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2评论类型(属性型VS体验型)×2调节定向(促进VS预防)的眼动实验,深入探讨消费者对在线评论的加工过程和感知有用性的认知机理。研究发现:(1)与属性型评论相比,个体对体验型评论的认知过程更短,感知有用性却更高。(2)相对于预防定向个体而言,促进定向个体对在线评论的认知加工过程更短,感知有用性更高。(3)评论类型和调节定向的交互效用,在属性型评论情境中显著,但在体验型评论情境中不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评论类型和调节定向影响消费者对在线评论认知评估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以往有研究指出在线评论的不一致性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也有研究发现存在正面影响。之所以会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因为,以往研究没有深入分析评论内容,忽略了造成不一致性的根源所在。通过引入产品属性及消费者调节定向,力图解释以往两种看似冲突的结论。结果表明:评论不一致性会通过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风险和独特性感知进而影响其购买意向;垂直属性评论(水平属性)不一致性越高,越会激发消费者的风险感知(独特性感知),进而降低(提高)购买意向;并且消费者调节定向对产品属性的调节作用会进一步调节。  相似文献   

3.
特质性与情境性调节定向匹配效应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玲  林晖芸  逄晓鸣 《心理学报》2011,43(5):553-560
研究试图探讨基于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特质性调节定向和情境性调节定向)而达成的匹配所导致的效应是否一致。实验一、二均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防御)×2(信息框架:积极、消极)被试间设计, 分别考察了两种匹配对信息说服效果(包括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行为意向3项指标)的影响。MANOVA检验表明, 实验一中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2项指标上的交互作用显著, 实验二中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和行为意向3项指标上的交互作用显著; 这表明, 基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所达成的匹配在对信息价值评价和情绪强度的影响上具有一致的效应, 但在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上具有不一致的效应。这一结果对于理解两种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之间的差异以及基于两者而达成的两种调节匹配之间的差异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钦  刘儒德  贾玲  袁稹 《应用心理学》2010,16(3):201-207
将209名初中生被试分为掌握、表现-接近与表现-回避三种特质性成就目标定向,随机分配在掌握定向与表现定向这两种情境性成就目标要求之下,依次阅读一系列10个同质性材料并回答一道位于每段材料之后并与该材料首句信息相关的选择题,根据被试完成每次任务的阅读时间与答题正确率,考察被试的实际目标定向以及目标调节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特质性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在特定任务情境下,情境性目标要求掩盖了特质性目标的作用,而且,情境性表现目标的被试比情境性掌握目标的被试更快地调节目标以适应实验任务所隐含的实际目标线索。  相似文献   

5.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会员身份和评论效价对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VIP的评论比非VIP的更加有用,差评比好评更加有用。脑电结果显示,与VIP比,非VIP条件诱发更大的N2成分,表明个体对非VIP的评论信息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评论效价诱发的LPP效应受到会员身份的调节,即VIP的差评比其好评诱发了更大的LPP波幅,表明VIP身份强化了在线评论的情绪唤醒水平。研究结果为评论有用性感知的身份特征加工提供了神经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姚琦  乐国安 《应用心理学》2010,16(4):341-348
新员工在进入企业工作前,会基于已有信息对即将从事的工作产生一定的预期,即新员工期望。期望对行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目标设定或自我调节起作用的,因此本研究尝试分析调节定向对新员工期望的影响。通过对480名新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调节定向对期望的重要性、可能性和确定性都存在影响,这些影响受期望内容的调节:对于与发展和创新相关的期望,促进定向占主导的新员工对其重要性的判断程度高于预防定向占主导的新员工,且当期望的确定性高时,前者对期望可能性的判断程度高于后者;而对于与安全和责任相关的期望却相反,预防定向占主导的新员工对其重要性的判断程度高于促进定向占主导的新员工,且当期望的确定性高时,前者对期望可能性的判断程度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采用4个研究探究了权力感对调节定向的影响。研究1通过测量被试的特质性权力感和特质性调节定向初步探索权力感水平与调节定向的关系。研究2和研究3分别通过外显角色扮演和故事回忆法来探究状态性权力感对调节定向目标表征和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4采用身体姿势法启动权力感,进一步探究在内隐层面权力感对调节定向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权力感个体更倾向于促进定向;而低权力感个体更倾向于预防定向,并且排除了其中可能的无关变量(情绪)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整合现有的权力感研究结果,并能预测更多未知的权力感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往研究发现了调节定向、调节期望与绩效的关系。本研究基于调节匹配理论,以149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与个体长期调节定向相一致或不一致的任务框架(收获/无收获vs无损失/损失)操作调节匹配性,进一步研究了调节匹配对期望与绩效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调节匹配会进一步加强以往研究中发现的调节定向对期望和绩效关系的调节模式,不匹配会起到削弱作用。当促进定向占主导的个体完成强调有无收获的任务时,高期望对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完成强调有无损失的任务;而当预防定向占主导的个体完成强调有无损失的任务时,低期望对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完成强调有无收益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调节定向理论和预期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封面故事与收益-损失选项框架对不同调节定向个体风险寻求的影响.结果 发现,总体而言促进定向和防御定向个体均在损失情景(坏封面故事或损失框架)下比收益情景(好封面故事或收益框架)下更倾向风险寻求;封面故事对防御定向个体的影响更大,表现为防御定向在坏封面故事条件下比好封面故事更倾向风...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检验了情绪的效价和唤醒对记忆提取阶段熟悉性过程和回想过程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果发现,编码阶段无分心任务时,积极图片的高、低自信再认准确率均高于消极图片,而唤醒对于高自信再认准确率的影响只限于消极图片;在编码阶段设置分心任务时,发现积极和消极的高唤醒图片的高自信再认准确率显著高于低唤醒图片。这些结果说明情绪的效价影响了熟悉性和回想两类记忆过程,而唤醒只影响回想过程,效价效应是编码阶段被试调用认知资源对积极图片进行精细加工的结果,而唤醒对回想过程的影响是自动编码高唤醒刺激细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个体与同伴的调节聚焦对目标追求的影响及感知相似性在其中的作用。回归分析显示,个体促进聚焦×同伴促进聚焦交互项显著预测同伴作用评价、求助意愿及动机水平,简单斜率分析表明,同伴为高促进聚焦时个体促进聚焦的积极效应更明显。中介分析表明,感知相似性是个体促进聚焦×同伴促进聚焦交互项与同伴作用评价、求助意愿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总的来说,同伴调节聚焦能调节个体调节聚焦与目标追求的关系,且这一作用部分受到感知相似性的中介。  相似文献   

12.
    
Online mental health communities have become a major platform where individuals can talk about thei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obtain social support.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among members in an online mental health community, while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rs and users of online mental health communities. We obtained a total of 143,190 posts from ReachOut.com released by the CLPsych2017 shared task. Then, we used text mining to derive the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Next,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bserving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online mental health community members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information adoption model. The informativeness of help-seeking post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reply posts;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reply posts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or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with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reply posts partially medi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ormativeness of help-seeking posts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online mental health community members' help-seeking posts and the quality of replies were found to b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perceived usefulness.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reply posts and provides useful insights for administrators who can help users to improve their response quality and obtain the support they need.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新产品开发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但创新产品并非总能得到市场的接受,大多数的新产品扩散往往以失败告终。因此,业界和学界对新产品采纳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新产品采纳过程是指创新产品从被设计制造出来,到最终被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认识和采用的过程。对相关研究综述发现:以Rogers创新扩散模型为依据,按采纳时间和特征的不同,新产品采纳者可以系统分为早期采纳者和晚期采纳者,二者之间主要从创新性、产品理解和易感性三个维度进行区分。具体来说,早期采纳者具有高创新性、高产品理解和低易感性;晚期采纳者具有低创新性、低产品理解和高易感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探究了各维度下影响消费者新产品采纳的具体因素。未来研究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出发,结合已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当前环境、消费特点等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4.
控制幻觉的研究方法、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控制幻觉是指在完全不可控或部分不可控的情境下, 个体由于不合理地高估自己对环境或事件结果的控制力而产生的一种判断偏差。控制幻觉普遍存在于博彩游戏、医疗保健、心理健康、投资决策等实践领域。控制幻觉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间接测量方法、自我报告方法和实验室任务方法。控制启发式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则对控制幻觉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解释。控制幻觉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因素、动机、权力、反馈、事件与个体的关联性、指导语等。未来的研究可从控制幻觉的多变量及交互作用研究、跨文化研究、调控策略研究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调节焦点理论,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两种调节焦点:促进焦点驱动人们关注理想,防御焦点驱动人们避免失误。虽然调节焦点理论源自社会心理学,但近年来却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解释组织现象,对管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回顾调节焦点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常见的操作化方法,梳理了调节焦点理论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吴晓波  周浩军  胡敏  李俊 《心理科学》2012,35(4):943-950
本文考察感知价值、满意度对继续使用意向的作用机理。基于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我们首先提出3G用户继续使用意向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价值和满意度决定继续使用意向。满意度是继续使用意向最强的预测因子。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使用成本既直接作用于继续使用意向,也通过满意度间接作用于继续使用意向。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形象提升直接作用于继续使用意向,而不需要通过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机理论的新发展:调节定向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琦  乐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264-1273
Higgins(1997)提出的调节定向理论,独立于享乐主义原则,揭示了人们如何趋近积极目标状态和回避消极目标状态。该理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调节定向——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两者在服务的需要类型、对目标的表征、对结果的关注点、情绪体验等方面存在区别,并会产生独立的动机结果。文章介绍了关于两种调节定向的特点、调节定向的测量、调节定向对基本心理过程和调节定向理论在社会生活的应用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研究应重视对调节定向的测量、调节定向与人格、与时间动力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