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信奇迹     
有个乞丐做了个梦,梦里一位老者告诉他,村里的那座石山上有价值连城的珍宝。第二天他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的村民,于是男女老少一窝蜂地涌向了石山。可是搜寻了两天都一无所获,他们开始诅咒乞丐,骂他神经病。所有的人都悻悻离去,他们想,荒山野岭的,哪里会有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只有基督是这个身体的头,我们大家都是肢体。各个肢体作用虽有不同,其本身却并无高下贵贱之分,而应当以兄弟姊妹相待,以民主的精神相互合作,共同为我们的教会服务(格前12,27-31)。梵二会议也强调指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既然每个人都有灵性,而且都是按天主的肖像所造,既然都拥有同一本性和出自同一本原,既然都是基督所救赎,并且都拥有同一超性使命和命运,就越发要承认,人人根本上一律平等。”(教会牧职宪章29)我们承认在社会上人人平等,在教会内更应当人人平等。教会是一个服务的共融体。她是为传…  相似文献   

3.
禅是一枝花     
女友问我,你如何看禅? 这个短信让我一时怔住。因为来得太突兀,她是让我欣赏的女子,有恐怖的美。无论人还是文章,隔着岸,我已经闻到她的香,阵阵袭人,有道不出的美。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小山村,十分闭塞,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山村。一日,一位旅人来到这里。旅人问村民:"你们知道你们的村庄在哪里吗?"村民们笑了,心想,自己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村庄在哪里呢?"你们说你们知道,那就说说到底在哪里呢?"旅人问。可轮到大家说时,都说不上来。旅人带走了村里的一个年  相似文献   

5.
这个世界上,除了空气,大概就数阳光对人最公正了,不论你贵为帝王将相、领袖伟人,还是普通平民百姓,都能无偿享用到太阳光的照射。太阳虽不像人那么势利,可是又有多事之人,却人为地把你在哪里晒太阳,怎么个晒法,分成三六九等。这就是我看到的一本新书《成功男人在哪里晒太阳》的“高见”。  相似文献   

6.
归于基督     
王继华 《天风》2008,(23):31-31
那年的我,一站在阳合望天,___朵朵白云飘过,_形状似心、似船,撒下婆婆“缠纬”,傍晚_火红的书霞,_ !孰人活看,要封何方一善与一恶,各「画一个翻,哪里是终点卜「_一哪里是起点?-翻遍所有读过的书一,只能一时解愁,一雪莱的诗-只是昙花一现,达尔文的进化论_都找不到答  相似文献   

7.
人在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人一生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两个字:安心。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心不安、神不宁,像失眠就属于神不宁,所以中医要开安神的药。  相似文献   

8.
谈笑论生死     
正《庄子》里面有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于生死。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庄子在《大宗师》篇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都是方外之人。他们心意  相似文献   

9.
    
(一) 人人都有一个“我”。在这个拥有56亿人的世界上,也只有一个我。我是多么的宝贵,又是多么的可爱。 人看世界,都是从我这个角度去观察。我的书,我的钱,我的车,我的家,我的,我的……我  相似文献   

10.
禅是一枝花     
女友问我,你如何看禅?这个短信让我一时怔住。因为来得太突兀,她是让我欣赏的女子,有恐怖的美。无论人还是文章,隔着岸,我已经闻到她的香,阵阵袭人,有道不出的美。  相似文献   

11.
人的思维发展是有轨迹的,孔子将这一轨迹描述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三十岁以前,人的思维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常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也很幼稚的问题,这是由人的年幼无知所造成的。三十岁时,由于人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知识,因此思维趋于成熟,能独立自主地理解和思考问题了。到四十岁,年轻时那些稀奇古怪的、幼稚的问题都化解了,所有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不再有浑浑饨饨、疑惑不解的感觉。五十岁时,人的思维发展已达到顶峰,对这个世界已是无所不知了。上至天文,下达地理,社会、入生无所不知…  相似文献   

12.
多少人在追问,商人成功的秘诀在哪里?阿拉伯有一则神话《神灯》,讲到拥有神灯者即可拥有财富,可以心想事成。其实,现代商人企盼的神灯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商人自己手中,这就是信息之灯、勇气之灯、形象之灯、创新之灯。信息之灯:照亮你的“钱”程当今时代,谁善于收集信息,谁善于开发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掌握了商战主动权。成功的商人都擅长于见人所未见,利用“零次”信息发财。要做大生意就要从国家大事中找信息,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甚至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蕴含着赚钱的机遇。在中韩建交前夕,南方有一精明的企业家看到…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贫富,绝对不是用一个人的钱财来论定的。没有人告诉过我,多少钱财能填满一个人的私欲和贪念;没有人告诉过我,多少钱能换来一个人的安详;也没有人告诉过我,哪里埋有宝藏;更没有人告诉我,哪里零售安详。  相似文献   

14.
奶奶的脊背     
正奶奶的背脊像什么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些忧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脊背是不断变化着的,它每一个阶段给我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张温暖的摇篮。无论走到哪里,奶奶都把我背在背上。那时候,我喜欢热闹,哪里热闹我就吵着要到哪里去。我的这个脾性正合了奶奶的意,因为她喜欢看戏,有了我这个小祖宗,她去看戏就成了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最重实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古往今来所有的人都在不懈努力地追求和探索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不能正确认识,他们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财富、地位、名利、爱情,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然而,今天物质文明这么发达,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依然烦恼重重,痛苦不堪,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想从佛教的观点来谈谈这个问题——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一、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是什么?我想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会活得痛苦,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人会说…  相似文献   

16.
正做人要牢记底线。所谓底线,就是我们在做事、做人时的最低限度,一切言行都不能超过这个度。一个人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就像一个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随时都会发生伤己伤人的事。当然,人最大的底线,就是人。就是说,一个人做事、做人都必须在人的这个范围内,如果出了这个范围,那么他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我们活在世上,都想拥有种种美好,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  相似文献   

17.
魏悌香 《天风》2011,(10):48-48
小时候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财主有几个金元宝,天天担心被人偷,总是换地方藏。藏在柜子里怕夜晚被贼偷走,埋在地下怕家里的佣人发现挖走,搁在屋顶怕被大风刮走。就这样,财主整天悬着颗心,财宝放在哪里都不安心,日夜牵挂着金元宝的藏处,屹不下睡不着,最后郁郁而终。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财宝在哪里,心就在那里。  相似文献   

18.
拙缁 《法音》2006,(9):43-45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或望而却步;就是那些已开始信佛、学佛的人,究竟要读哪些经典,又到哪里能请到一些必读的经典,也往往无从措手。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编一部类似基督教《圣经》那样的书,供一般在家信佛、学佛的人学习、读诵。这个问题一直有人在探索,并且也有不少成果,像《在家学佛要典》、《佛教圣经》等书的问世,都在这方面做了很有益的工作。但所有这些工作都还只是一种尝试而已,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具有较强适…  相似文献   

19.
教堂幽默     
《天风》2014,(11):29-29
没有例外 牧师讲道时用词激烈,那天讲道的题目是“人人都有一死”!一开口他就说:“请各位明白:这个城区所有的人将来都会死!”  相似文献   

20.
有一则近于黑色幽默的小故事: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85英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从何而来的?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因为美国的铁路最早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而这个4.85英尺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轨道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宽作标准。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的。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