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智力与性格因素影响汉族和白族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对448名汉族和328名白族中小学生的智力因素、性格因素与其品德发展的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证明:(1)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性格因素与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广泛的相关,品德优良学生的性格素质显著优于品德中等和品德不良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776名11-15岁汉族与白族中小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学生性格发展的年龄模式.结果表明,年龄因素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显著,在被测量的24种性格特质中,有18种特质在性质上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在13岁组发现特质发展的低谷.  相似文献   

3.
广西汉、壮、瑶族中学生性格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有遗传、环境等其中环境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性格主要是通过人的生活实践,在外界生活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它的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着大致相同的传统文化,但又存在着各自的民族文化。由于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各民族人民在性格的形成上既存在着共性,又存在着差异。对不同民族性格的比较研究,既可以丰富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又可以增进不同民族的相互理解,促进交流,有助于民族团结;同时为提高中学生的教育质量提供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气质是人的个性特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着一个人性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某些性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的气质决定于个体的自然基础,但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会发生改变.本研究拟根据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特点,研究和确定被试的气质类型,并根据气质类型的确定,以求1.揭示我国儿童气质类型的分布情况;2.探素不同年龄儿童气质的差异,并企图了解气质掩盖现象的状况及其发生年龄.  相似文献   

5.
性格是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体现 ,性格与主要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气质”有所不同 ,性格既存在先天性遗传的因素 ,又存在后天性的影响 ,而且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因此性格又是可以转变的 ,这一观点表明性格与血型两者的含义不能混同 ,我国学者反对由血型决定性格的观点。目前已知的性格类型主要有A、B、C、D四种类型。1 A和B型性格1 1 A型性格195 9年由旧金山的Friedman及其助手正式提出了一种假设 ,认为具有快节奏、急脾气、好冲动 ,以及好胜心过强行为类型的人 ,容易发生冠心病 ,他称之为A型…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性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然而,由于儒家文化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封建宗法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造成中国人性格的复杂性。近百年来,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一直是中外学者和民间讨论的热门话题。严复、陈独秀、鲁迅、林语堂、胡适、潘光旦、柏杨、李敖、孙隆基、陶杰和龙应台等中国学者则写下了无数尖锐又不失深刻之作,唤醒无数中国人对民族性格中的小农思想、狭隘自私、愚忠思想、男尊女卑、奴性心理等负面因素进行反思;而李约瑟、罗素、汤恩比、费正清、史密斯、何天爵、  相似文献   

7.
<正>前两期已经提到,促成中国教会合一的因素很多,有社会的原因、政治的原因,还有文化的原因。今天我们就简要分析一下文化的原因。一个民族的性格与其文化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所谓民族性格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里某一群体的稳定的、共同的性格。因此社会文化是影响民族性格的主要因素。"(许燕,"儒家思想与民族性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101页)  相似文献   

8.
在群体生活中,个体人缘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智力活动的进行及个性的发展。那么,影响一个人人缘关系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国内外有关性格类型的研究趋向于认为,内倾型的不善言辞,不善交际;而外倾型的较擅长言语表达,善于交际。善于交际是否就意味着人缘关系好呢?为此,我们对中小学生智力水平、性格类型与人缘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期找到影响中小学生人缘关系的因素,并为改进对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提供初步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角色是动画片的银幕形象的主体,在动画片中塑造一个或几个个性鲜明独特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毕业作品《半瓶水》中的角色性格塑造可以知道,环境、动作、对白都是影响动画片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案例是一例典型的由于失恋而导致低自我认同的个案,由于来访者性格和成长因素,与其建立自我统一性的过程比较漫长,采用叙事疗法能够有效避免来访者对问题的恐惧,提高来访者战胜问题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性格与健康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只要精神状态正常,都有自己带有倾向性的独特性格,如刚强、懦弱、开朗、急躁、偏狭、粗暴等。由于人的遗传因素、成长环境、接受教育程度、体内的某些微量元素及化学物质等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性格也就千差万别。性格一旦形成,将左右人的思维、行为方式,也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快乐的性格对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来培养呢……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对其一生有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为此,美国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以下几个要点。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权力: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无权做出决策,就会使他的童年比大人想象的还要不幸。因此,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其从小就知道  相似文献   

13.
诱因对3-6岁儿童自控行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幼儿自控行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牵制着儿童全部的心理活动.同时,它又与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志相联系.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是以大脑皮质的成熟、言语机能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苏联心理学家玛努依连卡在五十年代曾研究了学前儿童自控行为的年龄特点以及外部因素对儿童自控能力的影响.美国学者认为: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是若干个自我控制装置的发展的结果.如儿童必须学会预见性的思考,考虑目标与希望的结果之间的平衡,避免眼前受益,长远受损的事情等等.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Rsenman 与Friedman 指出,A型性格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有关以来,20多年来的大量研究肯定了这种关系;近年来,对这个问题也出现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新南威尔士大学的Ray 与A 型性格测试问卷法的倡导人Jenkins 在A 型性格的定义上展开了学术争论;W.H.O 的心血管疾病官员Strasser,在回顾70年代心血管疾病病因研究时指出,A 型性格作为冠心病发病因素的报道在美国是正确的,在其它国家不一定  相似文献   

15.
关于健康社会性格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剑清  孟慧 《心理科学》1999,22(5):427-430
社会性格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其健康程度将直接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本研究发现,当代人健康社会性格体系由五个因素构成,分别是:进取心、道德感、安定感、领导性与家庭性,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本研究采用跨文化方式,将日韩、欧美的参照样本与当代中国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性别与国别因素对于五个因素中的若干项具有显著性影响,体现出跨文化差异性。本研究对于成功塑造跨世纪中国人健康社会性格将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有5大因素影响人的性格。而汉堡的心理学家伯格哈特·安德烈斯新近宣布他发现了影响人性格的第6大因素--"冒险精神",或者称之为"勇气"。与此同时,安德烈斯还研究出一套心理测试,用它,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和弱点。  相似文献   

17.
创造能力与性格品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创造能力绝不只是属于一般的智力特点,也不单纯是由固定的理智方面因素所组成。创造能力属于活生生的个体的能力,它和每人都具有的个性相联系,是由一个人的个性把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着人的创造力。个性中的性格品质在其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异彩独放的地域文化,齐文化之所以具有重实效、崇功利、尚法治、重变革、扬兵学、倡开放等特点,与创造这一文化的齐人性格有莫大关系。齐人性格是先秦人群中最活跃、最具多样化的性格之一,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拟就在齐人性格特点、形成原因及演变方面作一浅显论述。  相似文献   

19.
张宁  张雨青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61-1167
性格优点是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它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研究表明性格优点存在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且性格优点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同时,研究表明遗传、年龄、性别以及个体的宗教信仰可能会影响个体性格优点的发展及其表现。文章对性格优点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男人所以成为男人,是因为男人刚强、勇敢、果断、坚毅;女人所以是女人,多因为女人温柔、含蓄、谦逊。男女性格的不同,既受先天、后天因素的影响,更是千百年人类社会进化、文化熏陶的结果。以往众多调查表明,男女之间的“性格沟”(即性格差异)从总体上来说“大得惊人”,数千年的生产活动和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