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英文快速阅读的眼动特点与阅读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眼动仪对中国大学生在快读阅读英文文本时,其眼动特征与阅读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注视时间、第一次注视时间、眼跳速度、眼跳次数等方面,高低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分组的眼动策略更灵活,对信息的加工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用EyelinkⅡ眼动仪记录23名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汉语和英语对照材料的眼动情况。结果发现:(1)被试阅读汉—英对照材料时,理解率没有差异,但汉语材料的阅读速度、阅读时间和阅读效率等明显优于英语材料的;(2)在注视次数、平均注视时间、注视频率、平均眼跳幅度和回视入次数等指标上,被试阅读汉语材料的成绩明显高于英语材料的;(3)对汉—英同义目标词加工的眼动特点分析发现,相对于英语目标词,被试对相同像素汉语目标词的加工更难。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研究以眼动仪为工具,采用移动窗口范式考察不同字号文本对读者阅读知觉广度和眼动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被试阅读大、小字号文本时的阅读知觉广度都是四个字。字号大小不影响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但是影响读者的眼动模式。具体表现为:被试阅读小号字文本的平均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比大号字文本长,平均眼跳距离更短,相对眼跳距离(单位为字的个数)更长,注视次数更多。  相似文献   

4.
注视位置效应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眼跳往往定位于一个单词的特定位置。探讨影响读者注视位置的因素,是当前阅读过程中眼动控制的基本问题之一。文章对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注视位置效应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1)阅读拼音文字时的注视位置效应,包括阅读有词间空格的拼音文字时的注视位置效应,特别是单词的词长、词间空格、词频和预测性对注视位置的影响以及该效应出现的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等,以及阅读泰语和日语时的注视位置效应;(2)阅读中文时的注视位置效应。最后,文章指出了未来中文阅读中注视位置效应研究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阅读不同配图课文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ASL-4200R型眼动仪,采用3×2×2的三因素混合设计,对77名中小学生阅读不同配图课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中小学生阅读不同配图难度课文的阅读成绩、阅读时间等阅读理解指标,以及注视频率、注视点持续时间和眼跳距离等眼动指标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2)中小学生阅读不同配图课文的阅读成绩、阅读时间和阅读速度等阅读理解指标,以及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等眼动指标具有显著差异,示意图组显著优于实景图组;(3)中小学生阅读不同难度课文的注视频率和回视次数对阅读过程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易课文显著优于难课文。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4(呈现方式:小-小、小-大、大-小、大-大)×2(文本内容:句子、“※”串)的被试内设计,考察了文本字符呈现大小对读者眼跳选择目标和注视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读者在浏览不同呈现方式的“※”串时的眼动模式基本上与阅读相应呈现方式的句子类似;(2)句子完全是由双字词构成,词内的首字和尾字大小不等(‘小-大”和“大-小”呈现条件)严重影响阅读效率;(3)读者在阅读句子时的注视时间高于浏览“※”串时的注视时间。结果说明,视觉呈现方式和词汇加工均影响读者的眼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位置和内容对网页广告效果影响的眼动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学军  宫准  杨海波  田瑾 《应用心理学》2008,14(3):208-212,219
使用TobiiT120型眼动仪,以16名大学生为被试,记录他们阅读嵌有网页广告新闻网页时的眼动注视过程,以探讨广告呈现位置、新闻内容与网页广告的相关性是否影响人们对网页广告的注视。实验采用3(广告位置:上方、中间、下方)×2(相关性:相关、不相关)两因素被试内设计。结果发现:(1)新闻内容和网页广告的相关性不影响人们对网页广告的加工;(2)对位于新闻上方和新闻中间的网页广告,被试的注视次数较多,且注视时间较长;(3)对位于新闻中间的网页广告,其再认效果优于位于新闻上方和新闻下方的广告。表明只有网页广告呈现位置这一因素影响被试对网页广告的注视。  相似文献   

8.
张明哲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22,45(4):794-802
通过使用眼动追踪技术,采用2(呈现条件:同行呈现、跨行呈现)×2(词频:高频、低频)×2(阅读方式:朗读、默读)的被试内实验设计,探讨了词频和阅读方式对词跨行呈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呈现条件、词频和阅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跨行呈现、低频和朗读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更长、总注视次数更多;呈现条件之间在凝视时间上的差异,高频词大于低频词;呈现条件之间在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次数上的差异,朗读大于默读。结果表明,词跨行呈现干扰了阅读,且这种干扰作用受词频和阅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左银舫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6,29(6):1346-1350
用眼动追踪仪对第二语言为英语的20名视力正常大学生阅读不同文化语境与难度英语材料的眼动过程进行了记录。结果发现:1.不同文化语境与难度下大学生英语阅读的理解成绩、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是有差异的;2.阅读材料的文化语境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的眼动模式构成影响,分别影响学生的注视次数、眼跳距离和回视次数;3.英语阅读材料的难度也影响到学生阅读的眼动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眼动随动显示技术, 通过分析动态协助或干扰词切分对阅读过程的影响, 考察汉语阅读过程中词切分的位置与数量。包括两项实验:实验一通过改变注视点附近词语的颜色来促进词汇的加工进程, 发现协助词n+1切分可改变被试的眼动模式, 说明至少加工词n+1可导致词切分效果; 实验二以类似方法干扰相应的词汇加工进程, 发现在某些实验条件下被试的眼动模式朝相反方向变化, 表明实验一结果并非由外源注意转移引起。综合分析两个实验中各种条件下首次注视概率分布、再注视时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单一注视时间的差异, 得出以下结论:在汉语阅读中存在两种词切分现象, 一种由加工词n+1引起, 另一种由加工词n引起。  相似文献   

11.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导致其在阅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提高聋生的阅读效率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以29名小学高年级聋生为研究对象,考察颜色交替词标记形式对小学高年级聋生篇章阅读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无论是眼动指标的整体分析还是局部分析,均支持颜色交替词标记文本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语篇阅读效率。本研究结果对于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阅读效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导致其在阅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提高聋生的阅读效率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的课题。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以29名小学高年级聋生为研究对象,考察颜色交替词标记形式对小学高年级聋生篇章阅读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无论是眼动指标的整体分析还是局部分析,均支持颜色交替词标记文本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语篇阅读效率。本研究结果对于训练提高小学高年级聋生的阅读效率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Locat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tex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reading process, however relatively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is, especially for logographic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eye movement behaviour during search for a target word in Chinese sentences, compared with reading the sentences for comprehension. Although there were clear effects of word frequency during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the study shows no evidence for an influence of the word frequency of non-target words on eye movement behaviour during target word search. The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previous research undertaken in English (Rayner, K., & Fischer, M. H. (1996). Mindless reading revisited: Eye movements during reading and scanning are different.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58, 734–747.), such that during search for a target word, eye movement behaviour for non-target words is largely driven by superficial processing of those words. The study also highlights the prevalence of word skipping, indicating that words are often sampled only in visually degraded parafoveal vision during target word search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4.
图画与中、英文词识别加工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玉昌  杨文兵  隋雷 《心理科学》2003,26(3):403-406
以图画、中文词和英文词的一系列变式为实验材料,使用眼动技术采集被试在观察上述材料时的眼动参数。实验结果显示:人眼对图画、中文词和英文词三种材料识别加工的眼动模式不同。在注视时间方面,图画的注视时间最短,英文词的注视时间最长,中文词的注视时间居中;在眼跳距离方面,图画的眼跳距离最大,英文的眼跳距离次之,中文的眼跳距离最小。在反应时方面,人眼对图画的反应时最短,英文词最长,中文词居中。  相似文献   

15.
Eye Movements,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Reading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tisveryclearthateyemovementdatahavebeenextremelyinfluentialinshapingwhatamodelofskilledreadingshouldbelike[1,2].Eyemovementdatahavealsoyieldedvaluableinsightsconcerningthemostappropriatewaystoteachreading[3,4].Giv鄄enthatmyownresearchhasinvolvedtheuseofeyemovementdataformanyyears,Iamoftenaskedwhatthemostsignificantfindingsthathaveemergedfromourlab.Inthisarticle,IwillfocusonwhatIviewtobethemostimportantfindingsanddevelopmentsfromtheresearchthatwehavedoneoverthisextended30yearperiod.Becauseou…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年老化影响中文阅读中词汇加工过程的特点,包含两项实验。实验一探讨老年与青年读者在词频效应上的差异,实验二探讨老年与青年读者在语境预测性效应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相对于青年读者,老年读者注视目标词汇的时间较长、再注视回视较多、跳读较少;(2)在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眼跳参数上,年龄组别与词频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但对目标词汇的总注视时间上,年龄组别与词频之间交互作用显著;(3)在所有注视时间指标和回视概率上,均发现年龄组别与语境预测性影响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结论:中文老年读者阅读时的词汇加工效率低于青年人;中文阅读中眼跳策略与词汇加工的年老化模式有语言特殊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并列和偏正结构双字合成词的注视位置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yeLink II眼动仪, 选取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两种类型的目标词, 要求大学生被试阅读包含有目标词的句子, 以探讨两种双字合成词的注视位置效应。结果发现:在阅读并列和偏正结构的目标词时, 单次注视条件下读者往往将首次注视定位于词的中心位置, 多次注视时首次注视往往落在词的开端部分; 当首次注视落在词的开端时再注视该词的概率增加, 而且再注视往往落在词的结尾部分。结果提示:在单次注视条件下存在偏向注视位置; 双字合成词结构不影响偏向和最佳注视位置; 研究结果支持“战略-战术”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总结了20年来汉语阅读眼动控制的研究成果。在阅读过程中眼动控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1)哪些因素决定眼睛的注视时间(when);(2)哪些因素决定眼睛的注视位置(where)。对于第一个问题,已有研究从词边界信息、词频、熟悉性、预测性、语义透明度、具体性、非注视词的特性、词汇获得年龄进行了探讨;对于第二个问题,已有研究从汉字字号、笔画数、字结构、词长、词结构、词间空格、词频、预测性、合理性、年龄和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发现,汉语阅读的眼动控制特点与拼音文字的眼动控制特点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异之处。因此,汉语阅读的研究者需要在现有眼动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于汉语特性的眼动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任桂琴  韩玉昌  于泽 《心理学报》2012,44(4):427-434
采用眼动方法,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了句子语境中汉语词汇形、音的作用及其作用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1)在高限制性句子语境中, 音同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显著短于无关控制; (2)在低限制性句子语境中, 音同、形似的首视时间均显著短于无关控制; (3)词频效应出现在低限制性句子语境中。该结果表明, 句子语境影响词汇形、音的作用及作用的时间进程, 汉语词汇的意义可以由字形直接通达, 也可以由形和音两条路径得到通达。  相似文献   

20.
采用EyeLink II眼动仪, 选取阅读障碍儿童及与其年龄相同、阅读能力水平相同的儿童为被试, 要求他们阅读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句子。结果发现, 在阅读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句子时, 阅读障碍儿童与年龄匹配组和能力匹配组儿童一样, 单次注视时往往将首次注视定位于词的中心, 多次注视时首次注视往往落在词的开头; 当首次注视落在词的开头时再注视该词的概率增加, 而且再注视往往落在词的结尾部分。我们认为, 中国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是“战略-战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