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悦纳进取疗法(willing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WACT)是邓云龙教授基于心理治疗实践,结合进化、发展、认知等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和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要义,提出的一种中国特色的正念相关心理治疗方法。悦纳进取疗法认为,痛苦是大脑的记忆,真实和谐是健康的本质,悦纳和进取,相辅相成,可有效减轻痛苦、促进健康。该疗法的鲜明特色在于直接扎根于本土文化和现代科学。期待通过进一步临床实践和推广应用来证明悦纳进取疗法的治疗效果和本土文化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现代科学心理学不是中国本土文化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西方国家介绍和引入进来的。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中国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奔赴西方国家寻找能够济世安邦的真理,其中就包括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从此,中国才有了科学心理学的起步和壮大。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心理学界一直十分重视翻译和介绍西方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成果和思想流派,一直十分重视吸取和借鉴西方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在这样的过程中,酉方心理学史一直就是中国心理学界的一门显要的学科研究领域。显然,我国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取得了大量…  相似文献   

3.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医就蕴涵了心理学思想。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为更好的为我国人民服务,本文从中医与心理治疗的关。系人手,探讨如何挖掘、整理中国自身的心理咨讨资源。  相似文献   

4.
心理疏导疗法是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其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是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疏导疗法以"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为主线的个性改造理论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理论产物,其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特色.儒道文化对心理疏导疗法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心理治疗从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心理咨询技术种类繁多。在这些心理治疗技术中,东西方的心理治疗有着一些相似性和差异性。一、东西方心理治疗发展的相似性在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弗洛伊德首创,并发展了他独特的治疗方法,称作精神分析,成为许多现代疗法的开山鼻祖。现今以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几大心理学派,如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都有自己的心理治疗方法。虽然这些理论及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乐记》等古籍文献中有关心理取向音乐治疗思想的整理、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巫师音乐心理治疗思想、"治未病"的音乐心理治疗思想和先秦时期的音乐心理治疗思想。在借鉴古代音乐心理治疗思想理论基础上,结合当代对传统音乐心理治疗思想的创新研究,进一步归纳、梳理了当代开展的"五音疗法"、"合唱疗法"和"音乐电疗法"等传统音乐疗法,从而构建出了中国传统心理取向音乐治疗的思想理论体系与内涵方法。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治疗模式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以解决冲突为核心,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在治疗中借助讲故事的形式提供跨文化的观点。这一较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治疗模式,扩展了人们对心理治疗性质的认识,推进了心理治疗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心理本质的不同理解是造成中西方心理学传统的主要分野之一。受西方哲学中追求理性和逻辑的逻各斯主义影响,西方主流心理学着重刻画人类心理的理性一面。中文语境下的心理学传统则存在明显反逻各斯立场,它更重视心理的情感一面,力图通过情感的体验而说明自身心理的真实存在,重视发挥自身心理的作用,通过其功能来认识心理。中国本土心理学应注重传承这一本土传统,建立人文主义导向的理论视角,直面人生意义、生存价值等"主观性"主题,以对自身文化心理充分信任的姿态展示中国人的心理世界并与世界同行进行平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宽恕这一主题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西方心理治疗领域发展出一项针对受冒犯者的临床技术——宽恕治疗,现有研究支持了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有效性。而有研究表明,宽恕是一个受文化制约的心理现象,因此,在跨文化应用时,需要考虑其文化制约性,该文在介绍西方宽恕治疗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方面的比较与讨论,并就宽恕治疗的跨文化应用提出一些思考,据此提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宽恕治疗构想。  相似文献   

10.
徐锡荣  张燮 《心理科学》1998,21(3):272-272,274
d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蓬勃发展,使心理学工作者面临从书斋走向社会的挑战。由于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来源于西方,跟我们东方文化、观念、国情有所不适.应用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问题。台湾和东南亚曾提出“心理治疗亚洲化”的努力方向,做了有益探索。我们认为理论和方法本身并不错,问题在于应用时必须有一套针对亚洲人特点的策略。所以.我们在厦门、上海、乌鲁木齐、邯郸等地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取得一定成功。现在以“策略疗法”这一术语及其相应一套治疗模式,来表述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同行共同研讨。1策略疗法解决什么问题临床上运用较…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治疗是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作为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从人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出发,以解决冲突为核心,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在治疗中借助讲故事的形式提供跨文化的观点.这一较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治疗模式,扩展了人们对心理治疗性质的认识,推进了心理治疗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宽恕这一主题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西方心理治疗领域发展出一项针对受冒犯者的临床技术--宽恕治疗,现有研究支持了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有效性.而有研究表明,宽恕是一个受文化制约的心理现象,因此,在跨文化应用时,需要考虑其文化制约性,该文在介绍西方宽恕治疗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方面的比较与讨论,并就宽恕治疗的跨文化应用提出一些思考,据此提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宽恕治疗构想.  相似文献   

13.
自我认识是多学科、多领域探索的主题;认识自我是心理学的根本命题,也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的焦点所在。对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及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传统心理治疗、后现代叙事疗法及正念疗法的自我观进行梳理,揭示出心理治疗自我观从传统心理治疗流派的实体自我到后现代叙事疗法的关系自我,再到正念疗法无常无我的演变轨迹,发现东方佛教与西方心理学自我观走向融合的趋势,心理治疗各流派的理论和技术也日趋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14.
意义疗法是以存在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构建个体生命意义为目的,实现生活正负两极性的动态平衡,从而解决其心理困扰获得心理治愈与成长的一种整合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起源于Frankl意义学说的意义疗法是通往人类美好生活的路径,它源于对苦难生活所隐含意义的本质认识。在理论上,意义疗法以意义定向看世界为中心,以意义管理理论和双系统模型为支架; 在方法上,为保障意义获得,应遵循8个基本问题和12条原则,充分发挥意义源的作用,实现意义获得的双路径统一; 在技术上,灵活采用趋向性(PURE)策略、回避性(ABCDE)策略、以及双视角双通道策略或其它策略的整合。意义疗法因包含了精神成分而超越了心理动力学和个体心理学等传统心理治疗方式。未来研究还需明确意义疗法整合了哪些流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细化意义疗法主要的技术与策略的操作步骤,考察成熟幸福感量表在中国文化下的适用性,以及充分整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检验意义疗法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中医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祝由是其中一种较多用于临床治疗的中医心理疗法。中医心理疗法亦称“意疗”,是一种运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治疗情绪、精神障碍和某些躯体疾病的方法。其中“祝由疗法”可谓是最早的心理疗法,它对心理治疗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最早出现于《素问&#183;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在历史上,“祝由”科曾与中医的内、外、妇、儿科等一起,并列于早期学校式的中医教育之中,从隋朝到明朝的太医署都曾设有祝由科”’。了解“祝由”这一具有古老文化特色的疗法所蕴含的心理学意义对现代中医心理治疗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循证实践与循效施治是当前国外心理治疗的两种相互补充的模式,二者在理论假设、获取证据的来源、操作流程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从影响来看,循证实践的影响力超过了循效施治,它被美国提升推广为一种心理学运动,它的倡导昭示着目前临床心理治疗的一个关键性改革。然而,在心理治疗中要真正实施循证实践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循效施治是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方法之一。我国心理治疗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藉美国心理治疗循证实践提供的理念和方法去思考中国心理治疗的问题,我们亦可获得有益于中国心理治疗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张春兴 《心理科学》2002,25(5):591-596,583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发展取向提出强烈批评。综合各家所论,心理学以往发展的困境乃是由于:(1)自哲学心理学到科学心理学对人性解释的理论始终纷歧,以致无法形成常规科学条件;(2)科学心理学自始即标榜自然科学而缺独立意识;(3)强调科学方法,忽视人性特质而陷入削足适履困境。因此,今后国内心理学的发展势不能再全盘西化,而应在人性特质与本土文化基础上吸取西方心理学精义,针对国人心理特质研究发展出属於自己的理论与应用心理学。本文最后提出的四会能力教学构想,希望对本土文化取向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发挥一点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道家心理养生之道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道家心理养生之道与西方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在对待心理疾病的理念、态度、方法方面之异同进行了比较及其原因的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不仅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治疗当代人的心理疾病有所启示的道家心理养生之道,吸收其对心理治疗有益的观点、方法以弥补西方心理治疗的不足,而且对于将西方心理治疗这个舶来品如何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也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西方语境中意义的概念缘起及其发展,意义与宗教的关系,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宗教作为意义系统的心理学基础,并且通过"意义治疗"举例说明了意义在心理学中的应用,为在中国社会处境中思考意义、宗教和心理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科学心理学以方法为中心的知识建构策略,内在地要求它与常识心理学划界以谋求自然科学分支的学科地位,其代价是对人类心理之情感与意义维度的隔离。在移植西方心理学体系的过程中,科学心理学的争议也内含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轨迹中,同时还附加了学术边陲地区特有的学科追赶焦虑。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应突破科学至上的观念束缚,致力于发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人文主义导向的心理学理论,以切实解决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心理问题,并在世界心理学界发出真正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