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欺负现象逐渐成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发生率约为60.8%,且每年都在呈增长的趋势,这对青少年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和性别起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447名青少年作为被试(男生205人,女生242人,被试年龄范围为11~17岁,平均年龄为14.17±1.35岁),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网络欺负问卷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 22.0及AMO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Harman单因素法表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14,p<.01),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青少年网络欺负呈显著正相关(r=.44,p<.01),领悟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网络欺负呈显著负相关(r=-.15,p<.01);(2)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模型各指标均达到了临界值(χ^2/df=2.67,GFI=.90,TLI=.91,CFI=.92,RMSEA=.07);(3)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1,p<.01),领悟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11,p<.05),同时,儿童期心理虐待与领悟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19,p<.01),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54,p<.001);对于高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17,p>.05);(4)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性别的交互项对青少年网络欺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8,p<.001),简单斜率检验表明,对于男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54,p<.001);对于女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网络欺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13,p>.05);由此可说明,儿童期心理虐待是青少年网络欺负出现的助推机制,而领悟社会支持和性别是青少年网络欺负出现的抑制机制,它可以弱化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网络欺负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迷恋网络会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生理上,电脑显示器的辐射会造成其视力下降;在电脑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影响颈椎和腰椎的发育等等;更严重的影响是其心理上的。由于迷恋网络造成其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同时因网络而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既然对青少年而言,网络弊大于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青少年在网吧流连忘返呢?  相似文献   

3.
对1222名青少年进行六个月的追踪测查,以探讨父母自主支持、父母心理控制和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1)前、后测父母自主支持均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2)前、后测父母心理控制均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3)前测父母自主支持可以预测后测网络成瘾,前测网络成瘾也可以预测后测父母自主支持。(4)前测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预测后测网络成瘾,但前测网络成瘾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父母心理控制。本研究揭示了父母因素与青少年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和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对76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的能力需要、关系需要和自主需要的三大成分在其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青少年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显著负相关;(2)基本心理需要三大成分在感恩与病理性网络使用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即感恩既直接促进青少年自主需要的满足,也通过促进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的满足间接增进其自主需要的满足,进而减少病理性网络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认为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目前,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自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且他们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家庭关怀、学校教育、社会治理、积极的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等是帮助青少年克服网络成瘾的有效教育策略,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网络成瘾问题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内在心理机制—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263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社交媒体使用无法直接预测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但可以通过自我同一性状态这一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2)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双重作用,既能通过加强成就型自我同一性状态提高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增强弥散型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而削弱青少年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针对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综合运用心理测评、深度访谈、脑事件相关电位、心率变异性等多层面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系统、深入研究网络问题的成因、病理心理机制、评估方法及心理干预方法等多项课题。依据得到的人群调查数据、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测量结果、脑电与心电的生理心理学数据,同时结合临床干预疗效评估,提出研究结论:(1)使用谱系概念对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进行分型,并制定分型标准与评估方法;(2)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提出“失补偿”假说揭示网络成瘾形成过程;(3)提出“注意功能易化机制”从脑功能水平揭示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4)制定“系统补偿综合心理干预”方案,包括团体、家庭、个体及家长干预等多项心理治疗方案,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实效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个体所处的生态背景密切相关。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探讨家庭、学校、同伴背景中单个或少数风险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但少有研究关注多个背景中生态风险因素的累积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本研究基于累积风险模型和动机心理学理论,考察累积生态风险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被满足的情况)和积极结果预期(个体对网络使用诱因大小的判断)在其中的并行和/或链式中介作用。被试为5所中学的998名青少年。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累积生态风险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呈"负加速模式")。(2)累积生态风险通过显著降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表现出"梯度效应"),进而促进青少年网络成瘾。(3)累积生态风险通过显著提升积极结果预期(呈"负加速模式"),进而促进青少年网络成瘾。(4)累积生态风险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被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积极结果预期两条并行路径完全中介。上述结果表明,累积生态风险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重要影响,且这种影响是通过需要和诱因两种动机力量一"推"一"拉"的合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预防与干预研究已开展逾十年,分析与总结显示,已有研究采用个体、团体等不同干预模式,采用认知行为、动机激发等不同咨询与治疗理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进行了大量探索;其中以团体干预模式及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导,并呈现多模式多理论相融合的趋势。借鉴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我们采用家庭治疗、认知行为、动机激发等多种咨询与治疗理论,结合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优势等网络成瘾理论,形成了个体-家庭-学校的多水平预防与干预方案,并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检验。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考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生理因素,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相结合形成系统性的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网络时代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厘清了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总结了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剖析了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多种因素,积极探索了解决青少年伦理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考察母亲心理控制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路径,以及这些路径是否受到性别的调节。以四所初级中学660名青少年为被试,要求其报告母亲的心理控制、非适应性网络认知以及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情况。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后,母亲心理控制对青少年PIU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非适应性认知在母亲心理控制与PIU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母亲心理控制与PIU的直接关系(包括总效应和残余效应)以及间接关系(包括心理控制与非适应性认知的关系和非适应性认知与PIU的关系)均未受到性别的调节。研究结果说明母亲心理控制既直接影响青少年PIU,同时也通过非适应性认知产生间接影响,这些直接和间接路径在本研究中未表现出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青少年网络受欺负与自伤行为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和反刍思维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网络受欺负问卷、友谊质量问卷等对180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受欺负对自伤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友谊质量和反刍思维共同调节二者的关系,即在低友谊质量高反刍思维的情况下,网络受欺负对青少年自伤行为有明显影响。提示心理干预者要注意帮助网络受欺负者寻找同伴友谊情感支持和构建理性健康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3.
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复杂且危险的心理病理行为,它会给个体的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自伤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且在青少年中发生率最高。随着互联网的普遍使用,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到青少年的自伤网络展示行为。研究显示,许多自伤青少年会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自伤行为;个体一般是在多种动机的作用下对自己的自伤行为或经历进行展示;这些展示的内容既可能会让更多的人模仿或强化自伤,也可能会为自伤者提供社会支持,有助于他们减少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作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成熟的综合表现,是教育工作者促进青少年成长的根本内容。近几年网络信息的雅与俗、真与假、是与非掺杂在一起,让青少年很难选择与判断。因此,要给予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社会正步入网络社会时代,网络社会为人们开辟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空间和交往手段。生活在网络社会的青少年在享受着网络社会的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在被互联网所改变.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会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网络侵犯行为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本分析了青少年网络侵犯行为的表现,并给出了网络侵犯的社会心理动因。进而提出了网络侵犯行为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437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需求网络满足在亲子间科技干扰与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亲子间科技干扰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2)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之后,科技干扰可分别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间接地影响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17.
探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中的实证效果,选取1型糖尿病青少年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干预组实施网络健康教育,通过网络视频,讲授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定期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只发放糖尿病知识宣传册由1型糖尿青少年患者和家属自己学习.干预组糖尿病青少年患者自我管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情况有明显改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网络心理教育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能够让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病情稳定,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北京、重庆和石家庄选取三所初中学校1038名初一到初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青少年的家庭环境、亲子依恋对其网络成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检验“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和“过程-个人-情境-时间”模型提出的理论观点。结果表明:(1)家庭环境和亲子依恋均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成显著负相关;(2)家庭环境中家庭亲密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显著预测作用,父子依恋中的父子信任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母子依恋中的母子疏离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3)家庭亲密度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而且还通过母子疏离和父子信任间接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但母子疏离和父子信任所起的中介作用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不仅说明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支持了“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和“过程-个人-情境-时间”模型提出的相应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法对武汉市两所中学549名青少年早期和中期的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亲子沟通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同时考察线上社会资本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是否受年龄的调节。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线下亲子沟通的条件下,网络亲子沟通负向预测青少年抑郁;(2)线上社会资本在网络亲子沟通与青少年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线上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受到青少年年龄的调节,相比青少年早期阶段,该中介作用在青少年中期阶段更显著。这些结果对于综合解释网络亲子沟通对青少年抑郁的作用路径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网络成瘾”探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青少年网民已是第一大用户群体。但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却成了让人忧心的问题,据我们多项研究的结果,其比例约为5.40%;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思维、分离—个体化过程、虚拟自我、自我认同、依恋关系、人格、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生活压力等与其互联网服务偏好、"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也编制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内容分析,提出了青少年健康上网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