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牛图》作为故宫博物院现存的珍品之一,被当代中国视为"镇国之宝",可见其价值不菲,艺术价值不朽。善书善画的韩滉传世的作品仅《五牛图》一幅,五牛从形态到品种各不相同,富有趣味。文章试着从《五牛图》的画面去探寻韩滉的创作心境以及画面背后的深意。  相似文献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开放和繁荣以及当时统治者的开明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大发展。在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画大体量动物且技艺高超的画家,韩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通过对唐朝韩滉《五牛图》的创作背景及画作中的线条、设色、形神表达的分析,以及与同时期画家作品的对比,体会韩滉将“意”运用到绘画中的革新精神,从而领会中国画“点画之间皆有意”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图像学不仅适用于研究西方绘画,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绘画的研究。在此,从图像学角度出发,结合潘诺夫斯基的研究试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图像学分析三个阶段分析绘画作品李嵩的《货郎图》,大致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解释绘画作品的自然表现;第二,解释该绘画作品的传统意义;第三,解释绘画作品的深刻内涵。《货郎图》这幅现实主义绘画是一种以神写形的典型传达,作者用熟练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生活画面,给人们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是一件优秀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图像学是现代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十分重要的学科,图像学方法是艺术史和艺术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一般用于对具象或者写实类型的图像、画面与符号进行深入解析,而杨大禹《石门鱼》作品正是具有具象画面元素的丝网版画作品。图像学研究方法还注重图像与时代精神的关联。通过图像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对杨大禹所创作的《石门鱼》丝网版画作品进行研究,运用图像学的知识和理论方法对画面寓意进行分析与总结,去深入了解《石门鱼》作品背后所映射的历史文化,同时对作品画面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解析,进而揭示画面隐含的深层次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宋徽宗题"韩文苑图丁亥御札"《文苑图》一幅。世人多知韩善画畜兽如《五牛图》,这幅技艺高妙的人物图使人特别留意。徐邦达在《琉璃堂人物图与文苑图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文苑图》实非唐代韩所作,或疑为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之一部分。事实上,徐邦达这一说法仍有值得商榷之处。题为唐韩的《文苑图》画面特征多呈现唐末风貌,使用颤笔也非仅周文矩才行,故不能说《文苑图》为五代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之局部。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马莱首次提出图像学概念后,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概念发展丰富,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分成了三个层次:解释图像的自然意义;发现和解释艺术图像的传统意义即作品的特定主题的解释,称图像志分析;解释作品的更深的内在意义或内容,这称为图像学分析即帕氏所谓象征意义,即作品背后的潜在意义。现代图像学涉及的学科也非常众多,如形式分析、社会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与它们的交叉也是现代图像学的一个特点。在绘画领域,图像学应用广泛,它不仅用于研究西方绘画作品,对于我国绘画作品也同样适应。通过图像学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并接近其背后的真相。文章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在研究苏百钧《清辉》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运用图像学知识分析阐释《清辉》,以期为绘画作品的研究分析带来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谈及雅克·路易·达维特,人们往往想到如《荷加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等表达其革命理想的知名作品。但在这之前,达维特创作的《乞讨的贝里塞赫》也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与寓意的作品。从图像学相关理论出发,运用图像学知识分析、阐释达维特作品《乞讨的贝里塞赫》,通过分析、解释作品的内涵及象征意义,以期为绘画作品的研究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图像学是一门辅助艺术史的科学,旨在形象主题的分类、描写和解释。潘诺夫斯基将图像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层次阐释作品,不仅适用于西方绘画研究,也适用于中国绘画作品。文章从图像学角度来分析仇英的绘画作品,了解明代社会生活面貌,剖析画作中某种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历史与思想的深层意蕴。对其作品的内在含义做深入分析,关注其在绘画方面的创新,并且结合同时代主流文人对他的评价,揭示其图像背后蕴含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文徵明的存世作品《湘君湘夫人图》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研究文徵明的题跋以及关于湘君湘夫人的文学作品及传说,分析《湘君湘夫人图》的创作原型;另一方面,结合文徵明曾参考过的传世著作《洛神赋图》以及唐宋绘画文献关注并研究画面的细节,最终为画面的形象找到原型,研究人物形象特点及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床上的裸体女孩》是卢西安·弗洛伊德1987年创作的一幅作品,作品中弗洛伊德用大胆、多变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全身毫无遮掩,神情显得十分悲伤的女孩形象,整幅作品色彩表现采用厚涂法,肌理效果强烈;画面从较高的视觉迫近点切入,人物线条呈环状的Z字形,人物独有的情态和湿润的画面质地营造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按图索骥",人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弗洛伊德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心理特点及哲学观念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当代画家之一,弗洛伊德绘画对中国具象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辐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对"新生代"潮流的兴起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并对当下艺术家的创作具有指向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岚 《美与时代》2023,(2):48-50
郭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创作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政治。现以郭熙的山水画《早春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春图》中各图像元素所表现出的“远”的意境,通过解读《早春图》的内涵和山水观,揭示郭熙山水画中图像和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酸寒尉像》是晚清上海画派代表人物任伯年为吴昌硕写的肖像作品,这幅著名的绘画作品不仅在绘画技法上取得成就,更具有丰富的图像内涵。文章试根据图像学的原理分析任伯年的《酸寒尉像》,解读画者任伯年与被画者吴昌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图像学一词由图像志发展而来,它用来研究绘画的主题、意义及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图像学最早是由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学者马莱提出,但最有影响力的却是由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它不仅适用于研究西方绘画,而且对于中国绘画也同样适用。从图像学角度出发,以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来分析周昉《挥扇仕女图》中所蕴藏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4.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首部根据文学作品绘制的画作,体现了顾恺之高度的文学修养、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以及高尚的思想情操。画家充分发挥了其高度的艺术想象力,营造了原赋富有诗意的意境氛围,在尊重文学原著的前提下致力打破书画界限,出色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向绘画艺术的转换。在对《洛神赋图》的图像学研究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当时绘画艺术对文学的自觉追求,而且可以感受到它内在所包含着的丰富、深刻且沉重的社会内容,这充分代表了一个时代美学思想。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继承了秦汉伟大的绘画艺术传统,开启了唐宋绘画典雅华丽的审美品格和基本格局,不仅开创了中国绘画长卷的先河,还开启了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新时代,将描绘人物神韵作为艺术追求目标,着重表现自己的人格,表达了新的美的理想,使绘画境界达到新的层次,对后世的艺术审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图像学使视觉艺术进入了更加丰富而又具有科学、哲学精神的艺术领域。在图像学理论传入中国之后,西方对潘诺夫斯基和图像学的研究也随之被引入。很多学者都在努力做着将图像学在中国美术研究中的本土化探索,努力构建自己的图像学理论。以美术作品《血衣》为例,初步探索图像学在分析中国现代写实绘画作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艺术史的独特视角来看,其研究的范式为艺术作品的重新阐释与解读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思考,而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的作品就具有着鲜明的历史风格。相较于其他艺术家,马蒂斯的绘画擅于打破传统,绘画风格在艺术史的发展中具有深远影响意义。而马蒂斯的作品《红色的和谐》更是能够成为其绘画风格的代表作,基于对其所表达的内涵以及象征意义的探讨,并结合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而以图像学的研究方式来阐释作品内部所隐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来解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幅作品,主要研究绘画主题的传统与意义及其与其他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黑暗"的中世纪过去,文艺复兴开始时,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人类自身身上。人们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世俗化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底层劳动人民中"农民形象"非常具有代表性。提到农民,大多数人肯定第一反应就是农民在地里耕种的样子,所以让·弗朗索瓦·米勒在自己的创作中描绘了大量的农民在地里耕种的形象。文章通过利用图像学的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图像学阐释三个方面分析米勒作品中的"农民形象"以及画面,深度剖析米勒执着乡村题材绘画的缘由,借此将人们的目光拉回乡村题材绘画上。  相似文献   

19.
吴冠中先生是中国当代颇负盛名的绘画家。他的画作,既融汇了古今绘画精华,又聚合了中西绘画精髓,有力地创新了绘画思路。从吴冠中先生的绘画风格、《高桥》的自然美、《高桥》的形韵美三个层面出发,探究吴冠中绘画作品的独特之处。特别是在形韵美层面,重点着墨点、线、面、画面切割、对称与均衡等细节,力图全面展现吴冠中《高桥》的与众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屏风作传统家具用品,不仅可用来分隔空间,把空间转化为可管理、可控制的场所,还能作为一种绘画图像,装饰画面。《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屏风,将画面分隔成四组场景,每个场景皆设置一扇高大宽阔的山水屏风,这与画中韩熙载"放浪形骸""纵情声酒"的身份不符。文章试图探索分析《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屏风与韩熙载个人审美趣味之间存在的某种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