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及其对策研究中,不仅涉及许多有关技术开发、经济振兴的具体途径和措施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值得从技术哲学和一般方法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的理论伺题。例如,新技术革命的实质及其相应对策的性质;技术革命发生的内在因素和社会条件;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途径和作用机制;确定新技术革命对策的方法论原理以及利用新技术革命机会的条件和现时可能性,等等。本文拟围绕确定新技术革命对策的方法论问题,从  相似文献   

2.
“一个冲击波,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波,在全世界激荡着,震憾着”。如何认识和回答这个激荡全球的冲击波?国内外不少社会学家、未来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已经写出了很多著作。《大杠杆——震憾社会的新技术革命》一书的作者们,面对如此重大的问题,也自愿集合起来,广泛搜集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思索、探求,对新技术革命作出了翔实的、有说服力的科学回答。该书以技术这个社会杠杆为中心,以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为主要内容,阐述了新技术革命的前提(科学革命)、条件(教育革命)、后果(产业革命)和前途(社会革命),描绘了一幅由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这根主线编织而成的极其宏伟壮观的历史画卷。作者还分述了现代生产的骨肉——材料、血液——能  相似文献   

3.
也谈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在关于新技术革命与未来社会分工的讨论中,大致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新技术革命将消灭职业分工,一是新技术革命将深化职业分工。双方各自引经据典,但似乎都未能说服对方。其症结何在?我认为关键在于争论双方对分工概念缺乏一致的和全面的理解。为此本文试就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谈点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4.
《哲学研究》1985年第6期刊登的秦庆武同志《论新技术革命与旧式分工》一文(以下简称秦文),探讨了新技术革命对职业分工的影响,认为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将导致职业分工的消灭。《哲学研究》1985年第10期又刊登了郝振省同志与秦庆武同志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郝文),提出了同秦文截然相反的看法,认为“新技术革命深化了职业分工”。本文也试图就旧式分工的外延与内涵以及新技术革命对职业分工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秦、郝二文的某些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以就教于秦、郝二同志。  相似文献   

5.
当代世界正在卷起一场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在这场浪潮中,一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变革物质生产方式的挑战。物质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结构的基础和核心,制约着整个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等等的变化,新技术革命对各种社会生活关系的影响,归根到底是通过变革物质生产方式来实现的。因此,探索物质生产方式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同新技术革命的一般关系,对于我们自觉迎接这场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潮流,作为“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正从总体上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似乎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烦恼的社会弊病,如环境污染、军备竞赛、恐怖主义、人性堕落等等。由于这些“副作用”的存在,西方学者在关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便截然分为两大学派,即“悲观主义”学派和“乐观主义”学派。他们都总体或部分地否定了新技术革命的社会价值,这样或那样地抹煞了新技术革命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论丛》,自1982年创刊以来已出版了九辑。该《论丛》集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很受读者欢迎。最近又相继出版了三辑,要目简介如下:第10辑《信息社会述评及其他》——《资本主义和信息社会》(查汝强),《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实质》(黄美来、王会军)、《信息时代与马克思的公有制学说》(李万忍)、《新技术革命和马克思的预见》(何君康)、《试论新技术革命与现代生产力的结  相似文献   

8.
唐凯麟 《哲学动态》1998,(12):37-38
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性质,它在社会的全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中引起了重大的变化.人必须改变自身,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而这种改变,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出一种新型的人来.这种新型的人必须是一种具有高度的智慧、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操的"创造着的人".为了造就出这种"创造着的人",对于当代人来说,应该努力创造一些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生物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首先在医药领域中得到应用,改变了化学药物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为传统制药工业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促进了化学、生物学、医学紧密结合的生物药学模式的形成和药学由化学模式向生物药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药学各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革命深化了职业分工——与秦庆武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研究》1985年第6期刊载了秦庆武同志《新技术革命与旧式分工》的文章(以下简称秦文)。读后,感到比起作者以前关于分工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在观点、内容、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同时,作为一名分工问题的感兴趣者,也愿意就文中“新技术革命将会导致职业分工的不复存在”的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以便与作者商榷。 旧式分工是否等同于职业分工? 秦文在第一部分,对旧式分工含义的考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由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主办的新技术革命与系统工程讲习班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联系史实阐述了科学革命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后指出,我们现在又面临着一次新的科学革命。他说,现在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高能物理、基本粒子。这些学问实际上是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世界。从十七世纪牛顿力学开始建立的是对宏观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时期来,哲学界陆续发表了一些探讨新技术革命和职业分工关系的文章,对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工的研究,比过去有较大的进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观点上的分歧,涉及的问题主要是:职业分工有没有自己的本质特征?职业分工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旧式分工”?新技术革命会不会造成职业分工的消失?大家对这些问题,理解不一,甚至观点完全相反。本文不想介入哪派观点,只是从研究中出现的方法论问题入手,来阐述自己的粗浅看法,力图对上述问题作出较客观的解答。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新技术革命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和比较深入地评价西方学者有关观点的理论专著。它的问世,是我国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理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正进入一个新的大突破阶段的前夜。这次革命的总的特点,正如有的学者概括的:科技对生产过程的渗透越来越深;科技在产品中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科学各学科构成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哲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关系是解析社会历史之谜的基本方程式。而对经济关系的本质性认识,又有赖于哲学的审视和剖析。尤其在当代,世界性的改革和新技术革命潮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理论课题,它呼唤着经济哲学理论光亮的烛照。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哲学界展开了关于改革与思维方式变革问题的讨论。现就思维方式的结构、类型以及改革与思锥方式的变革等问题的讨论情况做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1.分析当代世界基本矛盾和时代特征的方法论问题。2.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与现时代。当代全人类利益、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之间关系的特点。3.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往、国际竞争与各民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兴起和在发展中国家扩展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加快神经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CT、MRI、DSA、PET、IOM、术中导航系统和远程医疗的应用等方面,使神经外科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文化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一场世界范周内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兴起。一系列新的科技成果的产生,新的科学技术领域的开辟,以及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的出现,它有力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它迫使教育部门认真地考虑怎样才能迅速地、高质量地培养出能驾驭这场革命的人才.面对这种挑战,我国和世界各发达国家,在改革自己的教育体制的同时,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积极探索符合世界科学技术大革命的客观  相似文献   

20.
在新技术革命、社会改革、现代意识三位一体的历史潮流冲击下,当代中国出现了一个社会思潮演变的活跃期,这些社会思潮以综合的、动态的、流行的思想形式,反映着中国人在时代意识和社会心态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理论界常常有人把它同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