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障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极其复杂,建立能够确切模拟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介绍产前母体免疫刺激(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诱导子代出现精神分裂症样的神经发育动物模型,以及该模型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当前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以潜伏抑制为行为模式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理论以及神经机制,并重点介绍了精神分裂症的潜伏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1)调节某些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中枢神经递质的传递活动;(2)对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中脑-伏隔核神经环路进行结构损伤或药物性干预;(3)在发育早期给予免疫刺激或环境应激  相似文献   

3.
杜忆  李量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7):944-958
对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是减少干扰影响、保护脑内信息加工的重要机制。它既是研究感觉运动门控的模型, 也是探究精神分裂症机制的模型。前脉冲抑制可被选择性注意和情绪等高级认知活动所调节。本论文工作围绕着恐惧条件化和知觉空间分离去掩蔽(空间选择性注意)对听觉前脉冲抑制多层次化的自上而下调节, 在大鼠行为模型、神经通路、神经电生理机制等几个层次上开展了系统性研究, 并引入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模型, 证实早期社会隔离饲养对前脉冲抑制注意调节的破坏影响。本论文研究成果不仅对认识正常情况下脑在复杂刺激场景中的信息加工机制有重要意义, 以感觉运动门控认知调节功能缺失为基础的动物模型也将推动精神分裂症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 ,动物模型的研制对医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观现代医学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动物模型的进展情况。实验动物模型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动物模型在中医科研中的作用已成为整个中医界的共识。然而 ,从目前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来看 ,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远未起到显著的作用。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思考。1 中医病因的辨证理解问题在目前许多疾病的动物模型复制研究中 ,多是按中医病因进行 ,其理论依据来自一些中医经典原文。但由于中医病因学内容的形成和发展受当…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但能揭示病因不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并为提供新的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和药物靶点等有积极的作用。因高血压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人们希望用分子生物学揭示其神秘的面纱,因此蛋白质组学与高血压的研究,成为高血压模型动物及其临床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动物模型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现代精神病学对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研究中,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愈来愈关注心理因素对发病的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从1979年9月至1981年6月在本市鼓楼区建立家庭病床,对84例治愈或基本治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配合心理综合治疗预防和减少复发的实践体会报告如下。资料选择:随机取出鼓楼区治愈或基本治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84例,作为家庭治疗对  相似文献   

7.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具有复杂病因学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个体受到重大创伤事件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到环境和遗传易感性的共同作用,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而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研究多变环境因素调控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的学科,近年来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表观遗传机制之一——组蛋白修饰机制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由于组蛋白修饰可以受到多种酶的调控,其灵活的可逆化和精细调控为相应的药物研发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因此,深入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机制,对于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研究主要使用动物模型,临床研究较少;组蛋白的类型则主要关注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此外,同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组蛋白修饰水平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前额叶、海马体和杏仁核区域,参与免疫系统、血清素系统和神经肽Y能系统等相关通路的调节。当前PTSD组蛋白修饰的研究结果间还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未来的研究应采用更加一致和实用的分析和报道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执行功能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执行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其它方面的障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在相关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的特点、研究方法、相关脑机制,执行功能与注意、记忆等一般认知功能间的关系,执行功能与精神症状间的联系及其在诊断、康复、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等。对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的认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病因机制,并有利于临床评价与防治  相似文献   

9.
利用社会环境剥夺建立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是当前研究精神分裂症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一个热点课题.作为一种重要的早期社会剥夺方式,出生后至断乳前的母婴分离日益受到关注.文章综合阐述了母婴分离对啮齿类动物行为及神经发育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母婴分离可以部分模拟精神分裂症的行为及中枢表现,证实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相关因素,为今后采用该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现在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然而针对目前的作用机制而研发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矛盾,尤其是目前的公认的两种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故此进一步针对矛盾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且疾病的自我管理是促进患者精神康复和回归社会的重要手段。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并不理想,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机制对促进患者的精神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回顾了众多健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理论整合的方法,初步提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认知-心理模型,以期为揭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发生路径提供理论参考,为改善自我管理干预项目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研究热点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诊治尚存在争议。本文简要介绍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选择,重点对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的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焦虑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6个方面探讨对焦虑症状的识别与处理:焦虑有关的理论研究、焦虑的症状特征、焦虑症状分类及其意义、焦虑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焦虑的评定与诊断、焦虑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焦虑患者在综合医院很常见,需要临床各科医生提高识别率,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6个方面探讨时焦虑症状的识别与处理:焦虑有关的理论研究、焦虑的症状特征、焦虑症状分类及其意义、焦虑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焦虑的评定与诊断、焦虑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焦虑患者在综合医院很常见,需要临床各科医生提高识别率,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诊治尚存在争议.本文简要介绍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选择,重点对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的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发展,是当前探索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机制的一个关键课题。在加工-保护理论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感觉运动门控精神分裂症模型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然而,高级认知活动是如何对感觉门控进行调节的这一核心问题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本综述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系统地解释为什么惊反射前脉冲抑制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精神分裂症的模型,并介绍恐惧情绪学习对感觉运动门控调节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阐述这种自上而下的调节作用如何受到在早期发育阶段的社会隔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大量文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紊乱和思维异常等症状与感觉门控功能的缺失有密切的关系, 感觉门控是指在充满刺激的环境中, 从外界的感觉信息中过滤无关的感觉信息然后执行与注意力相关的认知过程, 以对显著的刺激做出反应。研究感觉门控的经典范式是震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研究发现多巴胺D2受体可以参与调控前脉冲抑制的过程, 但是多巴胺D2受体参与调控前脉冲抑制的机制仍不清楚。探讨多巴胺D2受体参与调控感觉门控即前脉冲抑制的关键脑区、神经环路及分子机制, 有利于促进对精神分裂症感觉门控功能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肠-脑轴假设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往研究初步考察了肠道微生物的构成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影像和临床表征之间的联系,但具体的作用路径尚不明确。当前研究通过总结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肠道微生物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机制假设。相关内容对于进一步阐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为将肠道微生物纳入精神分裂症的评估与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喜树碱类药物四十年研发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喜树碱类药物研发过程的历史回顾,探讨其存在的哲学意义和对其它植物药研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性精神病,在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约为1%,其特点是病程迁延,治疗进展缓慢,且复发率以及病残率均相对较高.它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精神障碍,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家庭关系)在其发病、转归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精神分裂症家庭特点的研究,推动了家庭治疗的发展,也增加了帮助患者全面康复的治疗手段.结构式家庭治疗假设家庭中被标定的个体的问题与家庭的动力和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改变家庭的动力及其组织过程,可改变个人及家庭,可以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并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