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强制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对于复吸倾向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戒毒动机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710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强制戒毒人员戒毒动机负向预测复吸倾向;(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中介了戒毒动机和复吸倾向的关系;(3)心理韧性调节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结论:戒毒动机不仅直接影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也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倾向,心理韧性增强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复吸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成瘾Stroop任务范式测量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吸毒相关汉字线索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及是否能够运用Stroop干扰效应间接反映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瘾水平。方法:采用STM~2编程,测试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两类汉字图片(包括毒品相关类、中性类)的反应时(RT)及心瘾水平。结果:(1)毒品相关图片反应时与中性图片反应时、毒品相关图片反应时与心瘾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中性图片反应时与心瘾得分之间的相关不显著;(2)戒毒人员婚姻状况、吸食毒品类型、入所时间不同,心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3)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婚姻状况、学历、吸食毒品类型、入所时间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瘾得分的主效应显著。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对毒品相关线索存在注意偏向,并且Stroop干扰效应能够有效地间接反映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瘾水平。  相似文献   

3.
研究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C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心理干预。1周末B、C两组SAS和HAMA得分显著下降(P0.01),HAMA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周末A组HAMA评分显著改善(P0.01)。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有显著而快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俞晓歆  耿文秀  姜永  张衍 《心理科学》2012,35(2):494-497
戒毒人员的心理干预与矫治正日益受到重视。积极心理学关注人们发掘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戒毒人员同样拥有的积极力量。本研究对上海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开展了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之后,实验组在正性情感和乐观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团体辅导前,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则没有显著变化。可见,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戒毒人员的团体辅导具有积极意义,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戒毒心理矫治方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C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心理干预.1周末B、C两组SAS和HAMA得分显著下降(P<0.01),HAMA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周末A组HAMA评分显著改善(P<0.01).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有显著而快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编制适合筛查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危机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形成初始问卷。对来自某省3个戒毒所的581份有效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来自某省戒毒所的286份有效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结果:正式问卷由生理缺陷、社会支持、心理缺陷、应激事件、攻击冲动、焦虑、抑郁、精神病性、自杀意念、躯体不适10个维度共39个项目构成,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66-0.940之间;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68(P<0.001)。结论:编制的戒毒人员心理危机问卷信、效度良好,内容较为准确且全面,可用于筛查戒毒人员的心理危机以及心理危机预警。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心理诱导对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患者治疗的影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对门诊就诊患者进行焦虑调查,筛选出伴焦虑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和一般治疗,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诱导指导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焦虑水平明显降低.患者无论在完成第一次治疗还是复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心理干预对DA患者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首次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分析,比较两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的焦虑、恐惧程度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研究组的焦虑、恐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的焦虑、恐惧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使患者愿意接受并配合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吸毒人员的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强制隔离戒毒特点的工作模式与方式方法,同时为戒毒管理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对204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男性103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对26名戒毒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显示,18岁之前接触毒品的占12.7%,初次吸食毒品因为"好奇心"占47.1%,复吸的占77%,心瘾难除者占65.7%,戒毒人员出所后1~3个月复吸人员比例高达66%,保持操守关键因素中选解决就业、远离毒友和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的占41.2%。最后提出相应对策:要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毒品问题的滋生;转变戒毒理念,发展矫治能力;强化心理管理,工作突破创新;动员社会力量,加强项目研究;加强帮教,促进场所戒毒人员尽快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陈曦梅  罗一君  陈红 《心理学报》2020,52(4):485-496
基于积极心理学, 采用友谊质量量表、自我怜悯量表、身体欣赏量表和直觉进食量表, 对243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 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友谊质量与青少年直觉进食的关系、作用机制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友谊质量与直觉进食呈显著正相关; (2)自我怜悯和积极身体意象在友谊质量与直觉进食间起中介作用, 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路径:自我怜悯的单独中介作用、积极身体意象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怜悯-积极身体意象的链式中介作用; (3)中介效应性别差异仅出现在友谊质量与直觉进食(分维度)的关系中, 即“无条件地允许进食”和“进食不受情绪影响”两个维度。研究结果为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身体意象、健康饮食行为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干预指导。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对243例患者使用SAS、SDS、DSQL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有并发症、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情绪,并发症出现时更易出现抑郁情绪。提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对医护人员要进行规范系统的心理干预培训,特别对病程10年、有并发症、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更要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12.
当个体知觉到环境中存在威胁时, 就会自动地引发个体的应激反应。而长期的应激会使个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大量的研究发现肯定自我价值可以缓冲由应激引发的负面情绪和身体反应。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考察了肯定自我价值是否可以降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引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反应。220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自我价值肯定任务组或控制任务组, 被试在干预前(2月2日)和一个星期后(2月9日)完成焦虑和抑郁测量。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在一周后比前测时表现出更严重的焦虑情绪, 自我价值肯定组在前测和一周后在焦虑情绪上没有显著的变化, 这一效应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后仍然存在。这些结果表明简短的(约10分钟)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可以帮助个体缓冲疫情引发的焦虑情绪反应。这一发现对于从社会心理的视角进行疫情防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对243例患者使用SAS、SDS、DSQL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有并发症、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情绪,并发症出现时更易出现抑郁情绪.提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对医护人员要进行规范系统的心理干预培训,特别对病程>10年、有并发症、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更要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抗焦虑药对金属裸支架植入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将金属裸支架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焦虑干预、焦虑非干预、非焦虑组。术后2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在焦虑与非焦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焦虑干预与焦虑非干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和1.5年,焦虑干预与焦虑非干预组间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年和1.5年时,焦虑干预组的死亡人数显著低于焦虑非干预组(P〈0.05)。改善焦虑情绪提高了金属裸支架植入患者预后,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心理诱导对牙科焦虑(dental anxiety,DA)患者治疗的影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对门诊就诊患者进行焦虑调查,筛选出伴焦虑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和一般治疗,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诱导指导组与时照组相比较焦虑水平明显降低,患者无论在完成第一次治疗还是复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心理干预对DA患者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有较高风险发展为危险行为青少年的高危群体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非常有价值的。本研究对青少年危险行为高危人群进行结构化的个体与团体心理干预,评估两种干预的即时效果和六个月的预后情况。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等量表对16所中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筛查,共555名学生参加本研究,被随机分为个体、团体和对照组并分别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干预后,个体心理干预组被试的危险行为水平、心理健康以及抑郁和焦虑情绪均获得显著改善,并且6个月的预后效果依然明显,而接受团体辅导干预组仅在抑郁指标上有所改善,在危险行为评分、焦虑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均没有明显的改善。研究认为,对危险行为易感青少年的心理干预应以经过良好设计的个体心理干预为主、团体干预为辅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冬季两项运动员赛前情绪、心理唤醒与流畅状态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我国30名冬季两项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1)冬季两项运动员自我意识丧失得分较低,男运动员挑战—技能平衡、自我意识丧失、身体/情绪状况和流畅状态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女运动员,高龄组运动员身体/情绪状况得分显著高于低龄组运动员,国家队运动员正性心理唤醒得分显著高于非国家队运动员,非国家队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国家队运动员;(2)自信心、正性唤醒与流畅状态显著相关,正性唤醒在自信心和流畅状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信心和正性唤醒是冬季两项运动员流畅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重度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ial self-injury,NSSI)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焦虑自评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160例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中NSSI行为发生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伴NSSI组患者的冲动性、自杀危险、焦虑、自我责难、灾难化及人际关系得分显著高于不伴NSSI组(P0.05);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家庭实际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不伴NSSI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危险得分、冲动性总分、人际关系、自我责难是NS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观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选取海南省三所医院中在妇科住院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80例,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入院时的状态焦虑(S-AI)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产生焦虑情绪与婚姻、生育史、有无子女、经济状况有关。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是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因素造成,而心理问题的准确评估是优选心理护理对策的前提,为心理干预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心理教育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组织择业心理辅导小组对毕业生择业焦虑进行干预,考察其心理教育效果.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为测量工具.结果表明,实验组(n=18)与对照组(n=34)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差量之间有显著差异,对前测结果进行控制的协方差分析也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显著.说明研究所设计的小组心理辅导与行为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案是帮助毕业生克服择业焦虑的有效方法,可用于毕业生择业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