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视野下的艾滋病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艾滋病是一种传播性疾病 ,但从传播途径上看艾滋病不同于偶然间 (casually)传播性疾病 ,适用于偶然间传播疾病的公共卫生策略和规范不应不恰当地应用于艾滋病的防治。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病” ,艾滋病防治应更多地关注“高危行为” ,而非“高危人群” ,对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支持和干预应注重其行为改变。艾滋病存在“窗口期 (window period)” ,对艾滋病检测结果的评估必须考虑“窗口期”。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较长 ,HIV感染者仍可能长时间地成为社会的生产力。在现阶段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会面临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 ,对HIV感染者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2012,(10):38-39
44岁的李蕊(化名)如今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协助西双版纳相关艾滋病预防机构,为艾滋病毒感染者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她是"佛光之家"最早的志愿者之一。作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她也是"佛光之家"最早的关爱、帮助对象之一。如果不是丈夫意外去世,李蕊可能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1995年,李蕊的丈夫患脑膜炎,高烧不退,验血后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随后,李蕊亦被确诊为艾滋病毒感染者。自身的沮丧、甚至绝望,以及亲友有意无意的疏远、甚至隔离,几乎成了李蕊此后几年生活的全部。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研究中的常见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遏制艾滋病病毒 (HIV )和艾滋病 (AIDS)的迅速蔓延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了预防控制HIV /AIDS的研究工作 ,研究包括流行病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学研究以及社会干预研究等[1] ,科研引发的伦理问题存在于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设计和研究实施等环节 ,常见的伦理问题表现为侵犯研究对象的自治权、导致对某些社会群体的歧视、损害研究对象的利益等 ,如何在艾滋病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 (IRB)的监督和指导下 ,在公平、受益和尊重个人的科研伦理学基本原则[2 ] 的基础上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艾滋病科研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已成为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
关于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源于对云南省某市131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实地调查。调查发现:在131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中,有6.1%的人存在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行为。着重考察了这部分人群的故意传播行为,包括其故意传播的行为动机、对象指向、主要途径等问题,进而展开理论阐释和法律探讨,以补充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周长城  姚琴 《学海》2005,(2):48-53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与全面小康目标的一致性使其从独特角度审视当代中国小康进程.中国MDGs实施状况表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防治是发展薄弱环节,这将对中国小康进程带来诸如贫困等问题.歧视和羞辱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目标的最大社会障碍,而现存法律因素更无意识强化了这种歧视.建立有效的沟通策略与法律支持、"让艾滋病人群更大地参入到目标中来"(GIPA)可能是当前的出路.关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实现中国MDGs,是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关注儿童艾滋病和艾滋孤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艾滋病处于快速增长期,儿童艾滋病患者增长较快,艾滋孤儿亦逐渐增多.儿童艾滋病以母婴传播为主要途径,所以切断母婴垂直传播是遏制艾滋病向儿童传播的有效方法,应采取药物治疗、产科干预和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同时高度重视艾滋孤儿问题,采取措施预防出现下一代的艾滋孤儿,整个社会包括政府要加大对这些儿童的支持和关爱.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与全面小康目标的一致性使其从独特角度审视当代中国小康进程。中国MDGs实施状况表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防治是发展薄弱环节,这将对中国小康进程带来诸如贫困等问题。歧视和羞辱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目标的最大社会障碍,而现存法律因素更无意识强化了这种歧视。建立有效的沟通策略与法律支持、“让艾滋病人群更大地参入到目标中来”(GIPA)可能是当前的出路。关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防治,实现中国MDGs ,是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10月18日至21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理事长妙贤法师一行10人到云南西双版纳开展"慈善之旅",与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合作,救助这里感染艾滋病的患者。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佛光之家"项目就是有组织地参与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将其视为"凡尘使命",用佛教精神约束信众的行为以预防艾滋  相似文献   

9.
运用民族学学科“田野调查”的方法,展开对甘肃省LX州的一个西北少数民族聚居镇——A镇,艾滋病传播的实证研究。论文首先探讨了A镇艾滋病传播的背景与途径;试图从这些访谈实例中,探讨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病人AIDS及其家属面对艾滋病传播的不同文化适应,总结与概括A镇艾滋病传播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荣伟 《天风》2018,(12):48-48
当年我在拍摄《中国基督教30年》纪录片时,曾采访河南某地教会,该教会信徒中艾滋病患者的比例相当高,他们木讷、无助的眼神至今让我无法忘记。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后,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防治之伦理原则的几点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艾滋病 (AIDS)是一种威胁全社会的严重传染病 ,它侵蚀着人类的健康 ,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对于我国 ,甚至全世界 ,艾滋病的传播都带来极大的害处。有效阻断艾滋病的传播 ,必然要管理艾滋病患者和高危人群 ,限制他们的某些权利 ,这就产生一些社会伦理问题。艾滋病的防治 ,虽然可以使用有利 (无伤 )、尊重 (宽容 )、公正、互助等伦理原则[1] ,卫生部下发的《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管理意见》(以下简称《管理意见》)也考虑了这些伦理理念 ,但是这些原则和理念高度抽象和概括 ,缺乏可操作性 ,实践中 ,往往遇…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21,(1):27-27
本刊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涉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20年12月10日,青海省佛教协会举办以"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主题的全省第四届佛教论坛。省佛教协会理事以上人员和各市州佛协会长、秘书长,省垣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部分寺院僧人代表共180余人参加论坛。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全柏音应邀参加论坛并致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防艾宣传者对艾滋病患者的内隐态度。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与艾滋病患者交往意愿调查问卷,通过测量获得对艾滋病患者有较高交往意愿的防艾宣传者100名,并随机抽取其中30名作为实验被试,完成了两组内隐联想测验(IAT)。结果:当艾滋病相关词与普通正性词相联以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普通负性词相联时,其平均反应时低于艾滋病与一般消极性词相联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普通正性词相联时的反应时;当艾滋病相关词与正性人际词相联以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负性人际词相联时,其平均反应时与艾滋病和负性人际词相联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正性人际词相联时的反应时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大学生防艾宣传者对各类传染病患者的内隐交往意愿处于同一水平,但相对于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而言,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消极厌恶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
有偿献血HIV感染者的情绪障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考察有偿献血HIV感染者的情绪状况,探讨他们面临的艾滋病压力和对感染HIV的认知评价对其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Beck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艾滋病压力量表、认知评价量表作为测查工具,测查了185名有偿献血HIV感染者,并收集了人口学资料、症状资料和其它信息。结果:(1)92%的有偿献血HIV感染者有中、重度抑郁障碍,他们的焦虑程度高于神经衰弱者和焦虑症者;(2)艾滋病压力不仅通过认知评价而且会直接对情绪障碍产生影响;(3)认知评价在艾滋病压力和情绪障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有偿献血HIV感染者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严重,艾滋病压力和认知评价对情绪障碍的产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污名由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两部分构成。前者指公众所持有的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感染者的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 后者指艾滋病感染者感知到的来自公众的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 并由此产生的负面自我认知。测量主要从未感染者和感染者两个层面展开。艾滋病的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广泛存在于个人、家庭、医疗、媒体等诸多领域, 阻碍艾滋病的有效防治并损害社会平等。减少艾滋病污名的干预既需要消除公众的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 改善社会环境; 也需要感染者自我的心理健康和治疗意愿, 提升生活质量。未来应该从未感染者和感染者的双重视角出发, 对其相互作用机制、测量工具、干预措施及连带污名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分析盘锦市艾滋病瘦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对盘锦市2005年~2013年艾滋病瘦情数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盘锦市2005年~2013年累计报告HIV/AIDS 127例,病例逐年上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20岁~44岁的青壮年,未婚占54.88%,感染途径以性途径为主,占95.28%,男男同性占61.42%,病例主要发现途径为医疗机构的检测及疾控机构的检测咨询.因此,盘锦市的艾滋病瘦情呈上升趋势,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尤其是男男同性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分析盘锦市艾滋病瘦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对盘锦市2005年~2013年艾滋病瘦情数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盘锦市2005年~2013年累计报告HIV/AIDS 127例,病例逐年上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20岁~44岁的青壮年,未婚占54.88%,感染途径以性途径为主,占95.28%,男男同性占61.42%,病例主要发现途径为医疗机构的检测及疾控机构的检测咨询.因此,盘锦市的艾滋病瘦情呈上升趋势,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尤其是男男同性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贫困妇女人群中HIV新发感染不成比例上升的现象揭示了社会中的性别不公正,通过美国和肯尼亚的案例说明,预防艾滋病需要认可和促进妇女的人权,减少针对妇女的暴力,并保障妇女的教育,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对女性主义进行了重新阐释,并以南非"和平与和解"运动为例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红丝带象征着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和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者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在陕西省天主教"两会"的支技下,西安教区耶稣圣心会和圣母会的修女们参加了关心艾滋病学者知识的培训学习。2004年5月17日-28日,来自耶稣圣心会、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组织在艾滋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SWOT分析法,试图找出公民社会组织在艾滋病防治领域中作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完善公民社会组织在艾滋病防治领域中作用的策略,以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