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悲剧已经发生,就无法再挽回;凶手马加爵必须接受法律的严惩。马加爵一案,带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以惊恐与悲痛的同时,更应带给社会深刻的反思。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应当通过这一典型案例,探究马加爵极端性格形成的深层原因。 笔者并不怀疑马加爵的行为是反社会、反人类的极端行为,但需要进一步问:是什么原因形成了马加爵性格的极端?  相似文献   

2.
一、当代大学生荣辱观问题的表现首先,荣辱观念的扭曲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荣辱观念的扭曲不是缺乏荣辱观,而是将某种荣辱观念无限地夸大或缩小,使之歪曲变形,从而误导人的思想和行为。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由荣辱观念的扭曲而导致犯罪的典型案例。马加爵在与同学打牌过程中被指责作弊,他觉得人格受到了侮辱,于  相似文献   

3.
“马加爵案”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罪犯马加爵三亚落网,云南大学学生杀人案终于告一段落。“马加爵案”虽然是大学生中极为特殊的个案,但它与近年来高校中频频出现的大学生自杀、犯罪等问题一样,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除了学业、就业外,大学生心理问题同样需要值得大家关注。 心理障碍困扰大学生 小张是某高校大三的学生,可是最近不知为何,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到孤独。问他原  相似文献   

4.
马加爵事件已经过去10年,犯罪被判决死刑,学术界并无异议,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城市市民对乡村农民的偏见和歧视及其后果却值得反思;从变态心理学角度看,因为长期的贫穷、被歧视造成的人格障碍,需要认真分析。马加爵事件提醒我们,要更加注重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所引起的社会心理事件。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在天津和北京的学生,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郭隆真”这个名字的。她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位勇敢的女战士。郭隆真(后名郭林一)同志出生在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鎮一个回族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个比较开明的讀书人,他曾经亲自教女儿读书识宇。没有料想到,不满十岁的女儿,在读着“女儿经,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門,燒茶湯,敬双亲……”时,会居然提出抗議来。她貭问父亲:“爹!有‘男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仅仅因为同学之间玩扑克牌时别人说他“作弊”,发生了争吵,就激发出杀人的动机,一连杀了4名同学。据说有的同学与他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事件的发生令一些人感到困惑。该案已于2004年4月2日经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完毕,判处马加  相似文献   

7.
在马加爵家乡的屋内,挂着一幅水墨画,并写有一个极大的“忍”字。他如此看重这个“忍”字,恰恰说明他内心存在着许多不能“忍”之事。他出生农村,总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正是他的自卑使得他对于别人的任何一句的话都感到敏感,并把自己对他人的敌意、戒备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极端张狂、残忍的手段报复他人。  相似文献   

8.
“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父亲的一生是活生生的荣主益人的见证,作为他的子女怀着感恩的心,把我们的怀念写出来和主内众弟兄姊妹一起分享主丰盛的恩典。 父亲蔡志澄1904年出生在福建南靖县龙山圩井尾村一个信主的普通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高校内的两起重大杀人案案犯马加爵和卢刚的分析,发现他们有十分相似的个性。虽然不能说个性是一个人犯罪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个性所激发的犯罪动机继而实施犯罪却毋庸置疑。他们个性中相似的攻击性、封闭性、偏激性、敏感性及冷漠性是造成恶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悯心 《天风》1994,(10)
耶和华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 耶和华上帝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1~24)  相似文献   

11.
给成功留白     
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名门家庭,父亲是经济学家,母亲是外交家和作家,她的出生自然被很多人关注着。但她却生来一副叛逆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小张在北京某工厂工作。他在上海的大哥不久前来信说:他们的父亲想到北京来一趟,但因父亲年事已高,因此想等到有同志到北京出差时,请人陪同来京。具体时间请等电报。过了一些日子,电报来了。只见电报上写着: “父(17)日乘(22)次来京”看着电报,小张犯难了。父亲到底是哪一天到北京呢?按这份电报上的文字,可以理解为“父亲17日乘22次离开上海来京”,也可理解为“父亲17日乘22次到达北京。”如果是前者,那么明天就不用请假去车站接人;如果是后者,那么明天就必须请假去车站接人。为了保险一些,小  相似文献   

13.
(1)家庭,是一块神圣的土地。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传4:9)“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2:15) 我们于此可见:婚姻与家庭的制度是至高者耶和华神所发起、建立的,我们可以从中悟出家的神圣意义、神圣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她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也是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就是中国产科奠基人之一的林巧稚医生。少年心志与信仰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鼓浪屿的一个基督徒家庭。林巧稚的父亲将女儿视为上帝的礼物,给她取名为"巧稚",有"灵巧而又天真"的含义。林巧稚的父亲早年在新加坡读大学,是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归侨,林巧稚从小就跟父亲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就语言的运用来说,它的功能是呈现出多重性的,比如: 1)下雨了。 2)父亲回来了。如果仅从语义学和语法学的角度分析,两者都不过是阐述了一种客观事态,前者是天气的变化,后者是人的行为。但是,在传递和反映这种客观信息的同时,还流动着一种主观的情感和意愿。例1),可能表现出一种情绪:“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情绪,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绪;也可能是指令“带上伞”或“别出去”。例2),或情绪(“父亲”出外很久,此时见到很高.兴);或指令(“父亲”不允许做的.“快停止”)。这就是语言的“语义”和“语感”。所谓“语  相似文献   

16.
太陽的家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們。父亲母亲是我们的家长。这样的家我們都很熟悉了。在无边无际的星球世界里,大大小小的星球也好象自然的形成为一个一个的“家庭”系統。我們居住的地球所属的太阳系,就象个“家庭”,而太阳彷彿就是“宗长”,这个家的成員,除九大行星外(按照它們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还有31个卫星,以及已經发現了的1,600顆左右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等等。这些星星都团聚在太阳的周圍,圍繞太阳旋轉,这个星球系統就叫做太阳系。地球在太阳系里,当然人也是在太阳系里,所以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先知穆罕默德 (愿主福安之 )正在麦地那的清真寺里,周围坐着一些辅士。忽然他钟爱的女儿 (已经许配给伊斯兰著名的勇士和学者阿里 )来到他那儿,恳求他父亲借给他一个仆人帮她干家务活,因为她健康状况欠佳,身体虚弱,除了要照顾孩子之外,还要做繁重的磨面和从很远的地方挑水,而她父亲显然被她的请求所打动。他犹豫了一会儿,但很快克制住了自己的情感。他神情庄重地告诉法蒂玛:“我最亲爱的女儿,我不能从这些为主道而工作的人中给你让出任何一个。你应该自己能够承担今世的艰苦劳动,以便换取后世的报酬。”带着对先知回答的…  相似文献   

18.
葛蕤 《天风》2006,(10):12-13
蒙大恩的女子。(路1:28) 经文:路1:28;路1:42;路1:48 我们从圣经中看见,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是有福的人。天使、别人、她自己都这样认为。天使称她是“蒙大恩的女子”(路1:28),施洗约翰的母亲——伊利沙伯赞她是“在妇女中是有福的”(路1: 42),她见证自己“万代要称我有福”(路1:48)。福的源头是神马利亚的福来自于神。因为神是万福的源头,允许赐福与人。  相似文献   

19.
两个孩子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一个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而另一个父亲只是一个泥瓦匠。 一天,两个孩子聊起了自己的家庭。  相似文献   

20.
转折(短剧)     
于晓芳 《天风》2006,(10):38-40
时间:一个傍晚地点:以家庭为背景人物:男女主人公(男为甲、女为乙) 第一场夫妻争吵甲:(上场)我这个人哪,没有别的大毛病,就是爱打个小麻将,消磨时光,也找点乐趣呗,这也算不了什么,可是我那媳妇就不让我玩,为了打麻将和我又吵又闹的,你说烦不烦人。(这时有人喊甲的名字:“快点、三缺一。”)这不,前院老王又喊我打麻将,正等着我呢,甲:“来啦,你们摆牌吧。”(甲下) 乙:(下班回来,很疲惫的样子)今天晚上厂子又加班,(看一看手表)这不,都八点半了,(推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