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大型古籍文献——《乾隆大藏经》《乾隆大藏经》又名《清藏》、《龙藏》,集佛教传入中国一千七百多年译著之大成。雍正十三年开雕,至乾隆三年完成,雕经版七万九千零三十六块,全藏七百二十四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机字,一千六百六十九部,七千一百六十八卷。此次出版十六开本,分装一百六十八册,定价两万六千八百元。  相似文献   

2.
《乾隆大藏经》又名《清藏》、《龙藏》,集佛教传入中国一千七百多年译著之大成。雍正十三年开雕,至乾隆三年完成,雕经版七万九千零三十六块,全藏七百二十四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机字,一千六百六十九部,七千一百六十八卷。  相似文献   

3.
陈金龙 《法音》2005,(2):23-26
《清藏》又称《乾隆版大藏经》,因其每函首册刻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的“龙牌”,故亦称《龙藏》。清雍正十一年(1733),清世宗雍正帝敕令雕造汉文大藏经,在北京贤良寺设立藏经馆,由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贤良寺住持超圣等主持刻经事宜。雍正十三年(1735)开雕,乾隆三年(1738)刻完,历时五年。《清藏》收书1670种,7240卷,724函,依《千字文》字序编目,自“天”字起至“机”字止,共724字,每字一函,每函十卷,合计经版79036块[1]。《清藏》完全按照经律论、大小乘、杂藏的顺序编排,成为中国历代最权威的皇家宫廷版藏经。《清藏》经版,原存武英…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9,(2)
今天,有机会参加重印《乾隆版大藏经》的首批发行仪式,我感到非常高兴。刚才朴老讲得很好。《大藏经》是我们佛教的三宝之一,它不仅是佛教的典籍,而且其中包含了哲学、历史、文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世界文化的百科全书。因此,它的重印和发行不仅是佛教界的大喜事,也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喜事。  相似文献   

5.
大藏经是所有佛教经典的总集。由宋太祖发愿雕造、至太宗时才完成的官版大藏经是我国第一部汉文大藏经。宋版大藏经是在官方的主持下于成都雕刻,从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历时12年。因始雕刻于开宝年间,故称《开宝藏》;又因成于蜀地,亦称《蜀藏》。它是我国最早雕刻印刷的一部佛典总集,其成书不论是在佛教史还是印刷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开宝藏》成书之后,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还传入了高丽、日本等国,成为了海内外各种大藏经的祖本,影响极为深远。《开宝藏》早在元代就已散佚,国内今存者,仅有两种…  相似文献   

6.
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欣闻“《乾隆版大藏经》捐赠仪式”即将在京举行,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本人的名义,表示热烈的祝贺!《乾隆版大藏经》是我们大家早已熟知的藏经版本,它有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叫《龙藏》,这是康乾盛世所修的盛大典藏,既是我们佛教的至宝,又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和《四库全书》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一次强盛时代的成果和见证,体现了我们民族、我们祖国在盛世的巨大凝聚力和文化连续性。当然,再后来,这二百多年来,这部大藏经散佚和毁损的历史,也就是和我们祖国国力衰微、我们民族命运苦难的历史相伴随的。每念及此,令人痛心。今…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由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出版社联合召开的重印《乾隆版大藏经》汇报会于1987年12月29日在北京广济寺举行。汇报会山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主持。到会的有首都佛教界、文化界、新闻出版界人士50多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会上高兴地说,今年佛教界出版了《房山石经》影印本,文物出版社开始重印乾隆版大藏经,这都是佛教界文化界的喜事,说明我们的佛教事业文化事业都在发展。据了解乾隆版火减经经版重印后将送到房山云居寺保存,与房山石经经版珠联璧合,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佛教大藏经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北京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协会和文物出版社将于今年10月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重印清《龙藏》,首批发行仪式。重印《龙藏》为建国以来之首创。这是一项巨大的工作,要将重约400吨的7万多块经板正反两面都严格按照传统雕板印刷术进行刷印,再现了我国古代雕板印刷的壮观场面和独特风格。这些经板相连的长度可达120华里,能绕北京二环路两圈半。完成这项工作堪称当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项壮举。《龙藏》共724函,7240卷,含佛典1675部,约6700多万字。目前,在文物出版社的严格指导下,大兴县韩营古版印刷厂正在高质量的紧张刷印《龙藏》,刷印工作已进入高潮,到7月底为止,已刷出114函。装订70多函。  相似文献   

9.
重印本《满文大藏经》于2002年11月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发行。《满文大藏经》是以汉文《大藏经》为底本,翻译、刊刻而成的佛教典籍总汇,代表着清代雕版印刷及装潢的最高水平。原印本《满文大藏经》共108函(夹),收佛教经典699种,计2535卷,刻版48211块,96422页,约1780万满文字。贝叶夹装,双面朱印,每页长73、宽24.5厘米。当时共印12部。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存世的《满文大藏经》仅有二部。一部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76函)和台北故宫博物院(32函);另一部存于西藏布达拉宫(107函)。清代满文印刷品中工程最大的是《满文大藏经》,始译刻于乾隆…  相似文献   

10.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光荣的成员之一。据史书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藏族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烂灿的文化。举世闻名的藏文《大藏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它不仅是一部佛学丛书,而且也是一部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本文仅据我们所见到的部分资料,对藏文《大藏经》的形成、版本和内容作一粗略介绍,不确之处,尚望教正。一、藏文《大藏经》的形成所谓藏文《大藏经》,指藏文佛教经论的总集,分为甘珠尔(bkav-vgyur)和丹珠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以来广为流传的佛教经典,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大宝藏,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大遗产。然而,由于佛典卷帙浩瀚而义理幽深,这又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复旦大学中年学者陈士强历时八年撰成的《佛典精解》,便是一部用来指导佛典阅读的实用性的佛学工具书。全书分为八大部,共汇解中国佛教文史类典籍226部2453卷,按部(大部)、门(相当于“章”)、品(相当于“节)、类(子类)、附(附见)五级分类编制。各大部收录的情况是:一、经录部,收录历代佛经目录和《大藏经》解题著作;二、教史部,收  相似文献   

12.
开封大相国寺是我国著名的古刹,在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将相国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的批复》,决定将大相国寺整体移交佛教界,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今年4月18日圆满完成了交接工作。经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推荐,礼请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兼任大相国寺方丈。同时,中国佛教协会和上海玉佛寺还赠给大相国寺《乾隆版大藏经》一部及释迦牟  相似文献   

13.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总汇。我国是世界上收藏大藏经最为宏富的国家,拥有汉、藏、傣、蒙、满等多种文本。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藏经出版事业进入了近代以来最为活跃、最富建设性的时期,校勘、整理、出版了汉、藏文大藏经多种,包括《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房山石经》、《乾隆版大藏经》、《丹珠尔》、《南传大藏经》等。这些藏经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佛教文化事业正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兹依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佛光大辞典》560元/《中华佛学通典》420元《中阿含经》(上、中、下)60元《增一阿含》(上、下)45元《杂阿含》(上、中、下)68元/《长阿含》(一册)25元《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45元/《频伽藏》16500元《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1000元《禅宗宗派源流》51元/《科学常识答问》14元99年佛教常识台历4元《观世音应化灵异图像》附:《观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相》1000元《中华大藏经》32300元(106卷)《中华佛典集成》(15辑精装)5800元《敦煌写经》330元/《佛教东渐》20元《地藏经法研究》20元/《大智度论的故事》19元《佛教人物古今谈》36元(上下册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智化寺藏四卷元延祐年间刊印的孤本官版大藏经的考察,发现:(一)《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是由两部经误粘接为一部经;(二)延祐本之经文及版式、字体之特点均同金藏本,只是修改了千字文函号而已。由此得出新的结论,《延祐藏》是一部使用了《金藏》经板并进行重新编排刊印的大藏经。同时揭示了《金藏》流传后期已鲜为人知的史实,从而为大藏经雕印史及元代佛教史的研究提供了新史料。  相似文献   

16.
《三慧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被18种大藏经及多种经录所收录。《三慧经》最早收录于道安所编经录《凉土异经》中,到唐代时,智升在《开元释教录》中将其附在北凉录,此后元明大藏经皆沿袭之。笔者通过文献资料的比对发现,《三慧经》并非翻译佛经,而是抄录、改撰众经而成,并且成书年代大致在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至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之间。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行方报道)1999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净空法师应国家宗教局邀请,率团前来北京出席“《乾隆版大藏经》捐赠仪式”,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一系列庆典和观礼活动。净空法师现任新加坡净宗学会和居士林领导师,多年来全力以赴于佛教教育事业,将信众所供养之净资悉数用于弘法与佛教人才培训,取得卓著成就,事迹在海内外佛教信众中广为传诵。他从八十年代开始,多次从海外回到祖国,关心祖国建设的成就,为祖国的佛教弘法、慈善和教育事业慷慨解囊。他有感于佛典宝藏在祖国历经浩劫所致之匮乏和僧俗信众对于藏经的渴…  相似文献   

18.
道安的《综理众经目录》和僧祐的《出三藏记集》是两部早期的佛教目录,是汉文大藏经史写本阶段的酝酿时期。本文试图对它们进行梳理,比较它们对"疑经"、"伪经"、"抄经"、"异出经"、"失译"等目录学术语的不同诠释,从而探寻佛教早期目录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的佛教典籍收藏丰富,蜚声海内外,其中的宋元版本尤为珍贵。《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汇总,即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山西省境内所藏宋元时期的10部《大藏经》进行梳理,散珠拾缀。现就其版本、版式、源流、存藏情况加以概述,全面地展示了山西省内宋元《大藏经》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父母恩重经》中的儒教、佛教、道教[日]冈部和雄一《父母恩重经》无疑是中国编撰的经典。记叙佛典翻译情况的目录(经录)称中国所撰经典为“伪经”,为不致造成翻译史的混乱,故不予编入正规的大藏经(即入藏)。《父母恩重经》至今从未入过藏,是一部货真价实的伪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