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内在矛盾及其当代转向高国希始于19—20世纪之交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在其发展中遇到了诸多的内在矛盾。其表现为,一、观念的分离导致了伦理文比的相对主义危机。现代西方伦理学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多种道德观、价值观纷呈并列,表达着多种不同意见。道...  相似文献   

2.
回归共同体主义与拯救德性——现代德性伦理学评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回归共同体主义与拯救德性——现代德性伦理学评介龚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现代西方伦理学以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而三分天下。不过,随着近20年来规范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前两者呈现一种融合的趋势。或者说,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呈现一个此...  相似文献   

3.
元伦理学是 2 0世纪西方伦理学的主脉之一 ,它在现代西方伦理学历史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本文中 ,我们试图通过探讨西方元伦理学审视伦理学基本问题、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以及道德实践问题的基本立场来展现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争论中的环境伦理学:问题与焦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的环境伦理学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伦理学研究在探索环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梳理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念、挖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环境伦理资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成为近些年来应用伦理学领域最引人注目、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应用伦理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伦理学界的一门"显学".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趋势、我国主流伦理学理论发展的相对滞后及社会现实的呼唤是我国应用伦理学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生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是我国应用伦理学发展相对较为充分的三个领域.我国的应用伦理学研究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墨家学说自19世纪被译介到西方以降,其伦理学便备受关注,亦争议不断,百年来墨家伦理学说内涵和意义发生了多次变异和偏离,在西方先后被阐释为宗教想象、功利主义、后果主义,更是引发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汉学界两次旷日持久的大讨论。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跨文化阐释和学术争鸣中,墨家伦理学获得了西方汉学界持续广泛关注,促进了其伦理学经典谱写的生成,也提升了墨家学说乃至先秦哲学在西方哲学话语场的在场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世界伦理学必须寻找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大的国家和地区的伦理学作为研究对象。在目前世界范围内,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伦理学说是世界伦理学的一种类型;而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苏联伦理学则是世界伦理学的另一种类型。因此,通过分析西方伦理学和苏联伦理学的发展,可使我们窥视和把握世界伦理学发展的趋向。20世纪的西方伦理学与苏联、东欧等国的伦理学,本来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发展过程也不同。但是,从突破伦理学仅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说,最近十几年来,它们的发展却呈现出某种一致的趋向,从而表现出世界伦理学发展的共同趋势,以及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发展的某些规律性东西。这一发展趋势概括起来说,就是普遍注意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研究,注意伦理学与具体研究部门或专门科学、技术的交叉研究,以及应用伦理学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和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凸显使得应用伦理学成为这一变革的历史产物。当代伦理学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经历了一个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的分离—理论与现实的再结合的辩证否定过程。这种结合使得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伦理学充分体现了应用伦理学的特性,是伦理文化划时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伦理学研究恢复伊始,学者们的研究大都围绕道德的本质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伦理学研究全面铺开,不仅关于伦理学基本理论取得了诸多成果,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现代西方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研究都成果颇丰,同时,经济伦理、环境伦理、政治伦理等应用伦理研究也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乃至成为伦理学研究的主流。盘点以往三十多年的伦理学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  相似文献   

10.
一从实践伦理学谈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应对诸如社会不公、科技异化、生态恶化等问题的严峻挑战,西方伦理学开始了由兴盛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的转向,诸如生命伦理、生态伦理、消费伦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80年代,伦理学研究恢复伊始,学者们的研究大都围绕道德的本质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伦理学研究全面铺开,不仅关于伦理学基本理论取得了诸多成果,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现代西方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研究都成果颇丰,同时,经济伦理、环境伦理、政治伦理等应用伦理研究也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乃至成为伦理学研究的主流。盘点以往三十多年的伦理学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先是对西方的论著进行评介,随后展开独立的理论建构.因为"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是一个全新的伦理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及其理论内容的认识还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导致了对环境伦理学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的争论.这种争论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万俊人同志近年著作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证自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西方伦理学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发展脉络的学术专著。它揭示了现代西方伦理学的理论传统,历史转换和一般特征,并对现代西方伦理学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文化背景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与描述。其文笔清新、分析透彻,材料丰富、深入浅出,不仅精细富实、凝重洗炼。而且自成一家,别开生面,是一部熔历史与理论于一炉,集叙评与论证于一体的史论结合、史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西方伦理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中,元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是与现代人本主义伦理学和宗教伦理学平行展示着的三大理论走向之一。鉴于它自身特有的学院式理论色彩和高度的逻辑技术性,往往为我国伦理学界视为缺乏实际意义的学究(或经院)派理论,至今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然而,它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对伦理学理论本身的建构、特别是对伦理学本身科学性地位的求证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已经开始触动欧洲大陆以人本主义思维见长的许多哲学伦理学学派,而且也因其在英美学术界所享有特殊地位而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对于这样一种被誉之为“20世纪(西方)伦理学革命”的伦理学理论,我们的疏忽和轻视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相似文献   

15.
略论生态伦理学所隐含的思维方式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生态伦理学所隐含的思维方式革命雷健坤生态伦理学或称环境伦理学是伴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保护主义运动而日益彰显的一种全新伦理思潮。它可谓是伦理思想史上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因为它对近代以来“人力自然立法”的主体性伦理学表示了根本的怀疑与否定...  相似文献   

16.
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在现代西方进行了尖锐对峙与激烈争鸣,但在后现代西方进行了富有戏剧性的融合.分析西方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间的现代争鸣和后现代融合,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伦理学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发展轨迹,而且能够为我们认识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为我国伦理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我国改革开放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总体格局相融合,我国伦理学在过去40年经历了从摸索性发展到稳健性发展的转型升级,目前已经迎来即将强起来的光明前景。由于被深深地打上了苏联伦理学理论模式的烙印,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伦理学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有较大的变革空间。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伦理学界逐步改变了这种状况,致力于在伦理学研究领域全面发力、用功,从而形成了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伦理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伦理学四个主要研究方向。要实现中国特色伦理学的繁荣昌盛,我国需要有一支数量达到相当规模的伦理学研究队伍,更需要培养一批伦理学大师。我国伦理学目前还处于积聚发展潜能和呼唤大师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美德伦理学在西方复兴并逐渐成为规范伦理学中的一员。尽管如此,关于美德伦理学无法提供正确行为指导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进而,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规范伦理学的地位也受到挑战。面对这种挑战,近年来的美德伦理学至少发展出了三种形式,即基于行为者的解释、合格的行为者解释和目标中心的解释。三种形式分别通过强调行为动机、有美德之人的典型行为和击中美德行为的目标给出了有关正确行为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述评杨克俭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建构生态伦理学,既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70多年以来(从20世纪20年代法国哲学家施韦兹提出生态伦理观至今)东西方伦理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在旷日持久的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应把“人类中心论”作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是自然界万物进化的最终目的;只有人类才是衡量生命和非生命实体能否存在的唯一的价值尺度。生态伦理学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生存的既得利益。据此,他们提出了发展经济第一,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模式和道德评价标准。第二种观点极力主张把“生态中心论”作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是至高无上的上帝,人只不过是它的忠顺奴仆,人类只有听从自然的摆布,尊重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生态伦理学只有奠定在此基础上,生态道德才具有现实的绝对意义,才能让人类真正避免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困扰,并由此提出了保护生态第一,发展经济第二的“回归自然”或“抑制增长”的生产方式和伦理原则。第三种观点是“生态和谐论”。它认为,片面强调以人类  相似文献   

20.
"德性伦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德性伦理”的研究现状2 0世纪晚期以来 ,“德性伦理”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西方 ,由于以麦金太尔等为代表的社群主义和伦理学中的“反理论”等思潮的努力 ,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伦理学运动 ,它以反思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面目出现 ,对以功利论 (边沁、密尔 )、义务论 (康德 )和新契约论 (罗尔斯 )等为代表的新旧规范伦理学思想进行批评 ,力图恢复古典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德性伦理传统 ,建构现代德性伦理学。西方学者对现代德性伦理的系统研究是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的。麦金太尔 1 981年出版的《德性之后》可以说是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