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嗣同30岁前后接触基督教,与傅兰雅、马尚德、李提摩太等传教士交往,从基督教思想中吸收了许多观念。在他看来,孔、佛、耶三教完全能够会通,而且基督教、孔教与佛教将会依次盛行。他对孔教充满信心,希望孔教更加宗教化,并且效仿基督教来传播孔教、改革孔教。基督教思想对《仁学》的建构有重要意义,除从中引入"以太"概念外,他还将"灵魂"概念引入"仁学"体系,加深了对"仁"的思想阐发;引入"博爱"与"平等"的观念,形成"仁-通-平等"的这一"仁学"体系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2.
近代西方新教差会派遣来华传教士的目的是传播福音,从事经营性实业活动等所谓"世俗化倾向"长期以来是传教士讳莫如深的话题.但事实上自1807年新教入华以来,亦有相当部分的新教传教士因种种原因从事此类活动.他们一方面直接涉及地产、酒店、百货、商业贸易等领域,赚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以自养方式从事经营性活动,拓宽教会的收入来源.此外,部分传教士还尝试将实业活动作为一种传教手段来使用,认为"实业工作将大力推进在华传教事业."  相似文献   

3.
新西兰对华传教史至今尚被忽略,本文尝试在国际差传体系的大视野下检视新西兰赴华传教的个案,先就人数、差会、性别比例、阶段性发展等因素作通史性勾勒,再以"英属殖民地差传国"、"小型次传教国"和"对华传教对新西兰本土的反向影响"为理论进路挖掘一些易为"外史型"学者所忽略的问题。在海内外中国教会史研究日臻细化的趋势下,新西兰兼具"中心"与"边缘"、"接收"与"差派"的双重属性,加上国土之"小"、人口之"少"、教会史之"短"、宗派之"简"等特点,皆增添了这一课题所潜藏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早期带来的积极社会影响与其形成的负面形象同步而行,在西南边疆的云南省亦是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已进入云南传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随着美国势力的深度介入,美国传教士在云南的活动更加活跃,成为推动云南基督教发展的主要力量。纵观不同历史时期,美国传教士在滇传教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传教伊始聚居在边境沿线,然后逐渐向内扩展,同时加强在省会昆明的活动。在1950年之前,美国传教士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北等地,最终与其他国家传教士"二分天下",这一格局至今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查阅相关中外文献史料和多次实地田野的基础上,以几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堂点为中心,梳理了天主教在桂西民族山区、桂中大瑶山区及桂南十万大山等三个广西民族山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并分析其传播特点及由此形成的山地民族与传教士共存的"山区教会"的特点,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司徒雷登是近代基督教传教士的典型人物。他一生做了两件对中国社会有影响的大事,一是办教育,尤其是成功创办燕京大学,获得中美各界赞誉;二是当美国驻华大使,以失败告终。他在中国办教育、出任大使,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以基督教精神改造中国。他爱中国,但更爱美国。他努力融合中西文化,提倡基督教本色化。从司徒雷登身上,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基督教传教运动是列强对外扩张的组成部分,而传教士往往是出于宗教热情参与其中。传教士主观上是传教,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今天,在殖民体系崩溃、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依附于殖民体系的"差传"模式已成历史,取而代之的只能是相互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7.
晚清传教士对孔子的认识——以德国传教士安保罗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被历代中国人称为"圣人"。及至西来的基督教传教士把耶稣的福音传到了中土,打破了中国人心目中已有的观念,究竟是应该"心归孔子"还是"心归耶稣",成了中国人几百年来心中萦绕的难题,也成为儒家与基督教两种文化较量的核心议题。德国传教士安保罗以儒学经典为基本依据,特别对孔子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提出不仅"孔子是上帝赐予中华民族的一位伟大先导者",而且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有相通之处,还担负着传布上帝福音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天风》1995,(1):2-5
我的题目有八个字:“独立自主,办好教会。”这是因为我们三自爱国运动坚持了几十年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现在受到威胁;二是因为我们讲办好教会,到现在为止。较多是口头上讲讲,较少付诸实践。 1、关于独立自主 最近我有三个早期在美国访问,在这三个星期中我去参加了两个会。  相似文献   

9.
东正教经书的翻译和刊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从1715年首届传教士团来华到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为第一时期。俄国传教士团并不重视东正教经籍的翻译,只有个别成员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第二时期从1858年到1900年。传教士团配合《中俄天津条约》中有关允许俄国人自由传教的规定以及《中俄北京条约》对传教士团职能的调整,着手翻译经书,为大规模传教进行准备。1900年到1917年为第三时期。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遭受重创之后,1902年俄国在中国设立主教区,传教士团利用庚子赔款大力发展东正教势力,经书翻译和刊印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处于一种对他们极为不利的文化、政治环境中,加之教会自身条件的不足,他们被迫通过著书立说来消除中国人加之于他们的蛮夷丑号、规避政府禁令、弥补人手之缺以及跨越语言障碍。与此同时,教会人士认识到书籍在中国社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时就势,把书籍作为了归化中国人的手段。此外,传教士的"西儒"身份也让他们走上了笔耕之路。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建构中国观的背后,呈现着多元复杂的文化心态,蕴含着"东方主义"思维模式下将中西文化作二元对立的视界分野;在西方殖民主义全球扩张浪潮下的文化霸权心态;基督教"普世主义"思想与实践过程中的"救世主"心态以及为了国内舆论宣传鼓噪而建构"异教"形象的思想动因等,深刻反映近代中国在西人思想观念与文化语境中被肆意"他者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1875年至1878年初、1890年至1919年前后,《教务杂志》陆续发表一系列文章,讨论"译名问题"。这些讨论的一个主要关切点是如何解决"译名问题",归结起来,传教士提出的观点有两类:一类是主张妥协,即通过相互妥协使各译名共存,或者统一到某一套译名上去;另一类是反对当下的妥协,将问题的解决寄望于时间或中国教会和信徒。尽管前者的呼声远高过后者,但少数意见仍然得到了尊重,"译名问题"仍以"未解"为结。  相似文献   

13.
任春艳 《宗教学研究》2007,681(4):217-220
传教士来华后,女子教育就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迁与传教士密切相关。传教士对男女平等教育思想的宣传,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女校,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传教士传入的女子教育模式,为中国女子教育做了示范;传教士还为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教职人员。  相似文献   

14.
正天主教传入安徽,最早可追溯到元朝。元代名臣余阙的《青阳集》卷三《合肥修城记》记载,元末领导修建合肥城的马世德,"字元臣,雅尔喀斡国人,由进士第历官应举翰林文字、枢密都事、中书检校、庸田佥事。"据陈垣先生在《元代西域人华化考》中考证,马世德为蒙古人,信奉也里可温教。雅尔喀斡即也里可温,也里可温教即元朝时期的天主教。这是安徽省最早的关于天主教的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华采取了"入境而问俗"的"适应主义传教路线",其所带来的西洋画风被宫廷所青睐,并逐渐对中国传统木版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意趣产生了影响。西画东渐后,中国传统木版画通过吸收、变通,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风格样态,为天主教中国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回溯明清美术史,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洋画风"可谓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尽管传统文人阶层鄙夷这一画风,评价其为"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但不可否认,其对民间艺术手法和审美意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民国肇建之初,美国在华传教士因福音传播事业所需以及袁世凯所表现出的对基督宗教之睦善态度,遂对其抱有好感,寄予厚望,接受其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大多数传教士认为,袁世凯是其时中国领导者之中的最强有力者和最能胜任者,是最能在国家处于困境之际统领国家、给潜在混乱局面带来秩序和稳定的人,是1911年革命后挽救中国危局之最佳人选,故对其高压专制与独裁统治给予辩护,支持其镇压"二次革命"。然而,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期冀变儒教为国教,影响到基督宗教之在华传播,传教士最终对其表示出极大失望,痛惜其"帝制自为"。短短几年间,传教士经历了对袁世凯由"希望"变"失望"的复杂情感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来华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研究是一个长期未受学术界关注的领域,尤其是唐、元时期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和研究更是鲜有人问津。本文通过对现有史料的分析和梳理,试图勾勒出这一时期来华传教士汉语学习和研究的整体概况,进而揭示来华传教士所采取的“文字传教”方式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末西方传教士出于抬高西方宗教、传播宗教福音的政治考量,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西方演绎逻辑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在明末被翻译介绍到国内.这其中,尤以利玛窦推动译介的<几何原本>及傅汎际推动译介的<名理探>最为知名.这其中,自然也毫无例外地带有浓厚的为宗教传道先行的色彩.但也在客观上帮助了中国人了解西方演绎逻辑的思想,带动了其后国内学界对挖掘本土以名辩学为基础的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是19世纪儒家经典英译的主体,也是西方世界孔子与儒经形象的主要制造者。考察该时期主要新教传教士译者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认识与评价,可知,他们对孔子和儒经的认识,始之于好奇,继之以批评,最后走上"补儒"的道路。早期的译者虽认可儒家的某些实践智慧,但重在辟儒,故着眼于耶儒的差异而好作批判;后期的译者不否定早期译者的批判,但重在补儒,故留心于耶儒会通而多表同情。其间的差异则是他们传教策略转变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五旬节运动和五旬节派是20世纪初全球五旬节运动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基督教复兴和扩张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堪萨斯州托培卡和洛杉矶阿苏萨街等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旬节运动,并迅速扩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个性鲜明的五旬节派传教士带着"说方言"的"圣灵恩赐"前仆后继地来到中国,最早在华南、华东、华西南、华北等地传播五旬节讯息,成功地发展出中国第一批五旬节派教徒。部分接受了五旬节教义的中国宗教领袖开始自立门户,建立了真耶稣教会、耶稣家庭和灵恩会等本土教会,成为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