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母亲向我诉说她的苦恼:她的儿子都十五六岁了,也算是个大男孩了,其他方面都很优秀,就是太爱粘人。平日里,总是缠着父母;说话时拉着母亲的手,动不动就抱抱母亲,很皮;和同  相似文献   

2.
儿时,母亲常常牵着我的小手。在街上人多的地方,我更是让她牵紧我,生怕她一一松手,我就会立刻丢了似的。只要母亲牵着我的手,那就准会有好吃的、好玩的及热闹的地方去,就有一种安全感,走再黑再险的路也不害怕。记得一天下雨了,母亲一手打伞一手牵着我的手,在过一座长长的小石桥时,因下雨路滑,我差点儿滑进河里,多亏母亲那有力的一牵。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很多人牵过你的手,但再多,也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母亲的手。长大了,手不用母亲牵了,可她的心却仍在时时刻刻地“牵”着我。如今,母亲已经离开我好些年了,我多想让她再牵一一牵我的手啊!  相似文献   

3.
爱的弧线     
马德 《思维与智慧》2003,(11):12-12
母亲胳膊腿疼的毛病,是在生产队担沙的时候落下的。记得我都上小学五年级了,还拿母亲开玩笑。母亲在灶火堂一边烧火,一边说,今天的胳膊疼得厉害,该变天了哦。我便趁势学着电视里天气预报的口气,高声播报:胳膊疼,腿疼,下雨天阴。  相似文献   

4.
关一盏灯     
正离家在外久了,回家就是幸福。与熟悉的饭菜久别重逢,饭后陪父母看看电视,即便是看自己最不喜欢的地方台新闻,也觉得倒是蛮有意思的。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父母睡着了,而房间里的灯还亮着。我蹑手蹑脚地进屋,生怕一不小心发出什么声音惊扰到他们。这时候觉得父母像孩子一样,连灯都不关就睡着了。被子上盖着一本摊开的书,母亲的手露在被子外面,鼻梁上还歪斜地架着眼镜。  相似文献   

5.
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看着这枚泛着光泽的顶针,我又想起了一些往事。从我记事起,母亲的手上就一直戴着这枚顶针,据说那是姥姥送给母亲的陪嫁品。那枚顶针是黄铜做的,环圈有两枚戒指那么宽,里圈刻有细小的梅花图案,外圈布满密密匝匝的小窝点。  相似文献   

6.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泪眼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很不好。从懂事开始到上中学,父亲很少和我说话问及我的学习,我们之间与其说是父子,倒不如说是住在一间房子里的陌路人更为恰当。 中考时,我只考取了一个离家很远的普通高中。面临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他通过关系为我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闪光,朽木放在哪里也都一样!”况且他是从不求人的。母亲  相似文献   

8.
张谦 《天风》2011,(6):60-61
7岁时,父亲因病撇下我们母子6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在父亲弥留之际,他那只苍白枯干的手一直向我伸着,眼睛紧紧地盯着我,嘴一张一合,我吓坏了,躲在母亲身后,无论母亲怎样推我,我都没有走到父亲身边,父亲遗憾地闭上了眼睛。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这阴影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一点地扩散,最终扩散出了一种说不出的伤悲,再没有父亲可依靠了,  相似文献   

9.
很少和父母谈及自己每日都在敲打的文字。偶尔回家小住,也是在电脑前熬夜忙碌不休。母亲总是坚持陪我到凌晨才肯去睡,我听着客厅里电视的声音,几乎小到没有,去洗手间的时候瞥一眼母亲,已经迷迷糊糊地在打着瞌睡,我轻声唤她,她会吓上一跳,而后又揉揉眼睛,看一眼电视屏幕,说:这两个人怎么还没吵完架呢。  相似文献   

10.
正给母亲打电话,似乎感觉母亲的嗓音有些异样,一问才知道母亲感冒了,而且有一段时间了。提早下班回去看母亲,母亲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走,我陪你去医院开点儿药。"我伸手去拉母亲。母亲摇摇头说:"我不想吃药,你爸给我买了药,太苦了。""良药苦口嘛!不苦怎么能有效?"我拿起一包药递给母亲。本来好好的母亲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了:"这药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朱自清给新生上的第一堂课都很特别。他一只手端着的盘子里放着空茶杯,茶杯顶部放着教科书;另一只手拎着一小桶水。朱自清走进教室,把盘子和水桶放在讲台上,向学生们鞠躬。然后,他转过身,在黑板上板书一段苍劲有力的字:学艺,学艺,学而有艺,艺在盘底,盘底茶具,茶具乃器,有器乃容,  相似文献   

12.
心存感激     
翁溯利 《天风》2002,(1):61-61
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上公园游玩。一会儿后,大女儿一脸沮丧地跑来,向母亲抱怨“妈妈,这个鬼地方一点也不好玩,连花上都长刺!”然后,伸出被刺伤的手。稍顷。小女儿蹦蹦跳跳来到母亲面前,神采奕奕地说:“妈妈,这个地方真有意思,连刺上都长着花!”言毕,把身边的一朵玫瑰花指给母亲看。母亲抚着小女儿的头,对大女儿说“你要学你妹妹——能看到刺上的花,而不是只注目于花上的刺。记住:要学会感激!”要学会感激!多么简扼淳朴的一句话,却又多么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13.
一盒假饭票     
那年夏天,我收到一所中专录取通知书的同时,父亲也被稻场上的脱谷机卷去了一只手。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远走高飞,是老实巴交的父亲守着贫瘠的村落抚养我长大的。这突来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秋风萧瑟的下午,一位中年母亲领着一个面目清秀、身形瘦小的男孩走进了我的咨询室。男孩脸色微微泛黄,一对乌黑的大眼睛中略透出一丝不安和局促;一进门便紧紧依偎着母亲,两手还不停地搓着。一旁的母亲则神情黯淡,坐定后便恳切地要求我给男孩进行心理咨询。接着,男孩的母亲向我诉说了儿子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辞职     
正去经理办公室的时候,经理正把腿放在办公桌上,手里端着一份报纸。我说经理。经理头抬也没抬说有事?我说经理我要辞职。经理哗啦就把报纸拍在桌上:"辞职?要是你小子再拿辞职吓唬我,我就让你后悔一辈子。"我赔着笑说这次是真的辞职。经理歪着头说:"要是真心辞职,那我就得陪你演场戏。"  相似文献   

16.
邓灵勇 《天风》2016,(10):34-35
正这几天,读到两则信息。一则是:今年8月初,福建省闽南一村庄77岁的老伯在家中被发现时,已经去世多日。并据报道:一年以来,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却无人知的事件在这个村庄已发生3起。另一则是:著名演员宋丹丹7月底发微博称,因为母亲临终,她放下了工作。她在微博上发出了一组图片,配的文字是:"母亲生命垂危,不知何故,唯有拉着她的手,她才睡得踏实安稳,我便这样拉着,我也踏实安稳。儿子巴图把它拍下来拿给我看,我说:‘有一天你也要这样拉着我昵……'"这条微博发出后在网上引起了热烈反响。"眼泪掉下来  相似文献   

17.
一对年轻夫妻因生活琐事而大动干戈,互不相让,最后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在去法院的头天晚上,丈夫来到父母家,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年迈的父母。父母很吃惊,无论怎样相劝,儿子都漠然地摇头。看来,离婚已成定局。该睡觉了,父亲为母亲舀来了一盆洗脚水。儿子看见,母亲刚要将脚伸进水里,父亲突然用手护住母亲的脚道:“等一下,我看看水烫不烫!”接着,父亲用手摸着盆里的水,一边倒冷水一边用手反复搅拌,证明水温合适时,才将母亲的脚轻轻地放进水里。儿子想起,自打懂事起,都是父亲为母亲舀来洗脚水,每次都让母亲先洗。父亲的谦让和大度使他和母亲从…  相似文献   

18.
回到老家,母亲早已迎在路口。拉过母亲的手,我习惯性地,又略带程式化地问了句:我爹呢?母亲嘴角一扬,笑意盎然:听说你要回家,他非要去刨些红薯让你尝尝鲜。这不,早饭也没吃完,就急着下地了。  相似文献   

19.
正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天天闹着去停车点。这些年,母亲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所以才闹着去停车点接我。我原本打算把母亲接来和我一起住,省得她天天牵肠挂肚。但弟说,我得上班,母亲万一跑出去了怎么办?住在老家,乡里乡亲的都认识,可以帮忙照应着。我一想也是,便依了弟。心想,以后勤往老家跑着点儿就是了。一天,刚要上床歇息,弟打来电话说,母亲找不见了。我赶到老家时,已近零点。村子里的人东跑西钻,夜空里漾满一束束昏黄的手电筒光,一声声纷杂的脚步声、呼唤声、犬吠声,使原本惶恐悲凄的心更加紧  相似文献   

20.
一切都好     
正顺子刚奔进柱子家的院门就高声喊:"大娘,我柱子哥给您捎东西回来了。"柱子娘的脚还没迈出屋门,顺子已进了屋:"大娘,您看,这些东西都是柱子哥给您买的。"顺子把东西放在那张矮旧斑驳的桌子上。柱子娘用粗糙皴裂的手抚摸着那些红红的苹果、金黄的桃罐头、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点心,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