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国的工商业论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齐国的工商业是齐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齐国发达的工商业主要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当时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发达的丝织业是齐国工商业的杰出代表,《管子》则是齐国工商业的理论结晶。而古都临淄则是齐国工商业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管子》书反映的商品经济意识钩探王京龙大量的资料足以证明,先秦时期的齐国具有十分发达的工商业。齐国工商业的发达,反过来说明了先秦齐国的统治者们较早的注意到了商品经济问题.《管子》书是经春秋、战国,甚或更晚些时候形成的关于齐国的治国方略论集,书中集中反...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统计数字显示,一位普通医生,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他每天所诊治的病人中,至少有10%是失眠症或者与失眠有关的病症,这个数字说明,在工商业发达的大都市,失眠是个发病率较高的都市病。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持精神旺盛,促进身体健康,消除心理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因素与齐文化王健读过先秦文献的人,都会对繁华如梦的商城齐都─-临淄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确,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工商业最发达,这已是人们公认的事实。其发展形态有如下特点;一是拥有地理优势,依山滨海,鱼盐矿业资源丰富;二是商品经济早启,渊源深厚。一般...  相似文献   

5.
论《管子》的工商业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管子》的工商业思想宋玉顺《管子》工商业思想,是《管子》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管仲工商业思想的继承和阐发;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管子》工商业思想,既体现开放发展,又注重务实管理.是当时较为全面的经济思想。今天深入探讨之,有...  相似文献   

6.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广告事业发展与整个国家经济状况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建国初,政府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工作,把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大量分散私营广告社,合并成一些较具规模的广告社,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广告业开展了一些活动。  相似文献   

7.
《管子》农工商关系的国家宏观调控论朱松美《管子》中国家对农工商业的宏观调控理论通贯全书,且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管子》认为:农业和工商业是国家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其地位均不容忽视.但是,三者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特性:农业投入大,获利少,发展慢;工商业则投...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中国古代构造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称为缘象比附,并将缘象比附的种类分 理为数字比附、秩序比附、时空比附、属性比附、符号比附和异象比附。作者认为,由于工商业的不 够发达,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始思维的“互渗律”在古代中国没有完全消失,而是通过缘象比附的 思维方式继续延续。作者也指出了缘象比附对原始思维的超越。 缘象比附是中国科学精神形成的巨大障碍,在今天仍有残存,必须予以清除。  相似文献   

9.
管子相齐,继承齐国工商兴邦的传统,确立了发展工商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很多发展工商业的新理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工商新政策。其中,前所未有的新政数十项:为工商之民"正名",确立其社会地位;建置稳定的工商业区;培育称之为"聚"级的商业市场;构建满足工商交易的货币体系;加强诸侯国外交与商业贸易,举全国之力,派遣八千外交官员分赴各诸侯国,充当商贸使者,扩大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制定工商奖励政策,鼓励各诸侯国商贾通商齐国,等等。管仲自身也试水诸侯国贸易,总结出一系列工商业贸易经验和艺术,形成了揭示工商业规律的思想理论,保存在《管子》"轻重篇"中,是为中国古代原创的工商经济学,助推齐国繁荣兴盛,也深刻影响后世,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些比较通行的逻辑读物在讨论相容的选言判断时,举出毛泽东同志《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的下列语句为例: ①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地是收取地租,此外或兼放债,或兼雇工,或兼营工商业。(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形式逻辑》修订本第9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普通逻辑》一九八二年版第76  相似文献   

11.
个体工商业是指生产资料个人占有,依靠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从事商业、家庭工业、家庭手工业、修理服务业、运输业等)获得生活来源的个体劳动者。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我们把个休工商户视同于资本主义而加以限制,个体工商户濒于绝迹。一九八二年,我国宪法载明个体经济是国营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以后,个体工商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九八五年,南通市有证个体工商户126286户,从业人数172170人,比一九七八年分别增加93%和116%。 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未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在一些商品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不发展的落后国家中取得胜利,这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生产全面社会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过程中的结果。一方面,社会主义在一些落后国家中获得胜利,是资本主义临近末  相似文献   

13.
在不发达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依托该区域的地域性文化。目前,城市景观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景观不仅要用形式表达,更需要用独特的历史文化来表达。地域文化是区别不同地域的关键,受自然地域及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及乡镇的分布特征复杂多变,产生了不同的景观,这种区域性的景观标志着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相辅相成,形成独特文脉和特色人文的景观。热贡地区,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该区域拥有多民族和谐共存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大自然创造的独特自然风貌。通过对热贡地区聚落分布的原因及特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区域独特的自然风貌、宗教文化及民风民俗对县域、城镇、乡镇、村庄等范围的聚落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旅游型城镇已成为国内旅游的关注亮点。塑造良好的城镇视觉形象已经成为了热点话题,对于旅游型城镇文化创意产品视觉形象的设计也将越发受到重视。构建旅游型城镇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形象,加强对旅游型城镇文化创意产品的视觉形象设计成为发展和宣传城镇旅游的一个新渠道。  相似文献   

15.
文化遗产是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重要资源优势,而借由艺术的路径能够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切实做好区域景观要素的艺术史信息保护与管理,并通过智慧型科技平台将其融入城市文化的展示之中,可以营造出传统遗产价值与现代社会功能互动共荣的公共美学空间,促进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文艺思想和互联网思想的指引下,深入探索"艺术城市"与"智慧城市"的互动机制,创建一系列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技术先进、媒介发达的城市品牌,既是中国特色"美丽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亦是强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以及提升地方政府文化治理能力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6.
叶扬兵 《学海》2002,9(4):198-202
新政时期 ,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政策和措施 ,主要有 :设立各级行政性工商管理机构 ,劝办工商界自治性管理机构———商会 ,以建立较为完整的工商管理体系 ;颁布和实施一系列经济法规 ,规范各类经济活动 ,保障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 ,并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采取参与官股、借给官款 ,给予专利 ,实行税收减免等政策和措施 ,直接扶持工商业的发展 ,采取设立商品陈列馆和举办“赛会”等措施 ,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以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近代安多藏区形成的宗教型城镇成因与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寺院与近代北方的商业市场具有密切联系,是这一类型城镇形成的关键因素,这类城镇的特征是:寺院经济占主导地位、城镇的消费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要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因为城镇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道,同时也是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必经之道。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相对于我国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城镇现代化程度较低,经济明显滞后。因此,民族地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经济,只有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才有可能逐步缩小与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也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 对于宋代的永嘉事功学,一个完全由某一特定地区的学者促成,而其思想却超越地区限制、足以与社会的主流思想相抗衡的学派,应有不同的方式来解释,需要从各种角度来研究,才能完全理解他们在各个层面上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想意义。关于永嘉事功学形成的原因,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认为是南宋的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另有学者据此更进一步从南宋温州地区农工商业的发展予以证明。经济政治,尤其是经济上的发达与功利主义的思想诚有内在的关联,但如因此在两者间简单地划上对应的因果连线就不正确了,因为一种特定的经济与政治环境并不是只能导致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主要标志和内容,把地域文化融入城镇环境设计之中,可以有效避免城镇环境发展的趋同现象,增强环境发展的特色活力。这不仅提升了区域环境的品质,彰显了区域发展的性格和魅力需求,又为创建城镇特色增添了更多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对于构建城镇环境的特色印记、创建鲜明的识别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