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过去20年(1994~2013年)间国内有关大五人格测验的研究文献进行信度概化分析。结果表明:(1)检索到的文献中约68.15%存在"信度引入"现象;(2)未加权估计中,A和O的均值最低,N和C的均值最高,国内所得结果均略低于国外(O除外),而后者的变异性略大(E除外);采用α系数效果量方法,在随机效应模型中,N的估计值最高,O和A的估计值最低;(3)回归分析显示,分数均值、量表来源和南北地域差异是N维度信度的预测变量;量表来源、文章专业类型、测验版本和测验记分对E维度信度具有预测作用;样本量、文章专业类型和量表来源是O维度信度的预测变量;量表来源、文章专业类型、项目数和样本类型对A维度信度具有预测作用;量表来源、项目数、文章专业类型和测验记分是C维度信度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2.
信度估计的γ系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谢小庆 《心理学报》1998,31(2):193-196
本文提出了信度估计的γ系数。与今天应用最广泛的α系数相比,γ系数较少受到被试样本特点的影响,更多地反映了测验受到误差因素影响的程度,因此,γ系数是更好的测验信度估计指标。  相似文献   

3.
测验信度估计:从α系数到内部一致性信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忠麟  叶宝娟 《心理学报》2011,43(7):821-829
沿用经典的测验信度定义, 简介了信度与a 系数的关系以及a系数的局限。为了推荐替代a系数的信度估计方法, 深入讨论了与a 系数关系密切的同质性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在很一般的条件下, 证明了a 系数和同质性信度都不超过内部一致性信度, 后者不超过测验信度, 说明内部一致性信度比较接近测验信度。总结出一个测验信度分析流程, 说明什么情况下a 系数还有参考价值; 什么情况下a 系数不再适用, 应当使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文献上也常称为合成信度)。提供了计算同质性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计算程序, 一般的应用工作者可以直接套用。  相似文献   

4.
诸多研究显示用合成信度可以较好地估计测验信度。文献上对合成信度置信区间估计的研究都假设题目测量误差不相关,而在实证研究中,也会遇到误差相关的情况,此时α系数往往高估测验信度,使用合成信度估计测验信度比较准确。本文给出用Delta法计算一般的单维测验合成信度的标准误公式,此公式无论测验误差是否相关都适用,据此可以计算合成信度的置信区间。通过对600名青少年调查发现,中文版FAD分测验"总的功能"的反向题测验误差存在相关,演示了如何估计此分测验的合成信度及其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使用信度估计公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希镇 《心理学报》1991,24(1):41-49
本文对教育和心理测验中的多种信度估计方法展开讨论,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在估计测验的同质性信度方面,α系数较优,先前几种估计公式或者是其等价形式,或者是其在某种情况下的一个特例;2.在估计测验的信度系数D(T)/D(X)方面,β公式比α系数更优;最后提出估计信度系数的另一个新公式β_1并讨论它和β公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α系数与测验的同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云 《心理科学》2008,31(1):185-188,176
本文从α系数与同质性测验、平行测验和基本τ-等价测验间的关系及三种测验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α系数作为测验同质性信度估计的局限性;根据Jreskog给出的信度定义(α系数),讨论了λ系数与α一致性信度、Guttman 下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在测验同质的前提下,λ系数在估计测验内部一致性时与α系数相比的优点.同时用模拟数据的方法就不同情景下测验的结构维度与α系数、Guttman λ2下限和λ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非正态分布测量数据对克隆巴赫信度α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增大被试群体异质性,能提高测验信度”观点提出质疑。讨论非正态分布测量数据的偏度对克隆巴赫信度α系数的影响,以模拟方法验证Box—COX正态化变换对信度的高估现象,进而给出对克隆巴赫信度α系数估计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元分析是根据现有研究对感兴趣的主题得出比较准确和有代表性结论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心理、教育、管理、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信度是衡量测验质量的重要指标,用合成信度能比较准确的估计测验信度。未见有文献提供合成信度元分析方法。本研究在比较对参数进行元分析的三种模型优劣的基础上,在变化系数模型下推出合成信度元分析点估计及区间估计的方法;以区间覆盖率为衡量指标,模拟研究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合成信度元分析区间估计的方法得当;举例说明如何对单维测验的合成信度进行元分析。  相似文献   

9.
追踪研究中测验工具的信度是衡量追踪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的信度估计方法不适用于估计追踪研究的测验信度。近年来, 研究者提出了四种估计追踪研究的测验信度, 包括估计单个时间点的测验信度系数rw和r(Sw), 以及估计整个追踪研究的测验信度系数RT和RL。本文评述了这四种信度估计方法的数学模型、前提假设及其优缺点。RT和RL既可估计追踪研究中单个时间点的测验信度, 也可估计追踪研究中整个追踪研究的测验信度, 所需要的前提假设较少, 推荐同时使用RT和RL来估计追踪研究的测验信度。  相似文献   

10.
三种心理测量理论的信度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心理测量领域中主要存在三大理论派别。本文分别对这三种理论即经典测验理论、可概括性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作了简要介绍,着重分析这三种理论的信度观。文章讨论了这三种信度观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比较了它们的异同,指出经典测验理论存在的一些不足及概化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所作的改进。概化理论是对经典测验理论的扩展,它用多维的信度指标(概化系数)替代了经典测验理论的信度系数,项目反应理论则从信息量的角度出发,用项目信息函数、测验信息函数等指标更具体深入地反映项目、测验的测量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1.
标准参照测验及其等级线信度的概化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测量工作中,误用经典测验理论方法估计标准参照性测验的整体信度和等级线决策信度的情况非常突出。如,无论测量设计是交叉的还是嵌套的,也无论测验结果是做常模参照性解释,还是做标准参照性解释,测验工作者往往只报告克龙巴赫α系数或经典测验理论中的其它少数几个信度指标,而误把整体信度作为等级线信度的现象则更加普遍,这是十分不妥的。本文借用概化理论中的可靠性指数Φ和Φ(λ)公式,分别针对交叉设计和嵌套设计,就标准参照性测验的整体信度和等级分数线决策信度的估计问题进行了探讨。用数据演示的方法比较了交叉设计与嵌套设计在估计标准参照性测验整体信度方面的差异,展示了等级决策分数线决策信度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丹丹  张厚粲 《心理科学》2004,27(2):445-448
本文首先对信度概念进行了明确,指出信度是评价测验结果可靠与否的一个指标,而不是测验工具的不变属性。针对测验结果的信度估计的可变性,介绍了上世纪末Vacha-Haase提出的信度概括化研究方法.即一种用来探索得分信度估计的可变性、并对引起变异的预测源进行探讨的一种元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对信度概括化研究手段的分析,指出信度概念的再认识与信度概括化研究将会给心理测验工作者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叶宝娟  温忠粦 《心理科学》2013,36(3):728-733
在心理、教育和管理等研究领域中,经常会碰到两水平(两层)的数据结构,如学生嵌套在班级中,员工嵌套在企业中。在两水平研究中,被试通常不是独立的,如果直接用单水平信度公式进行估计,会高估测验信度。文献上已有研究讨论如何更准确地估计两水平研究中单维测验的信度。本研究指出了现有的估计公式的不足之处,用两水平验证性因子分析推导出一个新的信度公式,举例演示如何计算,并给出简单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应用, 信度研究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前20年国内有关测验信度的研究有三条发展主线。一是基于验证性因子模型的信度发展, 包括同质性系数、合成信度、最大信度等; 二是数据类型的拓展, 包括两水平和追踪数据的信度; 三是信度用途的拓展, 如评分者信度、编码者信度等。对于通常的测验(题目之间的测量误差不相关), 如果α系数够高, 信度就够高; 否则使用合成信度。如果一个统计模型中所有变量的合成信度都很高(超过0.95), 使用显变量建模与使用潜变量建模的结果差别不大; 否则, 使用潜变量建模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从a系数与同质性测验、平行测验和r-等价测验之间的关系,分析了a系数作为测验同质性信度估计的局限性;另外就a系数与测验维度问的关系和项目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对a系数在解释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应聘者在人格测验中的作假是人事选拔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试图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探讨应聘者在人格测验中作假的反应过程。首先让50名被试对44道大五人格量表(BFI-44)题目进行工作赞许性评定。然后采用被试内模拟实验设计,在诚实和作假两种情境下由另外50名被试在计算机上作答BFI-44,使用Tobbi 120眼动仪记录被试作答人格测验时对每道题目的作答反应、反应潜伏期和眼动指标。结果显示,在作假情境下,应聘者在5个人格维度上都会作假。在作答受工作赞许题目或不受工作赞许的题目时,作假反应潜伏期更短,眼动注视点更少,更多集中在极端选项上;在作答无工作赞许性的题目时,作假反应潜伏期更长,更多集中在中间选项上。据此结果,提出了一个基于工作赞许性的"混合加工模型"构想,解释应聘情境中人格测验作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同质信度多种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海根  李超 《心理科学》2005,28(5):1196-1198
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式.以被试人数、项目数和方差是否相等为3个自变量,研究随自变量变化因变景同质信度不同指标各自的稳定性。然后采用概化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上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两种研究结果一致表明,α系数对方差是否相等比较敏感.不是同质信度的理想指标。β系数γ系数ζ系数对信度的估计精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抗干扰性上明显比。系数优越,但不及ρ系数。ρ系数在各种条件下都很稳定,能较准确地反映同质信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科学创造力的结构模型、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表现及托兰斯的创造性测验,编制了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并用该测验施测于英国的1087名中学生和中国的1087名中学生,结果表明:(1)《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Cronbachα系数、评分者信度、重测信度均达到心理测验学要求的水平;(2)《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经典测量理论的框架之内,就信度的概念与运用阐述了三个相关问题:首先,指出信度适用于测量分数而非测量工具,然后,阐述为什么最常用的信度估计是α系数,最后,就α系数的正确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EPQ信度概化的跨文化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璨  张敏强  张洁婷  吴利  张文怡 《心理科学》2011,34(6):1488-1495
对中国7种主要的心理学杂志,于1998-2008年间发表的与EPQ有关的研究报告或论文做信度概化分析,并与Caruso等人对其他国家的EPQ信度概化分析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外心理量表使用者都存在严重的“信度引入”的状况;分量表的分数的标准差是信度系数最重要的预测变量;但其他预测变量有所不同。提供的启示是:使用心理量表时一定要报告当前样本的信度系数;不符合心理量表特性要求而增加项目,不一定能提高测验结果的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