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春燕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75-78,118
暴力性的电子游戏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相当高。研究发现,暴力性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和情感都有影响,对于那些本身就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来讲更是如此。而且,这种影响存在着年龄和性别差异。其影响的机制主要有:建立并激活与攻击有关的思维网络:削弱了对攻击行为的抑制;模仿和强化;降低了对受害者的同情心等。  相似文献   

2.
李艳玮  李燕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00-1706
自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兴起以来, 研究者就开始借助MRI等脑成像技术探讨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与大脑结构发育和功能特点等之间的关系, 这为揭示行为发展与生理成熟之间的关系、儿童认知发展的神经活动规律、正常和障碍群体的独特大脑神经结构及活动特点等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对有关儿童青少年智力、工作记忆、反应抑制等认知能力发展与大脑结构发育、大脑功能发育之间关系, 以及认知能力训练与大脑可塑性等研究的介绍, 指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未来研究应重视采用纵向设计, 关注自然成熟和经验对正常或障碍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脑发育关系的交互影响, 同时从练习和训练的角度对大脑可塑性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神经成像技术的青少年大脑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成熟是一个动态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发育主要集中于个体发展的第二个10年: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行为、认知和脑迅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普遍表现出来的注意、冲动控制、计划、决策等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是基于神经系统的成熟发展起来的。运用神经成像等技术的研究指出, 大脑在青少年时期的发展经历着突触精简以及髓鞘化的过程; 白质、灰质在青少年时期的成熟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青少年大脑皮层的成熟顺序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相联系, 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在青少年时期发展完成。在这一过程中, 脑的发展会受到情绪、环境以及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敏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1,34(3):593-597
影响青少年情绪弹性的个体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等背景变量和其他心理变量。研究对830名中学生的情绪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性别与年龄变量对青少年情绪弹性不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明青少年情绪弹性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特性;心理弹性、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能力及自我效能与青少年情绪弹性存在显著相关,并对后者产生显著的预测效应;负性情绪认知调节能力和神经质是影响青少年情绪弹性的两个主要心理变量,神经质还以负性情绪认知调节能力为中介变量对青少年情绪弹性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综述了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影响的测量方法和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心理机制和特点,文章认为对这种心理机制的理论探讨经历了四个阶段,元分析表明暴力电子游戏增加了游戏者的攻击行为、攻击认知、攻击情感、生理唤醒,最后文章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度地玩电脑游戏能够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在知觉、注意等认知任务上的表现,电脑暴力游戏可能会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过度沉迷于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学业成就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未来的研究可在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机制、电脑游戏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认知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者也开始注意到儿童青少年的情感层面和其它社会关系的影响作用.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研究的动态模型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视点.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考察环境因素与认知发展的关系.采用问卷和心理测量的方法对121名21~80岁成人被试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环境影响变量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在基本认知能力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在环境测量的环境维度因素方面仅出现年龄差异,而环境测量的休闲维度因素方面却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双重差异;多项环境因素与基本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相关.结论老年人基本认知能力低于年轻被试,且环境因素对认知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潘颖秋 《心理学报》2015,47(6):787-796
本研究采用纵向追踪设计, 从整合的视角考察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学业压力以及认知自主对初中青少年自尊发展水平和趋势的影响。结果发现:(1)从初一到初三, 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和认知自主水平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 师生关系亲密度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 亲子关系和学业压力没有明显变化; (2)亲子关系和认知自主对初中青少年的自尊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学业压力对初中青少年的自尊发展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师生关系对初中青少年的自尊发展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代际支持对中国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李树茁  张文娟 《心理科学》2005,28(6):1500-1503
基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2001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的抽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详细分析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代际问双向交流对中国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双向交流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老年人生活照料的获得对其认知功能也积极的影响;老年人对子女的生活照料的提供对其认知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Anderson为核心的研究者通过数十年研究发现, 暴力电子游戏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前因变量, 并且提出可以用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 GAM)来解释这一结论。然而, Ferguson等人的研究表明, 暴力电子游戏不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前因变量, 而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催化剂, 并提出催化剂模型(Catalyst Model, CM)来解释该结论。由于社会心理研究中, 实验研究难以严格控制, 导致研究结果大径相庭, 暴力电子游戏影响攻击行为的争论还在不断扩大。未来要加强对暴力电子游戏和攻击行为的测量, 同时还需整合一般攻击模型和催化剂模型指导实证研究, 最后从认知偏差以及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视角寻求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影响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表情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和青少年表情认知能力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男女在总体上呈同步水平。聋哑儿童的表情认知发展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对各种感觉通道表情认知比较的结果表明:视觉刺激表情的辨认优于听觉刺激,视听结合又优于单纯视觉刺激。  相似文献   

13.
语言能力的衰退是由于一般认知能力衰退引起的, 还是由于语言加工系统的衰退引起的, 抑或是两者的共同作用?研究中测量了青年组和老年组的一般认知能力(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和抑制能力), 以及在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水平上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产生能力。结果发现, 一般认知能力、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能力都存在年老化现象。分层回归分析表明, 一般认知能力对语言能力的贡献, 以及语言理解能力和产生能力之间的相互贡献在青年组和老年组中是不同的, 且存在词汇、句子和语篇水平上的差异。在词汇水平上, 青年人的成绩能够被一般认知能力和另一种语言能力所显著预测, 而老年人的成绩却不受一般认知因素影响; 在句子水平上, 青年人的成绩仍能被一般认知能力或另一种语言能力所解释, 但这两类变量都无法预测老年人的任务成绩; 在语篇水平上, 青年人理解任务的成绩显著地受到产生能力影响, 而老年人的理解和产生任务成绩则分别可以被一般认知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所解释。对组间差异的回归分析表明, 一般认知能力和另一种语言能力对组间差异都有显著贡献, 且前者的贡献大于后者。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语言能力的老化是语言特异性因素和非特异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来自北京三个社区的217位60~85岁的老年人接受了五项基本心理能力测验、感觉功能测查、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容量的测试。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影响。研究得到:(1)从整体上看,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积极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不依赖于具体的领域;分水平看,教育水平对认知功能的积极作用随教育水平的高低表现出领域间的差异。(2)教育水平与年龄各自独立地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教育水平的作用是积极的,年龄的影响是极性的。(3)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为中介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本研究考察青少年留守经历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检验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和粗暴养育的调节作用。以525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非适应性认知问卷、粗暴养育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有留守经历的个体非适应性认知和网络成瘾的程度更高,而且非适应性认知越强,网络成瘾程度越高;(2)留守经历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3)留守经历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受到粗暴养育的调节。具体而言,经历较多粗暴养育的青少年,留守经历会增加非适应性认知;但是对于经历较少粗暴养育的青少年,留守经历不会对非适应性认知产生影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青少年留守经历会增强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增加网络成瘾的倾向。但是,如果青少年家庭中粗暴养育程度较低,青少年留守经历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就会消失。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本研究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4次数据(2002,2005,2008,2011),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老年人认知功能在4次测查中呈非线性的下降趋势。(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低的个体其认知功能也较低;老年人读书年限越高,其认知功能水平越高;女性的认知功能水平低于男性;不饮酒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低于饮酒的老年人。(3)读书年限与饮酒会正向预测模型的斜率。  相似文献   

17.
李泰安  张禹  李杰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9):1585-1595
多目标追踪范式主要用来探讨动态情景下对多个目标的视觉注意和记忆加工过程, 早期研究侧重于追踪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加工机制。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应用多目标追踪范式对各类人群进行评价与训练, 包括儿童、老年人、神经发育障碍患者、驾驶员、运动员、电子游戏玩家以及一些其他职业群体。总体来看, 多目标追踪表现越好, 在复杂快速的动态情境中的专业表现越好; 反之, 多目标追踪表现差, 标志着认知功能可能发育不成熟或出现衰退。并且, 多目标追踪还可作为认知训练的手段, 改善老年人和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提高各职业人群的专业表现。未来, 多目标追踪作为评价和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包括加强特殊职业人群的模拟训练, 扩展目标人群, 结合立体视觉和真实场景, 结合身体活动, 探索多人合作的多目标追踪, 拓展用于进行情绪和社会功能的评价与训练等。  相似文献   

18.
有关老化和决策制定的研究并没有发现一致的年龄差异。从决策过程的角度,论述了老化对于决策制定的多层面影响。从认知层面来讲,流体认知能力的衰减会使老年人在决策制定前搜索更少的信息,使用非补偿性策略,基于属性进行信息搜索和比较;晶体认知能力的相对保持则在一定情况下弥补了这种消极影响;从动机层面来讲,关注情绪管理目标的老年人会倾向于寻求更多积极的信息,为了避免权衡诱发的消极情绪而更多地使用非补偿性策略。动机对于认知老化的消极影响有调节作用。具体来说,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和选择性投入假设认为,当决策任务符合老年人的社会目标,即情绪管理目标时,能够激活老年人投入认知资源的动机,从而缓解认知资源的衰减对于老年人决策表现的消极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通过实验设计进一步探索动机与认知的交互作用,将多种过程追踪技术结合起来,明晰动机和认知能力在老年人决策制定中的作用。另外考虑到在社会目标方面的年龄差异,对于老年人决策质量的衡量应该更加注重主观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19.
白蓉  范会勇  张进辅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77-1787
如何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延缓认知老化, 是老年心理学的关键课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身体活动类型、活动强度、活动量以及生命早期的身体活动可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认知速度、记忆力等。此外, 选择性提高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以及认知-锻炼模型用来解释这一影响机制。这些发现对维护老年人认知功能, 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有效延缓衰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在注意和记忆活动中存在着“积极效应”现象,即对积极材料的加工维持得较好,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偏向。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从时间的认知评估影响情绪目标的选择来解释这一现象。同时,研究发现信息的加工方式与“积极效应”有密切关联,当控制加工时,“积极效应”出现;而自动加工时,“积极效应”消失。“积极效应”受到时间认知的控制,也受到认知资源和认知能力的限制。目前,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利用先进设备与仪器研究老年人认知活动中的“积极效应”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