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土信仰在民间社会影响重大,与无生老母信仰也关联甚深。后土在民间又被称为地母娘娘、后土老母等等。无生老母是明清民间信仰教派构造出来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尊神。在历史上,民间信仰教派与全真道交涉颇多,不仅传承全真道的丹道,亦传承全真道的斋醮仪式。当代一些华北全真道更是将无生老母与后土老母等十二老母的塑像置于自己的宫观内。"十二老母朝无生"神话在华北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在无生老母的传说中,有"化身"神话,以为后土老母等十二老母都是无生老母的化身。又说,信徒"要敬奉碧霞元君,始能见无生老母"。这样的神话设计,将无生老母与众多老母、娘娘等神佛系为一身。这是民间信仰"全神"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明确归根教的至尊神,是归根教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新见归根教祖师著作和归根教日常宗教活动经典表明,归根教以无极圣母为至尊神,并不信奉无生老母或瑶池金母。先天道内部至尊神由无生老母先变为瑶池金母,再变为无极圣母,即所谓"老母三转盘"的目的,是为了"分别旁正"。明确无极圣母为归根教至尊神,一方面丰富了老母信仰的内涵,帮助我们对归根教等先天道分支及其经典有了明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启发我们研究明清民间宗教时,可以围绕老母一类不同称名的至尊主神,将以往表面上零散无序的文献放在一起作综合的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家有老母     
佛教开启了我的良知,明白了为人之子的道理。25岁以前仿佛只知道对父母索要和抱怨,把父母的辛勤养育当成理所应当。现在偶尔回家,看到三十、四十大几的姐弟们依旧劳累老母,工作、生活不顺利,在她身上撒气,把她当成不花钱的劳动力和出气筒,我的心在落泪,在流血。...  相似文献   

4.
法门寺佛指舍利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月11日凌晨1时,在韩国佛教徒的翘首企盼中,珍藏在陕西省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启程赴韩国首都首尔和釜山进行为期40天的供奉。佛指舍利再度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舍利,梵语SARIRA,意即遗体、遗骨。通常指佛陀释迦牟尼的遗骨,称为佛骨,佛舍利。后亦把高僧大德荼毗(火化)后所得  相似文献   

5.
“舍利”一辞源自梵语,为“遗骨”之义。从严谨的角度来看,舍利为佛陀或高僧大德之遗骨;但是引申而论,则为其大智慧、大慈悲的延续。换言之,举凡佛陀所说之法、庄严殊胜之道场,皆可谓之为舍利。因此佛指这次跨海来台,整个过程便堪称为一种无形的舍利。  相似文献   

6.
张培生 《天风》2008,(6):42-43
2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黑天绒似的夜幕上,十五的月亮犹如一只盛满白银的玉盘,一游子常问星星:"星星弟兄,我何时能见到我的老母、我的弟妹?何时能回到我的诞生地--大陆?有时星星笑而不言,有时星星眨一眨眼说:'黎明很快就来到'".  相似文献   

7.
在佛教、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等三种观音信仰中,民间宗教之观音信仰的研究最为薄弱。为此.本文以民间宗教经卷文献为依据,辩证分析观音信仰与无生老母信仰之间的复杂因缘,对民间宗教中的观音信仰做出梳理与论证。佛教与民间信仰中的观音信仰,对于民间宗教之观音信仰的产生以及观音信仰与无生老母信仰的互动有着积极影响。元代以降,民问宗教信仰之最高神灵,经历过弥勒、弥陀与无生老母的演变。但其发展并非是单线条的,而是多元的、互动的,观音一无生老母信仰是其中的一条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略论佛骨舍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门寺佛骨舍利的出土,为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佛教的信仰提供了新材料。尽管佛陀在世说法时,反对任何神灵崇拜,然在其涅槃后还是兴起了规模宏大、影响久远的佛舍利崇拜。目前,我们对这一崇拜形式还缺乏足够的注意。本文仅对佛舍利崇拜的流行情况作一简要考察。一舍利,本来指尸骨、遗骨之意。佛陀涅槃后,弟子取其遗骨建塔供养,舍利便成为佛家所专用。起初,舍利还是严格意义上的佛身骨。随着佛教的传播,舍利的含义逐渐呈开放势态。不光可以建塔供奉佛祖舍利,  相似文献   

9.
2017年岁尾,拜访骊山老母宫原住持陈圆明道长的夙愿终于实现。在老母宫住持金明立道长的安排下,笔者对陈道长进行了专访。初见时,陈道长逆着光走进来,个头不算高但十分魁梧,精神矍铄,面容憨厚淳朴、慈祥随和。与道长一番长谈并结合从别处了解到的情况,让人对他的修行和功德油然生出一种敬意。  相似文献   

10.
小微 《天风》1997,(9):40-40
今夜虽离你千里,可仍能觉到你心中的矛盾与交战。你说有公司聘你任要职,你真的,真的好想去。你说实在不是贪爱这个世界,只是不忍再让六、七十岁的老父老母还靠种地养活自己;不忍让我随你过清贫至极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树高万丈,叶落归根! 10月5日上午12时,朴老遗骨树葬完毕,届时终于完成了陈邦织先生多年来要把朴老骨灰回乡树葬的心愿,同时也实现了了太湖57万人民多年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今夜虽离你千里,可仍能觉到你心中的矛盾与交战。你说有公司聘你任要职,你真的,真的好想去。你说实在不是贪爱这个世界,只是不忍再让六、七十岁的老父老母还靠种地养活自己;不忍让我随你过清贫至极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政法工作者,以往处理案件,往往单凭经验办事。通过参加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的学习自觉运用逻辑知识分析案例,深感学与不学大不一样。例如,在一场关于是“杀人未遂还是杀人中止”的争论中,我便使用了有关的逻辑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案例如下: 甲借了乙的钱很久不还,乙多次催要,甲竟赖帐说没有借过乙的钱。乙顿起杀人复仇之心。某日得知甲在家中,乙便借了猎枪闯入甲家,准备打死甲。甲的老母有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岁尾,拜访骊山老母宫原住持陈圆明道长的夙愿终于实现。在老母宫住持金明立道长的安排下,笔者对陈道长进行了专访。初见时,陈道长逆着光走进来,个头不算高但十分魁梧,精神矍铄,面容憨厚淳朴、慈祥随和。与道长一番长谈并结合从别处了解到的情况,让人对他的修行和功德油然生出一种敬意。谨持家教虔诚奉道陈圆明道长,俗名陈世杰,1933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出生于陕西省白河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5年3月29日,中国佛教界及我会老朋友、日本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名誉会长大谷武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3岁。1921年,大谷武先生出生于日本京都,先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和大谷大学,毕生致力于中日友好大业。他受其父亲、日本著名政治家(曾当选过日本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后愤而辞职)、杰出的中日友好人士大谷莹润的影响,从年轻时代即20世纪50年代初期起,积极协助收集和供奉散露于日本荒山野外的中国在日死难劳工遗骨,并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历时11年、分九次共送还三千余具遗骨,为恢复战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中日友好作出了重要贡献,受…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85,(3)
为祝愿世界和平,由唐代鉴真大师带到日本的舍利子 (释迦牟尼的遗骨),将送往英国伦敦,供奉在泰晤士河畔正在建设中的大伦敦和平佛舍利塔内。鉴真大师历尽千辛万苦,六次东渡,双目失明,最后到了日本。他的精神在一千二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对世界和平起着促进作  相似文献   

17.
负暄闲禅     
《法音》1995,(3)
负暄闲禅(六则)孽子寻佛昔有一子,誓此生见佛。日工不做,田园荒芜,怠奉老母,遍地寻佛不见。焦虑之急,遂弃老母,整装外出。跋山涉水,越戈壁,宿山林,百苦不畏,仍不得见。一日途中,遇一白发老枢,言其因何外游,曰:“寻佛”。老妪曰:“赤脚佛便住你家,何言外...  相似文献   

18.
今年四月九日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副会长巨赞法师圆寂一周年纪念日,北京广济寺全体僧众于是日云集大雄宝殿,举行普佛、上供、回向仪式,祈愿法师不舍众生,乘愿再来。为奉安巨赞法师遗骨,中国佛教协会已委托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在该山择地修建巨  相似文献   

19.
教讯拾零     
《法音》1987,(4)
去年,湖南南岳佛教界集资二万多元,按原样修复了南岳佛教开山祖慧思和尚“三生塔”。传说基思三生都曾在南岳修行,其门徒找到他的三生遗骨合葬一处,故有“三生塔”之称。该塔历代均有修葺,被认为是“南岳佛教一绝”。(龚细衡)  相似文献   

20.
6月 1日上午10时许,一架大型客机徐徐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的跑道上。悬梯架好、舱门打开后,赵朴老的夫人陈邦织双手捧着朴老的骨灰坛,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步走下飞机,朴老的秘书怀抱朴老遗像紧随其后。 载着朴老遗骨的车队,在开道车的引导下,很快来到上海著名的龙华古寺。法师们早已穿着整齐的袈裟列队迎候在寺内广场的两侧。部分佛教信众也早早地来到龙华古寺迎接朴老遗骨的到来。朴老夫人手捧骨灰坛穿过4座大殿,每座大殿与殿间的广场间都有僧装整齐的法师们列队相迎。朴老的灵堂设在方丈室正中的大厅内,灵堂布置得十分雅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