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句法、语境、语义三个层面,分析张载《正蒙》中的几处关键篇章。通过句法分析澄清“太虚无形”不是主谓结构,而是并列结构;“太虚”是没有形状之意;“本体”即“本来而恒常”之意。通过语境分析指出“太虚即气”之“即”是“是”之义,“太虚”指的是作为气的存在形式的空间、天;“太虚即气”字面涵义似乎要说明太虚与气的关系,但真实的哲学含义是太虚非无、世界为有。通过语义分析可以看到,我们无法独立于“物”的概念来理解太虚与气的关系;太虚与物指向的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气的关系,太虚与物均统一于气;整个世界是实有之气在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2.
张载虚气观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张载哲学中的核心范畴太虚以及太虚与气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出张载的"太虚即气"是一种本体论、宇宙论并建,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相统一的理论架构,并由此确定了他在理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李退溪(1501—1570)为朝鲜李朝朱子学之大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朱熹哲学思想,而构成了博大的哲学逻辑结构系统。他的哲学逻辑结构系统的最高范畴是“理”,或谓之“太极”、“道”,其核心范畴是“理”与“气”。“理”既是最一般的规定,又是最具体的发展。它是其逻辑结构的起点;由于“理”、“太极”、“道”的动静流行,便从“天道”(圆)到“地道”(方),包括“人道”。在这个流行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层次:“理”、“太极”、“道”,属于“理本”范畴,作为宇宙本体的第一层次。“气”、“阴阳”、“五行”,属于气化范畴,作为宇宙化生的第二层次。第一、  相似文献   

4.
"太虚"在张载哲学中具有"空间"的含义,是气运行变化的场所,这一场所本身又是由气构成;太虚之气是整体连续性存在;太虚之气的存在状态、运行变化本身就体现着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载两层结构的宇宙论哲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年)关学的难度最大①,而其宇宙论哲学的难度尤大,产生的歧义令人相当困扰.我们可以把张载宇宙论哲学存在的问题聚焦为:张载所谓"太虚"概念的涵义、意义和实质是什么?如何从"太虚"与"气"的地位、状态和作用等方面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太虚"与"气"是同质的还是异质的?这些问题,关系到对张载宇宙论哲学特质乃至其哲学基本性质的理解.作为解决这些跨世纪难题的尝试,本文拟分以下三部分进行探讨:搭建两层结构的宇宙论哲学诠释框架,"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宇宙本体论,"太虚即气"的宇宙生成论.文中不当和不足之处,尚祈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太虚是张载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理学的发展中 ,它一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诠释 ,从而也就形成了“形上道体”、“空间”与“气”三种不同的涵义。这三种不同涵义虽由对张载太虚的诠释而形成 ,但其所表现的却首先是诠释者的不同视角 ,是理学由理本论向心本论和气本论的递进与过渡。所以 ,太虚涵义的三解 ,正是理学的发展及其探索重心不断嬗递的产物和表现。  相似文献   

7.
庄子与老子同属道家,其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一般认为,“一”和“气”也是老 庄哲学中的重要范畴。然而,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中,并不见“一”的踪影,“气”也仅见通行本《老子》五十五章的“心使气曰强”。目前学术界 对简本《老子》有摘抄本、改编本和早期《老子》传本等种种不同的见解,在没有新的史料发现的情况下,这些见解很难求得一致。我曾撰文《从郭店楚简看早期道儒关系》( 载于《中国哲学》第20辑),认为简本中所没有的通行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节是后来加 进《老子》的。这是一个“假…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一位思想大家,对于宋以来理学发展中提出的理、气、性、心等本体性范畴和相关的哲学命题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和总结。从历史的角度说,这表明王夫之对自己所处的学术环境及可能承担的使命已有清醒的认识,即重心已不在提出新的范畴和命题,而在对既有学说及其思想体系作重新诠释。一、“性即理”及“合虚与气”王夫之认同“性即理”的命题,但他的“性即理”不同于程朱:他认为性、理是植根于气之中的,构成气的本质属性。所谓“夫性即理也,理者理乎气而为气之理也,是岂于气之外别有一理以游行于气中者乎?”(王夫之,1996年,第6册…  相似文献   

9.
一、“太虚一实”、“道器一贯”的本体学说宋明时期,哲学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集中到本体论方面的“理、气”关系问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道、器”关系问题上来,并逐步深入到认识论的领域。哲学斗争愈深入,核心问题愈明确,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双方都在磨炼自己的武器。宋代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融合儒、佛、道三教的“新儒学”的创立中,周敦颐的“无极太极说”、邵雍的“先天象数学”、二程的“义理学”等,分别吸取了佛道二教的理论,经营着各自的体系;在这一气氛中,张载以他的“气化”论,在批判佛教和道教的理论斗  相似文献   

10.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具有民族特性的范畴之一,它对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气”不但是许多艺术风格概念的源头,而且还影响着不同时代中国人的艺术观念,并催化了众多与气关系密切的文艺理论形态的诞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奇观。  相似文献   

11.
《周易正义》是唐朝孔颖达为魏、晋时王弼、韩康伯《周易注》所作的疏,其总结并发展了汉易,促 进了汉易向宋易的转化。《周易正义》并成为王弼“无本论”向张载“气本论”转化的桥梁与中间环节。孔 颖达从“无本论”向张载“气本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他对“太虚”概念的阐发和对阴阳二气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太虚本佛教近代化改革的立场,对回传中国汉地的日本东密作出理性化的抉择。他从教、理、行、果诸方面批判王弘愿所传东密的“非法密风”,尤重捍卫中国僧制的禁欲主义伦理及佛法理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管理哲学中的“人”的范畴指的是管理中的人本身,即“管理人”。“管理人”是对管理中各个层次的人及人的各个方面的最一般的概括。在管理哲学的诸范畴中,“人”的范畴处于中心地位。首先,从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在管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始终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可以说,每一种管理理论,都是对人的一定看法而提出来的,各  相似文献   

14.
“工夫即本体”是明清之际为人瞩目的一个哲学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思辨重点的一个转折。科学地理解、把握这一命题,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哲学的演化,尤其是正确地剖析明清实学思潮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一、“工夫即本体”命题的奠基“本”、“体”原是两个相近的范畴。“本”与“末”相对,“体”与“用”相对,只是到了宋代才出现“本体”一词。“本”,《说文》:“木下日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抵也。”似有“根基”之意。《辞海》对“本”亦有“草木之根”,“事物根基或主体”,“根据”,“原始”…  相似文献   

15.
同一、差异和矛盾这三个辩证范畴的问题,是当代最微妙、最深刻和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因为我们今天的世界,是个充满着十分复杂和十分尖锐的矛盾的世界。南斯拉夫人从“友爱”、“统一”和“自治”这个革命的根本原则出发,强调必须遵循通过具体的“扬弃”来解决具体的“难题和矛盾”的准则和方法,这种“扬弃”其实也就是一种“创造性”行动,一种创造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渐进地、通情达理地改造世界、社会、人的思想和人的意识。从这个回答里我们不难看到,黑格尔辩证法的关键范畴“扬弃”主要地是作为否定的否定而发挥其创造性作用的,它用一种更高级、更发达的新创造来代替已经陈腐了的东西。正是  相似文献   

16.
(一) “反映”——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具有总体性意义的范畴,有其特定的形成过程,并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演进之中。今天,“反映”范畴已经历经了从具体科学概念到哲学概念、从旧唯物主义哲学概念到辩证唯物主义概念的历史转换,并正面临向现代形式的再次转换。  相似文献   

17.
“气”概念的形成及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学者指出,“气”概念最初的原型是大气和其他一些气态物质。的确,我们从古代有关“气”的文献以及气字的字源,可以证明这一点。许慎《说文》:“气,云气也,象形。”“云,山川气也。”段玉裁注:“气本云气,引伸为凡气之偁?钡潜匦朊魅?中国古代哲学和其他许  相似文献   

18.
胡海忠 《周易研究》2022,(5):45-54+91
唐宋易学脉络中言说道体的语词经历了以“虚无”扬弃“无”、以“太虚”“太极”等扬弃“虚无”的演变过程。唐代《周易正义》中“虚无”“太虚”语义相同,是对道体之最究竟的描摹、形容,“太极”则是直接指向元气的语词。但不可将“太极”与元气完全等同,它的实际语用是对“有之所极”的“无称之称”,具有描摹、形容的词性。“虚无”“太虚”则可由形容词转义作名词,引申指具有“虚无”“太虚”性质的道体。张载等道学家对《周易正义》的这种用法有所继承,但由于辟佛老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道学家逐渐放弃了“虚无”,而采用“太虚”“太极”“道”“理”等更具确定性的语词来指称道体。  相似文献   

19.
近10—15年来,哲学解释学(释义学)在西方风靡一时,在西方哲学和社会各流派中,它几乎成了压倒一切的、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这种情况引起苏联哲学界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哲学解释学已经成为苏联哲学界研究和批判的重点对象之一,而解释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理解’则已成为苏联哲学界进行正面探讨的理论课题。苏联哲学界对解释学、哲学解释学和“理解”问题的关注起始于70年代初。到了70年代中期,一些主要哲学刊物发表这方面的文章逐渐多起来,有关的专著也陆续出版。80年代以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出发对“理解”的哲学理论问题进行正面、专题研究的著作已经出版了7—8本之多。  相似文献   

20.
“哲学革命”和“哲学基础的转向”, 是近年来哲学界关于虚拟问题探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词组。这两个词组代表着这样一种研究倾向: 把当前关于虚拟的哲学研究视为哲学主题时代转换的标志, 其根据是: 以往的哲学学说都是在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内的哲学, 而虚拟哲学是在非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内的哲学。对此笔者难以苟同。从方法论上看这关涉到如何认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和马克思哲学的功能问题。在这方面, 我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确对人类哲学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但因此而认为哲学基础也实现了由“现实”向“虚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