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手术签字审视医疗活动中道德与法律之冲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手术签字不应成为实施手术的必要条件,手术治疗及其他医疗活动中道德与法律之冲突有其产生的理论和现实根源,其实质是利益冲突。合情不合法与合法不合情是道德与法律冲突的两种具体情形。单纯的道德谴责或责任追究无助于,中突的解决,完善法律、提升道德、调适利益是避免及减少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运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法,研究大学生对网瘾和作弊的责任归因结构及其应对策略。对416名被试的研究结果显示:(1)责任归因的心理结构是一个“责任推断→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的一元结构模式。(2)我国大学生的责任推断过程与维纳的经典理论基本一致,但在行为应对策略上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3)大学生对网瘾和作弊的责任推断倾向明显并与情感体验基本保持一致,但与行为应对策略存在一定的冲突。(4)大学生在网瘾和作弊的责任推断、情感体验以及应对策略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构建是新时代中国人对世界发展所展现的中国智慧和责任担当。作为理念,它是对以往共同体思想的发展;作为实体,它有着独特的精神气质,即广泛责任、理性审慎、人文关怀等。从理念共识到实践构建,可以通过道德责任来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气质,解决构建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与现实难题,例如匡正正义、制度保障、履践责任,进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归因是指个体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背后的动机进行主观推理和判断的过程与结果, 也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通过梳理以往研究, 从个体、领导及组织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员工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因素, 同时从社会交换和组织认同视角深入剖析企业社会责任归因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明晰不同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独特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 基于归因理论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形成机制, 同时研究多种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归因的影响, 考察归因对企业社会责任公平启发机制的影响, 并基于中国情境开展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际责任归因与助人意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际责任归因研究是归因研究与责任推断相结合的一个新领域,它将归因理论应用于对他人失败行为的责任分析之中,为行为责任的推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结合助人行为探讨人际责任归因与助人意愿之间的内在联系,204名教育硕士生和大学生被试参与了此项研究,并通过EQS建立了有关归因的控制性、情感反应、责任推断以及助人行为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支持Weiner的人际责任归因理论假设,并且表明在归因与助人意愿关系模型中责任推断与情感反应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道德困境是道德发展的常规现象,这在我国理论界多有表现.如理论界对道德冲突、道德矛盾、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以及个体道德的培养等方面展开过深入而激烈的讨论,这对于探索道德发展的规律、推动学科研究的深化乃至促进道德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是现实的反映,现实道德困境的形成和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道德困境理论的研究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偶像能够产生道德教化和凝聚精神的作用,然而现代社会,大众媒介在塑造偶像时忽略了偶像的精神功能和道德功能,偏重偶像娱乐功能,热衷塑造娱乐偶像,较少塑造道德偶像.在塑造娱乐偶像时也忽视对道德人格的塑造,致使偶像塑造中出现严重的道德缺位.大众媒介应承担道德责任,倡导追求道德理想,重塑偶像道德人格,并积极宣传道德英雄,从而解决偶像塑造中的道德缺位问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道德责任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责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清晰化的梳理与条陈,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责任通用的语义层次,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责任区分的价值和实践意义;立论了企业道德责任何以可能;具体分析了企业基本道德责任与积极道德责任实现的一般要件,指出法律制裁力、市场筛选力、中间力量的博弈力是企业基本道德责任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经营团队尤其是主要领导者的较强社会责任感、社会组织和民众对企业的积极行善形成的褒奖机制则是积极道德责任必须附加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责任归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林钟敏 《心理学报》2001,34(1):37-42
探讨大学生对日常不同学习行为的控制程度的认识、责任判断、情感反应和帮助行为的关系特点,以验证责任归因理论对我国学生的适用程度。与此同时,研讨归因理论的同类研究中很少涉及的学生思想、观念对责任归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责任概念本身具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西方现代性的发展,西方责任伦理思想产生了"习俗伦理责任"、"类理性责任"与"道德责任"三种责任形态的变迁.在传统社会里,人的责任是个人对自己所在社会结构的习俗伦理责任.现代社会里的责任为个人基于主体外在自由的类理性责任.后现代社会里的责任为个人基于主体意志(内在)自由的道德责任.后现代社会的个体化使得责任解除了外在结构的要求,走向了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