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和指导方针问题,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大纲》的第九、十章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章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大体是: 一、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有什么区别。(第九章第一节) 二、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九章第二、三节) 三、和认识运动规律相一致的逻辑思维方法。(第九章第四节)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第十章第一、二、三节) 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其中,前四个问题(特別是三、四两个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最后一个问题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系统地、深入地开展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对于端正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对于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所不可缺少的世界观基础。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的范围内选择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无神论的世界观,这是党员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对于人民群众,必须把宗教信仰和政治态度区分开来。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信仰问题决不是"私人的事情"。党员放弃辩证唯物主义而信仰宗教,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背离。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才能正确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避免这样那样的偏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党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思想的关系,论述党的指导思想确立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阐明了三个问题: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党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思想的高度统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的基石。考察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弄清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需要明确的一些界限,对于我们深入地了解唯物主义的实质,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这两件大事,摆在全党面前的首要任务是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适应历史的需要,不仅领导全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重大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理论界对此进行过许多论述。但在新时期进一步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一些同志也常有“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难”的感慨。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会以及所属的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组为了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继续深入,讨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三十年来,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经验教训”、“从经济工作看党的思想路线”等问题。在讨论中,逐渐集中到“三十年来,党的思想路线的回颐和分析”这个问题上。讨论中有下列一些意见: 有些同志认为,我党在近二十年中出现如此严重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从理论上看主要是离开本体论,强调认识论;离开唯物论,强调辩证法;并进而引伸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夸大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的突出特点和最大的功绩,在于对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和系统阐述,实现了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肯定了这个理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郑重地确定它为长期指导我们思想和工作的理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1.
[39]……作为世界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的构造、世界的构造做了解答,当然,这种解答不是绝对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最光辉的历史理论的基础,根据它,政治和道德在一定意义上才成为确切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当然指理解得正确的——和一切独断主义格格不入,它处处带来认识论批判主义的清流。  相似文献   

12.
建国40多年来,党和国家关于宗教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我们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和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这是从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直到五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中明文规定和一贯坚持的。在宗教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步作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仍具有一定的群众性、民族性、长期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简称宗教“五性”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任继愈先生: 您好! 我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我自幼笃信佛教,我的亲友中不少人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他们烧香拜佛。后来,在学校里接受了文化科学教育,逐渐认识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奠定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尤其通过学习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又指导我们取得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坚持它的基本原理,并在新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世界观科学,尤其是我们世界观的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作用正在急剧地增长。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工具,党借助于它影响我们的思想意识、引导我们沿着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前进,引导我们和敌对思潮进行斗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是主要的,这是列宁多次强调过的。同时,列宁也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唯物主义的继续,是哲学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彻底运用。列宁在辩证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灵魂这一著名原理中表述了这个思想。我们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是赋予了还是否定了公民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是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都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公民从事研究或创作,宣传自己无神论的主张,也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和国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的规定是统一的,符合全体人民包括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柏林洪堡大学马列主义哲学研究室辩证唯物主义组于1980年11月12日举行了一次题为《辩证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会。室主任F.孔普夫在开幕词中指出,唯物辩证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他举出三个原因,说明必须更积极地研究辩证法所遇到的实际理论问题,这三个原因是:第一、辩证法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政策的科学基础,它使人可以看到本质性的东西,可以把握发展的主要倾向,在观察事物时可以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第二、辩证法所具有的内在的世界观的特性使它自己占据了中心位置,使我们能够认识矛盾中的世界和把握我们时代的革命变化。第三、辩证法作为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基础,其重要性正在增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信仰宗教的人增多和对宗教认识的日益多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共产党员参与宗教活动、与宗教界人士建立密切私人关系的现象逐渐增多.有的党员实际上成为宗教信徒。与此同时.社会上乃至党内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开禁”。允许党员信教,还罗列出党员可以信教的种种理由以及党员信教的诸多“好处”.甚至指责不允许党员信教与宪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相违背。事实上.我们党关于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原则立场是一贯的.从未有过丝毫动摇。这一原则是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应保持清醒认识.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20.
无神论宣传中的两个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意义上的无神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而科学无神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宣传科学无神论的主旨之一,就是要做到从一般意义上的无神论(唯物主义)上升到科学无神论(辩证唯物主义)。无神论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之一泰勒斯就讲,世界的本源是水,这就意味着直接否定了有种神秘莫测的非物质性东西独立存在,倡导出否定有神论的基本格调。后来,经过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一环节,尤其是经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传统、法国启蒙哲学和“百科全书“派、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这些“洗礼“,从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