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过去由于工作的因缘,时常有机会见到赵朴老,当面聆听教诲。赵朴老的样子是那样的慈祥,在我心目中就是活菩萨。赵朴老弥留之际,我一直陪伴在他身边,这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转瞬间,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日月轮转,世事变迁,但对于赵朴老,我觉得他老人家音容宛在,德音未远。捧读他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刀述仁 《法音》2001,(6):1-3
前不久我和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人士到赵朴老家乡──安徽省太湖县以植树造林的形式纪念他老人家逝世一周年。在赵朴老故宅附近的寺前镇“赵朴初生平陈列室”里,我看到一盘正在放映的录像,那上面记录着1990年9月底、10月初赵朴老重返故里的情景。当我看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映现在屏幕上时,热泪便不由顺颊而落。我担心控制不住情感而失态,便离席退出播映室。这件事使我想起了1990年12月(朴老回故里的两个月后)赵朴老到云南时的一幕幕情景。赵朴老在云南的活动,我也请电视台录a了相。虽然我怕引起伤感而不敢播放,但往事却历历在目,难以…  相似文献   

3.
我们敬爱的赵朴老去世周年有余。用赵朴老首创并提倡的“汉俳”体纪念他,以表达对他的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一 浩浩太湖水。 天地精华蕴英伟。 山川诞聪睿。 赵朴老的家乡是太湖县。或许,是这太湖的灵气,加上天地山川的精华,才诞生了他这样圣睿的人物? 二 奇途创佛社。 释义圆融兴国祚。 心燃情炽热。 1928年,21岁的赵朴老即在佛教团体任职,并担任“佛教净业社”的社长,从此开始,赵利、老能够走出一条把佛教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奇路,不能不说是他的大智慧。 三 抗战大旗卷。 掩军救民不畏险, …  相似文献   

4.
数年前,去看望还在住院的赵朴老,那天恰逢赵朴老夫人陈邦织阿姨80诞辰,距邓小平辞世刚刚个把月,谈着谈着就谈到了伟人逝世的话题。赵朴老认为:对于新时期的引路人和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离去,文坛反应显得有些寂默。他也许是指没有随之而问世一些隽永且意味深长的文学作品。而以往,伟人的辞世往往在文化人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并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创作的主题。赵朴老的话使我想起前些时候的一个论题,政治意识的谈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近年来在文学艺术圈子里,有这样一种现象:谁若较多地在创作中凸现理想、政治,谁就被视为与世…  相似文献   

5.
5月21日,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纪念日。5月14日,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学诚法师,著名学者王尧、方立天等莅会并发言,共同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杰出宗教领袖。大家认为,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的精神,把佛教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重视佛教自身建设,尤其是重视人才建设的思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候起作用的佛教人才队伍;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的宗教文化观,继承和发扬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纪念赵朴老,就是要学习他不懈追求和平事业的信念,用佛教倡导的慈悲、平等精神,提高人类道德情操,促进人类和平友好,为建设美好的和谐世界建立新功。赵朴老曾在绝笔遗偈中写到"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本期,我们摘发部分佛教界人士、著名学者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并以"花落还开,水流不断"为题,由以表达我们对赵朴老的追思与崇敬。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2,(7)
赵朴老在参观了白马寺各殿堂之后,来到休息室同青年比丘印忠进行了一番亲切的交谈。去年二月份,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白马寺时,曾与印忠师有番讲话。赵朴老关切地问起印忠:“你是什么地方人,今年多大了?”印忠答:“我是贵州人,今年24岁。”朴老很高兴:“哦!24岁,真年轻,可畏之年,你能从贵州那么老远的地方来到白马寺,希望你能为佛教作出一番事业。”赵朴老又问印忠:“你是不是去年碰上江总书记的,他问你为什么出家!”印忠答:“是的。”赵朴老接着说道:“我们佛教协会成立近四十年了,成立时就提出要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要在自己传统基础上发  相似文献   

7.
公元2000年5月21日17时整 ,赵朴老带着他那独特慈祥的笑容 ,留下他那丰厚深邃的智慧离我们而去 ,这是中国佛教界的巨大悲痛和损失 ,也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悲痛和损失。赵朴老大才 ,盛名鼎鼎 ,是我们广为尊敬的佛教领袖和德高望重的长者 ,他的超群才华、人格魅力引起我的敬佩 ,他的嘉言善行、音容笑貌是我平时陷入沉思时 ,浮现最多的榜样性的崇高形象。赵朴老对人有求必应、助人为乐的利他利人精神 ,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朴老是当代公认的书法大家 ,他的字俊朗神秀 ,端庄凝重 ,受到全国书法界、学界和民间的推重与喜爱。九十年…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有幸见到两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一张是邓颖超大姐与赵朴老夫妇的合影,照片中邓大姐坐在轮椅上,含笑地捧着一束花,赵朴老夫妇站在她身后。这是邓大姐生前最后一次留影! 另一张是赵朴老站在邓大姐遗体前,肃立默哀,望着安详地躺着的大姐。这是邓大姐逝世后第一张留影! 生也融融,死也宁宁。邓颖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在她生前,党、  相似文献   

9.
金易明 《法音》2005,(6):21-26
赵朴初居士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佛教领袖,得到海内外佛教四众弟子的广泛尊敬。同时,作为当代中国最成功的社会活动家之一,赵朴老不仅在社会各界广交朋友,而且无论在建国前后,都与中国共产党及一切进步党派和民主人士保持着良好关系,这是赵朴老深厚的国学、佛学、书法、诗词等各方面文化修养和造诣所致,也是他身上所具备的非凡的、磁力般的人格魅力的感召。毛泽东主席曾赞誉赵朴老“懂辩证法”,周恩来总理曾誉赵朴老为“国宝”,即是明证。之所以要强调赵朴老的上述特征,旨在表明佛教界新一代领袖人物,不仅应该具备赵朴老那样的文化修养和人…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和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人士到赵朴老家乡──安徽省太湖县以植树造林的形式纪念他老人家逝世—周年。在赵朴老故宅附近的寺前镇“赵朴初生平陈列室”里,我看到一盘正在放映的录像,那上面记录着1990年9月底、10月初赵朴老重返故里的情景。当我看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映在屏幕上时,我的热泪便不由得顺颊而落。我担心会控制不住情感而失态,便离席退出映播室。这件事使我想起了1990年12月(朴老回故里的两个月后)赵朴老到云南时的一幕幕情景。赵朴老在云南的活动,我也请电视台录了相。虽然我怕引起伤感而不敢播放,…  相似文献   

11.
李贺敏 《法音》2000,(11):37-38
本刊讯 赵朴老生前与日本佛教界整整交往了近半个世纪,为促进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和缔结“黄金纽带”关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贡献,赢得了日本佛教界人士的普遍尊敬。自今年5月21日赵朴老不幸逝世以来,日本佛教界各宗派和友好团体的负责人和生前友好,不仅拨冗来京出席赵朴老追悼法会和遗体送别仪式,而且日本天台宗、真言宗各派总大本山会(简称“各山会”)、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简称“日宗恳”)、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等宗派和团体,纷纷举行追悼法会,深切缅怀赵朴老。 5月27日,即赵朴老逝世后不久,在被誉为日…  相似文献   

12.
余险峰 《法音》2001,(6):16-18
尊敬的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由于工作关系,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同朴老有过多次接触,深觉受益非浅。特别是1990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赵朴老来福建视察期间,我有幸参与陪同,多次亲聆他老人家的教诲,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正值朴老逝世周年之际,特记下下列一组文字,以为永久的怀念。“一佛出世,千佛扶持”  1990年10月19日,赵朴老从北京飞抵厦门,这是他第二次来闽视察,距离第一次来闽已是整整九年了。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出席由宏船法师(曾任世界佛教僧…  相似文献   

13.
赵朴老的逝世,心情非常悲痛。作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他为中国的佛教事业、社会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长期为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而努力工作。他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维护祖国统一大业而积极奔波。赵朴老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但对道教事业也很关心,对道教落实政策,开展道教文化研究,推动道教的健康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记得赵朴老非常关心上海城隍庙修复及归还道教界之事。道教界多次呼吁有关部门解决上海城隍庙的归还问题,并向朴老作了通…  相似文献   

14.
永怀的情思     
尊敬的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由于工作关系,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同朴老有过多次接触,深觉受益非浅。特别是一九九○年十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五日,赵朴老来闽视察期间,我有幸参与陪同,多次亲聆他老人家的教诲,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正值朴老逝世周年之际,特记下下列一组文字,以为永久的怀念。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3,(12)
一、情深似海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官前,赵朴老与清定上人欣然相会,合影留念。赵朴老双手握着清定上人的手说:“你老要多多保重,多多保重。”清定上人笑着不断点头。朴老又语重心长地说:“我是请佛住世转法轮!”镜头摄下了这珍贵的一瞬。  相似文献   

16.
李贺敏 《法音》2000,(7):36-38
2000年5月21日,赵朴老逝世的消息传 到东瀛,日本国家电视台和各大新闻媒体立 即作了报道,在日本佛教界和社会各界引起极大震动,日本佛教各大宗派和友好组织纷纷以各种方式深切悼念赵朴老。 半个世纪以来,赵朴老一直积极致力于 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早在 1952年, 他即委托来北京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 会议的日本代表向日本佛教界赠送一尊药师 佛像,从而打开了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佛 教界友好交流的大门。1955年赵朴初会长出 席第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而首次访 问日本,此后从 1957年至 1993…  相似文献   

17.
5月21日 ,我正在福建种德寺讲课 ,电波传来噩耗 :我们尊敬的佛教领袖赵朴老与世长辞了。种德寺的全体尼众和我一样 ,陷入悲痛之中 ,都为失去这位德高望重的会长而婉惜痛心。我与赵朴老有一份因缘 ,1998年 ,我受石家庄龙泉寺住持常开法师的委托 ,请赵朴老题写寺名。为限感谢朴老奉献墨宝 ,我托李家振先生将拙译《大史》带给朴老 ,以求教正。当李先生通知我去取墨宝时 ,令我惊喜的是有朴老写给我的亲笔信。当时朴老身患重病 ,正在住院治疗 ,为我写信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殊荣 ,表现出朴老对佛学研究的高度重视 ,他老人…  相似文献   

18.
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老于2000年5月21日生西 ,海内外与教内外 ,闻者震悼。本刊乃赵朴老晚年手创 ,特此以两期合刊推出纪念专辑 ,既以表本刊崇敬之忱 ,并希望稍稍满足读者缅怀的愿望。所有关心中国佛教的人们 ,在惊悉朴老辞世之后 ,第一个反应是哀悼 ,第二个反应常常就是———赵朴老之后 ,谁接他的班?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反应。不过 ,区区一个《佛教文化》杂志 ,所应当关注的不是这等大事 ,就这份杂志的缘起与宗旨而言 ,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与人事兴废和政策法规皆无关系的小小问题 :赵朴老之后 ,佛教还是“文化”吗?这个小小问题…  相似文献   

19.
11月9日,北京音乐厅举行了一场“净化之夜”佛教音乐会。赵朴初会长对于这场演出十分重视,特地从医院请假到剧场观看。观众发现赵朴老来了,都很高兴。在演出开始前、幕间休息中,总有人走到他边上祝愿朴老健康长寿。一直到演出结束,还有人来到车门旁表示他们的心意。这种祝愿我常常听到,当他们对朴老表示祝他长寿时,他总是回答:“为了佛教我一定争取多活几年。”这话使我想起了一件事。1947年太虚法师突然给当时只有四抬岁的赵朴老来了~个电话,请赵朴老去看他。见面时太虚大师给了他一本自己写的《人间佛教》的书,并说:“希望你…  相似文献   

20.
得悉赵朴老仙逝,我和老伴杜春华都非常悲痛。朴老住院期间我们多次想前往探视,都未去成。朴老的夫人陈邦织大姐说,朴老长期患病,体质很衰弱,对病菌几乎是无抵抗力了,外面的人最好少去,免得把感冒病毒或其它病菌带进去,加重他的病情。大姐还说你们的盛情厚意我一定转达到,等朴老恢复得好一些时,我给你们打招呼去看他。大姐的一番话说得直率而又诚恳,我们只好作罢。不料现在朴老竟乘鹤西去,想到未能再当面问候一次,真是深感遗憾和疚歉! 朴老学富五车,德高望重,性温厚而慈样,人们都尊称他为赵朴老或朴老。我们老两口同他们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