈氏、无著、世亲三位菩萨的大力推阐和弘扬才得以实现,这中间既经过了部派佛教时代,也经过了中观学派时代。(一)部派佛教的出现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在佛陀灭度后大约一百年左右(公元前370年前后),因大天比丘提出“五事”,后称“大天五事”,便酿成教团之争,遂致分裂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大天比丘是印度佛教大众部的始祖,“五事”是指大天在教义上的五种主张。依《异部宗轮…  相似文献   

20.
曲世宇 《法音》2003,(5):34-37
《俱舍论》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是印度世亲菩萨所著。世亲菩萨最初是从一切有部出家,学习《大毗婆沙》等小乘部派佛学,因此常以小乘驳难大乘。后来吸收了一些经部的知见,对小乘就略觉不甚满意,从其所著小乘佛学代表作《俱舍论》中即可略窥端倪。适逢世亲菩萨的哥哥无著菩萨示以《十地经》和《无尽意菩萨所说经》,遂回小向大,转弘大乘。世亲菩萨一生著作颇丰,其中小乘论五百部、大乘论五百部,人称千部论主。本论是其代表作之一,它是佛法知识的宝库,是学习佛法的必读之书。关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界六道、生死流转及还灭等方面的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